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十一中1011高一政治上学期期中考试 文 会员独享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8383064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长春十一中1011高一政治上学期期中考试 文 会员独享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吉林省长春十一中1011高一政治上学期期中考试 文 会员独享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吉林省长春十一中1011高一政治上学期期中考试 文 会员独享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吉林省长春十一中1011高一政治上学期期中考试 文 会员独享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吉林省长春十一中1011高一政治上学期期中考试 文 会员独享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长春十一中1011高一政治上学期期中考试 文 会员独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长春十一中1011高一政治上学期期中考试 文 会员独享(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春市十一高中2010-2011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 治 试 题(文科)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满分100分,测试时间10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科目、班级涂写在答题卡上。3将I卷中正确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II卷试题必须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不得在试卷上做答。不按要求做答者视为无效试卷。 I卷 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常被形容过去的一些昂贵商品现在变成了大众消费品。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B

2、大众消费观念的变化 C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D商品市场日益繁荣 “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既重要又困难,“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所有者。“商品的惊险跳跃”是指把商品换成货币 把货币换成商品 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 实现商品的价值A B C D 3当油价飙升时,在英法等欧洲国家,自行车租赁流行起来,人们对汽车的使用趋于下降。这一现象反映出 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会导致其替代商品需求量的减少 价格对耐用消费品需求量影响较大 一种商品的需求,受互补商品价格的影响 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会导致其替代商品需求量增加A B C D 4商品流

3、通过程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的。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 与货币价值成正比 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与商品价格水平成反比 与流通中的商品数量成正比A B C D5人们对不同商品的消费需求不仅受商品的价格变动影响,还受收入水平制约。图表中(Q:需求量。I:收入)能够正确反映等离子电视、轿车的消费需求量与收入关系的曲线是AC曲线BA曲线 CB曲线D说不清6以下哪些措施有利于降低恩格尔系数 增加就业 增加家庭收入 刺激消费 减少食品支出A B C D 7当前,以住房、汽车、旅游、教育、文化为主导的消费结构升级,为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规模和质量提供了有利时机。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主要是

4、因为 居民消费观念的变化 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提高 市场流通货币量增加 居民收入增加 A B C D 8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一些外向型的企业受到巨大影响。要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就要刺激消费发展开拓国内市场,形成新的消费热点。这是因为CA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 B消费是生产的目的C消费是生产发展的动力D消费调节着生产的发展9稳定物价可采取调节利率、汇率和变动财政收支等多种手段。从防止物价过快上涨角度看,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提高利率投资下降 生产资料需求减少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本币升值商品出口量增加外汇流入减少 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征收消费税消费者税负增加消费需求减少商品价格下降 扩大政

5、府投资生产规模扩大单位商品价值量下降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A B C D102009年4月,国务院决定在上海、广州、深圳、珠海和东莞5市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跨境人民币结算 将扩大人民币的职能从而使其成为世界货币 使人民币在一些国际贸易中发挥流通手段的职能 有利于中国国内物价保持稳定 有利于降低中国与贸易伙伴国的汇率风险A B C D11在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多地在经济生活中使用各种各样的信用卡。信用卡与转帐支票的共同点是A购买商品或取得服务可直接使用的信用凭证B都属于电子货币C在转帐结算中使用的信用工具D都由银行等金融机构管理12某商品生产部门去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1件商品,价值用货币

6、表示为240元。该部门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假定甲生产者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2件商品,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甲生产者1小时内创造的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是A320元 B240元C480元D960元13某人与几个朋友合作创办一家有限责任公司,下列不符合设立有限责任公司规范的是A公司按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 B公司资本划分为等额股份C公司财务不必向社会公开 D股份转让须征得其他股东同意14目前,我国发行的债券品种有国债、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上述三种债券的共同点是A都是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证书B发行的目的都是为了弥补国家财政赤字C风险都小于储蓄存款D风险都大于股票2010年3月14日,工业

7、和信息化部印发了关于加强汽车产品质量建设促进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回答1516题15指导意见指出,汽车生产企业要牢固树立“质量至上”意识,建立汽车产品质量责任制,从公司的经营角度看,之所以汽车企业要树立“质量至上”意识,是因为A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没有价值,不是商品B企业良好的信誉和形象集中体现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上C汽车企业更看中产品的质量D汽车企业应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16下列关于汽车企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汽车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 汽车企业一定是混合所有制经济 汽车企业也应该承担社会责任 汽车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A B C D17市场经济中的企业犹如社会中的人,“有生必有死

