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统考地理试卷 含答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8396485 上传时间:2023-11-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27.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统考地理试卷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2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统考地理试卷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2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统考地理试卷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2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统考地理试卷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2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统考地理试卷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统考地理试卷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统考地理试卷 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统考地理试卷 含答案xx1(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1至6页,第卷7至9页,共9页。第卷(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人口倒挂”是指外来人口数量超过本地居民数量(户籍人口数)的现象。近年来,位于我国沿海地区的甲城市外来流动人口明显增多,且迁入人员以低学历青壮年为主。据此回答1、2题。1.甲城市的人口倒挂区 A.主要为文化教育集中区 B.加工业与制造业发展迅速 C.主要为高新技术产业区 D.劳动力成本比中心城区高2.人口倒挂现象导致甲城市

2、 A.环境承载力逐渐增大 B.城市化水平提高 C.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 D.人口老龄化加剧 人口抚养比是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的比值,包括少儿抚养比(0-14岁人口与15-64岁人口的比率)和老年抚养比(65岁及以上人口与15-64岁人口的比率)。图1为世界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及中国的人口抚养比及发展趋势统计图。读图,回答3、4题。人口抚养比(%)(注:欠发达地区不含中国)(年)图13.据图1可知 A.中国1970年之后人口抚养比持续下降 B.发达地区xx年之后少儿抚养比上升迅速 C.欠发达地区的老年人口抚养比一直比发达地区高 D.中国1970年至xx年的少儿抚养比大致呈下降趋势4.预

3、计到2050年中国的人口抚养比将接近60%,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最可能是 A.医疗、卫生的财政支出减少 B. 劳动力资源优势更突出 C.制约养老保险业的发展 D. 劳动人口退休年龄延长 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了一款无桩借还车模式的智能硬件。人们通过智能手机就能快速租用和归还一辆单车,完成一次几公里以内的市内骑行。图2为北京某用户在一天中不同时段查询到的同一区域单车分布状况。据此回答5、6题。1143单车分布 2311单车分布图25. 图中不同时段单车分布差异的原因最可能是路口附近 A.办公区集中 B.高档住宅区集中 C.公交站点集中 D.工业区集中6. 图2所示的手机功能主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4、RS BRS 和GPS CGPS 和GIS DRS 和GIS 通勤是指从家往返工作地点的过程。图3为某住宅区居民的通勤流量、通勤距离分布方向玫瑰图。读图,回答第7题。单位:千米WEWESSNN图37. 该住宅区居民 A主要出行方向为南、北方向 B东南方向的平均出行距离最长 C工作区主要位于居住区的东、西方向 D多数可通过步行到达工作区 甘蔗可以用于生产乙醇。甲国东南部集中了全国一半以上的燃料乙醇厂。随着国内外对燃料乙醇需求的增加,该国更多的土地被开发为甘蔗田。读图4,回答810题。 图48.甲国 A.东部濒临大西洋,西部濒临太平洋 B.人口集中分布在大河冲积平原地区 C.北部地区的民居多由沙土

5、堆砌而成 D.铁矿石主要通过海洋运输远销海外9.甲国燃料乙醇厂相对集中在东南部的主要原因是 A接近原料地B接近消费市场C利用廉价劳动力D方便产品运输10.燃料乙醇的大量使用会导致甲国大气污染加剧能源消费结构改变热带草原面积减少蔗糖消费量下降ABCD 油棕原产于非洲,喜高温、湿润、强光照环境和肥沃的土壤。图5为东南亚地区油棕产业链及影响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图511.中国最适合引种油棕的省区有 A琼、滇B浙、闽C黔、桂D鲁、豫12.图中所示 A.油棕种植业属小型自给自足农业 B.棕榈油榨取工业宜布局在大城市 C.雨林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效益 D.油棕产业常形成综合性工业地域 美国加利福

6、尼亚水道工程是把萨克拉门托河的上游河水调往南方的工程。读图6,回答13、14题。图613与调出区相比,调入区 A年降水量大 B海拔高度低 C太阳辐射强 D正午太阳高度小14该调水工程最利于缓解 A北部地区的水土流失 B北部地区的地面沉降 C南部地区的航运不便 D南部地区的用水紧张 图7示意亚洲某地区,图8示意我国39N附近某区域。读图,回答15、16题。 图7 图8 15.目前图示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对应正确的是 A. 甲草场退化 B.乙土地盐碱化 C. 丙土地沙化 D.丁水土流失16.图示地区流域开发与治理措施合理的是 A. 甲地修建大坝拦蓄洪水 B.乙地保护和恢复植被 C. 丙地梯级

