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修场地安全教育教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8400545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1.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修场地安全教育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汽修场地安全教育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汽修场地安全教育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汽修场地安全教育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汽修场地安全教育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修场地安全教育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电子信息工程学校汽车技术系一体化课程教案专业名称汽车检测与维修课程名称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授课教师李军2017年上学期实训班组安全教育培训本次教案适用于第1-2周 第1、2、3、4节 适用于1651D1、1551Z3-Z4-Z5培训内容安全教育的意义车间安全常识6s管理一、安全教育的意义1、安全的出发点安全意识始于我们对生命价值的重视和对生命脆弱的认识,是确保我们每天 安全作业的出发点。有了这种安全意识,才能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 人和不被他人所伤害,才能达到安全作业的目的。2、安全作业五要点2.1 作业程序安全作业首先要求严格遵守作业规程和相关操作指引,以安全、高效、优质 和合理地开展

2、各项作业。2.2 整理与整顿整理是清洁和清扫不要的东西;整顿是把作业所需的工具等整齐、 正确地放置在规定的位置以方便使用。整理与整顿是“安全之母”,清洁与清 扫是工作场所的“礼节”。2.3 保养、检查与维修机械设备等“物”依要求进行定期保养、检查,发现不安全的隐患要及时通知专业人员进行维修。2.4 利用短时间将危险于班组会上预知二、安全常识2.5 训时易发的安全事故实训时易发生的安全事故有触电、坠落、被夹卷、受物体打击和火灾等,为 了防止事故发生,我们应具备必要的安全常识和技能。2、电气安全触电事故是指人体接触到机械设备的“带电”部分,从而产生对人 体的伤害事故,且其后果一般都相关严重。车间里

3、用电设备很多,每位学生 接触电气的机会较多,故需具备和执行各项用电安全知识。2.1 所有设备的电气安装、检查与维修必须由电气专业人员进行,任何人员不得私自操作。2.2 车间内的电气设备不得随意启动等操作,只可依其操作指引进行正确操作,不可超越规定的操作权限。严禁私自操作电气设备。2.3 本岗位使用的设备和工具等的电气部分出了故障,不得私自维 修,也不得带故障运行;需及时汇报自己的老师联络专业人员处理。2.4 自己经常接触和使用的配电箱、配电板、闸刀开关、按钮开关、插销以及导线等,必须保持完好、安全,不得将破损或带电部分裸露出 来。2.5 需移动某些非固定安装的电气设备时,必须先切断电源再移动,

4、并收好电导线并不得在地面上拖来拉去以防磨损;若导线被硬物卡住, 切忌硬拉以防拉断导线。2.6 对于电源连接必须使用符合电气安全要求的插座和插头配合使用,并确保其接触良好和插脚无裸落,严禁不用插头直接将导线插入插座供 电。2.7 对于确需移动使用的设备工具如手动电钻等,必须安设漏电保护器,同时工具的金属外壳应进行防护性接地或接零,并减少导线的扭曲和他物的重压或穿刺, 以防漏电的发生。2.8 在放置液体状物品时,应置于不易碰翻及即使碰翻而液体也不会渗入机器设备内而引发安全事故的位置。2.9 在擦拭设备时,严禁用水冲洗或湿抹布擦拭电气设施,以防止 短路和触电事故的发生。2.10 当插头长期(一般为一

5、年以上)插入插座,则至少每年一次拨 出清扫插头处的积尘,以防止积尘引致短路和电击事故。3、严禁在车间及校内吸烟。4、实训场地布置的消防设施如灭火器、消防栓应随时检查,并学习和掌握其使用方法和适用范围;任何学生在未发生火灾时任意开封、调 整存放位置等。实训班组安全教育培训本次教案适用于第1-2周 第5、6节 适用于1651D1、1551Z3-Z4-Z5三、作业环境的维护6s管理i. 6S的内容: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ii. 整理:将实训场所的任何物品区分为有必要和没有必要的,除了有必要的留下 来,其他的都消除掉。iii. 目的:腾出空间,空间活用,防止误用,塑造清爽的工作场所。iv

6、. 整顿:把必须要用的物品依规定位置摆放,并放置整齐加以标识。v. 目的:实训场所一目了然,消除寻找物品的时间,整整齐齐的工作环境,消除过 多的积压物品。1. 清扫:将工作场所内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地方清扫干净,保持工作场所干净、 亮丽的环境。2. 目的:消除脏污,保持现场干净、明亮,提高设备性能,减少伤害。3. 清洁:将整理、整顿、清扫的实施做法进行到底,且维持其成果,并将做法标准化。4. 目的:对前三条之后的工作成果认真维护,使现场保持完美和最佳状态。a) 素养:每位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并遵守规则,培养积极主动的精神(也称 习惯性)。b) 目的:培养有好习惯、遵守规则的学生,营造团队精神。c) 安全:在实训过程中,能够在工作状态、行为、设备及管理等一系列活动中 给学生带来既安全又舒适的工作环境。d) 目的:建立起安全实训的环境,所有的学习应建立在安全的前提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