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佛教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8404601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64.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佛教文化旅游开发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贵州佛教文化旅游开发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贵州佛教文化旅游开发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佛教文化旅游开发研究(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杨 辉 陈 炜摘 要 贵州省位于中国的西南地区, 具有丰富而独特的佛教文化旅游资源。本文在分类概述贵州省丰富而具有地方民族特色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基础上, 针对当前贵州发展佛教文化旅游的现状及其优劣势, 提出了进一步开发贵州佛 教文化旅游的策略。关键词 贵州 佛教文化旅游佛教文化旅游包括佛教信仰者的专业朝拜和一般旅游者参观、游览佛教文化资源的活动。在中国, 佛教文化旅游随着改革 开放而逐渐兴起, 近 10 多年来, 每年有大量的朝拜者前往佛教 圣地参加佛事活动, 大批的游客前往佛教寺院进行参观游览。目 前, 随着我国佛教政策的逐步落实和旅游业的迅速发展, 佛教文 化旅游在我国旅游业中已占有十分重

2、要的地位。能辨认前世后世, 世人纷纷上山观镜, 所以香火甚旺。六盘水的丹霞山, 山中的护国寺, 至今香火旺盛, 每年三月, 云南、贵州、湖 南和广西以及东南亚各国都有香客前来朝拜。二、贵州省佛教文化旅游开发的优势劣势分析1.贵州省佛教文化开发的优势分析。( 1) 贵州省出台了有利于佛教文化旅游发展的政策。首先,2002 年贵州省出台了贵州省委 、省 政 府 关 于 进 一 步 加 快 旅 游 业发展的意见, 要把旅游业作为一个特色的产业加以大力扶持贵州省位于我国西南地区,拥有十分丰富的佛教文化旅游资源, 每当有重大的佛教节庆活动或佛事活动, 都会吸引大量的朝拜者和游客前来朝拜或进行观赏游玩。因

3、此, 贵州省佛教文化 旅游的发展无疑将具有较为广阔的前景。所以有必要在现有的发展, 培育成支柱产业,使旅游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相协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基础上做进一步的开发,运用更好的旅游策调, 调整旅游产业结构, 创新旅游发展模式。这为贵州省的佛教文化旅游提供了政策支持。其次, 以交通为重点的旅游基础设施 取得了突破, 高级公路主骨架正在形成, 旅游景区的交通条件有 了明显改善。再次, 国家和贵州省政府非常重视对贵州佛教文化 古迹的保护, 先后将弘福寺、黔明寺、觉园、湘山寺等著名的佛教 寺院列为全国和省的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每年投入大量的资金 对此进行修缮和维护。最后, 国家和省政府非常重视加大

4、对旅游 业的投入, 从 2000 年到 2004 年, 国家和省政府对贵州旅游业投 资 共 计 4.03 亿 元 , 从 2005 年 开 始 , 每 年 拨 出 2000 万 资 金 建 立 贵州旅游发展专项资金, 这对完善贵州佛教旅游基础建设, 加大 佛教旅游宣传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 贵州省许多佛教文化旅游资源与当地自然风光和少数 民族文化融为一体, 对游客有巨大的吸引力。贵州有着丰富的自 然风光旅游资源, 比如高山、河流、峡谷、湖泊等景观, 而这些自 然风光旅游资源又与当地的佛教文化旅游资源有机地融合在一 起, 使得游客在欣赏美丽的自然风景同时, 又能领略到佛教文化 的丰富内涵

5、; 再者, 贵州的佛教文化又与当地的少数民族文化相 融合, 这些无不对生活在城市里的游客产生了巨大的诱惑力, 每 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旅游。据统计, 2004 年全省接待入境 游客 23.1 万人次, 外汇收入 8020.27 万美元; 接待国内旅游者2480.21 万人次 , 同 比 增 长 32% ; 全 省 旅 游 总 收 入 167.75 亿 元 ,同比增长 44%。可以看出, 佛教文化旅游在贵州旅游业中占有较 大比重。贵州省的自然景观很多都与佛教文化相结合, 不同程度地蕴涵有佛教文化的色彩, 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2.贵州开展佛教文化旅游的劣势。当然, 贵州开展佛教

