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小学信息技术教案范文集锦七篇.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8389842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关小学信息技术教案范文集锦七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有关小学信息技术教案范文集锦七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有关小学信息技术教案范文集锦七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有关小学信息技术教案范文集锦七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有关小学信息技术教案范文集锦七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关小学信息技术教案范文集锦七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小学信息技术教案范文集锦七篇.doc(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关小学信息技术教案范文集锦七篇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篇1 教学目的和要求1、 习圆、矩形、圆角矩形、多边形工具的使用方法。2、 让学生能运用画图工具作简单的规那么图形。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圆”、“矩形”、“圆角矩形”“多边形”等画图工具 教学难点: “圆”、“矩形”、“圆角矩形”“多边形”等画图工具的使用方法。教学准备:计算机、网络及辅助教学软件教学过程:一、复习 提问:工具箱中的工具名称 老师指工具,学生口答二、新课导入 1、出示图例: 师:请同学们看屏幕上有些什么简单的图形?假如老师将这些图形挪动一下,就拼成了一个什么图形?出示:其实许多规那么的图形 都是由正方形、长方形、多边形、圆形、椭

2、圆形等根本图形构成的。 同学想和老师一起用这些简单的图形去画出漂亮的图形吗?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学习“画规那么图形” 投影出示课题三、 教学新课1、教学“矩形” 画图工具1教学画长方形选择矩形工具单击; 将鼠标指针指向画图区适宜的位置,先按下左键,再沿对角线拖动鼠标,屏幕上出现一个矩形; 当矩形大小适宜时,松开鼠标左键。即可绘制出矩形。2教学画正方形选择矩形工具单击 按下Shift键后,再将鼠标指针指向画图区适宜的位置,按下左键,拖动鼠标,屏幕上出现一个正方形。 当正方形大小适宜时,松开鼠标左键。即可绘制出正方形。2、教学“圆角矩形”画图工具 圆角矩形的画法同画直角矩形的画法方法一样,只是“

3、圆角矩形”画出的长方形的四个角是圆角的。3、教学“椭圆” 画图工具1教学画椭圆 引导:画椭圆和画矩形方法是一样的。请学生讲一下操作步骤 2教学画圆 说明:画圆方法和画正方形的方法是一致的。可以怎么画?4、教学“多边形” 画图工具 操作步骤:师生讨论得出 教学画45度和90度角的拐角。5、教学画一幢房子。引导学生观察分析p 图形的布局,提问:图形的组成以及每一局部是什么图形,可以用什么工具来实现?1画房子的主体,用矩形工具2画房子的门,用矩形工具3画房子的窗户,用圆角矩形工具4画房顶,用多边形工具5画烟囱,用椭圆工具6、练一练画出下面的图形 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画图工具?小学信息技术教

4、案 篇2 教学目的:1.知识目的:理解统计图的相关数学知识。2.才能目的: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p 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才能;能利用计算机绘制统计图,能利用数学知识更准确地分析p 和解决问题。3.情感目的:激发和增强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教学重点:绘制统计图的方法。教学难点:学会看统计图,能根据数据的开展变化趋势做出适当的推测,并提出自己的建议。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准备:硬件:一人一机,大屏幕投影仪,多媒体教学网,局域网;软件:提供主页,Word文字处理软件。教材分析p :本节课的内容是先确定研究的主题,根据选定的主题,选择一组感兴趣的数据,用统计图把它们表示出来,看看它到底

5、是怎样变化的,从中找出它的变化规律。1.让学生充分自由地活动。整节课的设计非常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从情境的创设到内容的选择都应注意这一点。1个性化学习的思想。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明确的任务,都能按自己的个性来完成自己的作品。2表达合作学习的思想。一个人要在一节课内完成一个高质量的研究报告是不现实的,因此,学生通过独立考虑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以后,要在小组长的带着下通过网络在Word中合成研究报告,并加以美化修饰。这是一个需要多人互相协调、一起合作才能完成的任务,从而让学生们体验到合作的重要性。3重视交流。任何教育活动都离不开交流,这节课当中安排了足够多的时间让学生之间、小组之间以及师生之间进展交流。2

6、.重视培养学生的信息才能。信息才能是信息时代一个公民的根本素质,这节课正好为学生虚拟了一个信息社会背景下的网络环境,学生就像在因特网上一样查找和获取自己的信息。同时,为学生提供的主页信息并不都是有用的,而是需要经过过滤的,这样对进步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分析p 过滤才能创造了条件。学生在找到了自己需要的信息以后,还要用计算机对其进展数据处理和分析p ,最后找出数据变化的规律,根据规律进展推断,并提出自己的建议,以此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才能。3.重视创新才能的培养。这节课的任务是完成一个研究报告,完成这项任务对学生来说是一项挑战,需要综合运用自己所学的计算机、网络、数学知识和生活知识,还需要和其他同学一

7、起努力,因此完成这项任务就成为一项创造性的工作。教学建议: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1)引入:“同学们,_成立五十多年了,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呢?”(2)引入统计图。“假如我们知道以前是多少,如今是多少,用数学方法进展比照,可能会把这种变化说得更准确。我们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把我们所说的变化情况更直观、形象地表达出来,让我们能一目了然地看出来呢?”统计图。(3)引出数据。“统计图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工具,那么要制作统计图需要有什么呢?”数据。“很好,那么我们需要的数据可以到哪里去找呢?”书籍、报刊、电视、上网。(4)明确学习任务。“同学们说得很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分小组来研究_成立五十多

