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小学学生发展性评价实施方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8384878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心小学学生发展性评价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心小学学生发展性评价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心小学学生发展性评价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心小学学生发展性评价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心小学学生发展性评价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心小学学生发展性评价实施方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滨湖中心小学学生发展性评价实施方案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新课程评价观的转变作为重要枢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的提出了改革的方向即“改革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提出了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强调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又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既要了解学生当前的实际需求,又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的发展方向;既要依靠单纯的书面测验考试考查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也要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尤其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变化与进步,为此,我校建立了学生发展性评价方案。 一、评价的指导思想 小学生发展性评

2、价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教育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二、评价目的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既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三、评价的原则 1、评价内容多维化。对学生的学业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 2、评价主体多元化。既要有教师的评价,还要有学生的评价、家长的评价和社会人士的评价,但要以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为主。3、评价方式多样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书面考试和实践应用相结合。四、评价的具体措施:按照教育部关于积极

3、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将学生发展目标分为学科学习目标和基础性发展目标(亦称“基础素养”)。学科学习目标是指各学科课程标准列出的本学科学习目标和各个学段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基础性发展目标是指学生在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态度与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六个纬度的表现。(一) 学科学习目标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两大部份。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评价,并通过评价来影响学习过程。它是建立在事实判断基础上的评价,因而它具有评价的差异性、针对性和即时性。它能及时地给学生提出改进的建议和发展方向。形成性评价主要采用以下

4、形式:1、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评价2、表现性评价3、课堂观察中的即时性评价4、完成作业情况评价5、档案袋记录。1、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评价: 单元测试以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紧扣本单元学习内容,主要考察对本单元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测试形成要多种多样富有趣味性。可以用书面方式检测也可以用实践活动检测。测试形式可开卷也可闭卷。 2、表现性评价:活动观察:校内外活动观察,通过学生参加的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如社区服务、夏令营、艺术汇演等,能体现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与人合作与交往的能力以及为他人、为社区服务的精神品质,包括学生参与各类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描述、活动成果、学生的感悟和反思等。特长表现:包

5、括学科获奖记录或证明、亲手制作的作品(如航模、车模、陶艺、电脑制作等)或小发明成果、艺术表现性活动记录或奖励证书。但不能将教育行政部门明令禁止的各种竞赛的获奖记录作为评价依据。3、课堂观察中的即时评价 :学生课堂学习行为观察是评价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方法。学生的课堂表现要通过学生回答问题的频率,学生的思维品质,学生的探究行为,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积极性、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因素来进行综合评价。这种评价可根据需要一天一次,一周一次或一月一次。评价次数因人而异不是整齐划一的,可以在学生自评、互评的基础上进行综合。4、完成作业情况评价:学生的作业情况要通过学生的认真程度、正确率

6、、创造性解决问题情况;完成作业的速度,主动作业的情况;课外学习情况以及实验操作能力,小论文、小发明、小制作等成果来进行综合评价。教师可以组织作业展示活动,进行优秀作业及成果评比,作为作业评价的依据。除了传统的纸笔作业之外,更应注重口语交际作业、综合实践作业、实验操作作业等促进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实际表现能力的表现性作业。表现性作业包括综合实践活动、参加社会工艺活动、交流合作学习、课外阅读的数目和反思笔记等。5、档案袋记录 :成长记录袋的内容包括:A.学生基本情况:如姓名、性别、通讯地址、出生日期、健康状况、家庭背景;教育基本情况,如所进学校、主要课程测试成绩、一般能力等级、特殊能力倾向,优秀与荣誉

7、、个人社交和发展情况。B.学生的各科学习档案:a.本学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一般按一个单元或一个学习主题收集资料。如单元测试成绩单、综合素质报告单。b.目前最佳作品展现,包括生成过程,如最好的作业、最好的作文、优秀的美术作业、摄影照片、录音磁带等。c.实践创新活动的参与程度,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研究报告乃至各项竞赛获奖证书等。d.同伴之间的,如教师的表扬或建议、学生的感想等。 阶段性评价是一种总结性评价。每学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一次综合考核评价,阶段性评价一般由期末考试和实践检查两部份构成。1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的内容主要有:基础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较复杂

8、的问题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探求新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策略的发散性和求异性想象力丰富程度。 检测形式可分为闭卷和开卷两种,通常情况下语文、数学、英语闭卷,思品与生活、科学等开卷。2实践检测 :语文、数学、品德与生活、科学、英语等学科既有书面检测又有实践检测,其余学科只进行实践检测。 实践检测的内容和形式根据学科的不同可以有所区别,但是应力求丰富多彩而又切合学生实际。主要有探究性学习、调查访问、生产劳动实际操作、信息收集和整理社区服务等。 语文可以有口语交际、朗读、参观访问、开展社会调查、开故事会、演课本剧、演讲比赛、办手抄报等。数学可以有计算、动手操作、调查统计、参观访问、测量设计、制作等

