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同步练习散文部分第二单元新纪元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8390245 上传时间:2023-12-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同步练习散文部分第二单元新纪元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同步练习散文部分第二单元新纪元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同步练习散文部分第二单元新纪元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同步练习散文部分第二单元新纪元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同步练习散文部分第二单元新纪元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同步练习散文部分第二单元新纪元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同步练习散文部分第二单元新纪元Word版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纪元同步练习一、 基础考查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腐滞(zh)宽宥(yu) 喀斯特(k)B发轫(rn) 咋舌(zh) 契约(q)C翘楚(qio) 土坯(pi) 疾疫(y)D鬼祟(su) 蹂躏(ln) 戛然(ji)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掣肘 渔船 新纪元 弱肉强食B发轫 谄媚 冷不防 万事具备C坐阵 服帖 忘年交 陈陈相因D振撼 屈枉 煞风景 匿迹销声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北京十家大医院准备联合推出电话及网上预约挂号的消息,不胫而走,两天内向有关方面问讯的人难以数计。B就像那些贪官污吏,一面大会小会上表白着自己的“清白”,一面又自以为

2、天衣无缝的在背地里干些见不得人的勾当。C全世界人民维护和平的力量不可抗御,战争狂人妄图推行老殖民主义者弱肉强食的政策,必定要碰得头破血流。D虽然大家都很相信他,但这件事却办得差强人意,他自己也觉得对不起大家。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强强联合制作的大戏,让人们不仅看到了中国戏曲的整体进步,而且看到了中国戏曲在现代化问题上迈出的可喜一步。B在这部作品中,并没有给人们多少正面的鼓励和积极的启示,相反,其中一些情节的负面作用倒是不少。C止咳祛痰片,它里面的主要成分是:远志、桔梗、贝母、氯化钠等配置而成的。D直选产生的乡镇长既要对上级负责,也必须对百姓负责,“乡官”们的政治生命的长短,将在很

3、大程度上取决于群众是否拥护。二、 语段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看啊,从前讲天演进化的,都说是优胜劣败,弱肉强食,你们应该牺牲弱者的生存幸福,造成你们优胜的地位,你们应该当强者去食人,不要当弱者,当人家的肉。从今以后都晓得这话大错,知道生物的进化,不是靠着竞争,乃是靠着互助。人类若是想求生存,想享幸福,应该互相友爱,不该仗着强力互相残杀。从前研究解决人口问题的,都是说马尔查士说过,人口的增加是几何的,食物的增加是算术的,人口的增加没有限制,地球的面积只有这一定的大小,若不能自节生殖,不是酿成疾疫,就是惹起战争。这也是无可如何的事情。所以强大的国家都要靠着兵力,扩张领土;自尊的民族,也多执

4、著人种的偏见,限制异种的工人入境。种种不公平背人道的事情,都起于这个学说。从今以后,大家都晓得生产制度如能改良,国家界线如能打破,人类都得一个机会同去作工,那些种种的悲情、穷困、疾疫、争夺,自然都可以消灭。人类的衣食,没有少数强盗的侵夺暴掠,自然也可以足用了。从前的战争靠着单纯腕力,所以皇家、贵族、军阀、地主、资本家,可以拿他们的不正势力,驱使几个好身手的武士,作他们的爪牙,造出一个特别阶级,压服那些庶民,庶民也没有法子可以制裁他们,只有受他们的蹂躏。从今以后,因为现代的战争要靠着工业知识,所以那些皇家贵族等等,一旦争斗起来,非仰赖劳工阶级不可。从前欺凌他们侮辱他们,现在都来谄媚他们,夺去他们

5、的工具,把武器授与他们。他们有了武器在手,就要掉过头来,拥护劳工的权利,攻击他们的公敌。劳工阶级有了自卫的方法,那些少数掠夺工人的剩余的强盗,都该匿迹销声了。从前在资本主义的生产制度之下,一国若想扩充他那一国中资本阶级的势力,都仗着战争把国界打破,合全世界作一个经济组织,拿他一国的资本家的政府去支配全世界。从今以后,生产制度起一种绝大的变动,劳工阶级要联合他们全世界的同胞,作一个合理的生产者的结合,去打破国界,打倒全世界资本的阶级。总同盟罢工,就是他们的武器。从前尚有几个皇帝、军阀残存在世界上,偷着作鬼祟的事情。秘密外交是他们作鬼的契约,常备兵是他们作鬼的保障。他们总是戴着一副鬼脸,你猜我忌的

