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植物检疫专业综合能力测试复习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8379202 上传时间:2022-12-0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植物检疫专业综合能力测试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动植物检疫专业综合能力测试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动植物检疫专业综合能力测试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动植物检疫专业综合能力测试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动植物检疫专业综合能力测试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植物检疫专业综合能力测试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植物检疫专业综合能力测试复习(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08动植物检疫专业综合技能测试与训练复习指导植物检疫学 一 、植物检疫基础知识1.什么是植物检疫? 其与植物保护有何关系?植物检疫:为阻止危险性有害生物随植物及植物产品的人为调运传播,由政府部门依法采取的治理措施。植物检疫与植物保护的关系:防治对象不同;处理的要求不同;研究内容与工作方法不同。植物检疫制度具有强制性、工作对象具有特殊性、除害处理要求彻底性、具有国际性、制度的实施具有多部门性、机构和人员具有权威性。2.什么是检疫性有害生物?什么是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试比较二者的区别。检疫性有害生物:是指对某一地区具有潜在经济重要性,但在该地区尚未存在或虽存在但其分布

2、未广,并正由官方控制的有害生物。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是一种在进口国虽有广泛分布,但存在于进境的种植材料上,并将对其原有用途造成不可接受的损害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因而进口方的法律、法规可以规定对其采取限制措施。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与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比较:有害生物状况 检疫性有害生物:输入国不存在或分布有限。 管制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已存在并可能广泛分布 。传播途径 检疫性有害生物:植物卫生法规和程序可应用于任何寄主或传播途径。 管制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植物卫生措施仅针对某种预定用途的特定寄主的种植用植物。经济影响 检疫性有害生物:影响是预计(潜在)的。 管制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影响已知。官

3、方控制 检疫性有害生物:如在输入国存在则需采取根除或封锁的植物卫生措施对其进行官方控制。 管制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也需官方控制,但采取的是针对特定种植用植物,目的是对其进行一直的植物卫生措施。3.我国目前的植物检疫体系结构是什么?我国的植物检疫体系:口岸检疫、国内农业检疫、林业检疫;植物检疫法规的立法和管理由农业部负责;口岸的进出境植物检疫现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负责、国内的植物检疫由农业部和国家林业总局分别负责。4.疫区、非疫区、非疫产地、非疫生产点、IPPC、SPS、ISPMs的定义,非疫区与非疫产地有何区别?疫区:是指由官方划定的发现有检疫性有害生物存在与危害,并且由官方采取措施控制

4、中的地区。非疫区:有科学证据证明未发现某种特定的有害生物分布,并由官方维持这种状况的地区。非疫产地:是指科学证据表明特定有害生物没有发生并且官方能适当保持此状况达到规定时间的地区。非疫生产点:指科学证据表明特定的有害生物没有发生,并且官方能维持此状况达到规定时间的产地内作为一个单独单位以非疫产地相同方式加以管理的限定部分。IPPC:即国际植物保护公约,是为确保各缔约方能够采取共同而有效的行动来防止植物及植物产品有害生物的扩散和传入,并促进采取防治有害生物的适当措施所订立的公约。SPS:即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是世界贸易组织管辖的一项多边贸易协议,它突出地反映了WTO各成员国努力追求维护国

5、家主权与实现开放式贸易体制利益之间的平衡。ISPMs:即植物检疫措施国际标准,是由FAO下属的IPPC秘书处编纂发布的,作为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检疫政策和技术援助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向粮农组织成员和其他有关各方提供使植物检疫措施在国际上统一的准则,以促进贸易并避免各国不恰当地使用技术壁垒等措施所造成的矛盾。非疫区与非疫产地的区别:二者虽有共同的目标,但在实现方式不同。一个非疫区比一个非疫产地大得多,它包括许多个产地,也可能包括整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的全部或部分;一个非疫区可能被一个天然屏障或通常被一个相当大的缓冲区所隔离,但一个非疫产地可能位于一个有关有害生物普遍发生、但被隔离的区域内,一般在其毗邻