8、,有死方知生”。“有死方知生”说明企业实行破产制度A有利于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B导致的失业必然引发社会不稳定C有利于减轻国家的负担D会侵犯破产企业职工的正当利益185年前,张某在股市低迷时候购买了某上市公司的股票,一直持有到今年8月才卖出,获得8万元的收益。这一收益的来源是 上市公司的利润 商业银行的利息 证券公司的利润 股票买卖的差价A B C D19“保险是晴天不借伞,雨天有伞撑的地方”。这说明商业保险A是规避风险的投资 B以利润收益为主要目的C能保障基本生活需求 D是筹集资金的有效方式 202010年二季度个体私营经济呈现出强劲的生命力,全国实有私营企业668.29万户,比上年增长1.14

9、%.私营企业逐步进入许多法律法规末禁止的垄断行业。一季度全国个体工商户同比增长28%,返乡民工成为创办个体商户的主力。从材料可以看出,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A有利于增加就业B能够完全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C是缓解我国就业压力的主要途径D有利于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21近年来,城镇居民收入总体增长较快,但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逐步拉大,特别是低收入居民的收入增长出现停滞,这严重制约了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这说明A居民消费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B居民收入受消费品价格的影响C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与居民的收入差距大小有密切关系D人们的消费心理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22近年来,我国储蓄存款不断增长,这可以看出我国居民储蓄

10、增长的根本原因是 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健康、快速增长 经济发展使人民收入不断增多 存款越多获利越多 国家对居民存款采取鼓励和保护措施A B C D23近年来,“绿色食品”在各地悄然兴起,在北京、上海、长春等很多大城市倡导绿色消费、抵制食物浪费的“绿色饭店”大量出现。倡导绿色消费的主旨是A消除人与自然环境的矛盾B提高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C优化和改善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D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和节约资源12下列对各种非公有制经济认识不正确的是A它们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B必须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C它们都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D与公有制经济在市场上是平等的经济主体,公平竞争I

11、I卷 非选择题 (共40分)25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材料一 从棚车、绿皮车到空调车、动车组,铁路越来越“航空化”“宾馆化”,设施、服务达到了较高水平,人们感受到了铁路舒适、快捷方便。材料二 乘坐动车组列车,上海至南京1小时58分钟,上海至杭州1小时24分钟。上海某公司副总经理每个月需往返丹阳提货。他算了一笔帐:坐高速公路的长途大巴需56元,途中运行近3个小时;而乘坐动车组列车仅需95分钟,二等座位票价才60元。比较后,他成了动车组的常客。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客流争夺以铁路的优势而告一阶段。根据材料提供信息,请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铁路为什么能取得竞争优势?(11分) 26下表是某市5年

12、来城乡居民生活变化情况(14分)指 标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2366247626222936325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686077038472942210493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477462456452450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82377371369365注:一般来说,恩格尔系数高于60%就认为是绝对贫困;60%-50%之间是温饱;50%40%之间是小康;40%20%是富裕。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说明图表反映的经济信息。(6分)(2)运用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知识说明上述变化对该市社会生产

13、的发展产生怎样影响?(8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7分):某校高一学生围绕“就业和再就业问题”成立探究学习小组,通过实地走访、网上查询等途径收集到如下信息:材料一、就业问题是我国今后长期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一方面,全国城镇需要安排就业的劳动力总量达到2400万人,出现“有人没活干”严峻就业形势;而另一方面,中国制造业正面临着“有活没人干”的“用工荒”问题,北京一家民营企业以万元月薪却找不到一个高级焊工;江苏昆山,28万元年薪聘不到一个高级焊工。目前我国高级技术人员整体缺口达数十万人,现有技术人员占工人总数5%,与发达国家的40%相差甚远。材料二、在走访中同学们搜集到一份某用工单位和劳动者签定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甲方:某企业乙方:小张甲乙双方依法签定本劳动合同,共同遵守本合同所列条款。一、乙方被甲方录用后,需按时保质完成工作;遵纪守法;维护甲方的荣誉和利益;保守商业秘密。二、乙方如违反劳动纪律,甲方可依章给予纪律处分,直至解除本合同。乙方在生产中发生一切工伤事故概由乙方本人负责。周末或节假日需视生产情况决定是否放假。三、本合同期满后,双方可续签。如乙方违约,则需承担违约责任,给予甲方经济赔偿。四、本合同自签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