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上册教学计划+全册教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8395502 上传时间:2023-10-07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197.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上册教学计划+全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上册教学计划+全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上册教学计划+全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上册教学计划+全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上册教学计划+全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上册教学计划+全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上册教学计划+全册教案(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上册教学计划及全册教案全 册教 学要 求四年级的学生对学校的各项常规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有一定的自制力。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初步掌握了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 能在 老师的指导下,自主确定单元活动的主题、活动的方式,在活动具体开展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成果或作品。但中年级孩子注意力不易集中、散漫、好动的天性仍表露无疑。对待学习的意识不强,不会主动学习,需要教师多方面引导,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意识、习惯和学习的方法。学生的学习基础差别较大,大部分比较优秀,个别学生较差。因此,教学中应从学生现有情况出发,在原有的水平上每个孩子都得到不同的发展,树立起学习的信心。通过了解、接触社会中需

2、要帮助的人群,教育学生关心社会,奉献爱心。增强生活自理的愿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参加简单的家务劳动。了解各行各业的工作情况,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书目,合理安排自己的休息时间。通过对生活中的废品进行再创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学生从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通过创编节目、模拟表演,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进一步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组织形式,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教学重 点通过了解、接触社会中需要帮助的人群,教育学生关心社会,奉献爱心。增强生活自理的愿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参加简单的家务劳动。了解各行各业的工作情况,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学会

3、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书目,合理安排自己的休息时间。通过对生活中的废品进行再创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学生从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通过创编节目、模拟表演,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进一步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组织形式,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 教 学措 施1、扎实认真地学习和实践新课标,用心琢磨新教材,用好新教材。 2、课堂中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给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为他们的后续发展打好基础。 3、把学生平时的生活实际通过提炼,创设学生乐见的生活情境,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并将课堂和生活很好地连接起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用好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努力创建快乐的数学课堂,让学生轻松开心地学习。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 4、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师的指导下,争取做到自己能学懂的知识,让他们自己学,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综合实践活动课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组织形式,包括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班级合作探究的方式、跨班级与跨年级合作探究的方式等。 6、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线,用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者融合在一起实施,使四大领域的内容彼此渗透,达到理想的整合状态。 7

5、、积极运用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开辟空间,以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时空范围,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水平。 教 学 进 度 安 排 表周次日 期教 学 内 容备注一一路安全伴我行二一路安全伴我行三访谈身边的能人四访谈身边的能人五 文具的调查与设计六 设计我的小书包七 设计我的小书包八 早餐研究九零食与健康十玩鸡蛋十一蛋壳小制作十二生活中的声音十三感受无声世界十四自制乐器十五 自制乐器十六寻找长辈童年的游戏十七我们爱玩的游戏十八家乡的交通十九福建的近代名人二十期末考试教 学内 容安全教育:上学路上保安全教 学目 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能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初步形成自我保护意识

6、和安全意识,珍爱生命。2、能力目标 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与主题相关的资料;在调查、访问过程中学习与人交往,尝试记录信息,并在体验活动中把信息转化为行动和经验;能够针对上学路上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知识目标 了解上学路上的安全隐患,识记常见的交通标志和安全警示标志,了解交通安全常识,掌握与自己有关的交通规则;学会基本的防范技能。教 学过 程核心价值观及法治知识渗透主题一 一路安全伴我行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增强安全防护意识,树立珍爱生命的情感。2、能够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常见的交通标志和安全警示标志,了解它们的意义和作用,知道上学途中应该遵守的交通规则,了解基本的安

7、全常识。3、针对上学路上的安全隐患,制订防治措施,学会如何面对潜在的安全隐患,掌握相应的自护和防范技能。4、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愿,能运用合适的方式呈现研究成果。重点:通过活动,增强安全防护意识,树立珍爱生命的情感,知道上学途中应该遵守的交通规则,了解基本的安全常识。难点:针对上学路上的安全隐患,制订防治措施,学会如何面对潜在的安全隐患,掌握相应的自护和防范技能;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愿,能运用合适的方式呈现研究成果。活动过程:一、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一)确定活动主题教师引导:通过同学们的调查研究,我们了解了在我们上学和放学途中经常会遇到的一些安全隐患,它时刻威胁着同学们的安全。我们也通过不同

8、的途径了解到一些发生在上学、放学路上的安全事故,一桩桩血淋淋的事实让我们触目惊心。同学们也许会发现,这些 大多是因为我们的不小心、不注意、不重视造成的。同学们,我们应该怎样避免或减少这些悲剧的发生呢?通过教师的启发,学生们纷纷表示要遵守交通规则,远离危险区域,学会自我保护,于是生成了“一路安全伴我行”的活动主题。(二)制订活动方案教师启发:要做的快快乐乐上学去,平平安安回家来,我们先要了解相关的安全常识。如: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和安全警示标志,知道它们代表的意思,掌握基本的交通规则,并能按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学会自我防护的本领。同学们准备通过哪些途径去了解这些知识和经验呢?学生经过思考,确定通过

