10种常见修辞格及其作用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8413870 上传时间:2023-07-1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67.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种常见修辞格及其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10种常见修辞格及其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10种常见修辞格及其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10种常见修辞格及其作用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10种常见修辞格及其作用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种常见修辞格及其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种常见修辞格及其作用(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0种常见修辞格及其作用修辞是指修饰语言的具体方法。恰当地使用修辞方法,可以使语 言更加富于形象性和感染力。常见的修辞手法有 :比喻、比拟、借代、 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双关、反复10 种常见修辞格及其作用(一)比喻1. 比喻的特点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 喻另一事物。 比喻的结构,一般应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 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比喻的关键 是: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不能 成立。2. 比喻的种类(1)明喻 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 仿佛、

2、犹如等相联结。如: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一座座矗立的小山(2)暗喻 典型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如: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3)借喻 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但它不同于借 代。借代取两事物的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如:我抬起头,看 见母亲的两鬓又添了一些银丝。(4)博喻 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 喻。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 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 人。(明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分别从色彩、光华、感受等角

3、度, 抓住光亮、隐约闪烁、清新洁净等相似点来描绘出荷花的美。)3. 比喻的作用 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注意区别下列几种情况,虽有像、仿佛等词,但不是比喻句如: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表示猜度) 他的性格很像父亲。(同类比较) 他仿佛听见了他的心跳得非常厉害。(表示想象) 我们这时代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像徐洪刚、李向群等(表示列举)(二)比拟1. 比拟的特点 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把抽象的概念当作人或物 ,或者把人当作物 把此物当作彼物来描写。其形式特点是:将事物人化,或将人物化,或 将甲物乙物化。2. 比拟的种类(1)拟人(把物当人来写) 如:你用

4、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2)拟物(把人当物写或把甲物当乙物写)如:敌人夹着尾巴逃走了。3. 比拟的作用 正确运用比拟,可使所写人或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能增加语言的生动和形象性,可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 的印象,而且可感受到对该事物的强烈的感情,从而引起共鸣。(三)借代1. 借代的特点 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事物的本来名称,而借用和人或事物密切相关的其他事物的名称来代替。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2. 借代的种类(1)特征代本体如:大胡子凶神恶煞地吼叫着。 天上的风筝花花绿绿:有老鹰,有鹦鹉,有仙鹤. 高个子比秃头和椭圆脸走得快。(2) 人名代著作 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3)

5、 绰号代本人 如:芦柴棒,去烧火!(4) 具体代抽象 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5) 专名代泛称 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6) 整体代个别 如:老奶奶,我叫小学生。(7) 用事物的标志代替本体 如:红领巾扶起老爷爷,并把他送过街。(8) 部分代整体 如:她看到一双脚进来了。3. 借代的作用 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可以引人联想 ,使表达 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四)夸张1.夸张的特点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扩大或缩小要求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给人以真实感,不能浮夸。2.夸张的种类(1) 扩大夸张 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

6、九天。(2) 缩小夸张 如:教室里静得连一根绣花针落在地上都能听见。(3) 超前夸张 如: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3.夸张的作用 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鲜明地表现出作者对事物的感情 态度,增加语言的生动性。(五)对偶1.对偶的特点俗称对对子,诗歌中叫对仗。就是把字数相等或大致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关或相反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地排列在一起。2.对偶的种类 按内容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等类型。(1) 正对_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如 :墙上芦苇, 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2) 反对 上下句意思相对或相反的对偶形式。如:横眉冷

7、对千夫指,俯首甘为 孺子牛。(3) 串对 又称流水对。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 关系的对偶形式。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3.对偶的作用(1)形式整齐,结构对称,可以收到一种均衡的美感效果。(2)词句凝练概括,富有表现力,能够把相关事物间的关系表现得集中鲜明;使对立事物间的对比强烈,褒贬分明。(3) 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便于传诵记忆(六)排比1.排比的特点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 或句子组合而成。常用强调的同一词语重复出现在各个短语或句子的 同一位置上。2:排比的形式(1)成分排比。如:延安的歌声是黑夜的火 把,雪天的煤炭,大

8、早的甘霖。(2)句子排比。如:童年像鸡尾酒,色彩斑斓,甜美之味令人回味 ;青 年像冰镇的啤酒,色彩浓黑,清凉的同时又让人觉得苦涩;中年像烈性酒, 纯净无色,辛辣之味使你五脏六腑都会灼热;老年像葡萄酒,久存弥香, 滴滴让你感受到香中之甜。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 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M= H-宽广。3.排比的作用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设问的特点是无疑而问。往往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只问不答。目的是强调问题,以引起人们注意,启发人们思考。如: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部队,我们的战士 ,我感到他们 是最可爱的人。(

9、八)反问 反问的特点也是无疑而问,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问句之中。用 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 ,增强表达效果,句末一般 打问号,有的也打感叹号。如:有这样的胸怀,还有什么容不下?(九)双关句式双关就是利用语音或语义的相连关系 ,使语句同时具备双重意义,造成言在此而意在彼、意在言外的效果的一种修辞手法。(1) 谐音双关。如:三九天穿裙子美丽动(冻)人。(2) 语义双关。如:阿里山瓜子,一嗑就开心。(十)反复句式为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特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这样的 句子称为反复句。(1)连续反复。如:无耻啊!无耻啊!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 光荣。(2)隔离反复。如: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