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疾病病人护理概述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8378703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护理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护理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护理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护理概述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护理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系统疾病病人护理概述(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贵州省毕节地区卫生学校教案课程名称内科护理学授课专业中专护理授课教师讲授课题第九章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1)课型理论教学资源教材、教学大纲、护士资格考试大纲授课时间学生考勤班级日期周次星期节次应到人数实到人数迟到人数纪律 教学要求了解:神经系统疾病的特点及护理的重要性。熟悉: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的病因、护理诊断。掌握: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教学方法主要教学内容时间分配简述第一节 概 述 一、疾病概要复习神经系统的解剖和生理概要,导入新课。一、神经系统的组成:由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两部分

2、组成。二、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感染、血管病变、外伤、肿瘤、中毒、免疫障碍、遗传、营养缺陷、代谢障碍等。三、临床特点:表现多样性,除了可出现意识、认知、运动、感觉、反射等异常症状外,还可以有各器官(视、听、嗅、味等)、身体其他各器官、各系统功能异常的表现,起病急缓不一,病情复杂,死亡率和致残率高。可发生各种并发症。四、护理要点;1、密切关注病人的精神感情状况2、给予心理安慰及精神鼓舞3、配合系统化整体护理5续页:教学方法主要教学内容时间分配简述举例详述 二、常见症状护理(一)头 痛(略) (二)感觉障碍(一)概念 是指从神经末梢、周围神经、后角细胞、传导束至大脑皮质感觉区的全部传导通路上任何一处

3、受损都可以引起的感觉异常。(二)病因 主要由感染、脑血管病、脑外伤、药物及中毒、脑肿瘤、尿毒症、糖尿病等引起。(三)临床表现 1、四肢远端呈手套或袜套型感觉障碍称末梢型感觉障碍,后根受压为节段性带状分布的感觉障碍;2、脊髓不同高度的双侧损害造成躯体及四肢节段性全部感觉缺失或减退并伴有截瘫或四肢瘫和大小便功能障碍;3、对称延髓中部病变表现为一侧肢体深感觉障碍而痛觉、温度觉正常的称为分离性感觉障碍;4、延髓外侧病变是一侧面部感觉障碍,对侧肢体痛觉、温度觉障碍,又称为交叉性感觉障碍;5、对侧偏身感觉障碍是内囊病变,同时伴有对侧偏瘫和对侧同向偏盲,称为“三偏征”。(四)护理措施1、对病人报以同情、关怀

4、的态度,加强沟通、解释病情,从而减少病人的焦急情绪。2、由于患者对损伤无保护性反应,容易受到损害,因此对患者应注意保暖,特别要防止烫伤,对有感觉障碍患肢不使用热水袋保暖,患者洗澡时应注意水温。3、衣服应柔软宽松以减少对皮肤刺激,避免搔抓重压以防皮肤损伤及感染,学会用健肢对患肢擦浴、按摩、处理日常生活。4、深感觉障碍者外出行走特别是在晚间要有人陪伴及搀扶。5、对偏瘫有感觉障碍的患者避免局部长期受压,防止褥疮的发生。510续页:教学方法主要教学内容时间分配详述举例 (三)瘫 痪(一)概念 人体运动功能受限(过少或消失)称为瘫痪。运动功能的执行是由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两部分组成。上、下运动神经

5、元损害时所引起的随意运动功能障碍,分别称为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和下运动神经元瘫痪。(二)病因 由感染、脑血管病变、肿瘤、外伤、中毒、脑先天畸形及寄生虫病均可引起。(三)瘫痪性质 可分为上运动神经元瘫痪(中枢性瘫痪)和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周围性瘫痪)。前者无肌萎缩、肌张力增强、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后者有明显肌萎缩、肌张力减退、腱反射消失、无病理反射。(四)病变部位1、内囊病变表现为一侧上下肢瘫痪,称为偏瘫。2、一侧脑干病变,是一侧颅神经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及对侧上下肢上运动神经元瘫痪,称为交叉瘫。3、脊髓横贯性损伤表现双下肢瘫痪,称为截瘫。颈段脊髓横贯性损伤,是双侧上下肢均瘫痪称四肢瘫。4、肌肉病变

6、,是单肌或一组肌肉瘫痪,称肌肉性瘫痪。(五)伴随症状 瘫痪严重者可伴有语言障碍、褥疮、大小便失禁、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便秘、吞咽障碍导致食物呛人气管,易引起窒息,生活不能自理者易出现烦恼、悲观情绪。(六)瘫痪程度0级 完全瘫痪1级 可看到肌肉收缩,但无肢体运动。2级 肢体能在床上移动,但不能对抗地心引力,不能抬起。3级 肢体可脱离床面,不能对抗阻力。4级 能够对抗阻力的运动,但肌力弱。5级 正常肌力。(七)护理措施1、心理护理2、协助病人完成日常生活活动3、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4、预防肢体挛缩,促进功能恢复303030续页:教学方法主要教学内容时间分配详述 (四)昏 迷(一)定义 昏迷是一种

7、严重的意识障碍,主要是大脑皮质与中脑网状结构发生高度抑制的一种病理状态。(二)病因 可分脑部病变及全身性病变两大类。(三)昏迷程度 1、浅昏迷:随意运动消失,对光、声等刺激毫无反应,但强刺激,患者可有痛苦表情、呻吟及下肢防御反射等。 2、深昏迷:对各种刺激均无反应,各种反射消失,意识全部丧失。(四)伴随症状及体征 1、呼吸 糖尿病或尿毒症所致的代谢性酸中毒表现为深而快的库氏呼吸;鼾声呼吸并伴有一侧面瘫提示脑出血;颅内压增高呼吸减慢;呼吸过慢并伴有叹息样呼吸常提示为吗啡类药物中毒;呼吸急促多为感染性疾病。2、脉搏慢而洪大:常见于脑溢血、酒精中毒。3、偏瘫:脑血管病(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可无)、脑外伤、脑部感染、脑部占位等可偏瘫。凡上运动神经元瘫痪者均有病理反射,如巴彬斯基征(+)。4、颈强直:是各种脑膜炎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体征。5、瞳孔:昏迷患者最重要的体征之一是瞳孔的变化,脑疝患者可出现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消失。癫痫发作时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双眼向病灶侧注视,常见于脑出血患者。(五)护理措施1、密切观察病情2、确保呼吸道通畅3、尿、便异常的护理4、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30课后记小结:作业:做课后练习预习:第三节 急性脑血管病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