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与接口技术复习大纲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8391320 上传时间:2024-01-1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83.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片机与接口技术复习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单片机与接口技术复习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单片机与接口技术复习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单片机与接口技术复习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单片机与接口技术复习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片机与接口技术复习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片机与接口技术复习大纲(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片机与接口技术(第 3 版)复习大纲第一章:1、单片机由CPU、RAM、ROM、定时/计数器、多功能I/O 口等五部分组成。计算机由控 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接口、输出接口等五部分组成。其中运算器和控制器集成在 一个芯片上,称之为CPU。若将这五部分集成在一个芯片上,则称之为单片机。2、51系列单片机内包含了下列几个部件: 一个 8 位 CPU; 一个片内振荡器及时钟电路; 4KB ROM程序存储器; 128B RAM数据存储器; 可寻址64KB外部数据存储器和64KB外部程序存储器的控制电路; 32条可编程的I/O线(4个8位并行I/O端口); 两个16位的定时/计数器; 一个可编程全

2、双工串行口; 5个中断源、两个优先级嵌套中断结构。注:MCS51系列单片机有8031、8051、8071三种基本型号。注:1、2可能考填空题。3、时钟工作方式电路图:(C、C 一般为530pF,晶振一般为6MHz、12MHz、24MHz)1 2P244、复位工作方式电路图:(一般选择C=1030uF,R=10kQ。在RST引脚上加高电平,单 片机进入复位状态,复位后,SP=07H,PSW=00H,P1P3=0FEH,PC=0000H)P25注: 3、4可能考简答题。15、 振荡周期=(f为晶振频率)晶振振荡周期,又称时钟周期,为最小的时序f oscosc单位。2状态周期二-振荡频率经单片机内的

3、二分频器分频后提供给片内CPU的时钟周osc期。因此,一个状态周期包含2个振荡周期。12机器周期(MC)二- 1个机器周期由6个状态周期即12个振荡周期组成,是计osc算机执行一种基本操作的时间单位。 指令周期=(14)机器周期执行一条指令所需的时间。6、PSW:程序状态寄存器;SP:堆栈指针寄存器;DPTR:数据指针寄存器;PC:程序指针寄存器;ALE:地址锁存信号;PSEN :程序存储器读信号7、容量32k字节的存储器有15根地址线和8根数据线,若用4kx4的存储芯片构成,需要 16片。第二章:1、寻址方式:(重点) P301) 、立即寻址:指令中直接给出操作数例:MOV A,#64H;

4、(A) 立即数 64HADD A,#0500H; (A)(A)+ 0500H2) 、直接寻址:指令中直接给出了操作数所在单元的地址或名称寻址对象: 内部RAM指令中以直接地址表示。 特殊功能寄存 一既可使用它的地址也可以直接使用寄存器名。例:MOV R1,1FH; (R1) (1FH)MOV 30H,4AH;(30H) (4AH)访问特殊功能寄存器SFR只能采用直接寻址方式。例如:(3)、DPTR,(4)、注:前(后) 寄存器寻址:R0 R7例:MOVMOVMOV两条所表示的内容是相同的。从寄存器中读取操作数或存放操作数进寄存器。寻址对象:A, B,;(A) (B);(30H) (RO);(A

5、) (R1)寄存器间接寻址:寄存器中的内容是一个地址,由该地址单元寻址到所需的操作数A,B30H,R0A,R1MOV A, SP;(A) (SP)MOV A, 81H;(A) (SP)MOV P1, #5AH;(P1)( #5AH)MOV 90H,#5AH;(P1)( #5AH)(间址寄存器R0,R1,DPTR)例:MOV R1,#30HMOV R1, #0FHMOV A,R1;(R1)立即数30H;(30H)立即数 0FH;(A)(30H)=#0FH(5)、变址寻址:也称为:基址寄存器+变址寄存器间接寻址。以16位的地址指针寄存器 DPTR或16位的PC寄存器为基址寄存器,以累加器A为变址寄

6、存器,两者中的“内容” 形成一个16位的“地址”,该“地址”所指的存储单元中的内容才是操作数。例:设:A中已存有#A4H,DPTR中已存有#1234H。MOVC A, A+DPTR;( A) (A)+(DPTR)操作:将A4H+1234H=12D8H单元中的数放进累加器A(6)、相对寻址:当前PC值加上指令中规定的偏移量rel,构成实际的操作数地址 例: SJMP rel操作:跳转到的目的地址=当前16位PC值+ rel2、传送类指令: 内部存储器间传送:(MOV) 外部数据存储器与累加器间传送:(MOVX) 程序存储器向累加器传送:(MOVC) 数据交换:(XCH ,XCHD, SWAP)

7、堆栈操作:(PUSH,POP)(1) 、内部存储器间传送指令:Rn:R0R7Ri:R0, R1#data: 8位立即数#data16: 16位立即数direct :直接地址Dimt砂i脱寻址注:详见P32。(2)、外部数据存储器与累加器间传送:rel:8 位带符号偏移量MOVCrA , A+PC a , A+DPTRr Ri, aMOVX ; DPTR, AA, RiA, DPTR3、堆栈操作:(1) 、入栈操作:PUSH dir ; SP+lSP,(dir) (SP)(2) 、出栈操作:POP dir ;(SP) (dir),SP-lSP堆栈操作指令说明: 初始化时SP=07H。若不重置SP

