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部教材复习之文言文学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8402674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一部教材复习之文言文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三一部教材复习之文言文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一部教材复习之文言文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一部教材复习之文言文学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一部教材复习之文言文学案(4)篇目:赤壁赋张衡传使用时间:2012年11月 日编写:于新禹学习目标:(1)梳理这两课的文言知识点,总结方法。(2)落实重点、虚词、翻译、名句默写。(3)能够结合高考文言文阅读的考点要求,自主命制阅读训练题目。学时:一课时教学设想:先利用自习自主复习课本,20分钟完成学案,后小组讨论,交流展示学案答题情况并共同订正,最后整理。视进度进入下一课的复习。【学习活动】活动一:文本再现名句默写(书写工整,不出错字)1、纵一苇之所如, 。2、 ,而不知其所止; ,羽化而登仙。3、 ,泣孤舟之嫠妇。4、哀吾生之须臾, 。5、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6

2、、 ,用之不竭。错字整理:活动二:重点梳理一、实词高考回顾(江苏卷):5(2012年)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A蒙正败,士以此多公多:称赞B府当市民马以益骑士 益:有利C公复以循吏许之许:期望D杖矫命者,逐之 矫:假传答案:B益:动词,扩充,增强。16. (2011年浙江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明经 第:考取。 B. 子无为嫌 嫌:疑忌。 C. 俾其守约束俾:使。 D. 时以执法平恕方戴胄方:仿效。答案: D(方:比拟、比作。)考纲要求:(见步步高第95页右下“考点要求”部分)依据高考特点,整理以下实词:(加横线的词)1、属:(1)举

3、酒属客 (2)衡少善属文 2、征:(1)公车特征拜郎中 (2) 咸怪其无征 3、公车特征拜郎中4、观太学 5、连辟公府不就6、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7、再迁太史令 8、衡下车9、上书乞骸骨 10、举孝廉不行 11、七月既望 12、正襟危坐 13、侣鱼虾而友麋鹿个人补充:还有没有其它自己记不准的实词,请加以整理。方法总结:二、虚词高考回顾(浙江卷):17. (2011年)下 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吾所不及公之逮所由使也B. 因极推引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C. 逸则富以康醉则更相枕以卧 D. 保邦于未危 室西连于中闺答案: B(B项的“因”都是表承接“于是”。A项的“

4、所”都是助词,与后面动词组成所字结构,但它们指代的意义有所不同,前者指“的人”,后者指“的事”;C项的“而”,前者表并列,后者表修饰;D项的“于”,前者是介词“在”,后者是介词“与、同”。)依据高考特点,整理以下虚词:1、因: (1)因入京师 (2)因以讽谏 (3)伺者因此觉知 (4)衡因上疏陈事 2、以:(1)自王侯以下 (2)以精铜铸成 (3)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4)验之以事 (5)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3、乃:(1)十年乃成 (2)遂乃研核阴阳 (3)乃知震之所在(4)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5)衡乃诡对而出4、于:(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2)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3)月

5、出于东山之上(4)游于三辅个人补充:还有没有其它自己记不准的实词,请加以整理。方法总结:三、翻译句子考点分析:翻译句子是高考分值较大的一道题,是对文言知识的综合考查。翻译时要注重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的落实,要力求准确。1、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2、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3、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高考链接】4、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2012年)方法总结:活动三:阅读拓展 四、阅读2012年江苏卷文言文片段,依据高考考点,自己找出2个重点实词、2个重点虚词并注解;小组口头对译,可随时质疑。公讳涣,始字公群,晚字文父。少颖悟,所与交游,皆一时长老。天圣元年,始就乡试。明年登科,为凤翔宝鸡主簿。未几,移凤州司法。王蒙正为凤州,以章献太后姻家,怙势骄横。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公虽以职事之,而鄙其为人。蒙正尝荐公于朝,复以书抵要官,论公可用。公喻郡邸吏,屏其奏而藏其私书。未几,蒙正败,士以此多公。活动四:学习反思(将所学所悟或疑惑写下来并交流)作业:复习鸿门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