6、的地方建立一个缓冲区;非疫区一般可毫不间断地保持许多年,而非疫产地的状况可能仅保持一个或几个生长季节;作为一个整体,非疫区常由输出国国家植物保护组织来管理,而非疫产地则是在国家植物保护组织监管和负责下由生产者独立经营管理;若在非疫区内发现有害生物,整个区域都会被认为有问题,若在非疫产地内发现有害生物,该产地丧失其非疫状况,但同一区域内实施同一个体系的其他产地则不受直接影响。5.什么是PRA?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国际标准有哪些?PRA:即有害生物风险分析,评价生物学或其他科学、经济学证据,确定某种有害生物是否应予以管制以及管制所采取的植物卫生措施力度的过程。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国际标准:有害生物风险

7、分析准则ISPMs2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准则ISPMs11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准则转基因生物材料(GMO)风险分析潜在的经济重要性和相关术语解释与应用指南环境风险分析6.简述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基本过程。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分3阶段: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起点:可能被视为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有害生物;可能会使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和(或)扩散的传播途径,通常是一种进口商品;因检疫政策的修订而重新开始作风险分析。当有害生物被确定后,同时需划定PRA地区。在第一阶段结束时,有害生物已被确定是潜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并确定是否是单独的或与某一传播途径相联系的,然后进入下一阶段。 有害生物风险评估第一

8、阶段已经确定了应进行风险评估的某一有害生物,或有害生物的清单(在从传播途径开始的情况下)。第二阶段将逐个考虑这些有害生物。将审查每一种有害生物是否符合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标准。在审查过程中,PRA考虑每一种有害生物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关于其地理分布、生物学和经济重要性的实际资料。然后利用专家评判来评估其在PRA地区的定殖、扩散和经济重要性的可能性。最后描述传入PRA地区的可能性的特点。如果有害生物符合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定义,应当利用专家评判来审查第二阶段中收集的资料,以决定有害生物是否具有足够的经济重要性和传入可能性,亦即是否具有足够的风险,来证明采取植物检疫措施是正当的。如果是,则进入第三阶段;如果

9、不是,对该有害生物的就到此为止。 有害生物风险管理主要包括可接受风险水平的确定及其与之相一致或相适应的管理措施方案的设计和评估。在第三阶段结束时,已经决定了有关有害生物或传播途径的适当的植物检疫措施。第三阶段的完成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仅完成第一、二阶段,然后没有对风险管理备选方案进行适当评估就采取植物检疫措施是不正当的。在实施植物检疫措施之后,应当监督其有效性,如有必要应当对风险管理备选方案进行审查。特别注意,在实施PRA过程后,还应当进行必要的记录。7.简述植物检疫的基本程序。植物检疫程序包括:检疫许可(审批)、检疫申报、现场检验、实验室检测、检疫处理与出证、检疫监管。8.什么是检疫许可?其

10、意义何在?检疫许可:指在调运、输入某些检疫物或引进禁止进境物时,输入单位须向当地植物检疫机关预先提出申请,检疫机关经过审批做出是否批准引进的法定程序。9.什么是检疫申报?检疫申报:有关检疫物进出境或过境时由货主或代理人向植物检疫机关及时声明并申请检疫的法律程序。10.简要说明植物检疫现场检验和实验室检测的主要方法。现场检验主要包括:现场检查和现场抽样。现场检查主要是针对运输及运输工具、货物及存放场所、携带物及邮寄物等应检物进行查验,主要方法有:X光机检查、检疫犬检查、肉眼检查、过筛检查;实验室检测的主要方法包括:肉眼检测、过筛检测、比重检测、染色检测、X光检测、洗涤检测、保湿萌芽检测、分离培养

11、与接种试验、噬菌体检测、显微镜检测、血清学检测、指示植物接种检测、分子鉴定和计算机辅助鉴定。11.植物检疫处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主要包括哪些基本类型?基本原则:检疫处理必须符合检疫法规的规定,在保证危险性有害生物不传入传出国境的前提下,尽量使处理所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小;检疫处理要彻底,达到完全杜绝有害生物传播的目的;检疫方法应安全可靠,不造成中毒事故,无残毒,不污染环境,不降低植物存活能力和植物繁殖材料的繁殖能力,不降低植物产品的品质、风味、营养价值,不污损其外貌;对于不能进行除害处理或除害无效的,坚决作停运、退货或销毁处理;凡涉及环境保护、食品卫生、农药管理、商品检验以及其他行政管理部门的处

