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8402085 上传时间:2022-08-03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学》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学》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学》试题及答案(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学前教育学 试题3试卷代号:2509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和劳工幼稚园的创办者是陶行知,其办园思想是“中国化”、“平民化”。 2幼儿园教育应该以游戏作为基本活动。3幼儿园对学前儿童发展美育的任务在于培养学前儿童对美的感受力-想象力和表现力。4从学前儿童教育特点的维度划分,幼儿园环境包括 一、运动环境、劳动环境和(语言环境 游戏环境) 5社区教育最初是成人教育形式的社区教育。6科学的饮食、充足的睡眠、安全的环境以及定期的身体检查有助于减少疾病等影响学前儿童今后学习的因素。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

2、10分)1推动各囡幼儿园的建立,并使学前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是(C A欧文 B杜威 C福禄培尔 D蒙台梭利2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代表作是( D )。 A大教学论 B世界图解c理想国 D林哈德与葛笃德3 我国幼儿园的双重任务是指( A )。4 A保育和教育B体育和智育C德育和智育D保育、教育幼儿及为家长服务4根据班级人数安排桌椅,是指活动室空间设计中的( A )。 A开放式 B区隔式C秧田式 D封闭式5除学前儿童、教师以外,构成现代学前教育的第三个基本要素是指( C )。A课堂 B游戏C环境D教法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育人效益,是学前教育发挥其育人功能在教育领域本身

3、所获得的效益。教育具有育人功能,因而,通过教育过程就会获得培养人才的教育效益。2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幼儿通过模仿和想象,有目的、有意识、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是人的社会活动的初级形式。3“教历研究”就是教师通过对个人资料的收集,对自己思想轨迹的记录,来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教学实践,并对自身实践进行有意识的、系统的、持续不断地探究反思,在反思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最后改进教学实践。4“反思日记”是指教师通过对自己日常生活和教育活动中的个人化思想的记录,以此来促进其对教育及其意义的理解,合适地呈现和揭示生活经验乃至穿透经验的一种话语方式。 四、筒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教育本

4、质、教育功能和教育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 答 教育本质,是教育所固有的本质属性。教育功能,是由教育本质所决定,蕴藏在教育中所能发挥的有利作用。教育效益,是通过教育过程使教育功能得到发挥而获得的成果。由此可见,教育本质与教育功能是教育所固有的属性和性能,而教育效益则是教育发挥其功能的表现和结果,因而三者是辩证统一的。教育本质决定教育功能,教育功能决定教育效益;教育功能体现教育本质,教育效益体现教育功能。三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2简述我国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基本原则。 答 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灵活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趣味性原则。、3解释“皮格马利翁效应”。 答 “皮格马利翁效应

5、”是指教师寄予学生期望与爱,使被期望者产生自信自强心理,朝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现象,又称为“罗森塔尔效应”。 4简述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原则。 答 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原则:长期性而非突击性;整体性而非单项性的衔接;与小学的适应性而非小学化;家、园、校的一致性而非孤立化。五、论述题(13分)你如何理解“宝宝的健康成长一家庭教育十幼儿园教育”? 答 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主要:家庭教育是其它教育的坚实基础;家庭教育是学前儿童认识和步入社会的起点;家庭教育是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家庭教育的各种因素是学前儿童性格养成的条件。 幼儿园与家庭的衔接:了解学前儿童家庭及其在家表现的具体情况;向家长介绍幼儿园

6、的全面工作;向家长宣传学前儿童教育的知识;帮助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观点和掌握适当的方法;吸收家长参加幼儿园工作。六、案例分析题(15分) 一天,我和梁老师在学前儿童看电视的时候用吹塑纸剪了几片花瓣,然后在火上烧烤后制成了菊花。当薛诗雨、汪佳琦等小朋友看见后觉得很好奇,就走过来看,我和梁老师就叫她们学着剪花瓣,开始的时候,汪剪得快,但剪得不整齐;薛剪得慢,剪得还算整齐;剪得较好的算是沈佳蕾,自由活动时,夏凡、张译文、刘嘉缘等也要剪,我就让沈做小老师,别看她平时不声不响的,做起小老师来还挺像样的。小朋友将剪好的花片给我之后,我到厨房去烧烤之后布置在墙上,吴哲、关杰等小朋友都说这样的菊花比绉纸做的要好

7、看。 结合案例,说明应该如何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前儿童的特点开展教学活动。小班儿童的特征及相应的教学:年龄小,控制能力较差,不习惯于集体教学活动,可分成小组进行教学;知识、经验少,语言正在发展,有意注意还未很好发展,应尽是让儿童观察实物,多运用直观教具和游戏法国 中班儿童的特征及相应的教学:习惯于集体教学,知识、经验增加,求知欲增强,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活动次数应增多,时间适当延长;可适当运用语言进行讲解 大班儿童的特征及相应的教学:各方面均显著发展,自觉性提高,求知欲和自制力显著增强,课堂教学活动内容要丰富、充实,教学活动时间要延长,减少游戏的成分,增加运用语言讲解的成分,要重视发展儿童的智力、培养儿童脑力劳动的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