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期末用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8386435 上传时间:2022-09-0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期末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期末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期末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期末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期末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期末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期末用(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维生素一、名词解释1、维生素二、填空题 1、维生素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作为酶的组成成分,参与体代过程。2、维生素按溶解性可分为和。3、水溶性维生素主要包括和VC。4、脂脂性维生素包括为、和。三、简答题1、 简述B族维生素与辅助因子的关系。【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 维生素:维持生物正常生命过程所必需,但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量很少,必须食物供给一类小分子有机物。二、填空题1、 辅因子;2、 水溶性维生素、脂性维生素;3、 B族维生素;4、 VA、VD、VE、VK;三、简答题V需要该因子的酶生化作用有机辅因子名称及符号B1脱羧酶转移羧基TPP焦磷酸硫胺素B2氧化酶传递氢电子FMN

2、黄素单核苷酸FAD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B3酰化酶转移酰基CoA-SHCoAacylcarrier protein (ACP) (酰基载体蛋白)B5各种脱氢酶传递氢电子NAD+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CoNADP+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CoB6转氨酶、脱羧酶转移氨基PLP磷酸吡哆醛/胺PMPB7各种羧化酶参与CO2固定BCCP生物素羧基载体蛋白B11一碳单位代的各种酶类转移甲基、亚甲基亚胺甲基、甲酰基FH4或THFA四氢叶酸B12变位酶转移甲基脱氧腺苷钴胺素生物氧化一、名词解释1.生物氧化 2.呼吸链 3.氧化磷酸化 4. P/O比值二、填空题1生物氧化是_ 在细胞中_,同时产生_ 的过程。3高

3、能磷酸化合物通常是指水解时_的化合物,其中重要的是_,被称为能量代的_。4真核细胞生物氧化的主要场所是_ ,呼吸链和氧化磷酸化偶联因子都定位于_。5以NADH为辅酶的脱氢酶类主要是参与_ 作用,即参与从_到_的电子传递作用;以NADPH为辅酶的脱氢酶类主要是将分解代中间产物上的_转移到_反响中需电子的中间物上。6由NADHO2的电子传递中,释放的能量足以偶联ATP合成的3个部位是_、_ 和_ 。9琥珀酸呼吸链的组成成分有_、_、_、_、_。10在NADH 氧化呼吸链中,氧化磷酸化偶联部位分别是_、_、_,此三处释放的能量均超过_KJ。12ATP生成的主要方式有_和_。14胞液中-磷酸甘油脱氢酶

4、的辅酶是_, 线粒体中-磷酸甘油脱氢酶的辅基是_。16呼吸链中未参与形成复合体的两种游离成分是_和_。26NADH经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可产生_个ATP,琥珀酸可产生_个ATP。三、问答题1试比拟生物氧化与体外物质氧化的异同。2描述NADH氧化呼吸链和琥珀酸氧化呼吸链的组成、排列顺序及氧化磷酸化的偶联部位。7简述化学渗透学说。【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物质在生物体进展的氧化反响称生物氧化。2代物脱下的氢通过多种酶与辅酶所催化的连锁反响逐步传递,最终与氧结合为水,此过程与细胞呼吸有关故称呼吸链。3代物脱下的氢经呼吸链传递给氧生成水,同时伴有ADP磷酸化为ATP,此过程称氧化磷酸化。4物质氧化时每

5、消耗1摩尔氧原子所消耗的无机磷的摩尔数,即生成ATP的摩尔数,此称P/O比值。二、填空题1.有机分子 氧化分解 可利用的能量 3.释放的自由能大于20.92kJ/mol ATP 通货 4.线粒体 线粒体膜 5.生物氧化 底物 氧 H+e- 生物合成 6.NADH-CoQ Cytb-Cytc Cyta-a3-O2 9复合体 泛醌 复合体 细胞色素c 复合体10 NADH泛醌 泛醌细胞色素c 细胞色素aa3O2 30.512氧化磷酸化 底物水平磷酸化14 NAD+ FAD16泛醌 细胞色素c26. 3 2 三、问答题1生物氧化与体外氧化的一样点:物质在体外氧化时所消耗的氧量、 最终产物和释放的能量

6、是一样的。生物氧化与体外氧化的不同点:生物氧化是在细胞温和的环境中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下逐步进展的,能量逐步释放并伴有ATP的生成, 将局部能量储存于ATP分子中,可通过加水脱氢反响间接获得氧并增加脱氢时机,二氧化碳是通过有机酸的脱羧产生的。生物氧化有加氧、脱氢、脱电子三种方式,体外氧化常是较剧烈的过程,其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是由物质的碳和氢直接与氧结合生成的,能量是突然释放的。2 NADH氧化呼吸链组成及排列顺序:NADH+H+复合体FMN、Fe-SCoQ复合体Cytb562、b566、Fe-S、c1Cytc复合体Cytaa3O2 。其有3个氧化磷酸化偶联部位,分别是NADH+H+CoQ,CoQC

7、ytc,Cytaa3O2 。 琥珀酸氧化呼吸链组成及排列顺序:琥珀酸复合体(FAD、Fe-S、Cytb560)CoQ复合体Cytc复合体O2。其只有两个氧化磷酸化偶联部位,分别是CoQCytc,Cytaa3O2 。7.线粒体膜是一个封闭系统,当电子从NADH经呼吸链传递给氧时,呼吸链的复合体可将H+从膜侧泵到膜外侧,从而形成H+的电化学梯度,当一对H+ 经F1F0复合体回到线粒体部时时,可产生一个ATP。糖 类 代 一、名词解释1糖酵解glycolysis2糖的有氧氧化3磷酸戊糖途径6三羧酸循环krebs循环11糖酵解途径二、填空题1葡萄糖在体主要分解代途径有、和。2糖酵解反响的进展亚细胞定位

