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接入性指标分析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8402778 上传时间:2022-11-09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875.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线接入性指标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无线接入性指标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无线接入性指标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无线接入性指标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无线接入性指标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线接入性指标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线接入性指标分析(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无线接入性指标分析一、概述:3二、 无线接入性原理分析41、信令信道建立流程如下42、随机接入失败原因分析73、SDCCH分配失败原因分析104、TCH信道建立流程105、影响无线接通率的原因分析14三、全网无线接入性指标分析153.1、无线接入性指标恶化分析163.2、无线接入性指标恶化分布图18四、地市无线接入性指标分析191、安阳市无线接入性指标分析192、信阳市无线接入性指标分析213、许昌市无线接入性指标分析234、济源市无线接入性指标分析25五、无线接入性优化整改建议265.1、SD信道分配失败优化方法265.1.1、SD信道拥塞265.1.2、RACH信道拒绝次数275.1.3、

2、参数调整分析285.2、TCH信道分配失败优化方法29、概述:为无线接入性反应的是移动台的接入能力。反应为两个部分:SDCCH分配成功率,TCH分配成功率,综合影响指标。详细定义如下:无线接入性指标计算方法如下:无线接入性= SDCCH分配成功率*TCH分配成功率= SDCCH占 用次数/SDCCH试呼次数*TCH占用次数(不含切换)/TCH试呼次 数(不含切换)对NSN设备有:无线接入性=(P_NBSC_RES_ACCESS .IMM_ASSGN_SENT)/(P_NBSC_RES_ACCESS .C H_REQ_MSG_REC)*(P_NBSC_TRAFFIC.MS_TCH_SUCC_SE

3、IZ_ASSIGN_ CMPLT )/( P_NBSC_TRAFFIC .TCH_CALL_REQ-P_NBSC_TRAFFIC .A_IF_CRC_MISMATCH_CALL_SETUP)-(P_NBSC_HO .MSC_O_SDCCH_TCH_AT+P_NBSC_HO .BSC_O_SDCCH_TCH_AT+P_NBSC_HO .CELL_SDCCH_TCH_AT)无线接入性原理分析根据手机接入无线网络流程和信道分配流程我们可以了解影响 无线接入性能的因素。1、信令信道建立流程如下下面根据图中的内容对信令连接的过程作简单的介绍:1)Channel Request (信道要求):由手机在RA

4、CH信道(随机接入 信道)上向(BTS)基站发送一个随机接入脉冲申请一个信道。在信 道要求消息中包括了建立的原因及其他内容,其中呼叫建立的这个原 因可能是“寻呼响应”、“紧急呼叫”、“移动主叫”、“短信业务” 或“其他”,比如“位置更新”。2)Channel Required (信道请求):由基站(BTS)向基站控制器(BSC) 发出一个为手机申请信令信道的消息。通过这条消息,基站(BTS) 进一步向基站控制器(BSC)传递由手机发起的信道要求。3)Channel Activation (信道激活):由基站控制器(BSC)向基站 (BTS)发送。当基站控制器(BSC)收到从基站(BTS)发来的

5、信道请求消息后,基站控制器(BSC)开始按照一定的条件为此次呼叫寻 找和分配SDCCH信道,满足条件后基站控制器(BSC)向基站(BTS) 发送一条信道激活消息,通知基站(BTS)建立呼叫所用的SDCCHo4)Channel Activation Acknowledge (信道激活证实):由基站(BTS) 向基站控制器(BSC)发送。当基站(BTS)激活指定的SDCCH后发此 消息给基站控制器(BSC),此消息为对信道激活消息的应答,当基 站(BTS)发出这条消息后,它开始在SDCCH信道发送和接受消息。5)Immediate Assignment Command (立即指配命令):由基站控制

6、 器(BSC)向基站(BTS)发送。该消息包括向手机发送的Immediate Assign (立即指派)消息。6)Immediate Assignment (立即指配):由基站在AGCH信道上发送 给手机。该消息根据Immediate Assignment Command (立即指配命令) 中的Immediate Assign (立即指派)消息告诉手机调整至指定的信令 信道(SDCCH+SACCH)。7)Establish Indication (建立指示):手机在将其存储的信息与 Immediate Assign (立即指派)消息中所包含的信息进行比较,如果 结果正确则手机进入CM Serv

7、iceRequest (CM业务请求)阶段,在 新指派的SDCCH上发起CM Service RequestCCM业务请求)。基站(BTS) 收到手机发出的CM Service Request (CM业务请求)后,向基站控 制器(BSC)发出Establish Indication (建立指示)消息确认立即指配命令。建立指示消息有两种用途:首先,建立指示消息从基站 (BTS)的角度出发,向向基站控制器(BSC)指出移动台日前正在指 定的SDCCH信道上。另外,基站(BTS)将识别这一连结并把接收到 的第3层的消息加入到这条消息中。同时SDCCH的指派完成。8)SCCP Connection R

8、equest (SCCP 连接请求)和SC CP ConnectionConfirm(SCCP连接证实):基站控制器(BSC)在收到EstablishIndication (建立指示)消息后通过向MSC发送包含完整Layer3信 息的Connection Request (SCCP连接请求)消息建立一个面向MSC的 SCCP 逻辑连接,MSC 则向BSC 返回SCCP ConnectionConfirm (SCCP连接证实)消息以证实A接口的信令连接已完成。在了解信令信道的 连接过程后下面对信令信道接通率相关的COUNTER的触发机理进行解释。下图为信令建立过程的相关的COUNTER的触发流程