7、开发提供水电 D.丁地大力发展内河航运 xx年9月27日,全长近50千米的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全线贯通。建成通车后,从香港到珠海的公路交通将从三、四小时缩短到几十分钟。图9为港珠澳大桥设计示意图。读图,回答17、18题。珠江口图917港珠澳大桥中部设计了近7千米的海底隧道,主要是为了 A.缩短通行距离,节约时间 B.降低对珠江主航道的通航影响 C.减小施工难度,降低成本 D.方便旅客欣赏水下风景18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将 A.提升澳门物流业的区域主导地位 B.极大破坏珠江口水域的生态环境 C.加速港珠澳的区域融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D.导致珠海的人口增加,住房和就业压力加大 重庆武隆天坑群被列入世界

8、自然遗产名录,堪称南方喀斯特地质地貌经典。其中的箐口天坑形态完美,可通过二王洞直达天坑底部,世界罕见。图10为天坑局部剖面图。读图,回答1921题。图1019.图中所示地区 A.主要岩石为石灰岩 B.箐口天坑深度可达500米以上 C.二王洞长约300米 D.岩层受内力断裂下陷形成天坑20.图中所示地区的水循环环节特点为 A.全年降水丰富且均匀 B.地表径流形成明显的春汛 C.蒸发旺盛、下渗缓慢 D.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补给21.下列与武隆天坑成因类似的景观为 A.云南石林 B.黄山怪石 C.庐山飞来石 D.新疆蘑菇石 京津冀名胜文化休闲旅游年卡可以为持卡游客在三地一百多家景区减免门票。图11所示

9、为京津冀地区不同主题活动旅游圈。读图,回答22、23题。图1122代表草原生态旅游圈、皇家遗产旅游圈、滨海度假旅游圈、红色文化旅游圈的排序是 ABCD23. 京津冀名胜文化休闲旅游年卡的发售有助于 A游客对旅游目的地进行选择 B提升旅游资源自身质量 C节约游客的交通与游览用时 D提高旅游服务设施等级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是国家旅游局依据各景区旅游资源价值、旅游交通、旅游服务以及资源和环境的保护等方面进行评定划分的,其中5A级代表世界知名景区,4A则代表全国知名景区。据此回答24、25题。24.位于河北省的某著名皮革制品产销中心,同时也是一处4A级旅游景区,说明 A. 皮革城具有较高的美学和科学价值

10、 B. 其客源市场遍及世界各个国家 C. 大力宣传及便利的交通促进其发展 D. 现代旅游多以购物为主要目的25.xx年10月,素有“天下第一关”美誉的山海关景区被取消5A级景区资质,其原因可能为景区 A. 旅游资源吸引力下降 B. 交通通达度降低 C. 旅游环境容量降低 D. 旅游服务质量下降第卷(非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4道题。26.读图12,回答下列问题。(10分)图12(1)说出印度半岛20N以南地区的地势特征,并说明判断理由。(2分)(2)说明印度半岛城市的分布特征。(2分) 孟买是印度的工商业和金融中心,是全国最大海港,港区位于中心城区东侧,长20千米,水深10-17米。(3)描述

11、孟买的城市空间形态,说明孟买港成为全国最大海港的条件。(6分)2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冰岛由于冰川和火山大范围地并存,被称为“冰与火之国”。土地面积中,耕地占0.1%,林地占1.2%(以灌木为主),草地占22.7%,其余均为荒原和冰原。国内能源资源得天独厚,炼铝业为其支柱产业。首都雷克雅未克,是全国最大的港口城市。图13(1)解释冰岛冰川和火山大范围并存的原因。(4分)(2)列举冰岛主要的清洁能源,分析冰岛发展炼铝业的有利条件。(4分)(3)依据冰岛的自然环境特点,推测其适合发展的农业部门并说明理由。(2分)(4)列举冰岛旅游活动的主要内容。(2分)28.图14为“中巴铁

12、路”(北起新疆喀什,南至巴基斯坦瓜达尔港)规划线路及周边地区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40N图14(1)分析自然条件对中巴铁路建设的不利影响。(3分)中巴铁路沿线地区及其附近的铁、铝土、铬矿、大理石和宝石等矿产资源比较丰富。(2)结合中巴两国经济特点,说明“中巴铁路”对巴基斯坦发展的意义。(5分)xx年1月10日,在巴基斯坦北部印度河支流吉拉姆河畔,中国三峡集团承建的卡洛特水电站主体工程开工,坝址西距首都伊斯兰堡直线距离约55千米,年发电32.13亿度。(3)分析卡洛特水电站建设的有利条件。(4分)29.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高原夏菜,是指夏季在气候干冷地区生长的蔬菜。近年来,河西走廊成为优质的高原夏菜产区,蔬菜产品进入全国20多个省市的农产品市场,并以其良好的品质深深地植入了广大消费者的心中。图15为河西走廊地形示意图。图15(1)分析河西走廊种植高原夏菜的优势气候条件。(4分) 30吨的高原夏菜从兰州某批发市场出发,经过20多个小时的奔波抵达杭州,很快被抢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