6、阴谋怎么吞并、虐待那些小的民族。虽然也曾组织过什么和平会议,什么仲裁裁判,但在那里边,仍旧去规定些杀人灭国的事情。从今以后,人心渐渐觉醒。欧洲几个先觉,在那里大声疾呼,要求人民的和平,不要皇帝,不要常备兵,不要秘密外交,要民族自决,要欧洲联邦,做世界联邦的基础。这都是差强人意的消息。这些消息,都是这新纪元的曙光。在这曙光中,多少个性的屈枉、人生的悲惨、人类的罪恶,都可望像春冰遇着烈日一般,消灭渐净。多少历史上遗留的偶像,如那皇帝、军阀、贵族、资本主义、军国主义,也都像枯叶经了秋风一样,飞落在地。这个新纪元是世界革命的新纪元,是人类觉醒的新纪元。我们在这黑暗的中国,死寂的北京,也仿佛分得那曙光的

7、一线,好比在沉沉深夜中得一个小小的明星,照见新人生的道路。我们应该趁着这一线的光明,努力前去为人类活动,作出一点有益人类的工作。这点工作,就是贺新纪元的纪念。5 本段文字中,作者主要从哪几个方面论述新纪元的变化?6“这些消息,都是这新纪元的曙光”这曙光带有什么特征?7作者批评“天演进化”和马尔查士人口说,认为人类应该认同新的社会改良、社会革命,这种思想包含哪几个方面?8画线句子的含意是什么?请结合原文分析。三、 类文阅读(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李大钊 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 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

8、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有时流到很逼狭的境界,两岸丛山叠岭,绝壁断崖,江河流于其间,回环曲折,极其险峻。民族生命的进程,其经历亦复如是。 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崎岖险路。老于旅途的人,走到平坦的地方,固是高高兴兴地向前走,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 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在这一段道路上,实在亦有一种奇绝壮绝的景致,使我们经过这段道路的人,感到一种壮美的趣味。但这种壮美的趣味,非有雄健的精神是不能够感觉到的。我们的扬子江、黄河,可以代表我们的民族

9、精神,扬子江及黄河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都是浩浩荡荡的往前流过去,以成其浊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 目前艰难的境界,哪能阻抑我们民族生命的前进?我们应该拿出雄健的精神,高唱着进行的曲调,在这悲壮歌声中,走过这崎岖险阻的道路。要知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9 第段写“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其目的是什么? 10文章第段写到“走到崎岖的境界”后,为什么连用两个“愈”和两个“趣”? 11.文章第段“在这一段道路上,实在亦有一种奇绝壮绝的景致”中,“壮绝的景致”指的是 ,例如_。(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理想的限度 李书磊在鲁迅对知识分子人格的检讨中,有一点特别地触动我,即他认

10、为知识者往往缺乏接受历史真实的能力,往往对理想实现的真实过程缺少足够的心理准备,因而总是由狂热迅速归于幻灭。这在茅盾等人的小说中也有过描写,后来竟至于被评定为“小资产阶级的三分钟热度”:这说法显然就带点轻蔑了。相比之下,我们还是觉得鲁迅的检讨最清醒、最诚恳,因而也最彻骨。在当前社会转轨、世事纷纭之际,鲁迅的论说引发了我们作为知识者对于自身心理不无痛苦的思想。鲁迅反复谈及的是苏俄两个诗人叶赛宁和梭波里,说他们在革命前热烈地拥护革命,但等革命真的到来了,他们又觉得与自己的理想相去太远,难以接受并因此而自杀。“凡有革命以前的幻想或理想的革命诗人,很可能有碰死在自己所讴歌希望的现实上的命运”(在钟楼上

