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气象作业及答案剖析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8395955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用气象作业及答案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应用气象作业及答案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应用气象作业及答案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应用气象作业及答案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应用气象作业及答案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应用气象作业及答案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用气象作业及答案剖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应用气象作业一、农业气象1、概念:基本气象因子 :在农业作物生长所必需的基本因子中,光、热、水、气(CO2是农业气象基本因子。光周期现象 :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季节里,一天之中的昼夜长短,即光明与黑暗的长度是有规律地变化的, 这种白天光照和夜间黑暗的交替与它们的持续时间对植物的开花有很大影响的现象。光补偿点 : 光照强度如有减弱, 当降到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气体交换相等时, 即光合强度与呼吸强度处于平衡时, 此时的光强称为光补偿点。三基点温度:在作物的生命过程中,有三个基点气温,即最低温度(下限温度,生物学零度)、最适温度和最高温度(上限温度)。田间持水量: 又叫土壤最小持水量, 是指土壤中毛管水

2、达到最大是的土壤含水量, 包括全部束缚水和毛管水, 是在不受地下水影响的自然条件下,土壤中所能较稳定保持的水分的最大数量。2、气象条件从哪些方面来影响农业生产?答: 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概括起来, 主要有以下方面:1 、 气候影响地球表面植被和农作物的地理分布: 2 、 天气、 气候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年际变化:3、天气、气候影响作物产品的质量:4、气候影响作物的遗传性:5、天气、气候影响一地区的种植制度和耕种方法。3、农业上南北方向进行优良品种的引种时,应怎样考虑光照长度和温度对作物发育速度的影响?答:农业上南北方向进行优良品种的引种时: 1 、要研究该品种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和原生长地

3、区的气候特征(特别是日照长度);2 、要分析引进品种地区的气候特征和引到该地区后对当地气候的适应性, 气候对生育期、作物性状、产量的影响;3、短日性植物的北方品种向南方引种时, 由于光照变短, 温度增高, 会导致生育期缩短, 出现早穗、 小穗、粒少, 短日性植物的南方品种向北方引种时, 由于光照变长, 温度减低,会导致生育期延长;4、长期作物的北方品种向南方引种时,由于光照变短,但温度增高,生育期是否延长要综合考虑,但一般延迟成熟,长日性作物的南方品种向北方引种是 ,光照变长,但温度降低,生育期是否延长,也要综合考虑,但以般提早成熟。4、在自然界绿色植物为什么能不断的生长发育?答: 因为绿色植

4、物中含有大量的叶绿素, 而叶绿素在光合作用中能利用太阳能将CO才口 H2OIU造成糖和淀粉,从而使植物不断获取生长发育的营养。5、掌握积温在农业上、气候上、农业气候分析及农业气象预报上有哪些应用?答: 积温在农业上: 用活动积温计算作物发育期所需要的热量用有效积温来考虑生物学零度。 在进行农业气候分析时多采用活动积温, 而在具体计算作物发育所需要的热量或预报时,则多用有效积温来计算。在农业气象工作中,还常用平均温度稳定通过0、5、10、15、 20 等界限温度的初终日期和初终日期的积温来表达某些作物发育期间或某些生产过程对热量条件的要求。用积温作为农业气候分析中生长期间热量资源分析,含生长期长

5、度生长期间的热量累积量,及生长期间的热量强度。在农业气象预报上常用积温法来预报发育期和病虫害。6、分析比较农业气象灾害中的冷害和霜冻的异同。答: 1. 概念不同: 冷害是指在作物生长季节内, 由于温度下降到低于作物当时所处的生长发育阶段的下限温度时(不一定低于零度) ,使作物生理活动受到障碍, 严重时可使作物某些组织受到危害而最终导致严重减产;霜冻是指温暖时期内,土壤表面, 植物表面以及近地面空气温度迅速降到足以引起农作物遭受损伤或死亡的短时间低温冻害(通常在0或0以下)。2类型不同:冷害有延迟型冷害、障阻型冷害、混合型冷害。而霜冻按季节有春秋霜冻两种。按发生原因又可分平流霜冻、辐射霜冻、平流

