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1节质量国际千克原器素材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8406620 上传时间:2022-12-2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98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1节质量国际千克原器素材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1节质量国际千克原器素材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1节质量国际千克原器素材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1节质量国际千克原器素材新版新人教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际千克原器 “千克”是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它起源于米制发源地法国。1799年,法国公布了“米制守则”,其中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1立方分“米”的纯水在最大密度时的质量为“1千克”。两年后,法国根据这个定义制造了一个铂圆柱体砝码,作为质量基准器,保存在巴黎的国家档案局,并称为档案“千克原器”,只有法国自己使用。但后来发现,档案千克原器实际物体与理论定义有很大误差。产生误差的原因是水的纯度不够,按定义复现有困难。1875年,法国、德国、奥地利等17个国家在巴黎签署“米制公约”,并组织了国际计量委员会,成立国际计量局,同时决定放弃原来的“千克”定义。1878年,国际米制委员会决定,按法国“档

2、案千克原器”的质量,定制了3个铂铱合金圆柱体砝码,并分别与“档案千克”比对,其中质量最接近的一个,于1889年第一届国际计量大会上确定为国际“千克原器”。国际计量局又先后加工复制了一定数量的副原器发售给米制公约成员国,作为这些国家的原器或质量基准。1889年,第一届国际计量大会决议规定,从1889年9月26日起,将“千克”定义为:“等于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各国千克原器与国际千克原器之间每隔一段时间比对一次,以确定各国千克原器的准确度。国际“千克原器”,全世界只有一个,如果损坏将无法修复。国际“千克原器”虽然已有100多年历史,但它仍有使用下去的可能,直到有更科学的方法代替它。它也是7个基本量中目前惟一剩下的实物基准,其他都已被自然基准更新了。从它诞生那天起,国际“千克原器”放在巴黎国际计量局地下室的保险库里,在水平的黄铜台上,放置着水晶圆板,国际“千克原器”就放在水晶圆板上的特制3层玻璃罩内,以防止它沾上哪怕极微小的灰尘。这个保险库有3把钥匙,分别由国际计量局长、国际计量委员会主席和法国外交部长保存。只有他们三人同时在场时,才能进入保存国际“千克原器”的保险库见到它的尊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