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外向度综合评测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8402881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业外向度综合评测指标体系构建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产业外向度综合评测指标体系构建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产业外向度综合评测指标体系构建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产业外向度综合评测指标体系构建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产业外向度综合评测指标体系构建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产业外向度综合评测指标体系构建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业外向度综合评测指标体系构建研究(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产业外向度综合评测指标体系构建研究摘要:目前,关于产业外向度国内外学者并没有进行此方面的研究,但是与产业外向度有紧密联系的外贸依存度和外贸开放度国内外的研究相对成熟一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借鉴外贸依存度和外贸开放度的基础上,分析产业外向度的构成因素,以界定产业外向度的概念,构建评测指标体系。并以我国第二产业为例,计算其产业外向度,以期通过对目标产业外向度的分析,对调整、优化目标产业结构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外贸依存度;产业外向度;评测指标体系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对外贸易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为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我国己成为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

2、,随着经济外向程度的不断提高,各个产业对外联系也日趋密切。然而,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一国经济外向程度的研究仅仅停留在对整体经济状况的大致评测上,并没有建立一个统一完整的测量指标体系。此外,单纯研究一国或一地区整体经济外向程度对指导经济发展的实际意义并不大,因为各个产业的现实情况不同,外向度的高低对其产业发展的影响也各不相同。只有细化到运用合理的指标体系对不同产业的外向程度进行相应评测,即我们所提出的产业外向度评测指标体系,才能根据该产业的特点进行结构调整,促进该产业合理有效的发展。 一、文献综述 到目前为止,关于产业外向度及其评测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基本属于空白。但是与经济外向度有紧密联系的外贸依存度

3、和外贸开放度国内外的研究相对成熟一些。 brown(1940)首先提出了“相互依存”的概念,以表明外部经济变动对一国(地区)经济产生影响的程度及一国(地区)经济变动对外部经济产生影响的程度。LOCAlhosT1950年小岛清在对外贸易论中引入贸易依存度,它是指一国(地区)进出口总额与该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率,小岛清用其来表示一国(地区)参与国际贸易的程度或者一国(地区)经济增长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从而判明贸易开放度的高低。但是,传统对外贸易比率法并不能真实反映一国的贸易开放程度。钱纳里(1988)发现,人口较多的国家,对外贸易比率普遍较低。库兹涅茨(1989)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对外贸易

4、比率与一国国民经济规模之间存在负相关,小国比大国对国际贸易的依存度更大。 关于贸易开放度的计算方法主要有道拉斯法(dollars,1992)、萨克斯和瓦诺法(sachsandwarner,1995)和爱德华兹法(edwards,1998),还有部分学者(leamer,1988;wolf,1993;pritchett,1996;harrison,1996;杨小凯,1998;stewart,1999)利用计量分析方法对传统贸易开放度指标进行修正。国内学者从多个方面对贸易开放度计算方法进行了修正,朱立南(1995),许统生(2003)从经济结构、贸易方式与汇率等方面进行了修正;郭羽诞(2004),沈

5、利生(2005)和彭磊(2006)等对传统对外贸易比率法计算公式中分子、分母数值的含义不同的缺陷进行了修正;等等。 关于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国外经济学家认为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主要是贸易开放度影响了国家的宏观经济效益,如要素生产率、规模经济、资源配置和技术进步等,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对于贸易开放度与产业发展的关系研究国外学者也得出了不少结论。贸易开放提高了要素生产率、产生规模经济、优化资源配置和加快技术进步,使一国更专业于具有比较优势和生产率较高的产业生产,提高整体经济的生产率,促进经济的长期增长。gopinath和upadhyay(2001)用一般均衡理论研究发现贸

6、易开放提高了具有较高人力资本和技术的产业专业化生产;eckhard jameba(2004)在richdian模型上发现贸易开放度的提高会导致国际贸易产品的专业化,以此推进国内专业化生产。 国内经济学家关于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主要还是通过科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函数的变化,然后借助于协整、格兰杰因果检验等计量经济学方法来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综上所述,关于贸易外向度国内外并没有统一的评测指标体系,国内外专家学者采用不同的指标体系得出的结论也存在一定的偏差。但是我们同时也看到,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在研究评测指标体系时考虑的问题更全面,得出的结论也更

7、加客观,这对我们进行产业外向度评测指标体系的建立、分析产业外向度与该产业发展以及产业外向度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关系方面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二、产业外向度及评测指标体系 综合外贸依存度和贸易开放度的定义,比照原有经济外向度概念的模糊含义,我们首先重新界定经济外向度的内涵。我们认为:经济外向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在保持本国或本地区经济质的稳定性的基础上,允许经济要素与国际经济联系的数量部分。具体的说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允许别国在何种程度上加入本国(地区)的经济生活;二是本国(地区)在何种程度上介入影响世界经济生活。因此,经济外向度所表示的是该国或该地区社会再生产过程在世

8、界经济体中的参与、渗透程度,对世界经济运行的影响程度,以及该国或地区经济向外延伸、交流的能力,体现了该国或地区经济总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产业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单位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它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而发展。而产业外向度,是根据三次产业分类法对经济总体外向度的细化,是指一个产业在生产过程中,在保持该产业生产与发展质的稳定性的基础上,允许经济要素与国际经济联系的数量部分。产业外向度即一国或一地区目标产业参与国际相关产业的经济分工的广度与深度,产业外向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该产业对外贸易的发展水平、吸引与利用外资的能力,国际合作与交流的能力以及对国际上相关产业的影响力。具