8、是在,最终产物为。3糖酵解途径中仅有的脱氢反响是在酶催化下完成的,受氢体是。两个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响分别由酶和酶催化。4肝糖原酵解的关键酶分别是、和丙酮酸激酶。56磷酸果糖激酶1最强的变构激活剂是,是由6磷酸果糖激酶2催化生成,该酶是一双功能酶同时具有和两种活性。61分子葡萄糖经糖酵解生成分子ATP,净生成分子ATP,其主要生理意义在于。7由于成熟红细胞没有,完全依赖供给能量。8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含有维生素、和。9三羧酸循环是由与缩合成柠檬酸开场,每循环一次有次脱氢、次脱羧和次底物水平磷酸化,共生成分子ATP。 10在三羧酸循环中催化氧化脱羧的酶分别是和。11糖有氧氧化反响的进展亚细胞定位是和。

9、1分子葡萄糖氧化成CO2和H2O净生成或分子ATP。13人体主要通过途径,为核酸的生物合成提供。15因肝脏含有酶,故能使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而肌肉中缺乏此酶,故肌糖原分解增强时,生成增多。21.纤维素是由_组成,它们之间通过_糖苷键相连。 24.乳糖是由一分子_和一分子_组成,它们之间通过_糖苷键相连。27.糖苷是指糖的_和醇、酚等化合物失水而形成的缩醛(或缩酮)等形式的化合物。28.判断一个糖的D-型和L-型是以_碳原子上羟基的位置作依据。 三、问答题1简述糖酵解的生理意义。2试比拟糖酵解与糖有氧氧化有何不同。3简述三羧酸循环的特点及生理意义。4试述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7简述6-磷酸葡萄糖

10、的来源、去路及在糖代中的作用。【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1缺氧情况下,葡萄糖分解生成乳酸的过程称之为糖酵解。 2葡萄糖在有氧条件下彻底氧化生成CO2和H2O的反响过程称为有氧氧化。36-磷酸葡萄糖经氧化反响和一系列基团转移反响,生成CO2、NADPH、磷酸核糖、6-磷酸果糖和3-磷酸甘油醛而进入糖酵解途径称为磷酸戊糖途径或称磷酸戊糖旁路。6由草酰乙酸和乙酰CoA缩合成柠檬酸开场,经反复脱氢、脱羧再生成草酰乙酸的循环反响过程称为三羧酸循环。由于Krebs正式提出三羧酸循环,故此循环又称Krebs循环。11葡萄糖分解生成丙酮酸的过程称之为糖酵解途径。是有氧氧化和糖酵解共有的过程。 二、填空题 1糖

11、酵解 有氧氧化 磷酸戊糖途径 2胞浆 乳酸 33-磷酸甘油醛脱氢 NAD+ 磷酸甘油酸激 丙酮酸激 4磷酸化酶 6-磷酸果糖激酶-1 52、6-双磷酸果糖 磷酸果糖激酶-2 果糖双磷酸酶-2 64 2 迅速提供能量 7线粒体 糖酵解 8B1 硫辛酸 泛酸 B2 PP 9草酰乙酸 乙酰CoA 4 2 1 12 10异柠檬酸脱氢酶 -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 11胞浆 线粒体 36 38 13磷酸戊糖 核糖 15葡萄糖-6-磷酸 乳酸21 D-葡萄糖 -1,424 D-葡萄糖 D-半乳糖 -1,427 半缩醛或半缩酮羟基28 离羰基最远的一个不对称三、问答题1糖酵解的生理意义是:1迅速提供能量。这对肌

12、肉收缩更为重要,当机体缺氧或剧烈运动肌肉局部血流缺乏时,能量主要通过糖酵解获得。2是*些组织获能的必要途径,如:神经、白细胞、骨髓等组织,即使在有氧时也进展强烈的酵解而获得能量。3成熟的红细胞无线粒体,仅靠无氧酵解供给能量。2糖酵解与有氧氧化的不同 糖 酵 解 有 氧 氧 化反响条件 缺氧 有氧进展部位 胞液 胞液和线粒体关键酶 己糖激酶葡萄糖激酶、 除酵解途径中3个关键酶外还有丙酮酸脱氢 磷酸果糖激酶-1、丙酮酸 酶复合体、异柠檬酸脱氢酶、-酮戊二酸脱 激酶 氢酶复合体、柠檬酸合成酶产能方式 底物水平磷酸化 底物水平磷酸化和氧化磷酸化终产物 乳酸 CO2和H2O产生能量 少1分子葡萄糖酵解净

13、产 多1分子葡萄糖有氧氧化净产生3638 生2分子ATP 分子ATP生理意义 迅速提供能量;*些组织依 是机体获能的主要方式 赖糖酵解供能 3三羧酸循环的反响特点:1TAC是草酰乙酸和乙酰CoA缩合成柠檬酸开场,每循环一次消耗1分子乙酰基。反响过程中有4次脱氢3分子NADH+H+、1分子FADH2、2次脱羧,1次底物水平磷酸化,产生12分子ATP。2TAC在线粒体进展,有三个催化不可逆反响的关键酶,分别是异柠檬酸脱氢酶、-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柠檬酸合成酶。3TAC的中间产物包括草酰乙酸在循环中起催化剂作用,不会因参与循环而被消耗,但可以参与其它代而被消耗,因此草酰乙酸必需及时的补充可由丙酮酸羧化或苹果酸脱氢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