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反应处理措施[修改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8390790 上传时间:2022-08-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良反应处理措施[修改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不良反应处理措施[修改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不良反应处理措施[修改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不良反应处理措施[修改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不良反应处理措施[修改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不良反应处理措施[修改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良反应处理措施[修改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篇:不良反应处理措施锥体外系反应:(1)急性肌张力障碍:肌注东莨菪碱0.3mg或异丙嗪25mg; (2)静坐不能:普萘洛尔10-20mg tid; ( 3)类帕金森症:盐酸苯海索 2mg bid;(4)迟发性运动障碍:停药,可试用卡马西平、氯硝安定、维生素E;异丙嗪和银杏叶提取物可能具 有一定改善作用。粒细胞减少:利血生20-40mg tid或生白能碳酸锂0.25mg bid黄疸或肝功异常:护肝片2 片 tid 癫痫发作:可同时服用抗癫痫药如卡马西平植物神经系统副反应:便秘(通便),流涎(抗过敏药) 控制急性症状(如冲动,行为紊乱)药物: 氟哌啶醇注射液10-15mg im bid 缓解抗

2、精神病药物副反应(如流口水,手抖,吞咽困难、运动迟缓静坐不能) 药物: 针剂:氢溴酸东莨菪碱(海俄辛)0.3mg im bid 口服药:盐酸苯海索(安坦) 2mg bid po1. 控制兴奋。对于年轻患者,处方:氟哌啶醇针剂5mgX3,用法:10mg或15mg,肌肉注射1次;加盐酸东莨 菪碱针剂0.3mgX1,用法:0.3mg,肌肉注射1次对于年老或身体消耗较大、心电图有异常的患者,可以地西泮或氯硝西泮肌肉注射。处 方: 地西泮 针剂10mgX1,用法:10mg,肌肉注射1次;或 氯硝西泮针剂1mgX2,用法:2mg,肌肉注射1次精神药物中毒一般处理:催吐:饮温开水500-600ml刺激咽后壁

3、或舌根部引起呕吐;明显意识障碍者不宜催吐;洗胃:服药6小时内为佳,可用温开水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吸附:洗胃后胃管注入10-20g调成糊 状活性炭;导泻:从胃管内注入20-30mg硫酸钠促进排泄:补液利尿,可达4000ml/d,并用利尿剂如咲塞米20-40mg im或iv必要时重复。恶性综合 征处理: 1.停用抗精神病药2. 物理降温,无效时用退热药或人工冬眠疗法 3.吸氧维持血压4. 补液,以生理盐水为主,纠正水电解质平衡,预防感染 5.肌肉松弛剂:静注硝咲苯海因 50mg/12h, 能口服时改用溴隐灵5-10mg tid惊恐发作肌注地西泮10mg紧张性木僵:电休克治疗或舒必利静滴100

4、-400mg 抑郁性木僵:电休克治疗或氯丙米嗪静滴 反应性木僵:苯二氮卓类 器质性木僵:针对病因治 疗 药物性木僵:输液,对症处理第二篇: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措施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措施一 、溶血反应1、立即停止输血,给予氧气吸入2、立即予皮下或肌肉注射0.1%肾上腺素0.51ml (紧急情况可静脉注射)。3、静脉输入低分子右旋糖酐或706 代血浆,以及地塞米松或氢化可的松,血压下降者静滴多巴胺或间 羟胺。4、保护肾脏。为解除肾血管痉挛,可行双侧腰封或肾区热敷。正确记录每小时尿量,测定尿血红蛋白, 注意观察尿色。5、密切观察病情,尤其血压、尿量,一旦出现尿少、尿闭者,按急性肾功能衰竭处理。二、发热反应

5、反应轻者减慢输血速度;严重者应立即停止输血。寒战时注意保暖,给热饮料,加盖被;高热时给物 理降温,也可用解热镇痛药如复方阿斯匹林。反应严重者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并严密观察病情。三、过敏反应:一旦发生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根据医嘱皮下或静脉注射1: 1000肾上腺素0.51ml。可选用抗过敏药物如苯海拉明、扑尔敏、氢化可的松和地塞 米松等治疗。有循环衰竭时用抗休克治疗。喉头水肿伴有严重呼吸困难者,需作气管切开。四、细菌污染反应1、立即停止输血,通知医生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以利早期发现休克的先兆。3、抗休克和抗感染治疗。4、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5、留置导尿管,并记

