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区全民健身知识读本第二稿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8385278 上传时间:2023-11-21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渝中区全民健身知识读本第二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渝中区全民健身知识读本第二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渝中区全民健身知识读本第二稿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渝中区全民健身知识读本第二稿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渝中区全民健身知识读本第二稿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渝中区全民健身知识读本第二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渝中区全民健身知识读本第二稿(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普及健身知识 推广健身活动 建设健康渝中健康渝中体育健身知识读本之二(第二稿)(2010年11月7日)(2010年11月11日编委会讨论稿)重庆市渝中区体育局 编“健康渝中”体育健身知识读本之二编辑委员会顾 问:朱 军 戴启常主 任:赵 宏副主任:刘 燕 李志全委 员:陈礼立 林登辕 刘 洪 马思嵊 刘晓东 范 楠办公室主 任:刘 燕 副主任:刘晓东编辑部主 编:陈礼立副主编:林登辕 刘 洪 马思嵊前 言2010年是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第十五年,也是实施“纲要”的最后一年。十五年来,渝中区委、区政府加大力度发展体育事业,把群众体育工作纳入民心工程,把市民的健身需求纳入民生需求予以高度关

2、注。最近两年,在积极开展“健康渝中”建设中,政府承诺要建设“10分钟体育健身服务圈”,完善具有渝中特色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为实现渝中区实施“纲要”制定的奋斗目标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十五年来,渝中区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取得欣喜的成果。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由0.3平方米增加到现在的1.08平方米;已形成六大体育活动广场,六大体育活动公园,有组织的社区健身辅导站(点)达126个;率先在全市建成了滨江体育健身休闲长廊;体育健身路径从无到有,已建成全民健身路径362条,器械达3700多件(套),率先在全市实现社区健身路径全覆盖;建成大田湾和长滨路市、区两大健身中心;体育社团从10个增加到17个,新建各级各类

3、体育俱乐部31个,培养了社会体育指导员1049人。这使得渝中区全民健身运动飞跃发展,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日臻完善,为实施“十二五”体育事业发展规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时光即将进入新的年代,实施“健康渝中”体育行动方案(2009-2012)也将进入持续的攻坚阶段。为了配合该行动方案的顺利实施,按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人民群众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总体思路,在去年已经编撰“健康渝中”体育健身知识读本之一(市民健身方法和基本健身常识)的基础上,我们编写了“健康渝中”体育健身知识读本之二(组织与服务篇)。希望能通过该读本的宣传,动员、引导全社会关注、支持和投入体育事业的

4、发展,使之成为渝中区各级各类体育社会团体和体育民办非企业等群众性体育组织,经营体育健身和培训的企业,各社区和社会单位,以及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体育工作使用手册,成为投入体育市场的社会人士的操作指南和市民健身的参考,以期通过渝中区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参与,不断掀起全民健身运动新的高潮。 重庆市渝中区体育局 二0一0年 月 日目 录一、体育政策指导篇(一)国家关于开展群众体育的政策和法规主要有哪些?(二)我国正式开展的体育运动项目有哪些?(三)建设“健康重庆”的主要文件有哪些?(四)建设“健康渝中”对体育工作的目标是什么?(五)“健康渝中”体育行动方案(20092012年)有哪些惠及市民的目标和措施

5、?二、体育活动组织篇(一)怎样组织中、小型体育比赛。(二)体育比赛主要有哪些形式?(三)怎样写竞赛规程?三、社会体育组织篇(一)渝中区现有哪些体育社团? (二)怎样加入体育协会?怎么联系?(三)怎样申办成立单项体育协会?(四)怎样申办成立体育俱乐部?(五)怎样申办经营性体育健身经济实体?四、体育管理服务篇(一)怎样申请成为等级裁判员(二)怎样申请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称号? (三)怎样申请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四)怎样申报等级运动员称号?(五)怎样申报安装全民健身路径,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六)市民发现健身路径损坏,怎样报修?五、体育健身场地篇(一)适合中老年体育健身场地:(二)登山健身步道。(

6、三)辖区内公共体育标准场地(四)其它体育健身场地六、体育健身方法篇选择最适合自己身体的运动-为11种病症健身支招。附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 2、全民健身条例 一、体育政策指导篇(一)国家现行关于开展群众体育的政策和法规主要有哪些?1、1995年8月29日由国家主席令第55号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2、2002年7月22日下发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中发20028号)。3、2009年8月30日国务院令第560号公布的全民健身条例。(二)我国正式开展的体育运动项目有哪些?根据国家体育总局2006年关于重新公布我国正式开展的体育运动项目的通知,我国正式开

7、展的体育运动项目有78个大项。1、游泳(含游泳、跳水、花样游泳、水球、公开水域游泳);2、射箭;3田径;4、羽毛球;5、皮划艇;6、棒球;7、篮球;8、拳击;9、自行车(含场地、公路、山地车、BMX小轮车);10、击剑;11、足球(含足球、五人制足球);12、手球;13、马术;14、曲棍球;15、柔道;16、现代五项;17、体操(含体操、艺术体操、蹦床);18、赛艇;19、帆船;20、射击;21、排球(含排球、沙滩排球);22、垒球;23、乒乓球;24、跆拳道;25、网球;26、铁人三项;27、举重;28、摔跤(含摔跤、中国式摔跤);29、冬季两项;30、冰壶;31冰球;32、滑冰;33、滑雪