9、体的说包括两个123下一页 方面:一个是允许别国经济在何种程度上加入本国该产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二是本国某一产业在何种程度上介入并影响世界经济的生产经营与发展,以及该产业与国际上同一产业的竞争能力。据此本国某一产业的外向度,所表示的是该产业在生产、经营、发展过程中对别国甚至全世界该产业的影响和渗透程度。 产业外向度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目标产业开放型发展规模、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指标。我们在对一个经济体中目标产业的国际经济联系进行细分的基础上,按照系统性、代表性、可比性、数据易得等原则,将若干相互联系的评价指标进行组合,构建产业外向度综合程度指标体系,以期通过这样一个综合程度指标体系来对一个国家或地区

10、的产业外向度进行比较客观的、多角度的全面测度和评价。以期通过对目标产业外向度的分析,对如何适当调整、优化该产业结构提出合理建议。 根据上述定义,我们将影响产业外向度的因素总体分为:产业外贸依存度、产业对外影响程度、产业接受外资、产业对外投资实力、产业对外合作及产业技术交流六大部分。并据此构建一国(地区)产业外向度综合计算公式如下: dni=1x1+2x2+3x3+4x4+5x5+6x6(其中n=1,2,3) x1:产业外贸依存度;x2:产业对外影响程度;x3:产业接受外资;x4:产业对外投资;x5:产业合作;x6:产业技术交流;i为指标xi的权重,以指标项目个数为一的权数赋值为1。 一国(地区

11、)产业外向度的具体评测指标体系与指标构面的测评标准如表1。 上述我们所提出的产业外向度,所涉及的不单单是传统概念上某一产业国际间的货物或服务交易,其还包括了该产业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外资,对别国的资本输出等方面。在封闭的条件下,一国(地区)的产业的发展与结构升级,完全依赖于本国(地区)内部的要素配置来完成。而现实的情况是,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不可避免的将世界上的所有主要国家置于更为广阔的合作背景下,使类似于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通过国际间的生产要素的流动与配置,促进经济发展,利用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即其他所谓的产业结构升级的外向推动力量来实现自身的经济目标成为可能。而外向的推动力量所产生作用的渠道主

12、要是国际间的合作交流与竞争。因此,总的来看一国(地区)产业外向度的高低,与一国(地区)该产业的发展和结构的升级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三、产业外向度经济意义分析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的背景下,提高产业发展的外向度,尤其是提高产业参与国际交流能力与影响力,是特定经济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同时也是经济发展水平和竞争实力的重要标志,以致经济学家们将对外贸易视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具体而言,产业外向度的提高会带来以下几方面的动态收益: (一)规模经济利益 提高某一产业的产业外向度,能使该产业扩大出口能力,克服本国或本地区面临市场的狭小性。面对扩大的需求可以刺激生产,使生产规模扩大,实现产业的规模

13、效应,从而推动该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减少资本需求压力 资本的流向取决于产业的发展状况及其结构,较高的产业外向度意味着该国或该区的目标产业相对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的能力较强。充分利用外资,可以有效弥补本国或本地区产业发展的初期自有资金的不足的问题,也为该产业总体进一步发展提供支持。 (三)促进产业优化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 随着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国际市场上具有技术优势的产品,通过国际贸易以优质和低廉价格的方式进入本国市场,这必将加剧本国国内市场的竞争,要想提高产业外向度,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必须使本国或区域内产业不断发展,促进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竞争中提升产业整

14、体实力。 (四)加强产业内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促进国内或区域形成该产业的统一市场 产业外向度的提高,要求该产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加强联系,协调发展,降低生产销售流程中各个环节的成本,能在客观上促使国内或区域形成该产业的统一市场,增强产业整体实力,提高国际竞争能力。 (五)促进该产业产值提高 产业外向度的提高,加强对外投资和国际合作,使本国或本地区该产业可以利用国外先进技术、丰富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等,以降低该产业在国内或区域内独自发展的成本。较大程度地利用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手段,可以迅速提高该产业的产值,促进产业的发展。 当然,产业外向度只是评价现行目标产业外向能力的一个综合指标,并不能反映该产业中存

15、在所有的问题,且不同产业外向度高低对其产业的影响也不尽相同。此外,由于较高的产业外贸依存度所导致的高产业外向度,也意味着该产业在具备较强的国际参与交流能力同时也伴随着由于国际市场变化所带来的较高的风险。 参考文献: 1 包群,许和连,明勇.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增长:理论与中国经验研究j.世界经济,2003(2). 2 裴长洪,彭磊.对外贸易依存度与现阶段我国贸易战略调整j.财贸经济,2006(4). 3 付强.我国外贸依存度问题新探j.世界经济研究,2007(3). 4 刘似臣.中国贸易开放度的比较分析j.统计研究,2005(6). 5 沈利生.论外贸依存度兼论计算外贸依存度的新公式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7). 6 许统生.我国实际外贸依存度的评估与国际比较j.经济学动态,2003(8). 7 张立光,郭妍.我国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04(3). 8 张素芳,房剑.外贸依存度测算方法的改进及对中国外贸依存度的重新估计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6). 9 brown,william international gold standard reinterpreted, 1914-1934. new york: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