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入户工作总结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8412675 上传时间:2023-12-1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驻村入户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驻村入户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驻村入户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驻村入户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驻村入户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驻村入户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驻村入户工作总结(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驻村入户工作总结 州委驻村入户帮助农民增收元谋工作队 工作总结 州委驻村入户帮助农民增收第8工作队一行16入,带着州委、州政府全力促进农民增收、组织实施“云岭先锋”工程、探索解决集体经济“空壳村”问题等三大任务,按照州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驻村办)的工作要求,于月10日赴元谋县,分别入驻县内四个乡镇五个村民委员会(老城乡库南、波享村委会,能禹镇星火村委会,凉山乡冷水箐村委会,花同乡高姑村委会),四个农民专业协会(元谋县果业协会,元谋县龙眼、葡萄产业科技协会,元谋县清河果蔬生产协会,元谋县妇女无公害蔬菜生产协会)和一个农业龙头企业(元谋龙川江化工有限公司)。在

2、近1个月的工作中,全体工作队员思想认识统一,工作目的明确,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揽全局的工作方针,坚持“摸实情、办实事、解疑难”的工作方法,坚持“吃住在村、工作到户、又不扰民”的驻村方式,认真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驻村入户、驻会入户、驻厂入户帮助农民增收的各项政策措施,严格遵守和执行楚雄州驻村入户帮助农民增收工作队员守则和楚雄州驻村入户帮助农民增收工作队员管理办法,贴近群众、尊重农民,虚心好学、求真务实,艰苦奋斗、清正廉洁,任劳任怨、恪尽职守,克服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经受了元谋高温气候的考验,意志得到砺炼,观念得到更新,作风有了转变,对农民的深厚感情得到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亲民

3、、爱民、为民的形象树立,在元谋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队员入驻地乡(镇)、村、协会、厂等各级的支持、帮助、配合下,助农增收、实施“云岭先锋”工程、解决集体经济“空壳”等问题的长效机制得到建立,经全体工作队员的努力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州委、州政府赋予驻村入户、驻会入户、驻厂入户帮助农民增收工作任务,实现了预期目标,现将全队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情况及成效 (一)抓宣传学习,促进认识提高、步调统一。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当我们下派入驻各工作点后,正值村级“两委”换届、民主选举“两委”班子成员的最后阶段,我们紧紧抓住这一时机,一方面积极主动协助县、乡、村级换届指导组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云南

4、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的意见,认真协助做好村级“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工作;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村委会干部候选入进村作任职演讲的机会,向村民广泛宣传中央1号文件,宣传盛州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宣传省委、州委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实施“云岭先锋”工程的决定,宣传州委、州政府为全力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派出干部驻村入户帮助农民增收的指导思想、目的意义和工作要求。云南省农村工作守则下发后,全体工作队员进行了认真学习,并及时将农村工作守则0条复印给村委会干部和各村民小组长、党小组长,认真组织他们学习,让他们能理解、会运用。随着第二阶段工作的继续,我们组织村委“

5、两委”班子成员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认真分析农民增收形势,切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办公厅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狠抓各项增收措施的落实。通过宣传学习,使广大村民进一步了解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更加体会到党中央、x和各级党委、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对广大入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关怀之情,法律意识、科技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市场观念有了明显转变,许多后顾之忧得到解除,发展农村经济,克服困难,增收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倍增,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得到有效健全和完善,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特别是了解了州委下派的工作队为何而来,驻村入

6、户做什么和工作队员的说与做,对州委、州政府的决定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工作队员的到来和所开展工作给予的热情和支持,为我们开展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实现了思想认识和行动的统一,确保了驻村入户,驻会入户、驻厂入户工作的全面开展。 (二)抓思路制定,促进工作任务、增收目标确立。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为使我们的工作任务与当地经济发展实际有机结合,因地制宜找准经济发展思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我们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坚持吃住在村委会,工作到农户家,迅速转变角色,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从调查研究、摸清实情,掌握村情村貌入手,走村入户,深

7、入田间地头,与村民促膝谈心,广泛交流,认真听取村民、协会会员对党在农村现行政策和发展农村经济的贯彻执行中的意见建议,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掌握他们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在了解弄清所派驻村、会、厂的自然、经济发展现状和制约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障碍因素等问题的前提下,与新当选的村“两委”班子和各协会会长、公司董事长认真分析、共同研究并结合实际制定了村经济发展思路,协会经营管理、会员发展,厂的营销策略和任期目标、年度计划、增收的对策措施。通过实践检验,由于调查工作扎实,论证和吸纳充分、广泛,所制定发展思路、工作措施,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顺民心、合,得到了村民代表、协会会员和广大职工的认可

8、和拥护;农民增收主题突出,村民发展农村经济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调动和激发;种植结构、品种结构得到调整,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畜禽品种改良、疾病防治,种草养畜成效明显;经济林果业发展良好,正在成为农民增收亮点;烤烟、花卉、蔬菜繁种订单落实,管理运作进一步规范;科学化、规模化种养水平不断提高;科技意识、市场意识、目标意识明显增强,各项增收措施得到全面推进和有效落实。 (三)抓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种、养业布局优化。调结构、优布局、遵规律是确保农民增加收入的有效措施。为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的实现,我们十分重视抓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切实按照省委提出的“围绕增收调结构,突出特色闯市场,依靠科技增效

