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井空气加热室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8387225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井空气加热室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主井空气加热室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主井空气加热室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主井空气加热室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主井空气加热室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主井空气加热室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井空气加热室施工组织设计(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井空气加热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编制依据1.1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以下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编GB50300-2001GB50202-200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GB50303-2001JGJ59-99JGJ80-91MT5010-95JGJ33-86JGJ46-88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煤矿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建筑机

2、械使用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建筑施工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2003)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GB50018-2002)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J81-2002)1.2建设单位有关文件 1.3施工图纸、招标文件、招标答疑等资料。1.4施工现场条件。1.5 IS09001-2000标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及中煤第五建设公司质量管理手册、质量管理程序文件1.6 IS014001-1996标准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中煤第五建设公司环境管理手册、环境管理程序文件。1.7 GB/T28001-2001标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中煤第五建设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职业

3、健康安全管理程序文件。1.8相关建筑类规范及标准。第二章工程概况本工程轴线尺寸为11.5 x 10.2m,共一层,建筑高度为6m;建筑面积为133.9m2。基 础为混凝土独立基础,共8个。内设两台热风机,风机基础、风道及柱基础混凝土强度 等级均为C35,主体为钢框架结构,墙及屋面均为100mm后复合彩钢板,门窗为塑钢门 窗。本工程土 0.00标高相当于绝对标高1155m室内外高差0.2 m,第三章施工部署第一节质量目标本工程质量目标为合格。第二节施工进度本工程施工日历总工期为30天,其施工进度安排详见附图一。施工中根据工作量 合理配置劳动力,按施工段合理组织施工。第三节 施工项目管理组织机构施

4、工项目管理机构详见附图二。第四节施工方案及劳动力组织一、土方工程:根据工程特点,采用一台 EX320型反铲挖掘机大开挖,人工随机械修理边坡,土方由自卸汽车运至甲方指定地点。土方开挖边坡坡度为1:0.33,土方开挖时基坑四周设防护栏杆。回填土采用蛙式打夯机分层夯实,、基坑上部边缘设置挡 水墙。二、 砼采用商品混凝土浇筑,砂浆采用 350型搅拌机集中拌料,利用运输车送至 工作面。三、基础及主体模板采用钢模板。四、 现场水平运输采用1台装载机、1台1T自卸翻斗车及小推车5辆。五、钢筋连接采用人工绑扎,钢筋接头采用绑扎连接;接头按设计及规范要求错 开。七、预埋铁件由专人负责,严格保证预埋精度,严禁漏埋

5、。八、劳动力组织(一)、施工组织计划投入1个土建综合施工队,全面负责该工程所有各分部分项工程。(二八人员组织1、本工程采用项目法施工,成立施工项目部,设项目经理1人,生产副经理1人, 技术负责人1人,经营副经理1人,安全副经理1人,技术员2人,专职质量检查员1 人,材料员1人。2、生产工人(按生产高峰计算):瓦工5人,木工10人,钢筋工5人,安装工人 15人,共35人。第五节设备及材料组织一、设备组织所有施工设备由公司机电设备科准备,项目部将机械设备计划(见附表)报机电 设备科,机电科根据施工进度及时组织设备进场,进场设备完好率必须达100%二、材料组织:按预算分解各分项工程所用材料并提出各阶

6、段材料计划,结合施工进度要求及时 组织货源。材料进场时,实行验收制度,不合格品严禁入场。第六节施工平面布置施工平面布置,详见附图五。第四章施工准备第一节技术准备一、施工前进行现场调查,弄清楚现场已有建筑、管线情况等后填写现场调查报 告,并绘出现场已有建筑平面布置图。二、与建设单位联系,以书面形式办理该工程使用基点、基线移交手续,然后根 据施工要求增设基点。三、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等尽快熟悉图纸,做好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工作,并提 出各阶段材料计划、半成品(门窗、预埋件等)加工单,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四、分别组织施工人员学习、了解本工程的施工工艺,针对性地进行岗位培训, 使工人熟悉施工规范及操作规程