11、)。鲁迅的论断平静而又冷峻,他表现出一种无情的历史主义:“现实的革命倘不粉碎了这类诗人的幻想与理想,则这革命也还是布告上的空谈”(同上)。他认为诗人的血乃是革命真实性的必要证据,而同时他对这殉于理想的诗人却又并无轻薄之意,他称赞他们的勇气(革命文学),说“他们有真实”(在钟楼上)。鲁迅在这里达到了对历史悲剧性的深刻领悟,达到了对于矛盾着的悲剧角色的同样的欣赏。他似乎是已经圆满地解决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然而,前人的解决并不能代替后人的解决,在张扬并且追求自己的理想的时候,每一代知识者都难逃精神磨难。比如说我们面对的这个日益市场化和商品化的变动时代,它的方式和方向越来越违拗我们的倾向和趣味,它

12、所带来的种种堕落和异化越来越使我们对它生出抵抗之心,我读许多作家的批判文字常常会生出深切的同感。但是,这个我们今天如此不满的时代恰恰是我们当初热切盼望的。十多年前看到北京街头第一幅广告画的时候我感到一种由衷的喜悦,我相信只有这广告画所代表的一切才能真正送走那个满街标语口号的可怕年代,而当今天满眼广告的时候,我对这种笼罩一切的商业化氛围却又感到一种强烈的不适。正是在这种心理背景下,鲁迅对叶赛宁和梭波里的评说才唤醒了我对于自己的警惕。我想知识分子由于长期的书斋生涯和精神生活,往往会对社会的纯粹性有一种苛求,会对现实变得隔膜而过敏,会要求理想和现实严格的对应。他们常常会否认现实的客观性与自然性,看不

13、到历史的展开是一个不受人控制的过程。事实上历史从来就不是对理想的模拟,理想只不过是对既成的历史事实的命名或者意念反动而已。理想更多地是一种心灵活动、一种审美,人们应把理想限定在精神生活的范围之内;可以把理想作为评判现实的思想尺度,却不可以将其作为要求现实的实践标准。即使那些通常被认为是某种理想实现过程的现实实践,它与这种理想也仅仅是相似而已,而且这种相似之中还往往包含着无数的变异和背离,甚至这种相似本身也不过是一种难以确证的主观认定。历史无比丰富也无比复杂,充满了曲折、诡计和戏剧性,远超出人心和人力的掌握之外。涉及到哲学思辨我们这些常识者也许会词不达意,但有一点我心里是非常明白的,那就是我们这

14、些理想主义的知识分子应从理想的专制下解放出来,站在现实的水平上与现实对话。 目前最主要的是认可现实的演进逻辑,对历史的必然过程和必有内容报以会心,怀着坦然的心态应对这堪称异己的早期商业化时代,做自己力所能及的改善工作。鲁迅说:“革命有血,有污秽,但有婴孩。”这“婴孩”乃是我们内心的期待与依恃。如果这也算理想的话,我们仍可自称为理想主义者。12第一段提到“茅盾等人的小说”有什么作用?13第三段画线句中的“在这种心理背景下”指什么?“唤醒了我对于自己的警惕”又是什么意思?14文章题为“理想的限度”,那么作者认为知识分子的“理想”应该是什么呢?四、语言创新15请根据所学课文,把下面的语句补充完整。李

15、大钊有两种性格,截然相反,照片上的_,和文章里的_。在纪念馆和教科书上,总能看到他,戴圆眼镜,着布长衫,厚而黑的八字胡压住嘴角,不苟言笑。而他所写的Bolshevism的胜利,则感染了陈独秀、毛泽东等无数热血青年。那是俄国十月革命之后,他写道:“人道的钟声响了!自由的曙光现了!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16下面文字中画线部分,有的存在问题。请指出并改正。一个小女孩放学回家后长时间哭泣,样子很委屈。父亲问她原因。她断断续续地说:“有一个同学说我长得很丑,跑步的姿势也很难看。”父亲听后,他只是微笑。突然,他说:“我站着就能摸到咱们家的天花板。”正在哭泣的小女孩很惊奇,她不知道父亲想说什么?就问了一句:“你说什么?”父亲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