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苏教化学选修四新突破课时分层作业:3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8406231 上传时间:2024-01-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步苏教化学选修四新突破课时分层作业:3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同步苏教化学选修四新突破课时分层作业:3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同步苏教化学选修四新突破课时分层作业:3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同步苏教化学选修四新突破课时分层作业:3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同步苏教化学选修四新突破课时分层作业:3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同步苏教化学选修四新突破课时分层作业:3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步苏教化学选修四新突破课时分层作业:3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Word版含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分层作业(三)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建议用时:45分钟)基础达标练1在理论上不能用于设计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AH2SO4(aq)BaCl2(aq)=2HCl(aq)BaSO4(s) H0B2CH3OH(l)3O2(g)=2CO2(g)4H2O(l) H0C4Fe(OH)2(s)2H2O(l)O2(g)=4Fe(OH)3(s) H0D3Cu(s)8HNO3(aq)=3Cu(NO3)2(aq)2NO(g)4H2O(l) H0A理论上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能够设计成原电池。2在如图所示的水果电池中,外电路上的电流从X电极流向Y电极。若X为铁,则Y可能是()A锌B石墨C银D铜A电流的方向与电子的移动方

2、向相反,由已知条件知电子由Y电极流向X电极,因此Y电极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铁,故Y电极只能为选项中的锌。3某原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NO3为电解质溶液B锌为原电池正极C铁质量不变D铜为原电池正极D由原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知,电池的负极为铁,则正极应是比铁不活泼的金属或非金属(如C)(B被否定),在反应中负极不断被消耗(C被否定),由于反应中放出了氢气并生成了Fe2,故知电解质溶液不能是HNO3(A被否定)。由上分析可知正确选项为D。4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外电路中,电流由铜电极流向银电极B正极反应为Cu22e=CuC实验过程中取出盐桥

3、,原电池仍继续工作D将铜片直接浸入硝酸银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与该原电池反应相同D该原电池中Cu作负极,Ag作正极,电极反应为Cu2e=Cu2(负极),2Ag2e=2Ag(正极),盐桥起到了传导离子、形成闭合回路的作用,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电流的方向和电子的流向相反。D选项正确。5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a的金属活动性比氢要强,b为碳棒,关于此装置的各项叙述不正确的是()A碳棒上有气体放出,溶液pH变大Ba是正极,b是负极C导线中有电子流动,电子从a极流向b极Da极上发生了氧化反应B电极a、b与电解质溶液稀H2SO4组成原电池。因活动性ab(碳棒),所以a为原电池的负极,b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a(负

4、)极:ane=an(氧化反应),b(正)极:nHne=H2(还原反应)。由于正极放电消耗H,溶液中c(H)减小,pH增大,在外电路中,电子由a极流出经电流计流向b极。6如图所示装置中,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偏转,M棒变粗,N棒变细,由此判断下表中所列M、N、P物质,其中可以成立的是()选项MNPA锌铜稀硫酸溶液B铜铁稀盐酸C银锌硝酸银溶液D锌铁硝酸铁溶液C本题通过电极变化来确定电极,N棒变细,即N极上发生氧化反应,N棒金属较活泼,排除A、D,由M棒变粗,可知B不正确。7以锌片和铜片为两极,以稀硫酸为电解质溶液组成原电池,当导线中通过2 mol电子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锌片溶解了1 mol,铜片上

5、析出1 mol H2B两极上溶解和析出的物质的质量相等C锌片溶解了31 g,铜片上析出了1 g H2D锌片溶解了1 mol,硫酸消耗了0.5 molA在涉及原电池的有关计算中,关键是要把握住一点:即两极得失电子数相等。利用这一特点,我们从电极反应式看,负极:Zn2e=Zn2;正极:2H2e=H2。当溶解1 mol锌时失去2 mol电子,铜片上析出1 mol氢气得到2 mol电子,得失电子守恒,这样即可推出A正确。8.原电池的电极名称不仅与电极材料的性质有关,也与电解质溶液有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由Al、Cu、稀硫酸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Al3e=Al3B由Mg、Al、NaOH溶液组

6、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Al3e4OH=AlO2H2OC由Fe、Cu、FeCl3溶液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 Cu2e=Cu2D常温下,由Al、Cu、浓硝酸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Cu2e=Cu2CAl、Cu、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中,较活泼金属Al为负极,A正确;因为Mg与NaOH溶液不反应,故Mg、Al、NaOH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Al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B正确;因Fe比Cu活泼 ,Fe、Cu、FeCl3溶液组成原电池时,Fe失电子被氧化,负极反应为Fe2e=Fe2,C错误;因常温下Al可被浓硝酸钝化,故Al、Cu、浓硝酸原电池中,Cu为负极,失电子被氧化,D正确。9已知电极材料:铁、铜、

