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隙度测定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8401128 上传时间:2022-09-0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40.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孔隙度测定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孔隙度测定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孔隙度测定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孔隙度测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隙度测定(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孔隙度定义:岩石的总体积 ,是由孔隙的体积 及固体颗粒体积(基质体积) 两部分组成。孔隙 度( )是指岩石中孔隙体积 与岩石总体积 的比值。表达式为它是说明储集层储集能力的相对大小的基本参数。 二.孔隙度的分类1. 岩石的绝对孔隙度( )岩石的绝对孔隙度( )指掩饰的总孔隙体积( )与岩石外表体积( )之比,即2. 岩石的有效孔隙度( )有效孔隙度是指岩石中有效孔隙的体积( )与岩石外表体积( )之比,即计算储量和评价油气层特性时一般之有效孔隙度。3. 岩石的流动孔隙度( ) 微毛细管孔隙虽然彼此连通,但未必都能让流体流过。例如对于喉道半径极小的孔隙来 说,通常的开采压差难以使流体流过;亲

2、水岩石孔壁表面附着的水膜使得孔隙通道大大缩小 所以流动孔隙度是指含油岩石中,可流动的孔隙体积( )与岩石外表体积( )之比,即:流动孔隙度与有效孔隙度不同,它既排除了死孔隙,又排除了微毛细管孔隙体积。流动 孔隙度不是一个定值,它随地层中的压力梯度和液体的物理化学性质而变化。在油气田开发 中,流动孔隙度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三者的关系为:绝对孔隙度 有效孔隙度 流动孔隙度 三.孔隙度分级标准孔隙度,评价无价值差中等好极好四.双重介质岩石空孔隙度双重孔隙介质储层具有两种孔隙系统。第一类是岩石颗粒之间的孔隙空间构成的粒间孔 隙构成的孔隙度,称为原生孔隙度;第二类是裂缝和空洞的空隙空间形成的系统构成的孔

3、隙 度,称为次生孔隙度。总孔隙度 、裂缝孔隙度 和岩石原生孔隙度 之间有如下关系:式中裂缝空隙体积/岩石总体积基质孔隙体积/岩石总体积 五.孔隙度的影响因素A 颗粒的排列方式:等径颗粒理想排列的孔隙度计算公式( )B 颗粒的分选性 分选越好,孔隙度也越大。C 岩石的矿物成分与胶结物质胶结物含量越高,0越小,所以说接触胶结的0孔隙胶结的0基底胶结0D 埋藏深度与压实作用 埋藏深度越深,压实作用越大,岩石的孔隙度越小。E 成岩后生作用 微裂缝、地下水溶蚀使岩石的孔隙度增加,地下水的矿物质沉淀充填使岩石的孔隙 度降低。六 孔隙度的测量方法1. 岩石外表体积 的测定1)几何测量法:适用于胶结较好,钻切

4、过程中保持完整的、不破碎的岩石2)封蜡法:适用于胶结疏松,易垮、易碎的岩石。式中-岩石外表体积、-分别为水和石蜡的密度、- 岩石不同条件下的质量3 )饱和煤油法:适用于外表不规则的岩心式中-煤油的密度4)水银法:适用于水银不进入岩样的孔隙的岩石式中-岩样装入岩样室前水银的体积-岩样装入岩样室后水银的体积2. 孔隙体积的测定1)气体孔隙度仪:()式中-标准气室体积-标准气室压力P -平衡后体系最终的压力Vkp? 1抽 空VpPkp气体孔细度仪示意图2)液体饱和法式中-已洗净、烘干的岩样在空气中的质量-饱和煤油岩样在空气中的重量3. 岩石颗粒体积 的测定方法1)氦气孔隙度仪法()2)固体体积法利用

5、固体体积计,把岩样捣碎,倒置,然后读出颗粒体积。 此外,还有几种估计孔隙度的定性方法:(1) 电测测量岩石的自然电位(SP),计算单位为mv (毫伏)。对非渗透层, 电位低;对孔隙岩层,电位较高。(2) 放射性测井 伽玛射线测井是测量岩石中放出的自然伽玛射线,中子测井是 测量由于中子的作用而从岩层中感应出来的伽玛射线。中子测井曲线主要是受了氢的影响, 也就是因为岩石中有气、油及水等流体的反映;而流体的存在就证明岩石中有孔隙。这两类 测井曲线已广泛的用来证明石灰岩及白云岩储集层的孔隙性。(3) 其他测井 微电极测井及声波测井对确定孔隙度是非常有用的。井径测井也 可以对孔隙带给予定性的指示,并且对于有其他测井定量的孔隙度的确定也可提供数据。(4) 钻井岩屑的显微镜检查 微小裂缝中的油可以从它在紫外线下发出萤光而检 查出来对其相对数量用:紧、密、晶洞、针点、孔隙、多孔、晶间孔隙、粒间孔隙等术语进 行区别。(5) 钻井时间录井 钻时记录上进尺突然增加,表示钻遇的是孔隙岩石。孔隙越 多,就越不致密,就越容易钻穿。(6) 岩芯的短缺 岩芯短缺是因为储集层不坚实、有断裂和孔隙,而这些掉失的 部分无法由岩芯筒取出,只能作为钻井岩屑由泥浆带出。参考文献 杨胜来 魏俊之 油层物理学刘向君 刘堂晏 刘诗琼 测井原理及工程应用任晓娟石油工业概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