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XJ10(V10)交换机技术手册 第二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8388307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5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ZXJ10(V10)交换机技术手册 第二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ZXJ10(V10)交换机技术手册 第二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ZXJ10(V10)交换机技术手册 第二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ZXJ10(V10)交换机技术手册 第二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ZXJ10(V10)交换机技术手册 第二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ZXJ10(V10)交换机技术手册 第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ZXJ10(V10)交换机技术手册 第二(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第二章 硬件结构体系22.1 ZXJ10(V10.0)的基本结构22.2 各部分基本模块功能简述32.2.1 外围交换模块(PSM)32.2.2 远端外围交换模块(RSM)42.2.3 分组交换处理模块(PHM)52.2.4 消息交换模块(MSM)52.2.5 中心交换模块(SNM)52.2.6 操作维护模块(OMM)62.2.7 远端用户单元(RLM)72.3 各功能单元及单板简介82.3.1 用户单元82.3.2 数字中继单元132.3.3 模拟信令单元152.3.4 主控单元162.3.5 时钟同步单元202.3.6 光接口子单元222.3

2、.7 数字交换单元(简称T网)242.3.8 中心数字交换单元(简称S网)322.3.9 远端用户单元传输接口33第二章 硬件结构体系2.1 ZXJ10(V10.0)的基本结构ZXJ10(V10.0)型机系统采用多模块全分散控制的结构形式,其系统的结构框图如下:图2.1-1硬件结构框图系统主要由以下基本模块组成:消息交换模块MSM、交换网络模块SNM、操作维护模块OMM、近端外围交换模块PSM、远端外围交换模块RSM、分组交换模块PHM、远端用户单元RSU。2.2 各部分基本模块功能简述2.2.1 外围交换模块(PSM)PSM是ZXJ10(10.0)中基本的独立模块,其主要功能是:完成本交换模

3、块(PSM)内部的用户之间的呼叫处理和话路交换;将本交换模块(PSM)内部的用户和其他外围交换模块的用户之间的呼叫的消息和话路接到SNM中心交换网络模块上。PSM的几种配置用户中继模块,此时PSM是中心网的外围交换局,同时PSM可通过中继带远端模块局。其具体配置如为 用 户: 9600 中 继: 1200 DTMF: 300 套 MFC: 180套 PSM至SNM的交换时隙为2048个纯用户模块,此时PSM是中心网的外围交换局,只带用户。其具体配置为 用 户: 15360 DTMF: 480 套 PSM至SNM的交换时隙为2048个独立成局,即PSM可以单独作为一个完整的交换机系统,完成PST

4、N,ISDN用户接入呼叫处理 ,此时PSM不是SNM下带的外围交换模块,而是一个完整的交换局。具体配置为 用 户: 12480 中 继: 2880 DTMF: 420 套 MFC: 360套纯中继模块,此时PSM不是SNM下带的外围交换模块,而是一个独立的汇接局,完成汇接的功能,可全部或绝大部分配置为数字中继或模拟中继。具体配置为 中 继: 6240 MFC: 780套PSM采用多处理机分级控制方式,其结构如图2.2-1所示。它由以下基本单元组成:用户单元:用户单元包含有模拟用户ASLC、数字用户DSLC、二线实线中继ABT、载波中继(2400Hz/2600Hz SFT)、E&M中继。数字中继

5、单元:数字中继单元包含有数字中继接口子单元DTI。模拟信令单元:模拟信令单元包括多频互控记发器信号子单元MFC、双音多频信号子单元DTMF、信号音子单元TONE。主控单元:主控单元中包含模块处理机MP,通讯子单元COMM,监控子单元MON和环境监控子单元PEPD。数字交换网单元(简称T网单元):包括数字式时隙交换网络DSN及HW接口子单元DSNI。光接口单元:由若干光接口子单元FBI组成。在多模块中心局一侧也由若干FBI可以组成光接口单元与其对接。它的主要功能是将PSM与中心模块网之间用光纤连接起来,完成系统内部 的内置式传输。时钟同步单元:ZXJ10(10.0)机的时钟同步系统由基准时钟CK

6、I及同步振荡时钟SYCK构成,为整个系统提供统一的时钟系统,又同时能对高一级的外时钟同步跟踪。图2.2-1 PSM结构示意图2.2.2 远端外围交换模块(RSM)远端外围交换模块RSM是PSM或中心模块局(SNM)的延伸局,RSM的结构与PSM基本相同。其用途为:远端各类用户的接入。远端用户之间完成接续交换。可与PSM或中心模块局实现中心联网。RSM可实现内部交换,用户在使用时与在PSM中使用没有任何区别。RSM与PSM或中心局(SNM)连接方式:通过数字中继接口,以PCM形式通过PCM传输终端将RSM接入系统;通过PSM/RSM两端的光纤接口直接相连,这种连接方式为ZXJ10(10.0)的组

7、网提供了方便 。2.2.3 分组交换处理模块(PHM)PHM分组交换处理模块,结构与PSM相类似,只是增加了入口单元AU来提供与分组网的互通功能。分组交换一般采用的是X.25协议,因此,PHM中的消息处理主要采用的处理可以支持caseA和caseB两种呼叫形式:caseA:B通道分组数据由PHM中COMM/MP负责处理。caseB:B通道分组数据由交换网送到PSPDN侧的AU单元,由AU单元进行X.25处理。2.2.4 消息交换模块(MSM)消息交换模块MSM主要完成各模块之间的消息交换。PSM,RSM,,PHM经光纤连接到SNM,由SNM的半固定接续将其中的通信时隙连至MSM,MSM中的MP