9、观察、上网收集、请教老师和家长、访问民警叔叔等方式去获取信息。教师针对访问活动进行技术指导,提示学生注意访谈礼仪,事先拟好访谈提纲,并传授多种记录的方法。之后,教师出示活动方案样例,学生分组制订活动方案,设计活动记录表。教师组织学生交流活动方案,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修改完善活动方案。二、第二阶段:收集信息(一)收集交通标志和安全警示标志学生分别通过路边观察、查阅资料等方法收集常见的安全警示标志,用拍照、剪贴、绘画、复制的方法把收集到的标志进行保存。之后,教师指导各小组把收集到的标志进行归类,并布置在展板上,在标志下边标注名称和标志的含义。(二)了解基本的交通规则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走访交警队,观

10、看交通事故图片展览和录像;了解上学途中应该遵守的交通规则;学做小交警,向民警叔叔学习交警指挥操,认识交通指挥中各种手势的含义;聘请交警叔叔作现场模拟活动的指导教师。(三)寻找上学、放学路上的危险因素通过上网收集或采访警察、老师、家长等方式,了解面对不法分子的诱惑应该采取的对策,上学、放学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要远离哪些危险区域。(四)整理资料小组内交流,教师指导学生把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并选择适当的方式呈现研究成果。三、第三阶段:内化体验(一)展示成果1、分组展示介绍收集到的安全警示标志和交通标志2、各组交流调查结果。(二)知识竞赛采取对抗赛的形式,首先在教师协助下制定比赛规则,然后分组拟定题目

11、,选择对抗组,进行竞赛。竞赛内容:(1)辨认各种交通标志和安全警示标志,并说明它们表示的意思和看到这些标志应该怎么做。(2)基本的交通规则。(3)步行、乘车、家长接送上学、放学时应该注意的问题。(三)模拟体验教师吧学生带到操场上,请民警叔叔协助设计各种情境,学生按要求进行实际演练:(1)横过马路。(2)路过施工现场。(3)路过电缆分接箱旁。(4)乘车上学、放学(5)遇到陌生人的诱惑和跟踪。民警点评并现场指导。活动结束时提出建议:(1)在街上和马路上行走时,不要埋头看书或玩耍追跑。(2)乘坐校车或公共汽车时,不要在车厢内跑来跑去,汽车行驶时不要将头和手臂伸出窗外。(3)上学时戴上小黄帽,这样可以

12、引起司机的注意,从而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4)不满12周岁不能骑车上路。四、第四阶段:总结拓展(一)总结交流:教师引导: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收获,清同学们认真总结一下,然后与大家共同交流分享。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教师总结: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认识了各种安全警示标志,知道了应该遵守的交通规则,增强了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并且在活动中锻炼了自己,提高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拓展延伸教师启发:通过研究,大家不仅发现了上学路上存在的安全问题,并且学会了怎样避免这些意外伤害。同学们有什么好的办法把我们了解的安全常识让更多的同学知道呢?学生经过小组讨论,选择自己喜欢的

13、方式来向全校同学宣传。单元活动追记反思:教 学内 容活动方法导航:访谈教 学目 标活动目标:1、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中做”、“做中学”,让学生逐步掌握访谈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技能。2、让学生通过实践体验,学会将访谈的技巧运用到实践活动中。教 学过 程核心价值观及法治知识渗透活动过程:一、准备阶段:(一)创设情景,确定主题1、教师谈话引入:前几天,我听见学校内的老师同学都在谈纶我们学校六年级的陈佳楠同学设计制作的电脑机器人在省里比赛获得金奖了。我们身边除了这位同学,还有许多的能人,我们一起来对他们进行访谈吧!2、教师指导学生选择、确定自己感兴趣的访谈对象、主题、内容等。(二)访谈准备,学习技巧1

14、、引导学生根据想要了解的问题确定访谈的对象。2、组织学生根据访谈对象分成若干小组,并分别制定访谈计划。3、指导学生与访谈对象预约,让学生了解:为了不打扰访谈对象的工作、生活,我们应该事先与他进行联系,讲清访谈的目的等。4、学习访谈技巧(1)让学生课前观看电视采访节目。(2)课上通过播放访谈的实例、介绍学生以前访谈失利的经过。(3)让学生现场模拟演练。(4)师生共同分析、总结访谈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和方法:讲究礼仪;运用访谈技巧;认真倾听记录。二、访谈实施阶段:1、在实施访谈前,教师要提出相应的要求,:(1)建议学生准备好访谈工具。(2)提示学生围绕研究主题,按照原定计划和访谈提纲进行访谈。(3)注意倾听,准确捕捉信息,认真记录,及时收集有关信息,不随意打断访谈对象的谈话。(4)小组成员要分工合作,相互配合完成任务。2、教师鼓励学生克服胆怯心理,树立自信心,灵活运用访谈技巧。3、教师注意跟踪指导,为学生提供帮助。三、访谈总结阶段:1、组织学生对反弹获得的信息及时进行整理和归纳。2、启发学生对反弹过程进行反思梳理,依据活动开展的程序回顾自己的探究历程,归纳访谈的步骤、方法、技巧和要注意的问题,总结自己的访谈经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