6、辐射霜冻和蒸发霜冻。3 发生的时间不同, 冷害在作物的生长发育的任何时期都有可能出现,只是作物在苗期和发育期对冷害抗御能力较弱, 而在生殖器官开始分化到抽穗、开花、授粉及灌浆初期对冷害最为敏感,而霜冻则只在发生在春秋两季,在晴朗无风,低温条件下容易发生霜冻。4防御措施不同:冷害采用灌水法,另外有喷水,根外追肥,喷施营养剂、 用水面增温剂、 赤磷造雾增温等措施; 霜冻采用熏烟法、 灌溉法、喷雾法、防护林法、 覆盖法等物理化学方法增温或缓降温速率,还有选抗寒品种,早熟品种,适时播种,培养壮苗,改良土壤等农业方法来防御霜冻,减轻危害。7、农业气象预报的依据是什么?其主要种类和方法有哪些?答:农业气象

7、预报的依据,除了近代天气,气候的演变原理合农业生产过程(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生物学规律以外,还依据: 1、农业气象要素对农业生产过程作用的持续性; 2 、作物生长发育状态对外界气象条件反应的前后相关性;3、外界气象条件对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作用的不等同性。农业气象预报的种类: 1 、 按预报时效可分为长、 中、 短期预报; 2 、按预报内容有: 因田间工作适宜期预报, 包含农作物适宜播种期和收获期预报,土壤水分(包括灌溉期、灌溉量)预报以及牧区牲畜放牧期和放牧条件预报; 抗御自然灾害方面的预报, 包含晚稻抽穗开花期的低温冷害预报、冬小麦干热风预报、春秋季节霜冻预报,冬作物越冬冻害预报

8、、旱涝趋势预报、 病虫害预报及森林火险预报;产量形成条件预报包含农作物主要物候期预报, 农作物产量质量预报, 农业年景趋势预报三种。农业气象预报的主要方法: 数理统计方法、 天气学方法 (含趋势法、物理分析法、模式法及预报指标法)、气候学方法(含有同期分析法、相似分析法及最大最小可能性分析法、 丰歉年景、 旱涝状况对比分析法等)、生物学方法(含有积温法、物候指标法)二、林业气象1、了解森林在维护生态平衡中的作用。答:森林在维护生态平衡中的作用有:调节气候和净化大气。具体有: 1 、 各种林中总辐射到达量比空旷地总辐射到达量小得多;2、 林中的日照时间及照度均比空旷地上的少; 3、 林内土温要比

9、空旷地土温低,垂直土温林内远小于空旷地;4、林中湿度大于林外,林中土壤温度一般较空旷地土壤湿度大;5、森林无论是对垂直降水还是水平降水的影响,都使林区的降水量增加,因而森林在涵养水源, 保持水土维护生态平衡方面的作用不可忽视; 6、林中的蒸发量远小于空地蒸发量;7、森林对风因树枝、树干的阻挡、摩擦而很快减弱;8、森林还是消耗CO2生产O2的巨大加工厂。2、森林小气候、防风林带小气候有哪些特点?答:森林小气候、防风林带小气候的特点有: 1、空间尺度小; 2、个别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差异大; 3、 气象要素具有明显的日变化; 4 、小气候规律较为稳定。3、在选择小气候观测点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答:在

10、选择小气候观测点时应注意: 1、观测点应有代表性;2、观测点应有比较性。三、气象能源1、气象能源的基本特点是什么?答:气象能源的基本特点:首先它是一种巨大的永久性的能源;其次,气象能源是以种清洁的、无污染的能源;地球上任何地方都存在气象能源,因而利用它可以就地取能,不必运输。2、基础数据S 的三种表示形式的物理意义是什么?答:基础数据S的三种表示形式的物理意义是1、Sa天文辐射是指研究地点大气上界处的水平面上, 在单位时间, 单位面积上所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或某时段内的辐射总量)有公式Sa=S0/rAsinh 8; 2、Si理想大气总辐射式是假定研究地点的大气是干洁大气, 在水平地表面上单位时

