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范文(7篇).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8407891 上传时间:2024-02-0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范文(7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范文(7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范文(7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范文(7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范文(7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范文(7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范文(7篇).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范文【活动目标】1、知道常见水果的色、味、外表及内部形态特点,感受水果外在和内部结构的美感。2、了解水果的多种吃法、知道多吃水果营养好。3、学习用形容词表述观察结果。【活动准备】幼儿自带一个水果。教师准备不同种类的水果各一个,一把水果刀。每组一个盘子、盘子里有许多切好的水果块,牙签一盒。水果宝宝外衣的图片一套,水果胸饰。【活动过程】一、复习儿歌七个妞妞来摘果引出主题。师生共同念儿歌。师:七个妞妞摘了哪些水果?这些水果穿着怎么样的外衣呢?二、幼儿交流自己带来的什么水果?感知水果的外形特征。师:小朋友你带来的是什么水果?它穿着一件怎么样的外衣呢?以小组为单位,让幼儿充分感

2、知自己带来的水果,并向同桌的小朋友介绍,师:你带来的水果叫什么名字,它穿着一件怎么样的外衣?三、探索果肉宝宝。1、观察水果横切面。切开水果:用实物展示台放大形象。让幼儿观察果肉的横切面,感知水果内部结构的排列特点,寻找水果秘密。师:果实里面有什么?什么颜色?像什么?你还发现什么?2、品尝水果。每桌一个装有各种水果块和盘子以及牙签,让幼儿边品尝边推测这是什么水果。请幼儿说说自己最喜欢吃的水果,并完整介绍水果的名称、结构特点。四、游戏活动:给水果宝宝穿衣服。师出示各种水果外衣和水果宝图片,引导幼儿感知水果外衣特点,以及果肉宝宝的特征,请幼儿上来操作图片,帮水果宝宝找到外衣。五、游戏活动:水果蹲。介

3、绍游戏玩法:请几位幼儿上来,选择自己喜欢的水果胸饰并戴在胸前站成一排,先每位幼儿介绍自己的水果名称,然后游戏开始,先请一位小朋友边说边向下蹲四次,然后其它水果接着说,并做相应的动作,若没有快速接上作为失几者下台,若说错了(台上没有的水果),也是失败者也下台,最后一个站在台上的人为胜利者。例如:扮演“平果宝宝”说:苹果蹲苹果蹲,苹果蹲完了香蕉蹲!香蕉宝宝接着说:“香蕉蹲香蕉蹲完草莓蹲!”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范文(二)活动目标:1.通过游戏,探索让蛋立起来的方法。2.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发展幼儿想像力与动手能力。3.树立自信心,体验成功的乐趣。活动准备:熟蛋若干,沙子

4、、瓶盖、玻璃瓶、积木、碎布等。活动过程:(一)出示鸡蛋宝宝的图片,激发幼儿兴趣。师:瞧!它是谁呀?蛋宝宝遇到一个难题,它也想跟小朋友一样站起来做游戏,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二)自由探索,寻找蛋站立的方法。1.请幼儿讨论思考。2.每位幼儿一个蛋,幼儿探索,寻找在桌面上让蛋站立的方法。教师观察、鼓励。3.幼儿交流操作方法。4.教师根据幼儿操作、交流情况作简单小结。5.提出问题:有没有不把蛋磕破就让蛋宝宝站立起来的方法?(环节简析:对于幼儿来言,身边的事物和现象都能成为科学探索的对象,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是他们每天能遇到,每天都会做的事。小班的幼儿特点是游戏贯穿一日生活,也就是说小班幼儿的活动开展离

5、不开游戏,所以组织科学活动也同样要以游戏形式进行,教师的语言也要以游戏口吻去组织,让幼儿在玩中利用多种感官去观察,去发现,去了解。)(三)提供不同材料,请幼儿再次寻找让蛋立起来的方法。1.出示并介绍为幼儿准备的各种材料。提醒幼儿注意事项:轻拿轻放、不将沙子乱撒。2.幼儿自由选择材料进行试验。3.教师观察指导,给幼儿提供帮助。引导幼儿使用各种辅助材料让蛋站立。鼓励幼儿多试、多想、多观察。4.幼儿相互参观,交流方法。5.师幼共同总结让蛋站立的各种方法。(环节简析:丰富多样的材料可以让幼儿有更多地选择,更好地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在活动中,我们准备了丰富多样的材料,孩子能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去

