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密注浆施工方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8392716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压密注浆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压密注浆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压密注浆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压密注浆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压密注浆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压密注浆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压密注浆施工方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NO.2009G37地块项目二期、三期压密注浆地基加固施工组织设计 二零一六年四月授课:XXX目 录1 工程概况32 地基加固设计依据33 拟建场地及周边环境条件44 拟建场地工程地质条件45压密注浆设计46 压密注浆施工方案67施工人员组织88 施工设备组织99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910 安全生产保证措施1211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1512 施工进度计划1613 竣工报告1614 建议和结论16附图:压密注浆平面布置图授课:XXX1 工程概况 l.1项目概况南京鼎坤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拟新建NO.2009G37地块项目二期、三期,该项目位于南京市玄武区岔路口朝阳山南坡,太龙公路西侧,南京十月军校南

2、侧,总建筑面积98832。本工程由8栋4层住宅(01#08#)、14栋3层住宅(09#20#、23#、23-1#)及3栋2层住宅(21#、22#、24#)组成。其中01#04#、21#、22#各栋下设半地下室,开挖深度约2.50米;05#20#、23#、23-1#、24#之间满堂设置单层地下车库,基坑开挖深度4米5米左右。拟建建筑物采用框架结构,柱网间距5.4米5.4米左右,预估最大柱下轴力2000kN。各单幢拟建物的整坪标高详见建筑物及勘探点平面位置图。基础型式拟采用天然基础。l.2工程概况目前根据地勘发现,5、9、16#楼及周边地库范围内杂填土较厚(详细范围参见压密注浆地基加固平面图),因

3、此对该范围内拟采用压密注浆地基加固。2 地基加固设计依据 2.1现行规范、规程及标准(1)国家规范A.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B.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J/50202-2012) (2)行业规范、规程及标准A.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2.2建设、设计方提供的参考资料(1)地质勘察报告(2)建设方提供的其它相关工程资料信息。授课:XXX3 拟建场地及周边环境条件 场地位于南京市玄武区岔路口朝阳山,太龙公路西侧,南京十月军校南侧,沪宁铁路从场地西南侧通过,北部山林茂密。场地原为南京市朝阳减水剂厂及其他企业,现已拆除。4 拟建场地工

4、程地质条件 拟建场地地势稍有起伏,总体呈北侧高,西南侧低,中部位置基本平坦,地面标高45.3261.79m,相对高差16.47m。拟建场区地貌单元为低山丘陵。据区域地质资料,拟建场地位于宁镇断褶带、扬子台褶带的西段。拟建场区内无第四系全新世活动性断裂通过。自然条件下场地是稳定的。场区周边无大型污染企业,无影响工程稳定性的环境地质条件。5压密注浆设计压密注浆(Compaction Grouting)是指通过钻孔在土中灌入极浓的浆液,在注浆点使土体压密,在注浆管端部附近形成“浆泡”,当浆泡的直径较小时,灌浆压力基本上沿钻孔的径向扩展。随着浆泡尺寸的逐渐增大,便产生较大的上抬力而使地面抬动。浆泡的形

5、状一般为球形或圆柱形。在均匀土中的浆泡形状相当规则,而在非均匀土中则很不规则。浆泡的最后尺寸取决于很多因素,如土的密度、湿度、力学性质、地表约束条件、灌浆压力和注浆速率等。有时浆泡的横截面直径可达到1m或更大。实践证明。离浆泡界面0.32.0m内的土体都能受到明显的加密。根据设计图纸,在基础范围布置注浆孔,号楼范围内加固有效深度6米,地库范围内加固有效深度3米。注浆孔按梅花型布置,有效加固范围应至少保证持力层至基础底面的黏土层。由于压密注浆容易产生注浆不均等情况影响加固效果,因此注浆容易跑浆,注浆应按照先外围,后内部的顺序施工,先上部,后中部,这样一是屏蔽施工对环境的影响,二是增加注浆边界约束

6、条件,提高注浆效果。授课:XXX水泥浆液水灰比为1.0,注浆压力为0.3-0.4MPa(2米以上),0.60.8MPa(2米以下), 注浆流量一般为710 L/min,但不宜大于20 L/min。注浆量水泥110Kg/m,外围封闭注浆需添加水玻璃(速凝剂)不少于3%。为防止冒浆,施工时应采取跳孔和隔孔注浆工艺,每孔注浆提升间距0.5米;先施工条形基础外围压密注浆形成平面封闭状态,然后进行中间部分土体的压密注浆施工。注浆效果的检验,通常在注浆结束后28天才可进行,可采用现场静载荷实验或静力触探来测定加固土体的承载力和变形模量。5.1 孔位布置原则及计算方式注浆孔的布置是根据浆液的注浆有效范围,且

7、应相互重迭,使被加固土体的平面和深度范围内连成一个整体的原则决定的。孔位布置的设计原则就是要充分发挥灌浆孔的潜力,以获得最大的灌浆体厚度,不允许出现孔间搭接不紧密的“窗口”,也不要求搭接过多出现浪费。为防止冒浆及浆液流失,需在条形基础外围注浆形成1m宽的封闭帷幕。根据上述示意图,可推导出最优秀排距Rm和最大灌浆有效厚度Bm的计算式:其中:r 注浆范围有效半径,根据经验取0.6m;授课:XXX l 注浆孔左右间距为1m,内外间距为0.75m。经过计算Rm和Bm都满足设计要求。6 压密注浆施工方案6.1 施工工艺 注浆管一次性打到设计深度,然后由下向上逐点注浆,注浆时拔管距离为每点0.5m直到设计

