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8401685 上传时间:2024-02-10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污水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污水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污水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污水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污水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污水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水施工组织设计(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编制说明及工程概况1. 1编制说明本施工组织设计是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施工图、国家有关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等进行编制的。本施工组织设计针对施工的主要施工方法和措施、人员机具安排、质量进度计划控制及安全文明施工等进行阐述说明。1. 2编制依据(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3)砖石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32002(4)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22002(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6)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B5026897(7)给排水标准图集2002

2、版(8)柔性接口给水管道支墩03S5051.3工程概况沫河口污水处理厂位于五河县沫河口工业区(沫冲引河南岸沿南岸至淮河大堤三铺湖泵)尾水管施工,污水处理厂约2500米长。1.3.1工程位置本项目工程位于沫河口工业园区。1.3.2管径、管材与接口本段中管道规格主要为DN300、DN700钢管、D1000,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采用柔性胶圈接口。1.3.3工程内容 。1.3.4工程特点本工程的特点是:工程量大,工期紧,施工线路复杂,地下障碍物较多。二、 施工平面布署见附录施工平面布置图三、 主要施工方法3.1工程测量3.1.1.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城市平面控制网点的位置、编号、精度等级及其座标和高程数

3、据,确定管网的线位和高程。3.1.2.根据施工图上座标位置,用经纬仪先放出管线的位置,然后确定管沟及井的位置。3.1.3.由于管道中心桩在施工中要被挖掉,为了便于确定中线及井的位置,在施工时不受干扰,在易于保存桩位的地方,测设施工控制桩。3.1.4.管线中心线距离可用钢卷尺丈量,在有坡度地方丈量时,应进行倾斜修正,距离相对误差不应大于1/1000。3.1.5.管线定位完成后,控制点应按顺序编号,并做好控制点的座标记录。3.1.6.在管线起点、终点、井位的附近,留临时水准点,管线临时水准点间距40-50m一个,临时水准点标志明显、安放稳固。3.2土方工程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测量放线,不得擅自改变线

4、路位置,测量放线应放出线路轴线和施工作业带边界线,在线路边界线加百米桩,并在桩间拉线或撒白灰,一般地段施工作业带横断面布置图如下: 1.0米 1.0米 布管 施 堆土侧 堆土侧 施工便道工 作 管沟 业 带 4m 7m 6m 边 17m 界 在监理单位参加验线,并定出标高。检验合格后进行开槽,开槽应严格控制不得超挖。3.2.1土方开挖采用机械开挖,对于小型的基坑、沟槽或少量零星土方采用人工开挖。机械开挖时,为了不破坏基底土的结构,应在基底设计标高以上预留200mm土层,验槽前采用人工清底至设计标高。如人工开挖后不能立即铺设管道时,应保留150200mm余量,待下一工序开始前挖除。沟槽开挖过程中

5、应控制其质量达下列要求: (单位:mm)序号项目允许偏差检查频率检查方法范围点数1槽底20200001水准仪测量2中心线每侧槽底宽不小于规定宽度20000挂中心线用尺测量3沟槽边坡不小于规定坡度20000用坡度尺检测 3.2.2施工中要经常测量和复核平面位置,标高和边坡度是否与设计相符。 3.2.3开挖应从上到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随时保持一定的坡势,以利于泄水。要有防止地面水流入挖方场地或基坑的措施。 3.2.4弃土堆坡脚至挖方上缘有一定的距离以保持边坡的稳定。 3.2.5根据土方平衡调配计算,挖填配合,减少重复运土。 3.2.6 井室砌筑3.2.6.1井底基础应与管道基础同时浇筑。3.2.6

6、.2砌筑井室时,用水冲净基础后,先铺一层砂浆,再压砖砌筑,必须做到满铺挤砖与压间灰缝保持1cm。3.2.6.3排水管检查井内的流槽,宜与井壁同时砌筑。当采用砖石砌筑时,表面应用砂浆分层压实抹光,流槽应与上下游管道接顺,管内底高程应符合非金属管道基础及安装的允许偏差。3.2.6.4砖砌圆形检查井时,应随时检测直径尺寸,当需要收口时,如为四面收进,则每次收进不应大于30mm;如为三面收进,则每次收进不应大于50mm。砌筑检查井及雨水口的内壁应用原浆勾缝,有抹面要求时,内壁抹面应分层压实,外壁用砂浆搓缝并应严实。3.2.6.5砌筑井内的踏步应随砌安,位置准确,踏步安装后,在砌筑砂浆或混凝土未达到规定

7、抗压强度前不得踩踏。混凝上井壁的踏步在预制或现浇时安装。3.2.6.6砌筑检查井的预留支管应随砌随安,预留管的管径、方向、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管与井壁衔接处应严密不得漏水,预留支管口宜用低标号砂浆砌筑封口抹平。3.2.6.7如井身不能一次砌完,在二次接高时,应将原砖面上的泥土杂物清理干净,然后用水清洗砖面并浸透。3.2.6.8检查井接入圆管的管口应与井内壁平齐,当接入管径大于300mm时,应砌砖圈加固。管子穿越井室壁或井底,应留有3050mm的环缝,用油麻-水泥砂浆,油麻-石棉水泥填塞并捣实。3.2.6.9检查井采用预制装配式构件施工时,企口座浆与竖缝灌浆应饱满,半装配后的砂浆凝结硬化期间应加