6、选择材料和决定用材料做什么,不仅有利于幼儿运用原有经验按自己的新想法去解决问题,去发明,还有助于幼儿把自己看成是一个能有新发明,能支配材料的,能解决问题的人,并使得幼儿有成功感。)活动延伸:蛋宝宝送礼物。教后小记:纲要中关于科学教育的内容和要求中,多次提到了诸如利用“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从生活和媒体中幼儿熟悉的科技成果入手”、“从身边的小事入手”等要求,这是对幼儿园科学教育生活化要求的具体体现。一、生活隐射科学,激发探索的兴趣纲要还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的确,对于幼儿来言,身边的事物和现象都能成为科学探索的对象,科学并不遥远

7、,科学就是他们每天能遇到,每天都会做的事。我们要善于观察幼儿的兴趣,制定的教学内容要适合小班年龄特点及本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活动内容及形式能吸引幼儿,让幼儿主动去学,并乐于接受。蛋是孩子每天都能看到,几乎每天都在实用的食物,所以蛋对孩子来说再熟悉不过。然而蛋宝宝怎样可以站起来这个问题确是孩子们没有涉及过的,对于这样熟悉又有神秘感的内容孩子是最喜欢的,这种喜欢也激发了幼儿主动的去探索、发现藏在蛋里的秘密,也是支持我们活动成功展开的关键。二、分层提供材料,体验成功的喜悦材料单一,会限制幼儿的发展及对科学探究的积极性,剥夺了幼儿科学探究的机会与条件;而材料丰富多样可以让幼儿有更多地选择,更好地发展

8、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在活动中,我使用了层次分明的多种辅助材料,如沙子、橡皮泥、瓶盖、瓶子、积木、报纸等。在诸多的材料中我们可以把材料分成两种,一种是直接可以完成任务的材料,如:沙子、瓶盖瓶子、橡皮泥等。还有一种是要通过操作的间接材料,如:积木、报纸等。幼儿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去选择材料和决定用材料做什么,使用直接材料孩子只要把蛋放上去就可完成,很快就达成了任务。尝试间接材料的孩子一开始并没有成功,我提示孩子可以想个办法把材料变一变,很多孩子听到提示以后把报纸揉一揉、积木搭一搭,幼儿运用原有经验按自己的新想法去解决问题,去发明,幼儿把自己看成是一个能有新发明,能支配材料的,能解决问题的人,孩

9、子都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三、创设游戏情境,感受操作的乐趣小班的幼儿特点是游戏贯穿一日生活,也就是说小班幼儿的活动开展离不开游戏,所以组织科学活动也同样要以游戏形式进行,教师的语言也要以游戏口吻去组织,让幼儿在玩中利用多种感官去观察,去发现,去了解。活动以鸡蛋宝宝想站立开始,让孩子帮助鸡蛋宝宝解决难题,孩子们都非常热心,急切的想要帮助鸡蛋宝宝。在自由探索和提供材料探索的过程中,孩子们帮助鸡蛋宝宝解决了难题,孩子们畅游在鸡蛋宝宝的世界里,体验着操作活动带来的乐趣。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范文(三)活动目标1.引起幼儿对落体现象的兴趣,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2.初步尝试记录。活动准备1.已玩过落体游

10、戏。2.羽毛、塑料积木、纸条、树叶、自制降落伞若干。3.五张记录表。活动过程1.出示准备好的材料,引起幼儿兴趣。2.摆弄落体进行感性探索。(1)请幼儿选择一样物体玩一玩,观察这个物体落下来的情景。(2)进行讨论。请个别幼儿描述自己所玩的物体落下来的样子,并用动作表示。T:说说你们刚才玩了什么?物体掉下来的样子是怎样的?你们可以用动作学一学它的样子吗?3.尝试用画的方法记录。T:刚才你们做得好,说得也好,下面我们来当小小记录员,把东西掉下来的样子画出来,好吗?(1)请一位幼儿选择一样物体,先观察它落下来的样子,再尝试用画画的方式记录。(2)让幼儿自己玩玩、试试其余物体,观察不同物体下落时的有趣现