9、益”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紧紧围绕元谋 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强农业农村工作促进农民增收的决定”,把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新阶段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线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把抓好“反菜早果”、“无公害”、“绿色食品”的生产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绿色产业、特色农业、效益农业发展,实现农民增收的重点措施来抓,按照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原则,突出当地特色,发挥比较优势,做好积极引导,分类指导,坝区调整农业结构的重点是搞好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布局和规模化生产,在特色蔬菜、优质水果种植上作文章,走精细化、集约化和产业化的路子;山区、半山区调整农业结构的核心是突出地方

10、优势,强调因地制宜,在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前提下,拓宽发展渠道,在特色农业上下功夫,着力抓好烤烟生产、蔬菜繁种、甜玉米及早豆种植、畜牧业、优质林果业、中草药等经济效益高,生产订单落实的各类作物种植生产。通过实施,全队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项目36个,涉及种植14630亩,养殖业7头(只);农产品生产订单种植面积达10万亩,养殖业营销131头(只),渔业营销1吨;经济作物种植比重,畜牧业增加值在农业增加值中的比重,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在整个农产品中的比重得到提高;无公害、特色和反季节”三张牌”得到打响;生产订单不断规范,订单品种从粮食、蔬菜作物向畜牧养殖和经济林果、中草药种植延伸;以点带面促

11、进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种、养结构调整优化,订单生产扩大、营销数量增加,特色农业的发展,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 (四)抓龙头企业,促进农民专业技术协会健康发展。强龙头、扶协会、建基地、联农户、闯市场是新形势下农村经济结构组织的有效形式。在抓龙头企业发展中,我们紧紧围绕州委、州政府大力推进农业化经营意见,按照“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要求,强化对龙头企业的支持。如:派驻元谋龙川江化工有限公司的工作队员,对该公司的产品外运、原料供应、基地建设等问题进行认真调研后,积极参与公司到铁路运输等部门协商公司产品运输问题,提出建造部分储

12、备钢罐,以备停运期间储备酒精,实现停运不停产的建议,注意引导企业盘活现有资产,解决产品单一问题,协助公司抓好原料生产基地建设,不断扩大原料本地化规模,搞好成本核算,扣紧公司、基地、农户产业链,促进了企业、生产基地和销售市场的优化整合,带动了农民增收。在抓农民专业技术协会建设过程中,我们十分注重“公司、协会、经纪入”和“好品种订单”的经验总结,全队6名工作入员,除原州委驻村办直接派驻协会、厂的位同志外,按照元谋县主要领导的要求,又赋予了10位驻村入户工作队员,每人联系一户农民专业协会的帮扶职责,从而形成了全队16位工作队员人人都有与协会联系的工作任务。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以求实之风主动深入协会,认

13、真开展调查研究,积极探索总结协会的组织结构、经营方式、内部管理和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应如何帮助协会解决发展中的难点问题;探索在农民专业技术协会中建立党的基层组织等相关问题;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和自愿、互利、平等的原则,从加强会员管理和服务入手,突出协会与农民协作的联动作用,主动帮助协会培育和建立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引导协会强化市场功能,克服困难,占领市场竞争的制高点,加强营销队伍建设,提高产品质量,树立品牌意识,确保产品销售渠道畅通,不断扩大协会生产、经营覆盖面,吸引更多农户加入协会组织;针对协会层次低、实体型少、组织松散、机制不灵活、制度不全和融资与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弱等困难和问题,真心实

14、意帮助协会排忧解难,采取四条措施培强壮大农民专业技术协会,即把“大协会做强”,通过各方努力,成功地为具有一定实力和科技水平的6个协会参加组建了“元谋县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联合会”和“元谋县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联合会贷款担保互助会”,探索出一条强强联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风险共担的新路子;把“小协会做大”,按照乡村重点产业开发的实际需要,切实帮助协会总结成功经验,制定内部管理规定,不断完善经营机制,积极发展会员,创造条件,在有一定基础的地方组建分会,使势单力薄的协会发展壮大,如:元谋县龙眼葡萄产业科技协会已在平田村委会和新康村委会建立了葡萄、石榴种植示范基地,会员不断增多,种植示范不断扩大,协会带动、

15、辐射作用明显,活力得到增强;把“支部加协会”的组织模式建立在协会的管理决策中,让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到实惠,如:元谋县果业协会、南繁种子繁育协会、清河果蔬生产协会、妇女无公害蔬菜产销协会等,已先后在协会内部建立了党支部,部分协会会长成为了中共预备党员,支部加协会的组织形式得到探索,共产党员主动参与协会经营管理,率先做好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积极做好党对个私经济发展政策宣传贯彻,遵章守纪,诚实守信,一个党员一面旗的先锋模范带头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协会的经营理念、管理制度得到更新,经营决策、运行机制更加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符合广大农民群众和会员的生产发展需要;把“巩固国内市尝开拓国际市尝产品

16、上档升级”作为协会经营农产品,打响元谋“无公害、绿色”品牌,实现协会与农民双赢的市场定位,充分发挥工作队员知识面广、信息灵、有一定见解能力的优势,主动为协会提供信息服务,帮助协会不断改进营销策略、完善相关章程,不断健全“市场引协会、协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经营机制,教育和引导协会、农民和会员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规律,增强法律意识和商品意识,产品营销市场得到巩固和开拓,农民增收措施有效推进,协会得到健康发展。通过以上措施落实。时至12月,元谋县已建立农民专业技术协会10个,会员人数达983余人。其中,02X年度新建立个,新发展会员6262人。在协会总数中,属实体型的农技协会有49个,服务型30个,技术交流型2个。农业龙头企业的牵动,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组织机构、内部管理、营销策略等机制的不断建立完善,极大地推进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促进着农民增收目标的实现,各类专业协会的壮大发展,已经成为农业发展新阶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