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方法指导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8406758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翻译方法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文言文翻译方法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文言文翻译方法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文言文翻译方法指导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文言文翻译方法指导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文翻译方法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翻译方法指导(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 .文言文翻译方法指导言翻译方法指导沙洋中学高三语组 孙治平从近几年的言主观翻译题看,考查的是对全句的理解,但命题人选择句是独具慧眼的。他们往往会选择那些带有关键词语和重要语法现象的句让考生翻译,同时也将其列为高考阅卷的采分点,因此,考生必须特别注意这些采分点。 言翻译的基本要求是:“信”“达”“雅”。这三个意思分别是: 要准确表达的意思;翻译出的要明白通畅;采要好。而这些题目对不少学生还是有很大的难度的。如何科学、高效、到位地翻译言成为学生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一、2009 年的高考言命题方式还会从以下几个方面的规律: 1. 选标准浅易突出,这方面的标准因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

2、1) 从运用的词汇看,主要是言中的常用词和次常用词。 ( 2 从中出现的语法结构看, 主要采用中学语课本中的言句式。 ( 3 从的体裁看主要是传记、颂德类散。( 4 从的涉及范围看, 同古代化背景知识的联系较为松散,少用典故。 ( 5 从的整体风格看属于典范的言作品。2. 今年的格式与往年基本一样。 3. 翻译字数还是在 40 个字左右。二、剖析句设定,把握考察重点。每年高考总是选择那些带有关键词语和重要语法现象的句子。1. 积累性的重要实词和重要虚词为常考内容,也是得分点之一。2.规律性的词类活用、 固定结构和特殊句式。三、方法指导(一)2016 全新精品资料 - 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

3、作独家原创1/10.精品文档 .遵循三条原则:1、信:要使译准确无误,忠实原意思,如实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翻译出。 2、达:就是要通顺畅达,要使译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 3、雅:就是指译要优美自然,要使译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的写作风格。 (二)坚持四个步骤: 1、审:看清句中的关键词语和重要的语法现象,如省略、倒装、活用等。 2、切:以词为单位把句子切开,然后用下面介绍的六种方法逐一加以解释。 3、连:再把解释好的词义按照现代的汉语习惯连缀成一个语义通畅的句子。 4、誊:翻译完毕,带回原,仔细检查, 誊上卷子; 要注意字迹工整, 笔画清晰,不写错别字。(三)熟

4、悉六种方法: 1、留凡是有古今意思相同的词语, 以及专有名词, 如国号、 年号、帝号、冠名、地名、人名、器物明、书名等都可以保留下,没有必要作变动。例 1、日待哺于东南之转饷,浙民已困,欲救此患莫若屯田。( 08 全国卷 Ⅰ )译:每天等着吃从东南地区运的军粮,浙地人民已经困乏,要解救这一患难不如屯田。2、对将已由单音节发展成双音节的词对译出。对译时主要有下面两种情况: (1) 在原的单音词前面或者后面加一个同义词或者近义词, 合成一个双音词 (原的词语作为语素之一) 。例如:不可党邪陷正以求苟免。 ( 04 湖北卷)译:不能用阿附邪恶、陷害忠正的手段达到免祸的目的。 ( 2)换为

5、完全不同的另一个词。例如:吾但使国家无逋赋,吾职尽矣,不能2016 全新精品资料 - 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10.精品文档 .复念尔民也。( 07 江西卷)译:我只要使国家没有人拖欠赋税,我的责职就尽到了,不能再考虑你们百姓了。 3、拆 言中有两个单音词,在白话中恰好有一个双音词,对这类词语,需要拆成两个单音词翻译,而不能用白话中双音词的词义去翻译。例如:如古语里面的是非应该翻译成: “这不是”,“设备”应该翻译成“设置防备” 。 4、增增补句子的省略成分和词语活用后的新增内容。 ( 1)句子的省略部分一定要补出。例如:游学青、徐、并、冀之间,与交友者多异之。( 07 上海卷

6、)译:仲长统在青州、徐州、并州、冀州一带游历求学,和(他)交朋友的大多认为他与众不同。( 2)词类发生活用时候,必须根据活用的类型增补有关活用后的新增内容。例如:郭异之,持以白王。( 07 广东卷)译:郭感到非常奇怪,拿着纸告诉王生。 5、删言中的一些虚词没有实在意义,或者为语气助词,或者表示停顿,或者是凑足音节,或者起连接作用,在翻译时候可以删去,而不必硬译。例如:盖忠臣执义(07 全国卷 Ⅰ )译:忠臣坚持道义。6、调把言中的倒装句子调整过,使之符合现代语法的习惯。例如:门前植槐一株,枝叶扶疏,时作麋哺饿者于其下。(07 湖北卷)译:家门前种有一株槐树,枝叶繁茂,他时常在树下煮

7、粥给那些饥民吃。 (四)关注七个重点从近几年的言主观翻译题看,考查的是对全句的理解,但命题人选择句是独具慧眼的。他们往往会选择那些有重要2016 全新精品资料 - 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10.精品文档 .语法现象的句让考生翻译,同时也将其列为高考阅卷的采分点,因此,考生必须特别注意这些采分点。在答题时,我们除了把握句子翻译“信、达、雅”的要求,掌握“留、对、拆、增、删、调”等六种翻译方法外,还需注意以下七个关注点: 1、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言中特有的语法现象,含有词类活用的句子也是高考命题专家特别关注的一项内容。因此,我们在翻译言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把握,仔细辨别。词类活用主要包