7、。五、材料人员认真落实材料货源,做好合格供方的评审工作。六、根据施工图纸,准备与本工程相关的规范、标准及有关图集第二节现场准备一、施工前进行现场调查,并填好现场调查报告。与建设单位联系核实四通一平 条件,并拆除场内其它障碍物。二、根据施工平面布置图,在施工现场铺设临时道路及混凝土搅拌场地。三、机电人员提前做好施工设备使用前的检修保养工作,确保施工设备完好率100%四、施工现场临时用水方案施工用水高峰主要集中在主体结构砼和墙体、装饰施工用水等。施工前根据主体结构砼用水量计算结果,确定施工现场水管布置。五、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为了确保施工用电安全,现场临时施工用电应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8、JGJ46-88)进行设计计算,确定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第五章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一、工程测量及放线施工为确保工程的平面位置正确,竖向标高准确、施工偏差控制在规范精度要求范围 内,配备先进的测量仪器和富有经验的测量人员及科学的测试手段与建立合理的检测网 络进行结构施工总平布置控制及其它分部项测量工作是达到本工程几何尺寸准确的必 备条件,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将遵循整体控制局部, 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施工方法。主要 施工测量仪器置见下表测量仪器配备表。测量仪器配备表名称型号数量精度用途经纬仪J212角度及垂直度测量水准仪S3自动安平13mm施工水准测量50m钢卷尺2经检验合格垂直、水平距离测量线锤

9、2垂直度测量注:仪器设备均在检验合格准用期内。、轴线定位及高程控制我单位进场后将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水准坐标系和施工总平面图等有关资料进行 测设放线,然后报监理复核,最后报建设单位测绘部门验收确认。(一)平面轴线控制根据本工程总平面图及基础平面形状,在基础施工时拟建立一个满足施工要求的矩 形控制网。进驻现场后,依据预选的控制网及建设单位移交的测量点位,在基坑四周确立主要轴线控制点,经检验闭合后漆上红三角标志,并确保牢固、稳定,并用砼保护, 以供地下基础施工放线时使用。(二)高程控制:根据总平面和建设单位移交高程位置确定该工程的土0.00定位标高,本工程土0.00相当于绝对标高1155.0m。水准

10、点利用精密水准仪从建设单位交给的水准点将建筑物标高控制点转至工地开 挖影响线以外在该工程的东、西、南、北各设置一个监控水准点上,并做好保护工作, 并且对该点经常性的(一般一个月)进行复核。基础施工阶段,用S3水准仪将测设点引至已施工完的井塔墙壁上,进行地下基础 施工的高程控制。当基础施工完后,标高点即转在基础上,解除外围标高的控制,以内 部标高控制整个建筑物,将外部标高控制点作为建筑物的沉降观测依据。二、土方工程(一)土方开挖1、根据建设单位提供基线点,放出开挖灰线,经建设单位工地代表和监理复验无 误后方可开始土方开挖。2、定位放线控制基槽,高程控制点应注意保护,防止运输车辆及人为的破坏。3、

11、土方采用EX320型反铲挖掘机进行土方开挖,8T自卸车进行土方外运。开挖时采用大开挖方式、人工修理边坡,土方开挖坡度为1:0.33。挖土时,底部预留300mm采用人工清挖,以防扰动地基土。4、土方挖至设计标高后由甲方组织相关单位进行验槽,合格后再进行上部基础工 程的施工。(二)土方回填1、填土前,应将基坑内所有杂物清理干净,然后经基础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回 填土的施工。2、填方土料为基坑开挖时存放粘土,回填时应将其内杂物及腐质土清理干净,其 含水量应满足规范要求3、填方每层铺土厚度为200-250伽,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遍数 3-4遍,并辅以 人工打夯,人工打夯时铺土厚度不大于 200伽。三、

