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用的初二风俗的作文3篇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8403866 上传时间:2024-02-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好用的初二风俗的作文3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好用的初二风俗的作文3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好用的初二风俗的作文3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好用的初二风俗的作文3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好用的初二风俗的作文3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好用的初二风俗的作文3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好用的初二风俗的作文3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好用的初二风俗的作文3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依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争论文。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初二风俗的作文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须要的挚友。初二风俗的作文 篇1我的家乡在山西,在这里有许很多多的风俗习惯,非常好玩。就拿端午节来说吧,在这一天里,人们会吃粽子,喝雄黄酒,戴花绳。而这些习俗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小时候一次戴花绳的好玩经验了。那是在我四五岁的时候,有一次端午节,妈妈从街上买回很多五彩缤纷的花绳。花绳,又叫五彩丝,也叫五色丝,是由五种颜色的细绳编成的,很美丽。妈妈在我的手腕与脚腕上戴上花绳

2、。许久后,我心生疑问,便对妈妈说:“妈妈,在端午节这天为什么要带这种花绳呢?”妈妈对我说:“古时候,这种绳子是由五种颜色的细绳编成的,并不像现在这么多颜色。而这五种颜色也代表着五行,据说可以避邪。”那时我不懂,又问:“妈妈,邪代表什么呀?”妈妈又说:“就是不好、不正义的东西,你长大就明白了呀!”“哦,原来是这样”端午节后的一天,下雨了,妈妈便把我的花绳丢在水泊之中了。我又不懂了:“那么美丽的花绳为什么要丢在脏水里呀!”妈妈说:“顺着水流走,代表着苦恼与忧愁都漂走了。”“那我肯定会很快乐了。”“哈哈那只是一个说法而已。”“啊?好吧!”后来我们还吃了粽子,粽子里放着江米和红枣,还有花生米。吃的时候

3、放点儿糖,甜丝丝的,可美味了。那种味道令人留恋,让人怀念。后来我才得知端午节是从古时候流传下来的,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中华民族风俗源远流长,从古至今,有许很多多的传统节日。每个节日都有不一样的,、特别的意义,我们肯定要把这种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下去。初二风俗的作文 篇2在中国这个古老而又巨大的国度里,包含着很多小的城市,这里的每个城市都有着自己历史悠久的风俗。我的家乡哈尔滨,就是一个很有特色的城市。说到哈尔滨,每个人都会想象到哈尔滨的冬天。在大多数人的心中,冬天是凋零的、荒芜的,但是哈尔滨的冬天却是一片旺盛的朝气。这朝气的背后,正是哈尔滨最有特色的风俗冰雪盛宴。每年冬天,万众瞩目的冰雪盛宴就

4、会来到。在这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多姿多样的冰雕,闪亮出众的冰灯每个外地游客来到哈尔滨,看到冰雕都会赞叹不已,为何?只看那冰雕花样奇多,别具匠心,一个冰雕,一个故事。你看那十二生肖的冰雕,一个个如真的一样,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传闻,让人身临其境。这其中有一塑龙状的冰雕特别的吸人眼球,活灵活现,好像一条真龙悠闲地回旋着,这不仅表现了手艺者的超群技艺,更体现了华夏儿女对于龙的传闻的尊敬与憧憬。说完冰雕,我们来一起看看冰灯吧!每到冰雪节的夜晚,光明随着夜幕照亮了这哈尔滨的大街小巷,带来光明的正是那精制而又小巧的冰灯。冰灯的起源,是早年间,靠近松花江的渔民和农夫晚间用来照明用的。后来经过工匠们的改造,成为

5、了现在人人宠爱的冰灯。做冰灯用的冰也非常探究,近其欣赏,见那冰白光四射,让人不禁产生一种威历神圣之感,远观之,见那冰光晶莹剔透,如那非常稀有的宝贵宝石一样,让人不禁想去触碰、观赏一番。那冰灯,让人在这深夜中毫无睡意,只抱着一颗激烈的心,对它恋恋不舍。这就是我们家乡的风俗冰雪盛宴。因为有了这些别具特色的风俗,我的家乡变得更美、更迷人了。我爱家乡,爱它的风俗。初二风俗的作文 篇3进入腊月,家家都盼着过年。过年的打算劳碌而愉悦。大人们忙着采办年货,打扫除尘,祭拜先祖,忙活年夜饭。我们男孩子参加最多的是贴春联和放鞭炮。把全部的零花钱都换成鞭炮,和小伙伴找一空地一起放鞭炮。我拿出一根“老鼠尾”点燃,随着

6、手臂的挥动,它起先翩翩起舞,在夜色中闪烁除一个个迷离的光圈。它一点点燃烧,不停的发出“吱吱”的声响,我的手指也跟着一点点热起来。看着它渐渐熄灭,只剩一股烟还在不屈不挠的缭绕。另一个伙伴从裤兜了抓出一把响炮往地上一洒,其他人纷纷冲上去踩,看谁踩的多,踩中一个就发出“啪”的一声。空地上一阵纷杂的脚步声和此起彼伏的“啪啪”声。伙伴们兴奋的不得了,闻着空气中呛人的烟硝味也照旧乐开了花。大人们放的自然不是同等级的小玩意儿了。他们放的“二踢脚”威力巨大,点着以后,“碰”的一声蹿上空中,灰白色的沉重晚云中发出闪光,接着一声巨响,如炸弹爆炸一般。小孩被大人们护着躲着看。震耳的声音还未息,又来一个鞭炮,一而再,

7、接二连三。爸爸告知我,这威力巨大的鞭炮古时候是用来驱逐年兽的。年兽平常在深海里睡觉,到了年底,它特别饿,就爬出海洋,到陆地上面来吃人。为了赶走年兽,百姓们想了许多方法。最终发觉,年兽惧怕红色的东西,火光和巨响。于是家家过年放鞭炮,贴春联。年兽赶跑了,这年也就过了。春联不仅辟邪避祸,还寄予了人们的企盼和美妙愿望。家里有孩子上学的,就贴”金榜题名“;家里有老人的就贴”福寿安康“;家里做生意的,就贴日进斗金。我看着这一派喧闹劳碌的景象,脑海中出现出王安石的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正是过年的真实写照啊。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页 共1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