9、。 英语可以有唱英语歌简单的英语会话编演英语小品等。科学可以有实验操作、实际观察、科学试验、社会调查、科技制作等。品德与生活可以有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社区服务等。音乐可以有唱歌、乐器演奏、打节奏或进行指挥、欣赏乐曲等。 美术可以有作画、雕刻、剪纸、捏象皮泥、名画欣赏、写生等。体育主要是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二)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1、内容及标准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以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中的基础性发展目标为基本依据,主要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态度与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纬度,每个纬度又包括若干要素。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

10、,按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分别制定评价内容(具体评价指标见附件1)。2、组织实施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工作由学校组织实施,每学期期末进行,主要用于改进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学生自评和家长评价。学生自评和家长评价由班主任组织进行。事前,就学生评价的意义、方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向学生及家长作出说明,提出要求。学生自评以学生自己的成长记录为主要依据,描述和分析自己在6个纬度的表现、表达自己的感悟,提出自己前进的方向,并为自己每一个纬度确定一个评定等级。家长对学生进行评价之前,班主任要通过家长会、家访、信函、电话等方式向家长介绍评价的内容和要求,并介绍学生的表现情况。家长根据以上情况和对学生的日常了解,提出评价

11、意见。学生互评。学生互评在自评的基础上进行,由班主任通过班会等方式组织。学生按班级或分成若干小组,根据评定内容与标准,结合每个学生日常的表现和发展情况,对其6个纬度下的关键表现进行等级评定。学生互评后,要计算出全体学生对某一学生各纬度的平均得分(全体学生给分之和除以全体学生数),然后根据得分与等级之间的转换原则,转换成相应的等级。(3)教师评价。以班级为单位成立以班主任为组长,各科教师参加的班级评价小组。班主任在学生自评、家长评价、学生互评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在6个纬度的日常表现,参考学生学业成绩和学习过程的表现、学生自评与互评结果及家长的评价意见,为学生写出评语草稿,分别从6个纬度为学生初定1

12、个评定等级并就此集中或分别征求评价小组成员及有关单位的意见,修改评语,维持或变更评定等级。对于班级评价小组成员之间的分歧,要通过集体研究,慎重作出评价结论。对于原则性的重大分歧,应提交学校评价委员会研究决定。确定总评等级。根据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的评定得分,按照最终得分=学生自评分数乘20%+学生互评分数乘20%+教师评价分数乘60%的公式计算出每个纬度的最终得分,并根据得分与等级之间的转换原则,转换成相应的每一纬度的总评等级。每一纬度最终得分和总评等级之间转换原则为:90分以上为A(优秀);75分至89分为B(良好);60分至74分为C(合格);59分以下为D(不合格)。等级评定为A

13、等级的应当公示。各个纬度A等级人数原则上不超过学校年级总人数的30%,学生的6个纬度尤其是“道德品质、公民素养”评为D等级时要极其慎重,要有充分资料予以支持,并将学生的材料提交学校评价工作委员会进行审核批准。除非学生有严重违法乱纪或犯罪表现或国家有强制性规定,思想道德素养一般不评定为不合格。填写好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表、小学生考评手册。五、阶段性期末综合评价实施要点 1、形成性评价由学校、教师自行组织。将平时的表现、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课堂评价、作业情况等有所侧重地进行汇总,再和期末检测进行综合,做出一个比较切合实际的综合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学期测试的成绩的权重为2:3。2、期末考试学校统一组织,

14、并进行期末考试成绩质量分析,便于对教学质量的掌握和监控。 3、分值计算。 (1)学生阶段性期末综合评价得分:期末检测得分60%,学期形成性评价得分40% (2)期末检测得分:期末考试分数80%,实践检测分数20% (3)学期形成性评价分数: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课堂评价、作业情况、平时表现等形成性评价项目和内容,依据学校星卡评价细则,以得星多少按四档赋分,分别为四星级90、三星级80、二星级70、一星级60。4、结果呈现。总评结果的呈现可以有两种形式学业成绩和综合评语。 (1)学业成绩。学业成绩采用等级制。(四等级)90分以上为优,80-90分为良,60-80分为中,60分以下为差来反映其发展水平。评定情感态度的依据主要是学习表现,评定知识技能的依据主要是单元测试和期末检测,评定实践创新的依据主要是实践活动。(2)综合评语。综合性评语应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评语。既要充分肯定学生在学业上的进步,尽量发现其闪光之处,也要指出其成长过程中的不足,并指明努力的方向。肯定进步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就学生个人进行纵向比较,不宜作横向比较,不在班上排名。指出不足应用激励性语言表述,把存在问题和努力方向融合起来,如说今后如何如何就会怎样怎样,要是能怎么怎么那就更好了等等。评语中既有对客现事实的陈述,又不乏主观情感的自然流露,让人民教师对学生的深切关爱,对下一代的殷切希望跃然纸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