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知识题集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8395816 上传时间:2022-09-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7.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语言文学知识题集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汉语言文学知识题集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汉语言文学知识题集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汉语言文学知识题集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汉语言文学知识题集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汉语言文学知识题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言文学知识题集(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1 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番号填入括号中,多选、不选 不得分)1、现代汉语从什么时候开始()A. 清末切音字运动 B. 1911年清末学部通过统一国语办法案C. 1919 年五四运动D. 1934 年大众语运动2、在意义上不能再分析的最小的构词单位是( )A. 形素 B. 语素 C. 名素 D. 动素3、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双音节、多音节语素均为单义的。B. 词素中,成词词素本身就可以成词,不成词词素本身不是词。C. 从形式上看,一个词素不一定有特定的语音形式。D. 词素可以分为成词词素和不成词词素。4、判定一个语言单位是不是词的关键就在于其()A. 是否是

2、能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B. 是否是最小的语言单位C. 能否表示意义D. 是否能够扩展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 词组能够像句子那样同现实语境直接联系,独得语用含义。B. 词组是介于词和句子之间的语法单位。C. 词组是词和词按照一定的语义搭配关系和语法结构组合起来的语法单位。D. 任意两个词结合起来并不一定就能构成词组。6、汉语传统语法学分析句子的方法是()A. 组块成分分析法 B. 语言成分分析法 C. 句子成分分析法 D. 直接成分分析法7、感叹句是抒发某种强烈感情的句子,语调一般 ()A. 下降 B. 先上升后下降 C. 先下降后上升 D. 上升8、一个民族全体成员共同使用的语言叫

3、()A. 民族共同语 B. 国家共同语 C. 民族大众语 D. 民族普通语9、什么运动彻底动摇了文言文的统治地位,为取代文言文创造了条件()A. “国语统一运动” B. “普通话运动” C. “白话文运动” D. “方言运动”10、由两个或三个分句紧缩在一起,中间没有停顿的句子叫()A. 连锁关系 B. 多重复句 C. 联合复句 D. 紧缩复句11、汉语口语的共同语在汉代扬雄的方言里使用的名称是( )A. “文言” B. “雅言” C. “方言” D. “北方方言”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实行的()A. 1998年5月1日B. 2000年7月 1日C. 2001年

4、1月 1日D. 2002年 10月 10日13、我国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是什么语言?占全国人口的多少? ( )A. 地方方言,占 92B. 汉语,占 95%C. 地方方言,占 85D. 汉语,占 7614、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不包括下列哪一种语言()A. 汉语 B. 阿拉伯语C. 西班牙语D. 德语15、汉语水平考试的简称是()A. CST B. HSKC. HYKSD. GRE16、汉语构词的主要方式是()A. 名素复合 B. 词根复合C. 语素复合D. 行素复合A. 词根和名次B. 词义和实词C. 词组和动词D. 词序和虚词18、关于汉字起源的问题,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说法是()A. 结绳记事说

5、B. 仓颉造字说C. 汉字图画同源说D. 中国文字西来说19、世界上的汉字基本上可以分为哪两大类()A. 表音文字、表意文字B. 注音文字、拼音文字C. 拉丁文字、罗马文字D. 东方文字、西方文字20、汉字的形体演变主要经历的阶段依次是()A. 甲骨文、小篆、金文、楷书、隶书B.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C. 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书、隶书D. 甲骨文、小篆、金文、隶书、楷书21、铸或刻在青铜器上的古代文字叫做()A. 小篆 B. 金文 C. 大篆 D. 隶书22、大篆的代表作是: ()A. 诅楚文 B. 玉筋篆 C. 刻石篆书 D. 石鼓文23. 汉字发展史上首次出现的规范字体是( )

6、A. 小篆 B. 金文 C. 隶书D. 楷书24. 汉字形体进入今文阶段的革命性变化是()A. 今文化 B. 章草化 C. 楷化 D. 隶变25. 什么的出现,汉字作为方块字就定型了( )A. 篆书 B. 楷书 C. 隶书 D. 草书C. 章草、今草、狂草 D. 今草、狂草26. 草书主要可分为( ) A. 章草、今草 B. 章草、狂草27. 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是( )A. 变图画为线条,改繁复为简易,从表意到表声 B. 变图画为线条,改繁复为简易C. 改繁复为简易,从表意到表声 D. 变图画为线条,从表意到表声28. 现代汉字经常运用的是哪几种汉字形体( )A. 隶书、行书 B. 楷书、草

7、书29. 简化汉字的方针是( )A. “约定俗成,继承传统”C. “约定俗成,方便使用”30. 一个词有历史可查的最初的意义是C. 楷书、行书 D. 行书、草书B. “约定俗成,稳步前进”D. “继承传统,方便使用”)A. 基本义 B. 元义C. 本义 D. 引申义31. 一个词在某一历史阶段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意义是( )A. 基本义 B. 元义C. 本义 D. 引申义32. 由本义派生出来、发展出来的意义是( )A. 基本义 B. 元义33. 汉语的熟语包括( )A. 成语、惯用语、谚语C. 成语、惯用语、谚语、歇后语C. 本义 D. 引申义B. 成语、谚语、歇后语D. 惯用语、谚语、歇后语

8、34. 记叙文的六个要素不包括以下哪个( )D. 中古汉语D. 讲对仗38. 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叙事诗是(A. 王贵与李香香C. 孔雀东南飞39. 律诗的第一联至第四联依次是A. 首联、颈联、颔联、尾联C. 首联、颔联、颈联、尾联40. 近体诗一般押什么韵( )A. 平声韵 B. 上声韵41. 近体诗平仄的基本规则不包括A. 一句之内,平仄两两相间C. 相邻两联,平仄相合相黏)B. 绘图梁山伯祝英台D. 木兰诗 ()B. 首联、颈联、尾联、颔联D. 颔联、首联、颈联、尾联C. 去声韵 D. 平水韵)B. 两句之间,平仄相反相对D. 首尾两联,平仄相反相对42. 律诗中的对仗通常是哪几联(A.