12、理措施,应征得有关部门的认可并符合相关规定。基本类型:除害、停运、退货、销毁和预防控制等处理。12.什么是检疫监管?检疫监管的有效方法有哪些?检疫监管:是检疫机关对进出境或调运的植物、植物产品的生产、加工、存放等过程实行监督管理的检疫程序。方法:产地检疫、预检、隔离检疫、疫情检测。13.什么是产地检疫?什么是预检?其意义何在?产地检疫是在植物或植物产品出境或调运前,输出方的植物检疫人员在其生长期间到原产地进行检验、检测的过程。预检是在植物或植物产品入境前,输入方的植物检疫人员在植物生长期间或加工包装场所进行检验、检测的过程。产地检疫和预检的意义:提高检疫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简化现场检验的手续

13、,加快商品流通;避免货主的经济损失。二、常见的检疫性病害及其发生特点1.小麦矮腥黑穗病的症状有何特点?在检验检疫中如何与麦类的其它黑穗病进行区分?症状:系统侵染性,表现为:病株特矮(1/31/2),分孽特多(1倍),病穗特密,病粒特硬,有鱼腥臭味。区分:矮腥黑穗病植株严重矮化,普通矮黑穗病和印度腥黑穗病正常或变化不大;矮腥黑穗病穗部肥大,普通矮黑穗病穗部正常,印度腥黑穗病穗子变短,小穗减少;矮腥黑穗病和普通矮黑穗病整个籽粒变成菌瘿,内充满黑粉,易破,矮腥黑穗病菌瘿较圆,普通矮黑穗病菌瘿较长,印度腥黑穗病仅部分籽粒变成菌瘿,多从种脐开始延至腹沟,剩下完整的胚被整个或部分破裂的种皮所包被,内充满黑

14、粉,不易破;普通矮黑穗病和矮腥黑穗病有鱼腥味,印度腥黑穗病无。2.简述小麦矮腥黑穗病的发生规律和流行条件,与小麦印度腥黑穗有何区别?发生规律:侵染期长,12月4月,12月是盛期,幼嫩分蘖处侵入,细胞间蔓延,50天到生长点,随寄主生长,菌丝进入穗原始体,到各个花器,破坏子房,形成冬孢子堆。长时间38 低温利于侵染;冬麦区苗期日平均温度010 达45d以上,即使没有雪覆盖也同样利于发病。流行条件:大面积感病品种、足够菌源、冬季日均温010 的日数40d、稳定积雪70d以上,积雪厚度10cm以上。小麦印度腥黑穗病发生规律:冬孢子萌发的适温1522 ,扬花期先菌丝产生的担孢子随气流传播到麦穗上,产生次

15、生担孢子,上生芽管,从颖片、外稃和内稃开张的气孔侵入。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该病流行与湿度正相关,与温度反相关。因此,扬花期遇多云、寡日照、细雨多雾的高湿天气适宜发病。3.检疫性病原真菌的检验方法主要有哪些?直接检验、染色检验、洗涤检验、保湿萌芽检验、分离培养检验。4.梨火疫病症状有何特点,如何进行检验和病害防治?症状:侵害花、果实、枝条和叶片。 花:侵染后变深褐色,枯萎。 叶片:从叶缘沿叶脉扩展,先呈水浸状,后黑褐色。 嫩稍:先水浸状,后褐色至黑色,向下弯曲,呈鱼钩状。 果实:病部褐色凹陷,扩展到全果,潮湿时病部生粘稠的细菌溢,初乳白色,后红褐色。 病枝:叶片凋萎,幼果僵化,但病叶病果不脱落,远望似火烧状,故称火疫病。 伤口:初期水浸状,后下陷,呈溃疡斑,病健交界处产生龟裂纹,韧皮部红褐色,有黏液状菌脓。严重时,病害从嫩稍很快扩展到枝条、主干,直至根部,全株死亡。检疫和防治:严格检疫,禁止从疫区引入蔷薇科仁果类果树树苗; 剪除病梢病枝; 药剂防治:120mg/k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