12、独立基础施工土方开挖完毕并经验槽合格后,通过经纬仪将控制轴线投放至基坑坑底上, 然后根 据控制轴线放出垫层边线(可用白灰撒出)。根据放出的垫层边线采用模板支设垫层模 板。经项目部技术人员对模板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垫层混凝土的浇筑。在垫层混凝土强度达到能上人时,根据控制线将轴线投放至垫层上, 并用墨线弹出 基础外边线及柱子边线。然后在基础位置帮扎基础钢筋网片及柱插筋,待钢筋帮扎好后 按基础边线支设基础模板并加固。 基础模板及钢筋经项目部技术人员合格后报监理、 甲 方验收,验收合格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四、钢筋工程施工钢筋在现场加工成型、绑扎,所有梁板钢筋的制作、绑扎,均应满足O3G101-1图集要求

13、、图纸设计要求及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一)钢筋检验:本工程所用钢筋为 HPB235级钢、HRB335级钢。钢筋进场时供应 商要提供钢材出厂合格证、炉号和批次;进场后试验员根据规范要求会同业主、监理见 证取样送试验室做钢筋复试,钢筋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二)钢筋加工:钢筋加工场配备有钢筋切断机、弯曲机、闪光对焊机等相应设施, 并设置防雨棚。钢筋配筋工作先由技术人员进行钢筋翻样, 经技术负责人复核后方可下料,由专职 配筋人员严格按配料表制作。钢筋下料前应做好计划,长短料搭配使用。钢筋加工过程 中要注意钢筋弯钩等构造要求严格按图纸和规范的规定加工成型。(三)钢筋堆放:成型钢筋要堆放在指定的场

14、地内,需架空堆放,防止污染,并进 行统一的挂牌标识,标识要注明使用部位、规格、数量及尺寸等内容。严禁多层重叠码 放以防钢筋变形。原材料应分规格、品种分开堆放,标识要注明规格、数量、进场日期、 产地等。(四)钢筋绑扎1、柱钢筋绑扎:首先检查柱四周是否已弹出控制线,柱子钢筋是否发生位移,如 发现位移应按要求作出相应的处理, 然后进行柱钢筋绑扎。按图纸要求用粉笔划出箍筋间距线,由上往下绑扎。绑扎时箍筋的弯钩叠合处应沿柱竖筋交错布置并绑扎牢固,并注意箍筋的135角的二次成型到位;同时在绑扎过程中要注意柱筋绑扎成型后的垂直 度控制,以利支模。2、梁钢筋绑扎:首先分清主次梁的关系,按先主后次的顺序进行绑扎

15、,然后在梁模板上画出箍筋间距(注意主梁加密区的加密及主次梁相交处箍筋加密),摆放箍筋时要注意:箍钩宜放在梁的受压区内,即梁跨中 L/2区段,箍钩放在梁上缘;支底边缘以 外L/4区段,箍钩放在梁下缘,以利提高箍筋的受力性能。先穿主梁的下部纵筋,再穿 次梁的下部纵向钢筋,然后主次梁上部钢筋,调整箍筋间距,逐个绑牢,设置保护层钢 垫块。受力钢筋为双排时,需用 25的短钢筋垫在两层钢筋之间,钢筋间距为1000。 同时要注意施工缝的留设,甩出梁板钢筋要既便于施工又要符合规范要求。3、板钢筋绑扎:板筋绑扎前首先要清理模板上的杂物,并用粉笔在模板上划好主 筋、分布筋间距,然后布筋绑扎。4、钢筋的保护层控制:柱、梁及板钢筋保护层控制采用钢垫块、卡,间距为 600mm 梅花型布置。五、混凝土工程施工本工程采用商品砼,砼强度等级设计为 C35(一)原材料:水泥采用42.5R级普通水泥,中粗砂,含泥量不超过 3%;碎石粒 径525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