8、年来的变化,网上有一个专门介绍_成立五十多年来宏大变化的主页,上面有许多的数据。每个小组可以选择其中的一组数据,从一个方面来研究_成立五十多年来所发生的宏大变化。最后每个小组要完成一份研究报告。”(5)全班讨论报告内容。“为了更好地反映我们的生活在某一方面的变化,在我们的研究报告里,除了有数据,还可以有什么呢?”统计图、统计表、文字、图片。间来阅读我们的主页内容。”呈现主页所在位置。(2)小组讨论,确定内容。呈现小组讨论内容:选择一组数据反映_成立五十多年来的宏大变化。“从数据中,我可以知道什么,这组数据是怎样变化的?”3.小组合作,完成报告。接下来,就分小组研究自己所选择的数据,最后每个组用

9、来完成一份调查报告。(1)活动要求。分工:制作统计图表;根据统计图写出数据的变化趋势,并根据变化趋势做出适当推断;写出自己的建议或看法;下载图片并写上文字说明。合作(一起用Word合成报告):文字是否通顺;推断是否合理;建议是否合理。美观修饰。(2)呈现活动内容。合作完成研究报告。修饰美化。(3)老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交流。4.汇报交流。(1)每个组根据自己完成的报告向全班同学汇报。(2)选择一样内容的小组,补充自己的不同看法。5.总结进步。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篇3 教学目的知识目的:掌握在文档中插入图片、调整图片的知识。才能目的:掌握在文档中插入图片的方法,并可以进展简单的设置。情感目的

10、:进步审美情趣,激发学习电脑的兴趣。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在文档中插入图片并进展简单的设置。教学难点:设置图片的版式。教学素材老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出示两份内容,让学生比拟哪一份比拟漂亮。2生:第二份漂亮3.、为什么呢4、文字的中间有很多漂亮的图片,图文并茂的文章使人赏心悦目,同时能增强文章的表现效果5、我们想不想掌握在文字间插入图片的这门本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8课图片的插入与设置。1、欣赏。2、想!我将“美”的教学融入本课中来。通过对不同效果文档的比照自然地转入到要本课上来,使学生心中就产生下了“我要学会这种操作方法,并要做得漂亮”的想法,学生学习的起点要求进步了,学习

11、的兴趣也更浓了。启发探究, 技巧点拨1、 讲解课本内容,老师演示一、 插入图片从“剪辑库”,有同学说想插入一幅“我的电脑”中自己保存的二、 有同学说图片太大了,调整大小三、 又有同学说插入到文章中的图片,总是独占几行,不能和文字严密的结合在一起,调整图片版式;这一内容是本课比拟难的内容,请同学们看课本36至37页2、 讲解要点3、鼓励学生:插入图片难不倒我们那老师就业给咱们同学布置一个任务看哪一位同学完成的最好:1给文章校园的早晨分别插入小树和牵牛花两幅图片2找出word中图片的来有哪两种:一、在word“剪辑库”中有剪贴画;二、我们电脑中存储的图片1、学生观察!2、学生记忆要求全体队员都通关

12、是为了促使他们互相帮助,让每个同学都学会。自主探究,交流分享1、学生自主练习2、有困难可向老师求助3、也可身边的同学1学生自主插入图片。2、调整图片大小3、调整图片版式在这一环节中,大胆放手,提出任务让学生进展自主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自己主动获得知识技能,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合作学习,释疑解难1、比赛:每一排同学为一个小组,小组的同学可以下位互相欣赏小组同学的作品,并提出修改意见2、结合同学的意见修改3、之后,老师会从每一组中抽取一位同学的作品,让全班同学来,假如咱们同学一致认为好的作品,老师会给他们组一颗五角星1、学生互相2、修改学习别人的优点,改正自己的缺乏理论创作,展示1、老师展

13、示局部同学的作品,互相2、老师对学生的作品给予肯定,鼓励学生继续创作更优秀的作品1、欣赏作品,2、互评3、展评4、给五角星增加学生信心,激发兴趣梳理,拓展延伸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篇4 教学目的与要求1学会翻开演示文稿,并插入新幻灯片。2掌握插入文本框、艺术字的方法。3使学生进一步领会利用迁移规律学习新知识的方法。使学生领会将新旧知识进展比照的学习方法,进步学生的自学才能。4通过学习,进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审美才能,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树立学习信心,体会合作学习的乐趣。5制作出内容丰富的幻灯片。课时安排建议安排1课时。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插入新幻灯片、文本框、艺术字的方法。2难点:插入文本框

14、。教材分析p 与教法建议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该项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初识PowerPoint3的根底上进展的,学生对于PowerPoint3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例如已经认识了PowerPoint3窗口、学会制作标题幻灯片、保存PowerPoint文件、关闭PowerPoint3等,本节课在此根底上力求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如何插入新幻灯片、文本框、艺术字。2教学方法指导1课前通过谈话导入,鼓励、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PowerPoint3的兴趣。2翻开演示文稿前让学生清楚文件存放的途径及文件名。演示文稿既可以在PowerPoint程序中翻开,也可以直接在“我的电脑”中找到文件,通过双击演示文稿的文件名翻

15、开文件。3插入幻灯片是本课的重点,学生学会插入一张新幻灯片并学会文字编辑后,再插入其它的幻灯片就不是难事了,由于方法一样,所以一定要让学生学会操作,为以后的学习打好根底。可以采取学生独立操作、个别演示、临近学生互相观看操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并可以纯熟地进展此项操作。4插入文本框既是本课重点,又是本课的难点。出示任务后,分步骤进展操作,每一个环节完成后,请学生互相观看,检查学习效果,纠正错误。该操作与插入新幻灯片的不同之处在于需要指定插入位置,单击插入位置的上一张幻灯片,然后执行“插入新幻灯片”命令,插入的新幻灯片紧邻选中的幻灯片后,假如学生插入的位置不对,是对插入新幻灯片的知识点没弄清,老师可以要求学生撤消操作重新插入。新幻灯片插入后,再进展文本框插入的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