8、,将从内部数据存储器08H单元开始压入; 堆栈操作的字节数据操作,每次压入或弹出一个8位数; 堆栈的生长方向和8086相反,入栈时栈顶向地址增加的方向生长,即SP先加1, 再压入;弹出按地址减少的方向进行,即先弹出,SP再减1.例:MOV A, #90HMOV SP, #15HPUSH A ; SP=16H,(16H) =90HPOP 20H;(20H) =90H, SP=15H4、算术运算指令和逻辑运算指令:(1)、以 A 为目的操作数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指令:P36加:ADD厂进位加:ADDCRi借位减:SUBBvdir与:ANL j A,Rn或:ORLI#data异或:XRL,2)、以d

9、ir为目的操作数的逻辑运算指令:P37 与ANLA或ORL 卜dir,异或XRlJ#data3)、加 1、减 1 指令:P37加 1 指令格式如下:ARiDEC) dirRn、DPTR减1指令格式如下:;A+lA;(Ri) +lRi; (dir)+l(dir); Rn+lRn; DPTE+lDPTAr A; A-lARi;(Ri)-1RiINC$ dir; (dir)-1(dir)lRn;Rn-1Rn(4)、专对A的指令:P38A取反:CPL A;A AA清零:CLR A;0AA左环移:RL AA右环移:RR AA左大环移:RLC AA右人环移:RRC A(5)、乘、除法指令:乘法指令:MUL

10、 AB ;AxBBA说明:本指令实现8位无符号乘法。A,B各放一个8位乘数,指令执行后,16位积 的高8位在B中,低8位在A中。除法指令:DIV AB ; A-B商在A中,余数在B中 说明:若除数B=OOH,贝9指令执行后A、B内容不变。5、控制转移指令:详见P40P44 无条件转移:(LJMP,AJMP,SJMP,JM 4 条) 条件转移(判断跳转):(JZ,JNZ,CJNE,DJNZ8条) 子程序调用及返回:(LCALL,ACALL,RET,RET4条) 空操作:(NOP1条)“耗时”一个机器周期。do nothing!6、关于标志位:P (奇偶)、OV (溢出)、CY (进位)、AC (

11、辅助进位)。 P36(1)、P (奇偶)标志仅对A操作的指令有影响,凡是对A操作的指令(包括传送指令) 都将A中“1”个数的奇偶性反映到PSW的P标志位上。即A中奇数个“1”时,P=1;偶数个“1” 时, P=0。(2)、传送指令、加1、减1指令、逻辑运算指令不影响CY、OV、AC的标志位。(3)、力口、减运算指令影响P、CY、OV、AC4个测试标志位,乘、除指令使CY=0,当 乘积为255,或除数为0时, OV=1。例 1:设 A=97H, CY=1。执行 ADD A,#95H 后,A=97H+95H=2CH,标志位 CY=1,OV=1,P=1,AC=0。执行 ADDC A,#95H 后,A

12、=97H+95H+CY=2DH,标志位 CY=1,OV=1,P=1,AC=0。例 2:设 A=95H, CY=1。执行 SUBB A,#62H 后,A=95H-62H-CY=32H,标志位 CY=0,OV=1,P=1,AC=0。AA- T-第五章:1、接口的定义:计算机对外设进行数据操作时,外设的数据不能直接接到CPU的数据线上, 要通过一个过渡电路连接,这个连接CPU和外部设备之间的逻辑电路称为接口。2、计算机需要接口的原因:计算机系统中,CPU统一为TTL电平,并行数据格式,而外设 种类繁多,电平各异,信息格式各不相同,必须进行转换使之匹配,转换的任务需要接口完 成,而且CPU的数据线是外

13、设或存储器与CPU进行数据传输的唯一公共通道,为了使数据 的使用对象不产生使用总线的冲突,以及快速的CPU和慢速的外设时间上协调,CPU和外 设之间必须要有接口电路。3、计算机系统中接口的功能:缓冲、锁存数据、地址译码识别设备、电平转换、信号格式 转换、发布命令、信息传递。4、PoP3端口的功能:P0 口:可以作为输入/输出口,但在实际应用中,常作为地址/数据总线口,即低8位地 址与数据线分时使用Po 口。低8位地址由LEA信号的下跳沿锁存到外部地址锁存器中,而 高8位地址由P2 口输出。Pi 口:每一位都能作为可编程的输入或输出接线。P2 口:可以作为输入口或输出口使用,外接存储器I/O接口

14、时,又作为扩展系统的地址 总线,输出高8位地址,与Po 口一起组成16位地址总线。对于无程序存储器的单片机来说, P2 口一般只作为地址总线使用,而不作为I/O线直接与外设相连接。P3 口:为双功能I/O 口,内部结构中增加了第二输入/输出功能。注:可能考简答题。5、PoP3端口的内部结构:(详见P92, 了解即可)6、使用Po 口时应注意:(1)、当作为输入接口使用时,应先对该口写入“1”,使场效应管 VT2截止,再进行读入操作,以防止场效应管处于导通状态,使引脚钳位拉到零而引起误读。(2)、当作为I/O 口使用时,VT1截止,输出驱动级漏极开路,在Po 口引脚上需外接19kQ 的上拉电阻,否则VT2管无电源供电而无法操作。1、中断的定义:CPU和外设并行工作,当外设数据准备好或有某种突发事件发生时,向 CPU提出请求,CPU暂停正在执行的程序转而为该外设服务(或处理紧急事件)处理完毕 再回到原断点继续执行原程序,这个过程称为中断。2、中断源的定义:引起中断的原因或发出中断请求的来源,称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