8、根据路由信息完成消息的交换。 MSM与PSM中的主控单元结构相同, 由一对主备MP和若干COMM子单元组成,当系统较大一对MP的处理能力不够时,可以通过以太网进行扩充,提高数据交换能力。其结构如图2.2-2所示。图2.2-2 MSM结构示意图2.2.5 中心交换模块(SNM)中心交换模块(SNM)是多模块局系统的核心模块,主要完成多模块系统的各个模块之间的话路交换,并将来自多模块的通信时隙经半固定连接后送至MSM。中心交换模块SNM可以有以下几种单元:中心数字交换网单元(简称S网),每个机框为2个8K交换平面共16K(每平面为主备复用式),通过叠加框来实现32K中心交换网。主控单元,其结构与P

9、SM中的主控单元结构相同。主要是控制中心交换网的接续,以及对DT监控。数字交换网单元(简称T网),它是系统基准时钟提供层和远端接入模块扩展层,结构与PSM 的T 网结构相同。多模局时中心交换模块侧还配备光接口单元。与PSM中的光接口单元对接,用于下带一些PSM外围交换模块。中心交换模块(SNM)的结构如图2.2-3所示。图2.2-3 SNM结构示意图2.2.6 操作维护模块(OMM)ZXJ10(V10.0)的OMM操作维护维护模块亦称为后台操作维护系统,它主要区别于前MP/Comm操作维护系统,前后台是通过以太网总线10Base2 相连接,MP向后台OMM发送运行状态信息,而OMM 向MP发送

10、人机命令, 系统装载文件等消息。后台OMM主要功能进程调度及定时系统;告警控制与处理恢复;初始运行程序装载及版本升级;前后台通信,消息交换;监控信息显示处理;文件生成与管理;在线测试与输出结果;112申告处理;计费管理与话单处理;话务管理与服务质量跟踪;数据管理(包括用户数据,局数据)。后台OMM与前台MP的连接示意图图2.2-4 后台OMM与前台MP的连接示意图后台OMM与前台MP之间可携带多台维护终端,当系统需要扩展时,可通过与MP之间的Ethernet扩展总线进行扩充,再增加维护终端。后台与前台对系统各PSM的消息通信统一由各PSM的MP传送到中心局的MP,再由中心局MP(前台)通过以太

11、网总线传到后台维护终端。2.2.7 远端用户单元(RLM)ZXJ10(V10.0)的RLM是运用于远端用户群的用户单元,主要为远端集群用户提供接入,一般限于1000门以内。RLM结构形式与PSM相类似,由用户单元和传输单元组成,其用户单元与PSM的用户单元完全相同,传输单元可以选择PCM方式或光纤方式,提供32Mb的信息通道连接母局,一个RLM最多允许连接1920个(模拟)用户。RLM的传输单元具有时钟提取电路,作为RLM与母局时钟同步的基准。2.3 各功能单元及单板简介2.3.1 用户单元用户单元是交换机与用户之间的接口单元,主要分布在PSM、RSM和RLM中。其总容量为960户模拟用户或4

12、80个数字用户。主要由模拟用户板ASLC、数字用户板DSLC、用户单元处理板SP和跨层处理接口电路板SPI、多任务测试板MTT和用户层背板BSLC组成。每个用户单元占用二个机框,DSLC和ASLC可以混插,BSLC板是为用户单元各单板安装和连接的母板。2.3.1.1 用户单元结构图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POWASLC1SLC2SLC3SLC4SLC5SLC6SLC7SLC8SLC9SLC10SLC11SLC12SLC13SLC14SLC15SLC16SLC17SLC18SLC19SLC20MTTMTTSPIISPIIPOWAP

13、OWASLC1SLC2SLC3SLC4SLC5SLC6SLC7SLC8SLC9SLC10SLC11SLC12SLC13SLC14SLC15SLC16SLC17SLC18SLC19SLC20MTTMTTSPSPPOWA图2.3-1用户单元结构用户单元中实现了动态时隙分配,在动态时隙分配的基础上实现了动态集中比控制,因此时隙利用率大大提高。某一用户时隙的占用是由SP根据该用户在摘机队列中的次序分配时隙给该用户的,一旦时隙占用满负荷限值时,由SP控制给后续的起呼者送出告忙音。在远端用户单元RLM中,当RLM与母局间的连接发生故障时,SP使单元内部用户之间的呼叫接续得以实现,并对用户呼叫进行计费暂存储

14、,待故障恢复后转发给母局MP,这时MTT实现了信号音和DTMF收号的功能。2.3.1.2 用户单元内单板介绍模拟用户板ASLC模拟用户板ASLC的用户电路具有BORSCHT七种基本功能。即: B (Battery): 馈电功能,即由交换机给用户电话机等终端以恒流的方式馈电。 O (Over-voltage Protection):过压保护功能,使得雷击、市电触碰或其它方式的过电压侵扰 用户线路时,用户电路以及交换机内其它部分不受破坏。 R (Ringing):振铃功能,向用户电话机等终端馈送通知铃流。 S (Supervision):监视功能,扫描用户线状态并检测摘挂机信号。 C (Co-decoder):编译码功能,完成话音信号的A/D变换和D/A变换。 H (Hybrid):二 / 四线混合转换功能。 T (Test):测试接口,为用户电路的内 / 外线测试而设置的接口电路。除上述基本功能外,ASLC还具有极性反转、16K脉冲脉冲馈送、增益可调等功能,适用于远距离传输。ASLC中采用高集成度的IC,每板可容24路模拟用户。模拟用户电路原理框图图2.3-2 模拟用户电路原理框图数字用户板DSLCISDN用户主要有两种类型的用户,一种是基本速率用户(BRA),另一类是基群速率用户(PRA),通常将它们称为2B+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