6、文化旅游也存在一些劣势, 主要有: 首 先, 贵州的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就总体来说, 很少有享誉全国的佛教寺院和佛教名山, 致使其难以与国内闻名的佛教圣地相提并 论。再加上长期以来国人主要关注四大佛教名山、名寺, 对贵州略, 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从而促进贵州省佛教文化旅游的发展和带动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贵州省佛教文化旅游资源概述从两晋时期始, 佛教传入贵州。经过长期发展, 逐渐与当地的 少数民族文化相融合, 使得贵州省的佛教文化独具特色。总体看 来, 贵州省的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包括建筑、名山、节日活动、艺术 珍品和素食等几大类。这些佛教文化旅游资源与当地秀丽的自然 风光相结合, 每

7、年都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1.佛教寺院。贵州省著名的佛教寺院主要有贵阳的弘福寺、黔明寺、觉 园 、大 觉 精 舍 、观 音 寺 和 栖 霞 寺 ; 六 盘 水 的 护 国 寺 ; 遵 义 的 湘 山 寺、石佛洞寺、复兴寺、白云寺、禹门寺、蟠溪寺和雷台山寺; 安顺 的东林寺、天台山寺和高峰寺; 铜仁梵净山中的镇国寺、观音阁;毕节的凤山寺和惠泉寺; 黔西南的碧云寺、九峰寺、崧归寺和寿 福寺; 黔东南的月坛寺; 黔南的白云寺等。贵州寺院的布局基本按照禅宗的伽蓝七堂制, 为院落式平 面布局, 将山门( 亦称三门) 、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放在坐北向 南的中轴线上, 两侧为配殿及附属设施, 东西

8、配殿为祖师堂、观 音殿、药师殿等, 左右附属设施为僧房、斋堂、茶堂等。寺院中保 存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历史文献、经书以及文学、哲学的书籍。2.佛教名山。贵州省有很多佛教名山, 从古至今, 每当遇到有重大的佛事 活动, 都会有大量的佛教信众前往佛教名山进行朝拜。贵阳的黔 灵山, 林木茂盛, 幽洞清涧, 山中的弘福寺均可称为贵州佛教圣 地, 山中摩崖石刻很多, 山旁有一湖, 岸边垂柳依依, 湖光山色, 为游客所喜爱。贵阳东山, 山中的东山寺, 寺院内有“贵州傩文化博物馆”, 还有戏班子为游客进行表演, 深受游客好评。相宝山,位于贵阳东北, 山中有一寺院, 现存有一铜牛、铜镜, 传说此二宝20084-

9、 68 -的佛教文化资源感觉较为陌生。由于佛教问题常常与封建迷信交织在一起, 有些地区很难掌握国家政策来发展佛教文化旅游, 造成有些地方政府对佛教文化旅游的开发重视不够。一些地方 的佛教文化旅游仍然停留在进庙烧香、捐功德等低层次的旅游, 而忽视了让游客了解佛教文化内涵和体验佛教生活的内容。再 者, 虽然贵州有着丰富的佛教文化旅游资源, 但是外省对此却了 解不多, 贵州的佛教文化旅游在外省缺乏宣传, 知名度不高。最 后, 贵州省市内的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分布比较集中, 交通也方 便, 但是对于一些县和乡镇来说, 这里的佛教景点分布却非常零 散, 而且交通也不便利, 故而造成很多游客对这里的佛教文化资

10、 源“望路兴叹”。资建设的梵净山佛教文化苑( 2007 年贵州省重点建设项目) , 而大金佛寺作为梵净山佛教文化苑的主要建设内容,供奉的金玉弥勒佛像高 5 米, 斥资 1 亿元, 要耗用 250 公斤黄金和名贵珠宝、翡翠。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弥勒金佛, 届时梵净山景 区将会成为世界一流的佛教文化旅游胜地。3.开展佛教文化体验游。游客来到佛教文化景区游玩, 一般都会对寺院里僧人的生 活感觉到好奇, 因此, 开展佛教文化体验旅游, 通过让游客亲自 参加寺院里的佛事活动来体会佛教文化精神。比如旅行社可以安排一天的时间让游客们生活在寺院里, 早上早起诵经烧香, 早 餐吃素斋, 白天参加寺院里的佛事