6、录出入液量。五、循环负荷过重心脏负荷过重:立即停止输血,并按肺水肿处理。六、枸橼酸盐蓄积中毒:输血在1000ml以上时,加用10%葡萄糖酸钙10ml作静脉注射。七、酸碱失衡:需大量输血者常有休克及代谢性酸中毒,大量输血可加重酸血症,可考虑每输500ml加入5%碳酸氢 钠 3570 ml。第三篇:输血不良反应标准和应急处理措施输血不良反应标准和应急处理措施总则1、疑似有输血反应时,护师(士)应立即停止输血并报告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医师根据情况决定是 否继续输血或查明输血反应原因或决定纠正处理。2、对严重的输血反应应及时向上级医师或科主任汇报,同时向输血科及医务科报告,并将保留血袋及 抽取患者血样

7、一起送输血科,以供登记、调查、随访、追溯。3、对输血反应患者,按输血反应相关流程处理与调查,认真记录反应处理过程,填写输血不良反应 调查反馈单,上报输血科或主管部门。常见输血不良反应应急处理措施一、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1、临床表现:发热、低血压、休克、支气管痉挛、DIC和肾功能衰竭等。2、怀疑血型不合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执行以下程序: (1)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 验记录;(2) 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ABO血型、RhD血型。用保存于冰箱中的受血者与供血者血样、新采集的受血 者血样、血袋中血样,重测ABO血型、RhD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试验(包括盐水相和非盐水 相试验);(3

8、) 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剂,分离血浆,观察血浆颜色,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4) 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血浆结合珠蛋白测定、直接 抗人球蛋白试验并检测相关抗体效价,如发现特殊抗体,应作进一步鉴定; (5) 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6) 必要时,溶血反应发生后5-7 小时测血清胆红素含量。3、一旦怀疑因血型不合引起的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应由经治医师积极治疗,治疗原则如下: (1) 迅速补充血容量。 (2)应用速效利尿剂。 (3)应用多巴胺。 (4)碱化尿液。(5)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大剂量免疫球蛋白。 (6)病情严重者施行换血或血

9、浆置换疗法。 (7) 有急性肾功能衰竭应进行透析治疗。 (8)DIC 的防治。二、非溶血性反应所致发热1、临床表现:体温升高21C,常伴寒战,排除其它原因发热。2、怀疑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执行以下程序: (1)立即停止输血,保持静脉通路。 (2)对症处理, 注意保暖、解热、镇静。 (3)医护人员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4)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要与细菌污染性 输血反应鉴别。(5)发生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立即停止输血,经对症处理后30min至2h后症状缓解;若患 者仍需输血,应改输少白细胞红细胞或洗涤红细胞。(6)如停止输血并经对症处理2h后,病情未缓解甚至加重者,应考虑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及时 抢救。3

10、、怀疑细菌污染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按以下程序处理:(1)观察血袋剩余血液的物理性状:如有无浑浊、膜状物、絮状物、气泡、溶血、红细胞变暗紫色、血 凝块等,有上述情况之一均提示有细菌污染的可能。( 2 )取血袋剩余血液直接涂片或离心后涂片镜检,找污染细菌。 ( 3 )取血袋剩余血液和患者血液, 在4C、22C、37C条件下作需氧菌和厌氧菌培养;细菌培养须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4)对受血者进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如中性粒细胞与输血前相比明显增多,对诊断有帮助。(5)一旦怀疑细菌污染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治疗原则如下:尽早联合使用大剂量、强效、广谱 抗生素。 加强支持疗法。及时采取抗休克、防治DIC与急性肾

