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答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8385746 上传时间:2022-08-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防医学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预防医学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预防医学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预防医学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防医学答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病率:一定时期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职业病: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与时间超过一定限度时,人体不能代偿其所造成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病理改变,从而出现相应的临床征象,影响劳动能力的一类疾病。环境污染:由于人类活动使有害的物质或因素进入环境,造成环境的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环境质量下降,影响人类及其他生物生存、发展的现象。概率:描述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值。地方病某些在特定地域内经常发生并相对稳定,与地理环境中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总体: 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性质相同的所有观察单位的集合。计量资料:对每一个观察对象的观察指标用定量的方法测定其数值大小所得的资料,有度量衡单

2、位,如身高、体重、血压、血红蛋白等暴发: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同类的病健康:是一种动态的身体、心理、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又称为物质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它包括各种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条件。公害病:是指由严重的环境污染引起,经过政府认定的一类地区性环境污染性疾病。生态系统: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由生物群落(包括微生物、动物、植物和人类等)与非生物环境(包括空气、水体、土壤等)所组成的生物环境体系。是生物圈内物质和能量循环的功能单位。食物链:是指环境中较低级别的生物

3、体以食物形式被另种生物体吞食,而后者又被较高级别的生物体吞食,在生物体之间构成不同营养级别的生物体逐级被吞食的生存链关系。二次污染:是指污染物排放到环境中后,在环境中发生各种反应而转化形成的与一次污染物理化性状不同的新污染物。剂量-效应关系:指某化学物质的摄人量与其引起机体生物学效应强度之闻的关系。剂量-反应关系:指暴露于某化学污染物的群体中,暴露剂量与群体中出现某种强度的生物学效应的发生率之间的关系。三级预防:又称临床预防,是在疾病的临床期为了防止疾病恶化、预防并发症、减少不良反应、阻止残疾、促进康复、延长寿命而采取的及时而合理的治疗措施。传染病:是指由特异病原体或其毒性产物所引起的一类疾病

4、。病原体或其毒性产物通过感染的人、动物或储存宿主直接或间接地传染给易感宿主。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包括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病原携带者:是指没有任何临床表现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体内排出后,侵入新的易感宿主前,在外界环境中所经历的全部过程。易感人群:是指有可能发生传染病感染的人群。抽样误差:由个体变异和抽样造成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和样本统计量之间的差异,称为抽样误差。标准误:样本均数的标准差称为均数的标准误,简称为标准误,用x来表示。假设检验:旧称显著性检验,是统计推断的重要内容它是指先对总体的参数或分布作出某种

5、假设,再用适当的统计方法根据样本对总体提供的信息,推断此假设应当拒绝或不拒绝样本: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部分观察单位变量值的集合。误差:是指实测值与真值之差,按其产生的原因和性质可分为随机误差与非随机误差两大类,后者又可分为系统误差与非系统误差两类。秩和检验:是将定量数据从小到大、等级从弱到强或从强到弱转换成秩后(秩转换),求秩和,计算检验统计量一秩统计量,作出统计推断。普查:是指在特定时间内,对特定范围人群的每一个成员所进行的调查,也称全面调查。系统抽样:也称为机械抽样,是按照一定顺序,机械地每隔若干个研究对象抽取一个对象的抽样方法。病例对照研究:又称为回顾性研究,是选择患有所研究疾病的病人作为

6、病例组,同时选择未患该病的人作为对照组,调查这两组人群既往暴露j于假设危险因索的情况,然后比较两组人群对假设因素的暴露比例。队列研究:是选定暴露于及未暴露于某因素的两组人群分别作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随访观察一定的时期,比较两组人群某种(或某些)疾病的发生或死亡情况,以检验该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强度的一种观察性和分析性研究方法。筛检试验:是指筛检所使用的各种手段和方法,常用的方法有体检、实验室检查、问卷调查等。直线相关:直线相关又称简单相关,用于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线性关联程度与相关方向,适用于双变量正态分布资料。患病率:又称现患率或流行率,是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的

7、比值。病死率:表示在一定时间内患某病的人群中因该病而死亡者占总患病人群的 比值。二次污染物:排入环境的污染物在物理、化学等因素的作用下发生变化,或与环境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所形成的理化性质不同于一次污染物的新的污染物,称之。健康监护:通过各种检查,分析和评价职业性有害因素对接触者健康的影响及其程度,掌握作业工人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健康损害征象,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有害因素所致疾患的发生和发展。 三间分布:疾病在地区、时间和人群的分布,反应了疾病的致病因素会哦影响因素在地区、时间和人群中作用的差异和变化规律。流行:是指某病在某地区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散发发病率水平。如流感、霍乱的世

8、界大流行。死亡率:指某人群在一定时期内死于所有原因的人数在该人群中所占比例。现况研究:在特定时点或时期内,对特定人群中某疾病或健康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调查,从而探索具有不同特征的暴露情况与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关系。筛选:运用简便快捷的试验或其它措施,将可能有病但尚健康的人,同可能无病的人区别开来,以对疾病做出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达到最佳的预后。相对危险度(RR):为暴露人群与非暴露人群中发病率或死亡率之比。预防医学:是研究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和疾病的作用规律,分析和评价环境中致病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通过公共卫生措施达到预防疾病、增进健康的一门科学。生态平衡: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

