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观念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8387112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0.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教育观念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体育教育观念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体育教育观念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体育教育观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教育观念(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体育教育观点学校体育作为国民体育的基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要教育学生实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面对21 世纪,学校体育教育的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提升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提升运动成绩,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和一大批体育骨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点和习惯,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好基础。所以,我们对体育教育观点也应有所转变,应以终身体育观为出发点,对体育教育的理解从低级走向高级,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单一走向多元,由局部走向整体。1 理解观的转变体育的功能具有多因素,如健身、健美、医疗保健、延年益寿的生物功能和教育、政治、经济的社会功能。其价值不但是为了健康、娱乐,或为升学、

2、就业作准备,而是为了人的一生作准备。所以,应根据体育学科特点,从知识、技术的传授,身体素质的锻炼以及情感教育入手,采取科学的方法对学生实行教育。在教学中,不但要强化体育知识,还要注意社会知识、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使学生的知识达到广、博、精、深,为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不但要锻炼学生的身体,还要发展学生的思维水平,培养非智力因素;不但要教会学生学会知识、技术、技能,还要教会学生会学习;不但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还要教会学生如何生存。要注意培养“学是为了用”的观点,努力创设学生动脑、观察、练习、创造的机会,充分发挥体育多功能的作用,为提升学生全面素质服务。2 教师观的转变实施素质教育,教师是关键

3、因素。在其他学科中,随着学科内容的更新发展,从事这门学科的教师都要进修和培训,学习一些相关教育理论方面的课程,如教学论、课程论、教育学、心理学等。不过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却很少有机会“充电”,通常一个大学本科毕业的体育教师,二十年前学习的知识至今还能完全胜任现代教学,这在知识更新如此迅速的年代,怎么能相适合?其结果必然导致体育教育落后于现实。体育教师既是脑力劳动者又是体力劳动者,他们并不是社会世俗偏见认为的“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不能只满足于“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的传统模式,应形成多层复合结构:( 1)掌握相关当代自然和人文两方面的基本知识,具有工具性学科的扎实基础,并能熟练使

4、用。( 2)更多地了解和熟悉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知识,了解体育教育对社会、人类进步的人文价值,从社会发展来揭示、理解学生素质发展的规律性;提升人际交往中语言、文字的表达水平、外语水平,具备计算机一般知识和操作技能。( 3)对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花更多的精力去设计教学,在课堂上更多地注重学生和整个教学进程状况。( 4)应注重现代教育理论和思想、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现代教学手段及教学科研等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还应结合教学实行教育研究,每学期都应写一些科研论文。教师不是单纯地实行知识的传授,而是像心理学工作者那样,发现学生心灵的

5、奥秘,捕捉学生内心的感受,培养学生健康良好的个性,建立起高尚美好的情操。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对学生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未来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归根到底是对教师的要求。无论是教育观点的更新,还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都将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和态度。教师除应注意完善知识结构、提升教学水平、专业技能之外,更应该注意培养良好的个性和心理品质,从政治、道德、知识、水平、心理、审美等诸方面提升自己,使其全面发展和综合提升,成为全能型、开拓型、创造型的教师。3 教材观的转变在高科技蓬勃发展的今天,教学内容的现代化是我国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是小学、中学、中专、大学的教学内容没有真正

6、地构成有机的整体。各层次的教材内容缺乏传递性和发展性,致使体育教学内容在低水平上重复,处于陈旧和滞后状态,缺乏时代性和超前性,与学生的现实需求和未来的实际需要不相一致。 21 世纪是全面提升民族素质的时代,体育教材应与培养学生水平和未来实际需要挂钩,使一些具有时代性和实用性的体育内容进入体育教学,删 除效果较差的教材,使教学中的体育与生活中的体育更加接近,使教 材反映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果,让学生能学习和掌握体育学科中的新 成果、新技术、新动态,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材应反映体 育学科的基本结构,增强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比重,使学生便于学 习、掌握本学科的基本框架,提升理论水平。第三,教材

7、应多样化, 除了必修课外,还应开设各种类型的选修课,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第四,增加教材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增加体育 史、教学和训练范例、评价标准和方法。为此,作者认为,不同类别 的学校应从本专业出发,设置和安排教材内容,不能千篇一律。如对 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在体育教材中增加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 方面的知识,使学生能对某些运动项目的技术动作实行力学分析,了 解和掌握科学训练手段;对医学专业的学生可增加人体解剖学、生理 学、战地救护等内容,了解做某一项目技术动作时哪些肌肉参与作功, 如何训练其功能及健康方面的指导;对海洋、航海专业可增加水上项 目、海上自救、生存水平锻炼及专业技能项目等内容。这样,学生既 学习了体育知识,又巩固了本专业的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体育 的兴趣,并使教材在今后的实践中具有参考和实用价值。总来说之,教材的制定应考虑现代化、理论化、结构化、多样化、趣 味化,教材内容应含有诸多层次:知识层次、水平层次、情感层次、 认知层次、教学思想和方法层次。新晨范文网:体育教育观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