11、功能衰竭措施。三、变应性反应所致荨麻疹1、临床表现:出现红疹、荨麻疹或痒疹,严重的有焦虑、喉头痉挛和颜面部水肿,伴有呼吸困难、恶 心、呕吐、意识丧失,甚至休克。2、怀疑过敏性输血反应,执行以下程序:( 1)对轻度过敏反应应减慢输血速度,口服或肌内注射抗组胺药物,严密观察,若症状缓解可继续输 血;反之,应立即停止输血,保持静脉通路并查找原因。2)重度过敏反应:立即停止输血,保持静脉通路,有支气管痉挛者,皮下注射肾上腺素;严重或持续者,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氨茶碱等;有喉头水肿者,应立即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以免窒息; 有过敏性休克者,应积极进行抗休克治疗。四、高血容量1、临床表现: 输血过程

12、中突然呼吸急促、发绀、心率加快、咳嗽伴粉红色泡沫痰。2、处理原则:给氧和利尿剂。减慢输血速度,减少输血量可预防。五、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1、临床表现:呼吸困难、发热、胸痛、咳嗽、低氧血症和低血压等。2、处理原则:给氧、机械通气及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六、延缓性溶血性输血反应1、 临床表现:发热、乏力。2、 处理原则:轻症观察,重症与急性溶血相同。七、输血后紫癜1、临床表现:输血后710天患者血小板数急速降低。2、处理原则:血浆置换,静脉免疫球蛋白,输血小板无明显益处。八、经输血传播的疾病病毒性肝炎、HIV、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巨细胞病毒、梅毒和疟疾等, 发生后按相关疾病处理并按输血传染性疾病

13、的管理措施和上报制度执行。第四篇:输血不良反应处理制度输血不良反应管理制度一、发现输血不良反应后,应立即报告科主任、输血科及医务部。必要时抽取患者的血样,将未输完 血液(供者)和全部输血器材一并送输血科复验血型、配血,分离血浆,判断有无急性溶血反应发生,若怀疑 细菌污染所致应送检验科作细菌学检查。三、若为一般性不良反应,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的检验记录保存 10 年。五、输血反应处理完后 24 小时内,第五篇:输血不良反应处理预案宁城县蒙医中医医院输血科NCXMYZYYYSXK输血不良反应处理预案一、输血不良反应识别标准:常见的输血反应和并发症包括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溶血反应、

14、细菌污染、循环 超负荷、出血倾向、酸碱平衡失调、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和传播感染性疾病等。(一)、常见输血不良反应1、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发热反应多发生在输血后1-2小时内,往往先有发冷或寒战,继以高热,体温可高达39C-40C,伴有 皮肤潮红、头痛,多数血压无变化。症状持续少则十几分钟,多则1-2 小时后缓解。2、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变态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红斑、荨麻疹和瘙痒。过敏反应并不常见,其特点是输入几毫升全血或血液 制品后立刻发生,主要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喘鸣、面色潮红、神志不清、休克等症状。3、溶血反应绝大多数是输入异型血所致。典型症状是输入几十毫升血后,出现休克、寒战、高热、呼吸困难、腰

15、 背酸痛、心前区压迫感、头痛、血红蛋白尿、异常出血等,可致死亡。麻醉中的手术患者唯一的早期征象 是伤口渗血和低血压。4、细菌污染反应如果污染血液的是非致病菌,可能只引起一些类似发热反应的症状。但因多数是毒性大的致病菌,即 使输入1020ml,也可立刻192 宁城县蒙医中医医院输血科NCXMYZYYYSXK 发生休克。库存低温条件下生长的革兰染色阴性杆菌,其内毒素所致的休克,可出现 血红蛋白尿和急性肾功能衰竭。5、循环超负荷心脏代偿功能减退的患者,输血过量或速度太快,可因循环超负荷而造成心力衰竭和急性肺水肿。表 现为剧烈头部胀痛、呼吸困难、发绀、咳嗽、大量血性泡沫痰以及颈静脉怒张、肺部湿罗音、静脉压升高胸部拍片显示肺水肿征象,严重者可致死。二、输血不良反应处理规范:(一)临床医护人员发现输血患者出现输血不良反应后,应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血管,用生理盐水 维持静脉通道。立即报告值班医生或护士长。在积极处理的同时,要及时向输血科通报输血不良反应发生 的情况,与输血科共同调查、分析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以确定进一步的处理、治疗方案。患方提出异 议时,经治医护人员应该与患方共同封存剩余血液、血袋及输血器材等,双方签字后由输血科保管备查。(二)输血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