8、强养护,并不得受外力碰撞或震动。3.2.6.10检查井及雨水口砌筑或安装至规定高程后,应及时浇筑或安装井圈,盖好井盖。3.2.6.11雨季检查井或雨水口,在管道铺设后井身应一次砌起。为防止漂管,必要时可在检查井的井室底部预留进水孔,但还土前必须砌堵严实。3.3管道安装 3.3.1准备工作3.3.1.1检查管材有无损坏、裂缝,管口尺寸是否在允许范围;3.3.1.2将管口的毛刺和杂物清楚干净;3.3.1.3橡胶圈应形体完整、表面光滑,无变形、扭曲现象;3.3.2安装程序下管清理管口清理胶圈、上胶圈在插口外表面和胶圈上刷润滑油顶推管子使之插入承口检查。3.3.2.1下管采用机械下管,用尼龙带将管道束

9、牢,缓缓放入管沟中。注意承口方向,严禁与其它管道磕碰。3.3.2.2清理管口将承口内的所有杂物予以清除,并擦洗干净,因为任何附着物都可能造成接口漏水。3.3.2.3清理胶圈、上胶圈 将胶圈上的粘接物清擦干净;把橡胶圈套在插口边缘,并用手沿整个胶圈按压一遍,确保胶圈各个部分不翘不扭,均匀一致地贴在管口上。3.3.2.4在承口、插口外表面和胶圈上刷润滑油 润滑剂采用凡士林,将凡士林均匀地刷在插口上已安装好的胶圈内外表面,在承口、插口外表面刷凡士林时应注意刷至整段进入部分。3.3.2.5顶推管子使之插入承口 将管子平行沟槽吊起,以使插口橡胶圈准确地对入承口内;吊起时稍离沟槽即可。顶、拉时速度要缓慢,

10、随时检查胶圈滚入是否均匀,如不均匀,需用錾子调整均匀后,再继续顶、拉,使胶圈均匀进入承口内。3.3.2.6检查用探尺伸入承插口间隙中检查胶圈位置是否正确。3.4回填土工程3.4.1沟槽、井室主体结构经隐蔽验收合格及竣工测量后,应及时回填土。3.4.2回填前,应先检查修补管道的破坏处,并检查墙体强度、抗渗等级,确保构筑物安全。3.4.3回填土时应无积水,如有须排干后回填。3.4.4沟顶以上500mm以内不得回填大块的石块或砖块等杂物。3.4.5回填土应分层铺设,分层夯实,采用机械夯实,每层回填厚度250-300mm。3.4.6井室回填要注意以下几点:(1) 需待砌体水泥砂浆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回填

11、;(2) 井室周围回填应与管道沟槽回填同步进行;(3) 回填材料压实后应与井壁紧贴。3.5障碍物的处理措施3.5.1.为确保工期和工程质量,施工前一定与建设单位及有关部门联系。取得新管线各原有地下各种线路的详细资料,并在施工图中予以明确标出。基槽开挖时,对于地下有障碍物的管段采用人工开挖,以防止机械挖槽时损坏原有线路,并对其进行有效的防护。如障碍物与管网矛盾,不能穿过时,应及时与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联系,协商解决。3.5.2.在施工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地下障碍物,根据其特点制定相应的措施,并与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协商解决。3.6 沟槽支护措施由于本项工程施工场地较窄,沟槽开挖过程中可能会有一部分地段

12、不能按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放坡。另外在埋深超过1.6米或遇砂质土壤时,应按本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采取支护。能够按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进行放坡的地段可以不进行沟槽支护。3.6.1支撑的形式 (1)对于有流沙的情况下应选用竖向支撑,采用这种支撑时可以在开槽过程前插入土中。在回填以后拔出。这种支撑形式在施工中比较安全。(2)支撑由撑板、横木、撑杠组成,撑板采用金属撑板,该种撑板用钢板焊接于槽钢上拼成,槽钢间用型钢连系加固。(3)撑杠由撑头和圆管组成,撑头一端制作成丝扣,以球铰连接于撑板。带柄螺母套于丝杠上。应用时,将撑头丝杠插入管内,旋转带柄螺母,柄把靠在套管一端,而丝杠伸长,则撑头就压紧横木,使撑板固定

13、。(4)横木采用10号或12号槽钢,制作成2米一根,以便施工时使用。3.6.2.支撑的使用与拆除 (1)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在挖槽到一定深度时开始使用支撑,然后逐层开挖,逐层支撑。首先支上撑板紧贴槽壁,然后支上横木和撑杠,支设一定要横平竖直,一定要牢固。(2)施工过程中,如果支撑妨碍下一工序施工时,或支撑不稳定时,以及一次支撑有危险时,应采用倒撑。(3)沟槽内工作全部完成后,即将支撑拆除,拆除工作与沟槽回填同时进行,边拆边填。3.7 施工降水采用沟壁外侧井点降水,沿沟长每隔40米设一眼直径300mm降水井,井的深度比沟底深3.5米,用d50潜水泵抽水。四、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4.1质量目标本工程质量目标为合格。4.2质量保证措施4.2.1各施工段、各工种及专业相互配合措施 本工程属于部分土建工程和安装工程的建安工程,包括了多专业,多工段及各个单位工程的同时施工,施工范围广、面积大,这就要求施工必须经过严密的组织和科学布局、各工种、工段、工序间相互配合,才能使本工程在工期较紧的情况下,各单位工程能同时动工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