8、;34、潜水;35滑水;36、摩托艇;37、救生;38、健美操(含健美操、街舞);39、技巧;40、高尔夫球;41、保龄球;42、掷球;43、台球;44、藤球;45、壁球;46、橄榄球;47、软式网球;48、热气球;49、运动飞机;50、跳伞;51、滑翔;52、航空模型;53、车辆模型、54、航海模型;55、定向;56、业余无线电;57、围棋;58、国际象棋;59、中国象棋;60、桥牌;61、武术(含套路、散打);62、健身气功;63、登山(含登山、攀岩、攀冰、山地户外运动);64、汽车;65、摩托车;66、轮滑;67、毽球;68、门球;69、舞龙舞狮;70、龙舟;71、钓鱼;72、风筝;73

9、、信鸽;74、体育舞蹈;75、健美;76、拔河;77、飞镖;78、电子竞技。(三)建设“健康重庆”的主要文件有哪些?1、中共重庆市委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健康重庆”的决定(渝委发200836号)。2、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健康重庆体育行动计划(2008-2012年)的通知。(四)建设“健康渝中”对体育工作的目标是什么?2009年2月18日中共重庆市渝中区委 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提出了关于建设“健康渝中”的实施意见(渝中委发20097号)。对体育工作提出的总目标是:“建成10分钟体育健身服务圈。到2012年,全区60%的机关、街道及社区均建有室内健身场所,每个成熟小区都有公共健身场所和体育设

10、施,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实现全覆盖,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2平方米以上,确保居民步行10分钟就有体育设施、健身场所”。(五)“健康渝中”体育行动方案(20092012年)(见渝中委办发200910号)中,惠及市民的有哪些目标和措施?1、总体思路上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人民群众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2、总体目标有5个指标:(1)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达到50%。(2)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以上。(3)全区76个社区建有社会体育指导站,50%的社区创建成体育社区;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18名/万人;(4)全区建立3-5个常年开放的国民体质监测站,国民体

11、质抽样合格率达到95%,50%的社区建有国民体质监测点;(5)全区体育社团达到50个以上;3、主要行动方案(1)开展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每季度举办一次区级体育竞赛活动;每两年举办一次综合性体育运动会;鼓励区级各部门和有条件的社会单位、行业每年定期举办职工运动会。(2)培养和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作用。到2012年达到每万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18名以上;全区每个社区建成社会体育指导站(点);建立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实行奖励制度;推广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工种技能鉴定制度。为群众提供科学的健身指导。(3)发展壮大体育社团。各个体育社团每年开展较大规模的单项体育活动两次以上;2012年各项体育协会和体育俱乐部

12、总量达50个以上。(4)试行市民体质常测常态化。到2012年力争建成35个国民体质监测站,50%的社区建有国民体质监测点。全区国民体质抽样合格率指标达到95以上。(5)加强健身服务保障工程建设。坚持每年更新、安装全民健身路径,达到有居民的地方有健身设施,有空地的地方有健身路径,有需求的地方有健身服务。(6)活跃街道社区体育健身活动。街道每年组织一次辖区运动会,社区定期组织社区运动会。(7)加快体育产业的培育。重点发展体育竞技表演、体育产品销售、体育健身、体育旅游、体育娱乐等体育产业项目。(8)推进健身步道工程和休闲水岸建设。未来五年内,力争再建和完善5条健身步道和两条沿江休闲健身水岸。(9)打

13、造长滨路体育主题公园。以区体育健身为核心,改造长滨体育健身长廊,形成集健身、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体育公园。(10)加强人均体育场地工程建设。要求新建小区、相对成熟小区或公寓楼有两张以上乒乓球桌,一个球场,12条健身路径,使我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以上。二、体育活动组织篇(一)怎样组织中、小型体育比赛。区级体育社团、街道社区以及其他体育组织和社会单位组织中、小型体育赛事,一般经过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任务。1、发起论证阶段。主要工作任务是论证拟办赛事的可行性。论证赛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发起赛事的理由,即举办赛事的目的和目标;经费来源及预算;勘察比赛的场地或线路;拟定比赛时间;拟定

14、主办、承办、协办、赞助等单位,并初步协商取的共识;拟定参赛对象;预计赛事规模;拟定赛事形式;拟定安保、接待基本方案;与涉及赛事的相关部门协商。关键环节是经费和场地。2、组织筹备阶段。主要任务是组织赛事的筹备工作。向上级或主管部门(或本单位领导)请示、汇报,一般应有:赛事组织方案、赛事组织机构、比赛规程等书面材料;预定比赛场地后下发赛事通知、规程、邀请函;逐项落实赛事经费、场地、安保、接待、食宿等事宜。3、赛前准备阶段:做好两大类工作事宜。一是组织工作类:进一步组织发动和落实参赛队伍;搞好后勤保障,准备比赛器材和奖品(奖金、证书),安排和接待食宿交通;做到文秘有序,做好文件的打印、收发、保存和会务准备;呈报安保方案;布置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