7、银、石墨、锌、铝;电解质溶液:CuCl2溶液、Fe2(SO4)3溶液、硫酸。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电工操作上规定:不能把铜导线和铝导线连接在一起使用。请说明原因_。(2)若电极材料选铜和石墨,电解质溶液选硫酸铁溶液,外加导线,能否构成原电池?_。若能,请写出电极反应式,负极:_,正极:_。(若不能,后两空不填)(3)设计一种以铁和稀硫酸反应为原理的原电池,要求画出装置图(需标明电极材料及电池的正、负极)。解析:(1)当Cu、Al导线连接时,接触到潮湿的空气就易形成原电池而被腐蚀。(2)因为FeCl3能与Cu发生反应:2FeCl3Cu=2FeCl2CuCl2,因此根据给出的条件可以设计成原电

8、池,其负极为Cu,反应为Cu2e=Cu2,正极为石墨,电极反应式为2Fe32e=2Fe2。(3)因为总反应式为FeH2SO4=FeSO4H2,所以负极为Fe,正极可为Cu、Ag或石墨等,电解质为稀硫酸,由此即可画出装置图。答案:(1)二者连接在一起时,接头处在潮湿的空气中形成原电池而被腐蚀(2)能Cu2e=Cu22Fe32e=2Fe2(3)10由锌片、铜片和200 mL稀H2SO4组成的原电池如图所示。(1)原电池的负极反应式是_,正极反应式是_。(2)外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是_。(3)一段时间后,当在铜片上放出2.24 L(标准状况)气体时,H2SO4恰好消耗一半。则产生这些气体的同时,共消耗_

9、g锌,此时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原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设溶液体积不变)。解析:(1)根据电极材料可知,锌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铜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H2e=H2;(2)外电路中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3)当正极上放出2.24 L(标准状况)氢气时,则有:ZnH2SO4=ZnSO4H22e65 g 1 mol22.4 L2 molmn(H2SO4) 2.24 Ln(e)列比例式,计算可得:m6.5 g,n(H2SO4)0.1 mol,n(e)0.2 mol,c(H2SO4)1.0 molL1。答案:(1)Zn2e=Zn22H2e=H2(2)由Cu极流向Zn极(3)6.50

10、.2 mol1.0 molL1能力提升练11将W、X、Y、Z四种金属按下列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装置现象金属W不断溶解Y的质量增加W上有气体产生A装置甲中X电极附近有气泡产生B装置乙中Y电极上的反应式为Cu22e=CuC装置丙中溶液的pH增大D四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为WXYZDA.装置甲中金属W不断溶解,则W为负极,X为正极,附近有气泡产生,故A正确;B.Y上铜离子得电子生成Cu,则Y电极上的反应式为Cu22e=Cu,故B正确;C.W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减小,所以溶液的pH增大,故C正确;D.甲中W为负极,X为正极,则活动性:WX;乙中X为负极,Y为正极,则

11、活动性:XY;丙中Z为负极,W为正极,则活动性:ZW,所以四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为ZWXY,故D错误。12控制适当的条件,将反应2Fe32I2Fe2I2设计成如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反应开始时,乙中电极反应为2I2e=I2B反应开始时,甲中石墨电极上Fe3被还原C电流计读数为零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D平衡时甲中加入FeCl2固体后,电流计读数为零DA项,反应开始时,乙中石墨电极为负极,I发生氧化反应;B项,甲中石墨电极为正极,Fe3发生还原反应;C项,电流计读数为零时,各离子浓度不变,则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D项,平衡时甲中加入FeCl2固体,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反应

12、中有电子转移,电流计读数不为零。13(双选)如图所示,杠杆A、B两端分别挂有体积相同、质量相等的空心铜球和空心铁球,调节杠杆并使其在水中保持平衡,然后小心地向水槽中滴入浓CuSO4溶液,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杠杆的偏向判断正确的是(实验过程中,不考虑两球的浮力变化)()A当杠杆为绝缘体时,A端高B端低B当杠杆为绝缘体时,A端低B端高C当杠杆为导体时,A端低B端高D当杠杆为导体时,A端高B端低AC当杠杆为导体时,构成原电池,Fe作负极,Cu作正极,电极反应式分别为负极:Fe2e=Fe2,正极:Cu22e=Cu,铜球增重,铁球质量减轻,杠杆A端低B端高。当杠杆为绝缘体时,Fe与Cu2直接发生置换反应

13、,Fe上附着Cu,质量增大,所以A端高B端低。1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根据反应2KMnO410FeSO48H2SO4=2MnSO45Fe2(SO4)3K2SO48H2O设计如下原电池,其中甲、乙两烧杯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 molL1,溶液的体积均为200 mL,盐桥中装有饱和K2SO4溶液。回答下列问题:(1)此原电池的正极是石墨_(填“a”或“b”),发生_反应。(2)电池工作时,盐桥中的SO移向_(填“甲”或“乙”)烧杯。(3)写出两烧杯中的电极反应式:甲_,乙_。(4)若不考虑溶液的体积变化,MnSO4浓度变为1.5 molL1,则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_mol。解析:(1)根据题目提供的总反应方程式可知,KMnO4作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故石墨a是正极。(2)电池工作时,SO向负极移动,即向乙烧杯移动。(3)甲烧杯中的电极反应式为MnO5e8H=Mn24H2O;乙烧杯中的电极反应式为5Fe25e=5Fe3。(4)溶液中的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