11、活动, 晚上诵经完后睡在僧房 里。体验旅游完后再给游客发一个“结业证书”作为纪念。这样的 体验旅游能让游客从深层次感觉到寺院丛林的规矩、佛教文化 的神秘和修身养性的宗教思想。此类体验旅游一定要选择那些 自然环境好和佛教氛围浓厚的寺院来进行。4.加大对外宣传, 开拓境外旅游市场。目前, 贵州进行佛教文化旅游的游客主要还是以当地人为 主, 消费水平有限。因此, 有必要大力开拓境外客源市场。可在国 内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发放贵州佛教文化旅游的三、贵州佛教文化旅游的开发策略1. 根据贵州现有的佛教文化 旅 游 资 源 , 设 计 出 合 理 的 佛 教 文化旅游路线。贵州佛教文化旅游资源虽

12、然丰富且具有浓郁的少数民族文化特色, 但是总的来说, 境内佛教文化资源却少有享誉全国的名山名寺, 更无法与中国四大佛教圣地相匹敌,再加上对外宣传少, 人们对贵州佛教文化旅游资源还不够熟悉。所以基于以上因素, 贵州省佛教文化旅游资源不能盲目开发, 要走集约化、精品 化的开发道路, 要选择一些佛教文化内涵丰富、佛教文化资源分 布较为密集的来进行系统开发。目前, 贵州省佛教文化旅游资源 分布在贵阳、遵义、铜仁、毕节、六盘水、安顺、黔西南、黔东南和 黔南, 因此, 可以组成贵阳遵义铜仁毕节六盘 水安顺黔西南黔东南黔南贵阳环线专项 佛教文化旅游路线由于贵州省各地的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 像 毕节、六盘水、

13、黔西南、黔东南和黔南的旅游配套设施还比较薄 弱, 应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 将目前经济发达, 交通条件好、住宿 条件好的贵阳、遵义、铜仁、安顺作为佛教文化旅游开发的重点 区。当然, 其他地区的旅游开发也要根据本地旅游资源的具体情 况, 有选择地开发。重点开发的贵阳、遵义、铜仁、安顺将组成佛教文化旅游环 线: 贵阳遵义铜仁安顺贵阳, 在这条佛教文化 旅游环线中, 游客既可以欣赏到美轮美奂的佛教寺院, 又可以领 略到佛教文化的独特内涵, 从中感受到佛文化的神圣和博大精深。此外, 贵州省许多佛教文化旅游资源与一些著名的自然风景 区很近, 有的甚至位于这些景区之内, 我们也可以开辟一条佛教 文化自然风景

14、路线, 如梵净山佛教文化自然风景游; 黔 灵山佛教文化自然风景游等, 让游客领略到佛文化的神秘 的同时, 又能让他们陶醉在风景秀丽的山水中。2.开拓有效的筹资渠道。宣传册,在中央台和地方电视台播放贵州佛教文化旅游的宣传片; 在国外的发达国家举行贵州佛教文化旅游展览, 同时进行佛教艺术文化表演; 此外, 贵州著名的佛教文化旅游景点每年在旅 游节期间可以举行旅游文化节、旅游饮食节, 扩大其影响力。如2007 年 8 月 27 日铜仁梵净山佛教文化苑大金佛寺奠基仪式举行 的同时, 还举办了梵净山摄影大赛、梵净山太极拳邀请赛、黔东民族文化论坛等活动, 这样可以吸引不同爱好类型的游客前来贵州旅游, 扩大

15、其影响力和知名度, 进一步增加佛教文化旅游的收入。结语贵州省拥有十分丰富的佛教文化旅游资源, 这些丰富的旅游资源同当地秀美的风光、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有机地融合在一 起, 使得贵州佛教文化旅游的开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当前, 正值西部大开发的机遇, 国家在政策和资金上都给予了大力的支 持, 只要设计出合理的开发策略, 贵州省佛教文化旅游一定会有 一个广阔的发展前景。参考文献:1贵阳市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362363. 2遵义市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201205.3张永泰.贵州旅游指南Z.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89.84. 4王路平.贵州佛教史Z.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355.贵州省有很多丰富的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它们在历史上曾杨陈辉炜广西师大文旅学院 硕士研究生桂林工学院旅游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经香火甚旺,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有些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如寺院、佛塔现在都已破败不堪, 观赏价值大打折扣。所以, 在当前维修资金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必须大力开拓有效的筹资渠道来修副教授博士复, 进一步打造和开发这些旅游资源。本着“谁开发, 谁受益”的( 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