9、图。rf? Q, Q lii i analilariloocJ-?2、随机接入失败原因分析随机接入是手机接入网络时发生的第一个事件,随机接入失败率 高就会影响网络的接入性能。随机接入失败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 几个方面:同BCCH/BSIC、同临频干扰这是最常见的影响随机接入成功率的原因。由于网络规模和容量的不 断提高再加上频率规划的不合理,使得同临频复用的间距越来越小, 势必造成因BCCH上行干扰,而导致BTS不能正确解码RACH上的接入 请求消息(表现为信息错误编码)。对于同频(BCCH)小区来说,尽 管BSIC参与了随机接入信道的编码译码过程(为得到36bit的RACH 突发脉冲消息字段

10、,在8bit的消息比特基础上,加上6bit的色码, 这6bit的色码是通过将6bit的BSIC和6bit的奇偶校验码加和取 模2而获得的。然后再加上4bit的尾位,这样就得到了 18bit,再将 这18bit按照1:2的卷积编码速率,最后得到RACH突发脉冲上36bit 的消息位;解码过程与此相反,当小区收到一个接入脉冲,在解码的 过程中将比较自己的BSIC。如果相同,则进行下一步解码,如果不同, 将丢弃之并产生相应的误码检测告警),但如果两个具有相同 BCCH/BSIC的小区相距不足够远,则手机发出的RACH上的“CHANNEL REQUEST”消息会被这两个小区都收到,这样就会使得较远处小

11、区接 收RACH时产生译码错误或TA超限导致随机接入失败(由于手机与较 远处小区未同步),即使随机接入译码成功也不能成功给移动台指配 信道,甚至有可能干扰近处小区的立即指配等。另一方面,在SM系 统的空中接口UM中,随机接入(RANDOM ACCESS)(RACH上发送) 和切换接入(HANDOVER ACCESS)(FACCH上发送)均使用相同的编 码和脉冲方式,即使用8位信息码加上6位奇偶校验位,并且这6位 奇偶校验位和目标小区的BSIC相异或(加和模2)。这样距离距离较 近的同BCCH、同BSIC小区间可能会产生随机接入和切换接入的干 扰。由于切换多发生在小区边界,切换接入信令会在更近的

12、距离产生 干扰。基站分布较密时切换频繁,出现干扰的可能性也就较大。覆盖不好、上下行功率不平衡、TA过大这也是影响随机接入性能的主要原因。覆盖问题主要是指系统的上下 行功率不平衡,使得系统产生无效的下行覆盖,手机在上行链路损耗 过大,以至于上行的随机接入请求因干扰受限而不能被BTS正确接收 到或者低于BTS的解调电平。另外一种覆盖问题是越区覆盖现象,主 要是指海岛小区。由于无线电波在海面上的传播形式主要是直线波和 海面的反射波的叠加,路径损耗很小,使得海岛小区的覆盖极远,甚 至超过了GSM系统允许的TA(Timing Advance)范围(MAXTA),因 此在没有作扩展小区(Extended

13、Range Cell)设定的海岛小区会产 生由此引起的随机接入失败。另外,由于海面上的信号很杂,同临频 现象产生的影响很严重,这也是海岛小区随机接入失败的主要原因。接收路径的硬件问题 接收路径的硬件问题也可能影响到随机接入,主要是指接收天线、馈 线、耦合器、接受分路器、接收机等等。话务量过高、拥塞 由于网络无法控制移动台接入的时间,因而在话务较繁重的地区会不 可避免的发生多个移动台同抢一个RACH时隙来申请接入的现象,这 就是碰撞现象。其后果有两个,一个是网络收到在此时隙上的一个突 发脉冲的电平,要明显比另一个高,这样网络就会处理电平较高的那 个随机接入请求。另一后果是,由于两者之间相互的干扰

14、,网络哪一 个都不能正确地接受到。因而随着业务量的增长,报文因碰撞而丢失 的几率也就越来越大,这必将是对网络容量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幽灵”随机接入当无线条件符合正常的传播模型时,只要信号电平高于BTS的接收灵 敏度,BTS就会解调出所接收到的RACH脉冲群。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 BTS的灵敏度由噪声因子、热噪声功率等决定,不考虑衰落容限时通 常为-115dbm。上行干扰和阻塞会影响BTS的最低解调电平,使其不 能达到-115dbm。当小区的话务量很低时,BTS接收到的接入脉冲不 多,大部分接收到的信号都是由噪声引起的。如果接收机的灵敏度很 高,那么一些噪声就会被BTS当作是接入脉冲(噪声中某

15、些比特模 式可能会匹配有效的校验序列)。这就是所谓的“幽灵”随机接入 (PhantomRACH)现象,而且是不可避免的,除非降低接收机灵敏度 或者在信号处理器中采用更好的滤波功能,但是这样的话就可能丢弃 一些真正的接入脉冲。当话务量比较高时,由于噪声会被真正的接入 脉冲覆盖了,所以问题就不是那么突出,也就没有那么多的Phantom RACH3、SDCCH分配失败原因分析系统负荷过高由于系统TRH连接网元负荷较高、信令压缩等原因,导致TRH负荷过大,无法正常分配SDCCHo设备硬件问题由于丁日田 传输等设备故障,导致SDCCH分配失败。无线质量、频率干扰无线质量较差,干扰较大,MS无法正确解码立即指配指令或占用SDCCH信道。容量不足SDCCH 容量不足,导致BSC 分配SDCCH失4、TCH信道建立流程下面根据图中的内容对信令连接的过程作简单的介绍:1)Assignment Request (指派请求):A接口由MSC向BSC发送的 消息BSC在收到这条消息后开始了寻找符合条件的TCH(话音信道)。2)Channel Activation (信道激活):在BSC内部的信道保存和分 配之后,找到空闲的TCH信道,BSC发送这条消息给BTS来激活指定 的TCH信道。3)Channel Activation Acknowledg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