8、括名词的活用、 形容词的活用、 动词的活用等。我们在翻译言遇到含有词类活用的句子时,一定要先判断出词类活用的类型, 然后据此推断其意义。 例 1: 兄为君则君之,己为君则兄之可也。 ( 08 全国卷 Ⅰ )译:兄长为国君时就用国君礼对待他,自己为国君时用兄长礼对待他就可以了。例 2: 兄曰:“无论弟不能樵,纵或能之,且犹不可。 ”于是速归之。(08 山东卷)译:哥哥说: “且不说弟弟不能砍柴,纵使能砍柴, 还是不能去做。 ”于是让张诚赶快回家。 (关键点:“无论”(两个单音词) “樵”(名作动)“归”(使动)例 3:李由此以武名,遨游南北,罔有其对。 (05 湖北卷 ) 译:李超从

9、此凭武技闻名,走遍南北,没有他的对手。例 4: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 ( 06 湖北卷)译:吃饭是老百姓最大的事,老百姓没有吃的就无法生存了。三天不吃粮食, 父亲和儿子就不能保全。 【解析】:“粒”活用为动词,吃粮食。 2、特殊句式言中有许多特殊句式,2016 全新精品资料 - 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4/10.精品文档 .如“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等。含有特殊句式的句子,常被命题老师看重。要想能够准确翻译此类句子,就必须能够译出其句式特征;否则就极容易易造成失分。例1. 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判断句( 08 浙江卷)译:(顾)况,是吴地人氏

10、,自恃有才华,很少有他推荐认可的诗(或诗人)。解说:无语言标志的判断句。例2. 近日之事,衅难将成,赖陛下英明速断,故罪人斯戮。 宾语前置句( 08 全国卷 Ⅱ )译:近日的事,祸端将要酿成,幸亏陛下英明果断,因而严惩了罪人。解说:结构助词“斯”为提宾标志,“罪人斯戮”即“戮罪人” 。例 3. 及得召见,遂见亲信。省略句( 08 江苏卷)译:到获得皇帝召见,便受到皇帝亲近信任。解说:该句的主语是传主吴汉,召见他的应是帝王,可见原“召见”前省去了“帝” 。例 4. 罪细且不容,巨猾乃置不问,陛下不出伯献,臣不敢奉诏。 被动句( 08 安徽卷)译:罪轻的人尚且不被宽容,罪重的人竟然放过

11、而不去问罪,如果陛下不放逐程伯献,我不能接受诏令。解说:无语言标志的被动句, “不容”即“不被宽容” 。例 5:纤微过失 , 又惜行捶楚 , 所以处于清名 , 盖护其短也 .(06 湖北卷 ) 答案:(2)有了小的过失,又不忍督责鞭笞,他们之所以享有清雅的名声, 是因为(朝廷) 掩饰他们的过错。(4 分)【解析】重点词:纤微过失意思是有小的过错;捶楚,用杖打。省略句。 3、一词多义古代汉语的词语大多是多义的,这种2016 全新精品资料 - 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5/10.精品文档 .一词多义的现象常常是翻译题考查的重点。在具体翻译时,我们一定要注意结合具体语境从众多的义项中选择出

12、最恰当的一个进行翻译。因此我们在平时的复习备考中要对词语的不同义项加以区分辨别。例 1、永乐元年入朝, 留为故官。未几,复谢去。 ( 08 四川卷)译:永乐元年被征召入朝,留下担任原的官职。 不久,又辞官离去。(得分点 “故”为“原”“ 谢”为“推辞” )例 2、使者至,所发皆经史,置其半不启,乃免于祸,人以为至行所感云。 ( 08 四川卷)译:使者到,打开看到的全是经史书籍,丢下另一半未打开,才免于祸患,人们认为是崇高品行感应的结果。(得分点“发”为“打开”,“置”为“丢弃” ,“ 以”为“认为” “ 至行”为“崇高品行” )例 3: 李初不言,尼固诘之,乃以僧告。 (2005 年高考湖北卷

13、 ) 译:李超最初不说,尼姑一再追问, ( 李超 )才把和尚 ( 的名字 ) 告诉 ( 她 ) 。分析:此句中的“乃以告僧”省略了主语、宾语和名词性短语的中心语,在翻译的时候要注意把他们补出。 4、古今异义言中的古今异义现象非常普遍。这一知识点也是高考命题经常涉及到的内容。我们在翻译言时尤其要特别注意那些存在古今异义的词语,千万不可以今译古。否则,就会出现错误。例 1. 及得召见,遂见亲信。(古今异义,实词) (08 江苏卷)解说:这里的“亲信”是“亲近信任”之意,而现代汉语中则常指“亲近而信任的人”。例 2. 无论弟不能樵, 纵或能之, 且犹不可(古今异义,2016 全新精品资料 - 全新公

14、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6/10.精品文档 .虚词)(08 山东卷)解说:这里的“无论”是“不要说”之意,而现代汉语中则是表示无条件关系的连词。5、单音节词现代汉语词汇以双音节为主,而古代汉语词汇与此相反,以单音节为主。此类知识点也常常是高考命题老师重点关注的对象之一。因此,我们平时的复习备考过程中要加强对单音节词翻译的训练。在具体翻译言时,我们一定要注意不要轻易地把古汉语的词汇当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去解释。例1: 隐处穷泽,身自耕佣。临县士民慕其德, 就居止者百余家。(2004 年高考全国卷 ) 分析:此句中的“耕佣”并非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而是“耕”和“佣”两个词,意思是“种田”“做工”。按照评分标准如若不能解释出“佣”的含义要扣分。所以该句应译为:( 孟尝 ) 隐居在偏远的湖泽,亲自种田做工。临县的士人民众仰慕他的道德,到他那里定居的有百余户。例 2: 遂大困, 寻死富阳。 (2005 年高考山东卷 ) 分析:此句中的“寻死”并非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而是“寻”和“死”两个词,意思是“不久”“死在 ( 富阳 ) ”。该句应译为:于是极度贫困,不久死在富阳。 6、固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