9、颔联、尾联 B. 颔联、颈联43. 现存最早的文人词是( )A. 唐玄宗好时光C. 唐代李白的忆秦娥、菩萨蛮)C. 首联、颈联 D. 颈联、尾联B. 韩翃章台柳D. 刘禹锡忆江南35. 诗词格律的四声是指哪种汉语的四声( )A. 上古汉语 B. 古代汉语 C. 近代汉语36. 近体诗的格律要求不包括( )A. 字数固定 B. 讲平仄 C. 押韵严格37. 下列不属于中古汉语四声到现代普通话四声的变化情况的是( )A. 平分阴阳 B. 浊上变去 C. 入派三声 D. 清浊一体44. 下列关于词的分类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小令:58 字以内C. 长调:91 字以上B. 中调:5990 字D.

10、小令:52 字以内45. 骈体文讲究平仄和对偶的艺术手法,孕育了哪两种艺术形式( )A. 竹枝词、对联 B. 律诗、对联 C. 律诗、绝句 D. 对联、绝句46. 保存至今最早的对联是谁写的?内容是什么()A. 五代时后蜀主孟昶的“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B. 宋代时吴叔经的“天边将满一轮月;世上还钟百岁人。”C. 后唐范质的“大暑去酷吏;清风来故人。”D. 唐朝进士林嵩的“大丈夫不食唾余,时把海涛清肺腑;士君子岂依篱下,敢将台阁占山 巅。”47. 促进对联完善的姊妹艺术有 A. 赋和骈体文、律诗、词、曲C. 赋和骈体文、律诗、词48. 下列不属于对联格律的有(A. 出句与对句字数相等;C.

11、 出句与对句内容相异;)B. 赋和骈体文、律诗D. 骈体文、律诗、词、曲)B. 出句与对句相应的字词性相同D. 出句与对句平仄相谐49. 与对联不可分割且有统领上下联的作用的是( )A. 联题 B. 横额 C. 联语 D. 领词50. 在对联中,能够引出一组排比句或骈文句,使联语衔接紧密的是( )A. 联题 B. 横额 C. 联语 D. 领词51. 对联的断句的基本方法不包括( )A. 掌握长联断句少、长句多的特点; B. 要注意对联中的领词;C. 要注意利用对联中的反复词语,根据反复词语的位置来断句;D. 上下联互相参照断句52. 中国文学的初创时期包括哪些内容( )A. 远古歌谣和神话 B

12、. 乐曲和神话 C. 远古传说和神话 D. 远古歌谣和乐曲53. 从“开天辟地”以来到秦始皇统一中国这个时间段一般称为( )A. 史前时期 B. 三代 C. 先秦 D. 中古时代54.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A. 国语 B. 周易C.尚书D.诗经55. 诗经被奉为经典是从哪个朝代开始()A. 秦代 B. 汉代C.唐代D. 宋代56. 诗经的内容不包括下列哪个部分()A. 风 B. 雅C.颂D.兴57. 诗经的主要表达方式不包括()A. 比 B. 颂C.赋D.兴58. 屈原出生于( )A. 湖北秭归 B. 湖北枝城C. 江西九江D. 湖南湘阴59. 我国编年体史书之祖是( )A. 史记 B.

13、 春秋C.战国策D.资治通鉴60. 先秦历史散文中文学价值最高的是()A. 国语 B. 春秋C.战国策D.尚书61. 先秦诸子散文中最具有文学价值的是:()A. 老子 B. 韩非子C.孟子D.庄子62. “滥竽充数”出自先秦诸子中的哪部书()A. 老子 B. 韩非子C.孟子D.庄子63. 奠定典型汉代大赋基础的是( )A. 贾谊的吊屈原赋B.司马相如的子虚赋C. 枚乘的七发D. 司马相如的上林赋64.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描写田园隐居乐趣的作品是:()A.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五首B. 张衡的归田赋C. 司马相如的子虚赋D. 吕令开莲峰赋,65. 下列不属于建安七子的是:()A. 孔融 B. 陈琳C

14、. 刘伶 D. 王粲66. 开创了描写田园生活风气的是()A. 韦应物 B. 孟浩然C. 王维 D. 陶渊明67. 把自然界的美景引进诗中,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的人是( )A. 韦应物 B. 范成大 C. 谢灵运 D. 陶渊明68. 南北朝时能代表北朝民歌最高成就的是( )A. 折杨柳歌辞 B. 陇头歌辞 C. 木兰诗 D. 敕勒歌69. 南北朝时能代表南朝民歌艺术最高成就的是( )A. 西洲曲 B. 青阳度 C. 平西乐 D. 襄阳乐70. 下列诗人中不属于“初唐四杰”的是( )A. 王维 B. 杨炯 C. 卢照邻 D. 骆宾王71.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是谁的诗句 ()A. 杜甫72.A.C.73.B. 李白代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