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高级组“《威尼斯船歌》的弹奏与表现”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8379900 上传时间:2023-11-1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1.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琴高级组“《威尼斯船歌》的弹奏与表现”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钢琴高级组“《威尼斯船歌》的弹奏与表现”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钢琴高级组“《威尼斯船歌》的弹奏与表现”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钢琴高级组“《威尼斯船歌》的弹奏与表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琴高级组“《威尼斯船歌》的弹奏与表现”(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钢琴高级组“ 威尼斯船歌的弹奏与表现”设计思路威尼斯船歌曲调优美抒情,是一首大家都非常喜欢听的钢琴曲。它是浪漫派风格作品中较为典型的代表。 但学生们在弹奏时却都有畏惧心理, 这是为什么呢?我问他们, 答案都是一样的,就是这首曲子的意境不好表现。意境即乐曲的“表现” 。要想完美的表现一首乐曲, 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要对作品有很深入细致地分析、 要理解作品的内涵, 这样再弹奏它,就不会盲目,所谓驾轻就熟了。 基于这种想法,我设计了本次活动,目的是想通过师生共同的学习与研究,启发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作品、理解作品。使学生从盲目弹奏变成用心弹奏,真正感受到音乐的美。参加本次活动的

2、学员共三名。 其中一名是小学六年级学生, 其余两名是初中一年级学生。均在七、八岁才开始学琴,学琴时间在五年左右。 已具备钢琴业余考级六级的水平。他们共同的特点是:非常喜欢钢琴且练琴用功、努力!是学校的音乐课代表。其次,学员年龄已有十一、 二岁, 因此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与分析能力。 我针对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知识技能水平,做以下活动设计。活动首先从引导学生了解威尼斯开始,运用课件介绍威尼斯的悠久历史及灿烂文化。接着,讲解威尼斯船歌的背景。在学生们对这首作品有了一定的感性了解之后,师生再共同分析并弹奏威尼斯船歌 。其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此环节得到解决。之后,请学生为作曲家的作品风格作简要概括。 其目

3、的是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 再弹奏其他门德尔松作品时, 能够从容驾驭。最后是学习拓展,请学生们即兴创作68 小节抒情性旋律,满足学生们的表现欲望和创作欲望。 这个构想既检验学生对以往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程度, 又能使学生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发展。下面我给大家介绍教学过程运用多媒体把学生带入教学情境。 先给他们放映美丽的威尼斯水城图片吸引他们, 钢琴曲威尼斯船歌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们在是、听享受的同时,思考乐曲的曲式结构是什么?为后面分析作品做铺垫。介绍作曲家及与作品有关的知识对作曲家门德尔松的介绍, 我采用教师讲解、 学生讨论的形式。 讨论在活跃的气氛中进行。学生们相互交流自己搜集到的音乐家相关

4、资料(这是活动前我给他们布置的作业) ,并唱、弹以前学过的他的作品。 (唱乘着歌声的翅膀 、弹春之歌等)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加深对门德尔松作品的了解,并为后面总结其作品风格作准备和铺垫。分析并弹奏作品(解决重点、难点)因为这首作品有一定的难度,现在由学生独立分析为时尚早,因此我采用由教师引导、师生共同分析、探讨的形式。在分析作品的同时,解决弹奏上的问题。关于重点、难点的确立我是根据学生第一次活动之后产生的疑问与困惑确立本次活动的重点和难点。突出重点1. 在重点的分析上,我通过启发、引导并充分调动学生们的思维。例 :在分析转调上, 我只提示学生注意左手和弦的转换,我在琴上反复弹奏这几小节,

5、让他们注意听和声的变化,学生们运用已有的知识,在我的引领下,很快即把转调分析出来了。2. 在分析作品过程中,我始终调动学生的想象力。 让学生抓住曲子的整体气氛是柔和的、如歌的这一主线。从船启航到船离港消失在水城尽头,引导他们把一个个乐句想象成一幅幅画面,启发学生说出他们的“乐意” 。所谓“听音识意” 。对于难点,我主要通过示范和讲解来解决。例:曲子引子部分,左手大跨度的连奏需运用力量的转移的方法。 用手腕带动手指, 重心从五指挪到三指再到二指、 一指。同时注意控制手指尖力度。学生往往手腕很紧张,第三拍双音弹得过重,我边讲边示范,学生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练习很快即掌握了。弹奏乐曲在难点解决之后,学

6、生开始分段落弹奏乐曲。在这过程中,我让他们相互倾听,互评优缺点。学生们在互评中受到启发,即学到了别人的长处,明确并避免了自己的不足。而对于学生们的弹奏,我一一给予肯定和指导,使他们的自信心得到加强。门德尔松作品风格做概括在充分分析、理解并弹奏门德尔松作品之后,再来概括他的作品风格,对学生们来讲就比较容易了。 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使学生们学会善于总结、 概括并举一反三,再弹奏其他门德尔松作品时,可以更从容地表现它。 (因为门德尔松大部分作品都是这种风格。抒情的、富于幻想的、极少矛盾冲突)。即兴创作即兴创作 6-8 小节抒情旋律是本次活动的一个亮点。其目的是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美妙的音乐世界里

7、自由地翱翔,用音乐宣泄他们的内心世界。未来鼓励他们自由创作,我给出他们调号不限、拍号不限的极大创作空间。在学生创作前我做了一些情景提示, (儿时生活的美好回忆、父母带他们到郊外去旅游、看到草、小鸟等唤起内心美好的情感记忆。 )以对他们创作有所帮助。活动后反思1 .运用现代理念指导教学根据学生的问题和困惑确立活动的难点和重点是本次活动的一个教学创新。 实践证明,学生通过课后练习找出问题这一过程本身就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锻炼与提高。同时它可以使教师在解决学生问题时更有针对性, 可以提高效率,比教师单纯根据教材确立难、重点更行之有效。学生在提出问题的同时即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而教师尊重学生的想法与感受

8、, 更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师生之间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这一方法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活动过程中分析作品时,我打破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充分放手,由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大胆分析。为了便于学生理顺分析思路,我设计了一些问题。学生通过思考、想象、讨论回答这些问题之后,他们所“怕”的意境问题即迎刃而解了。在学生分析作品过程中,我自始至终扮演引导者、启发者的角色,只在必要时给予讲解和总结。例如在分析转调时, (这里是较难分析的地方)我只做必要提示。2 .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即兴创作 6-8 小节抒情性旋律是本次活动的一个教学创新。它创意新颖,立意高。在创编过程中,学生们表现了极强的创作热情,创编的旋律不仅优美、动听而且左手和弦没有发生根本错误,说明学生乐理基础扎实,音乐感觉良好,思维活跃。在弹奏乐曲过程中加入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 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 从而也使学生的表现力、鉴赏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3 .值得思考的问题教师创设的问题如何更能引发学生的想象与深层次的思考,已使乐曲分析得更准确、透彻,值得探讨。比如:提什么问题?怎么提?什么时候提?还要再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