9、、生物各种种群之间存在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彼此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有效氯:凡含氯的化合物中氯的化合价大于-1的氯。尘肺:又称肺尘埃沉着病,是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矽肺:由于在工作场所中长期吸入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较高的粉尘达一定量所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光化学烟雾:大气中因光化学反应而形成的有害混合烟雾。飘尘:粒径小于10m的浮游微粒。其含量是评价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重要指标。克汀病:是一种呆小症,其发病原因是小儿甲状腺功能不足所致。自净作用:生态系统一种自我调节的机制,通过其自身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作用使污染环境逐

10、渐恢复到原来状态的过程。初级卫生保健:是社区内的个人和家庭能够普遍获得的基本卫生保健,这类保健的获得要采取他们能够接受且充分参与的方式,并且社区和国家能够承担所发生的费用。食物中毒:指食用了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正态分布:指变量的频数或频率呈中间最多,两端逐渐对称地减少,表现为钟形的一种概率分布。标准差:也称均方差,是各数据偏离平均数的距离的平均数,它是离均差平方和平均后的方根,用表示。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借以探讨病因,阐明流行规律,制订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的对策和措施的科学。健康危险度评价:是对某一种特定环境下,该环

11、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因素)可能引起个人和群体产生某有害健康效应(伤、残、病、出生缺陷和死亡)的概率进行定性、定量评价。1、一般所说环境因素是指生物性、物理性、化学性2、生物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传递主要是通过食物链3、地方性甲状腺肿发病的主要原因是缺碘4、卫生标准制定的主要依据是急慢性毒性资料、现场调查研究、居民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5、生物半减期是进入体内的毒物、通过代谢和排出,在体内浓度减轻一半所需的时间6、地方病发生大的原因是地质化学条件超过人类所能适应的范围7、水体富营养化是由于氮、磷在水中含量过多形成8、有机性污染物质在环境中自净主要是靠生物作用9、水俣病是由甲基汞所致的慢性中毒症10、

12、甲基汞进入人体后主要靶器官是脑11、大气中的气温随距地面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现象称之为气温顺转12、预防儿童佝偻病时服用维生素D和接受太阳紫外线照射最佳13、二次污染是指排入环境的一次污染物,由于自然界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因子的影响,其性质和状态发生变化而形成的新的污染物。(选项答案都不是)14、光化学烟雾是强氧化剂15、水的硬度取决于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16、血清学滴度资料最长计算几何均数以表示其平均水平17、根据正态分布的样本标准差,可用X1.96S估计95%常值范围18、一组数据呈正态分布,其中小于X+1.96s的变量值有95%19、自然疫源性疾病森林脑炎、钩端螺旋体病、出血热、狂犬病20、决

13、定传染病的病人隔离期限长短的主要依据是传染期21、疫源地范围大小取决于传染源的活动范围、传播途径特点和周围人群的免疫状况22、流脑疫苗接种时间6-18月,按规定在婴儿10-12个月进行流脑疫苗的初次接种23、麻疹疫苗的接种时间8月龄24、接种白喉抗毒素的同时,注射白喉类毒素,这种疫苗称为被动自动免疫25、加碘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是一级预防26、职业中毒的诊断原则主要是体格检查、职业史及现场卫生调查27、产生慢性中毒的基本条件为毒物的蓄积作用28、慢性苯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是白细胞下降29、防止刺激性体对人体的危害,加强检修,防止跑冒滴漏是最重要的30、潜水员潜深到100米或更深处可能出现氮中毒症状

14、31、有一中毒者,主要表现为烟碱样症状,毒蕈碱样症状,还伴有中枢神经症状,且全血胆碱酯酶活性在50-30%,可判断为 有机磷农药中毒32、厂房自然通风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风压和热压33、防止噪声危害的根本措施是消除和控制噪声源1、室内空气污染来源主要有人的活动、建筑材料家具、室外大气污染2、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有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3、疾病的分布(三间分布)指疾病的人群分布、疾病的时间分布、疾病的地区分布4、医学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设计、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最核心最重要的是设计。5、误差按产生的来源分类:系统误差、随机测量误差、抽样误差6、人体三大营养物质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

15、物7、老年人需要增加纤维素的摄取8、最常见水的消毒方法氯化消毒检测余氯量9、河豚鱼内脏毒性最大10、维生素AE过量易中毒常用的抽样方法有哪几种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多级抽样矽肺并发症:肺结核(最常见、最重要)、肺部感染、肺源性心脏偏倚:选择偏倚、失访偏倚、信息偏倚、混杂偏倚预防医学的特点为:工作对象主要是群体;工作重点是健康人,也涉及病人;研究内容为人体健康与环境的关系为主;研究方法上,客观与微观相互结合;所采取的对策都体现了预防为主的观念。环境有害物质对健康影响的特点()机体对环境有害物质的易感性影响因素:有害物质的理化特性作用条件(接触剂量、作用时间)个体本身的特征(年龄、性别、遗传因素、生活方式及体质)(二)剂量一效应(反应)关系(三)时间一反应关系大部分的环境有害物质对机体的影响是低浓度、长时间的暴露,因此在这个时间段内,环境有害物质可发生物质蓄积和功能蓄积。(四)多种环境有害物质的联合效应相加作用 协同作用 拮抗作用 单独作用环境污染对健康危害的主要表现形式1、急性中毒 2、慢性中毒 3、过量负荷和亚临床变化 4、远期危害(1)致癌作用 (2)对遗传的影响三级预防原则:1.第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其对象是健康人群,包括暴露于某些危险因素的健康人群;其主要目的是保护健康人群,减少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