8、底标高,相邻两排注浆孔的注浆点深度相差0.2m。每一注浆区的外围注浆孔施工结束后再施工注浆区的封顶孔;全面施工时采用隔孔注浆的跳注方式分两次注完。注浆设备采用稳压、稳流,流量可调的液压注浆泵,注浆采用水泥及粉煤灰和水玻璃等掺和剂,水灰比为1.0;发现冒浆或地面隆起应停止注浆,待浆液初凝后进行补浆,并适当增加水玻璃用量。由于压密注浆容易产生注浆不均等情况影响加固效果,施工过程中需安排有经验的注浆人员通过听声音、看压力、看注浆量来判断注浆的实施效果,在注浆施工中应通过现场试验对布孔方式、注浆参数及浆液配比作进一步试验调整,并在以后注浆施工过程中根据经验及现场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以确保注浆效果。6

9、.2 单孔压密注浆施工流程施工准备进场放样钻孔供电加外加剂浆液运输制浆二次拌浆注浆记录测量监测封孔授课:XXX安全验收清扫保洁退场6.3 施工方法1 施工准备(1) 搭建临时设施、施工棚和搅拌桩;(2) 材料采购及材料堆放;(3) 修筑施工临时通道;(4) 机械设备进入停放场地与调试;(5) 施工人员到位分组,进行施工前安全教育;(6) 水、电到位,运输车辆、电箱、电缆符合安全和使用要求。2 进场接到相关人员进场通知后及时进场,进场时应快捷、有序,以便施工提供更多的时间,并在允许的施工范围进行施工作业,以便清扫、管理。3 放样 按照布孔要求进行放样,孔位放样误差不大于2cm。4 钻孔(1) 采

10、用孔径43mm的风钻钻孔;(2) 钻孔实际深度不小于注浆深度;(3) 钻孔垂直度误差不大于1%。4 制浆严格按设计和施工试验总结的材料配合比和水灰比进行制浆,各材料重量误差不大于3%。按设计要求的数量对浆液添加外加剂(水玻璃、减少剂等)5 注浆(4) 钻孔完成后,在孔中插入注浆管和注浆套,封闭孔口,防止注浆过程中浆液从孔口中冒出,确保注浆的有效性;授课:XXX(5) 根据土基含水量,确定注浆顺序和跳孔数量,以有效地排挤水份,并使注浆过程中产生的超空隙水压力得以消散;(6) 注浆时严格控制注浆压力和流量;(7) 根据施工试验确定单孔平均注浆量,控制每孔的注浆,如遇上基层空隙堵塞等异常情况,待查明

11、原因后再进行注浆。6 测量监测与记录(1) 注浆时要求进行不间断地跟踪监测和施工技术参数的记录(2) 注浆过程中由于能量的转换,注浆会引起板块的抬升,考虑内外约束因素,本次工程要求绝对抬升量不大于5cm;(3) 记录每孔的注浆量、注浆压力、注浆流量,作为注浆效果统计的分析依据。7 其它未尽之处参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7施工人员组织(1)组织本单位富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队伍承担本工程的施工;组成以部门领导、工程负责人为主的现场领导小组,负责现场技术、安全和生活等各项工作,协调各方面关系。(2) 实施技术负责人全权负责的项目负责人项目管理制度,由项目负责人负责组

12、织、协调本项目有关事宜,精心组织,精心施工,实施全方位控制和管理。(3)投入人员根据本工程工程量和工期要求, 施工项目人员安排:施 工 人 员 配 置 表序 岗 位人 数职 责备 注授课:XXX号1项目经理1全面负责施工管理2项目工程师1全面负责施工技术管理3施工员1协调指挥施工现场4质量员1施工工序和产品的质量控制5安全员1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6压浆工2压密注浆施工7搅拌工2浆液配比搅拌8辅助工1压密注浆施工9电工1现场施工用电、电器设备维修8 施工设备组织施工机具需用量计划见下表。主要施工机具需用量计划表序号设备名称型 号单位数量备 注1压浆泵HYB50/50-1套12拌浆桶台13振管器台

13、1现场必需提供30KW电源;9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质量管理措施(1)管理职责授课:XXX“明确职责,责任到人”是实现工程质量目标的重要保障,为此,针对本工程质量特点,对项目部质保组织体系主要成员制定明确的岗位职责。各工作岗位定岗定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2)管理制度严明全面的管理制度、严谨科学的管理措施,是实现工程质量目标的前提,才能更好地确保质量保证措施落到实处,才能实现我们的承诺,向业主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2、保证制度“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为确保工程质量,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按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实施“全方位管理、全员参与、全过程监控”的质量管理模式,贯彻公司质量方针,实施 “三检”制度,

14、即“班内自检,交接班互检,现场质检员专检”制度。未按规定进行自检、互检、交叉检的工序,不许转入下道工序。同时由工程负责人在质量管理职能部门配合下,管理和掌握工程中各项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情况,并保证同业主、监理及政府监督部门的信息沟通,确保其相关质量要求得到准确传达并执行。由公司总工审批发放的实施性的施工组织设计,项目部提交业主和监理认可后方可执行。项目部负责人依据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公司质量体系文件组织实施,若遇特殊情况设计变更或其他原因所致,应对实施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修改和补充事宜,并报公司总工审批后实施。实行工程质量项目经理负责制,坚决依照质量管理体系,逐级负责,层层把关,使工程质量的优劣与各级管理人员能力考核和经济效益挂钩,认真做好每道工序的自检、互检、专检,把质量目标落在实处。授课:XXX重点监督:各级质量管理人员对测量定位、材料进场、浆液配比、锚杆位置及长度等工序重点检查、监督;质检员监督做到关键工序检查验收到位;各工序检查,先由班组进行自检,再由质检员专检,然后汇同有关人员终检,合格后方可进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