11、象,并尝试用画画的方式记录。(3)逐一出示记录表,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记录的是哪一种物体,它落下来的样子是怎样的。T:这条线表示的是什么物体下落的样子,做一做这个物品的下落样子。4.集体交流。活动延伸玩一玩落体游戏,如“托气球游戏”“吹鸡毛游戏”等,启发幼儿观察落体运动现象,并想办法吹起下落的鸡毛,托起下落的气球。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范文(四)活动目标:1、让幼儿感知小草的特征,培养幼儿探索自然的兴趣。2、使幼儿学会爱护小草。活动准备:在散步和户外活动时,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小草。选一块安全的自然状态的草地。活动过程:1、引导幼儿观察小草的特征。“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请你拔一根小草

12、看看是什么样的?在草地上爬、滚,趴下闻闻,感觉是怎样的?你还在哪里看到过小草?(凡是有泥土的地方就有小草)2、引导幼儿讨论小草与人及动物的关系。“你喜欢小草吗?为什么?你喜欢在草坪上干什么?为什么人们要在公园里、学校里种上小草?我们应该怎样爱护美丽的小草?长在河边的小草有什么用?请你扒开小草,看看下面有什么?它们为什么藏在草丛里?还有谁喜欢小草?为什么?3、小结。草对人和动物都很重要,许多动物都要吃草,没有草就会饿死,人们种了很多草坪,让大家休息。我们要爱护草坪,使草坪更美。插入交流分享。1、幼儿坐下来休息,说说小草的特征与感受。谁来说说刚才你和小草是怎么做游戏的?你的脚(手)碰到小草有什么感

13、觉?(1)请幼儿回答,孩子们共同感受小草的特征:小草是软绵绵的、小草的尖尖头碰到手时还感到有点刺刺的、痒痒的。(2)感受小草有弹性的特征。教师:刚才我看到你把小草轻轻地压下去,你发现小草会怎么样?(弹起来)小草真厉害压下去,还会弹起来。我们也来试一试时,看看小草会不会弹起来。(3)感受在草地上运动时不容易受伤又很快乐。教师:你和小草是怎么做游戏的?在小草上打滚感觉怎么样?小朋友,你们知道踢足球的叔叔阿姨们都在哪里举行足球比赛的吗?(出示图片)为什么一定要在草地上踢足球?是呀,草地就像绿色的大床、绿色的地毯,我们在上面玩又舒服又不容易受伤。(4)感受小草的清香味。教师:谁闻到小草的味道了?我们一

14、起闻一闻,感觉怎么样?老师告诉你们,小草发出的清香味还能使我们身体健康。所以幼儿园里有许多草地,还有许多地方也有草地,想想,你们在哪里见到过草地呢?(小区、公园等。)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范文(五)活动目标:1、能分辨三种不同的图形,巩固对圆形、三角形以及正方形的认识。2、能完整说出“这是由_和_拼成”的句子。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体验图形组合变化的乐趣。活动准备:1、场地布置:由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图形组成小路(各图形数量控制在_个以内)。2、各种图形(有圆形、三角形、正方形若干)人一份。活动过程:一、以情境式“山羊伯伯在森林博物馆开画展”引入课题。教师戴上山羊头饰扮演山羊伯伯:你

15、们看,我是谁?谁来了?(山羊伯伯。)1、今天山羊伯伯在森林博物馆开画展呢,我要请小(2)班的小朋友们去看画展,你们高兴吗?二、走路去“森林博物馆”看画展。T:去森林博物馆要经过一条小路,然后才到博物馆呢。现在山羊伯伯要带你们去走一走。1、巩固复习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认识、分辨能力。T:这条路好奇怪,它是由什么形状组成的啊?(圆形、三角形、正方形。)边走边问:(1)首先看到的是什么形状?(圆形)那这有几个圆形呢?让我们一起数一数吧。(2)现在看到的是什么形状?(三角形)三角形又有几个呢?(3)现在又看到了什么形状?(正方形)它又有几个呢?T:哇,终于到了,好累啊,山羊伯伯请小朋友找张凳子坐下来吧。三、看画展。1、说出都有什么画。T:你们看,山羊伯伯都画了些什么画呀?(太阳、小松树、房子等)T:那山羊伯伯想考考你们了,你们知不知道山羊伯伯这些画是怎么画起来的呢?(引导幼儿说出是用图形拼贴而成的。)2、依次问:这画的是什么?它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四、幼儿操作:拼贴画。1、T:小朋友们真能干。可是山羊伯伯今天碰到了难题了。因为我还想请很多的小朋友来看我的画展,可是我的画太少了,我还有这么多的画板是空的呢。你们愿不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