11、间, 单位面积上所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 (或某时段的辐射总量) ;3、 晴天总辐射Sc 是研究地点实测总辐射中的最大值, 是太阳辐射经过大气中的气溶胶,水汽等种种削弱后,在单位时间(或某时段内)到达单位水平地表面上的太阳辐射能量。3、总辐射Q计算的一般表达式是什么?答:总辐射Q计算的一般表达式是 Q=Q0f(J),其中Q为总辐射、Q0为基础的(起始的)数据、 f(J) 表示天空遮蔽度的函数。4、我国风力机的有效风速一般在哪个范围?其起始风速、设计风速、截止风速各为多少?答:我国风力机的有效风速一般在 3 米每秒至 20 米每秒;其中,起始风速Vm=3k每秒;设计风速Vc=8米每秒;截止风速VM=

12、2眯每秒四、污染气象1、概念:大气污染:大气中微量成分的存在不一定都会对人、动物、植物产生危害,但当大气中的人为废气(包括可变成分和微量成分) 含量及其存在时间达到一定限度值,并对人、动物、植物产生的有害影响达到可监测程度时,则人为大气被污染了。污染气象学 : 研究大气污染物在当时的气象条件,即大气层稳定与否,风向风速的变化、温度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降水,当地天气形势等作用下,大气污染物的变化情况的一门学科。大气稳定度: 即大气层结稳定度,指气块受任意方向扰动后返回或远离平衡位置的趋势和程度。大气质量标准: 是对大气环境中几种主要污染物的允许浓度的法定限制。2、了解大气污染的来源答:大气污染

13、物的来源是多方面的,但总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如火山爆发喷出的灰尘和二氧化碳,有大风刮起的地面沙尘,森林火灾产生的二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及尘埃,另一类是人类活动所产生的空气污染,如工矿企业、交通运输排出的废气、毒气、烟尘和放射性元素、民用燃烧排出的硫化物、一氧化碳和尘埃, 喷洒的农药、原子弹、氢弹和化学武器的实验和爆炸等,其中以石油化工,火力发电厂,放射性工厂排出的废气、毒气和烟尘等工业污染最为严重。3、大气污染的危害有哪些?答:大气污染的危害有1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烟尘和粉尘,小于10仙m的易被溶解后造成血液中毒或破坏细胞造成尘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造成呼吸道和肺部病变,

14、出现支气管炎, 肺气肿及肺癌等病症;光化学氧化剂对眼睛、呼吸道产生危害(一定程度);其它物质,如一氧化碳、碳氧化物、氧化物均可对人体造成不同晨读损坏; 2 、对气候的影响: 对太阳辐射能的影响, 会影响到直接辐射、 散射辐射、 总辐射、辐射平衡、紫外线等;对温度的影响,二氧化碳使地表有保温作用,但尘埃会使地表温度降低;对能见度的影响,使能见度大大降低,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使气温上升可大气中尘埃又使气温下降;3、使酸沉降增多。五、医疗气象1、概念:医疗气象学:又称人类生物气象学,它是生物气象学中的一个分支,是一门边缘学科, 是研究自然环境中的大气环境对人体的作用和影响规律的科

15、学。气候疗养:利用气候的特点,选择气候适宜的疗养地,使健康得到恢复和加强。2、了解气象要素对人体的影响答:气象要素对人体的影响: 1、气温对人体的影响,高温环境中,人体要通过蒸发来散热量以维持体温平衡, 在低温环境中, 为保持肌体的热量平衡,组织代谢加强氧的需要量增加;2、气压对人体的影响,低压环境中,致使血色素 不能被氧饱和而出现血氧不足,高压环境中,机体各组织逐渐被氮饱和; 3、湿度对人体的影响,湿度对人体的热代谢和水盐代谢有很大的影响;4、气流对人体的影响,温和的气流使人精神焕发, 提高人的紧张性, 持续强的气流能引起精神兴奋并阻碍人的呼吸过程;5、空气离子对人体的影响,调节精神系统功能,加强新陈代谢,促使人体形成维生素及贮存维生素的作用,能使肝、肾、脑等组织的氧化过程加速,并提高其功能作用,能改善呼吸功能,6 、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红外线的作用加强血液循环和组织代谢,具有消炎、镇痛作用, 可使皮肤细胞产生色素沉淀预防人体深层组织过热, 对眼睛大剂量照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