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保教部工作总结(3篇).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837867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保教部工作总结(3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幼儿园保教部工作总结(3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幼儿园保教部工作总结(3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幼儿园保教部工作总结(3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幼儿园保教部工作总结(3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保教部工作总结(3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保教部工作总结(3篇).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保教部工作总结针对学期初制定的保教工作计划,并结合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对本学期保教部工作作以下总结和反思。一、落实情况综述(一)课程建设重在实践、研究和提升以项目研究“情绪”活动实践验证为载体开展实践研究本学期,我们根据区教研室关于对“情绪绘本活动的现场调研”,同时也结合实幼开展情绪活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开展了实践研究。1、研究中的举措:首先通过对实幼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篇中的“情绪活动”进行解读,提升教师对“健康情绪”类活动的实践与认识,对健康教育下的“情绪活动”有所理解,学会价值判断,能够实践操作。通过观摩研讨,引导教师从实践入手加以改进。我们通过小组教研、部门教研等多种形式,多次

2、对各班老师们的情绪绘本教学进行了观摩与研讨。每一次的观摩研讨,我们结合实幼健康教育课程领导篇中关于对“情绪活动”的研究与提示,通过“深入课堂、品味内涵、打磨技术、创造精品”等程序和途径,促进教师在价值把握、专业认知、教学技术上提高和发展。我们从教师对于情绪线的把握拿捏不准,常常出现没有理清情绪线,而导致环节的设计与提问、回应效果不明显和教学实践中,以老师说的多,幼儿说的少,老师高控制为主以及教学组织形式单一,多以观察与谈话为主等方面鼓励教师一起发现这些问题,一起讨论并解决这些问题。发现和讨论的过程,就是我们研究和改进的过程。通过专业引领,帮助教师把准方向学会取舍。在我园开展“情绪绘本学习活动”

3、的实践研究中,特级教师、特级园长邵乃济老师带给我们的专业引领和专业思考成为每一个老师成长的阶梯。尤其是邵老师对问题的发现和研究,对研究现场的带动和组织,从参与每一个教研活动到每一次非正式的问题讨论,都蕴含了她对“情绪学习活动”的思考与理解,为我们的实践研究“听诊把脉,指点迷津”。为了了解情况、查找问题,搜集课程实施过程中老师们的困惑与困难,我们通过现场调研,鼓励教师学会思考把工作做细,对此我们进行了“情绪绘本教学活动”的现场调研,通过现场调研了解本园“情绪课程”的实施情况,将现场调研结果与课程计划制定的调研结果相结合,以更全面、客观地了解现状。2、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通过教研,理清每一个情绪

4、活动的情绪线,在找到绘本活动中的情绪线,如何通过幼儿的已有经验推进对绘本情绪的理解?对幼儿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在观摩研讨后,应及时分享“情绪精研”组的研究经验,带动更多的教师进行实战和研究。“大班幼小衔接”课程方案的研究与调整1、调查问卷,家长反馈,修改实施通过对家长和幼儿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幼小衔接”的想法和困惑,形成调查报告,并对之前实施方案中的课程设置进行修改。对家长和幼儿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幼小衔接”的想法和困惑,形成调查报告。对原来的试行方案进行分解,结合实幼健康教育课程的理念与实施,讨论修改意见,细化实施方案。对目前实施方案中的课程设置(包括作息、内容、指向等)进行修改

5、,通过家园各种渠道,鼓励家长、幼儿一起参与,完善课程文本。2、专家指导聘请不同层面的小学校长进行专题讲座与辅导。根据讲座中谈到的“入学前的5大准备”,结合家长的实际困惑开展讨论。通过框架解析、活动实例等方式,介绍我园幼小衔接课程的相关内容,疏导家长的担心和顾虑。3、实施课程我们根据安排,实施幼小衔接课程。在田野活动课程中,我们邀请家长和幼儿参观附近小学(包括公办、民办),短短几个小时的参观,让孩子们受益匪浅。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全面深切地感受到小学生活与幼儿园生活的不同,激发了孩子们争做一名光荣小学生的向往之情。同时,也为我们幼小衔接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田野活动,大班幼儿了解小

6、学生活,向往小学生活,从健康心理和习惯养成方面,帮助幼儿和家长建立自信,积极过渡。(二)园本研修利用资源,重在规范,提高质量进一步开展“器械运动”研究,促进各年龄段幼儿运动兴趣和能力发展根据上学期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本学期我们对器械运动方面继续推进和深化,分析和梳理各年龄段幼儿“器械运动”中的动作发展和指导策略,形成研究文本和实践案例。_月我们通过小组和集体互动深入实践,进行实地观摩和研讨_月我们通过个别和小组形式对每个教师对研究过程中的问题和策略进行整理,形成实践案例。_月我们通过小组和集体研讨进一步对过程中的问题,例如孩子喜欢玩这个器械吗?哪些动作得到了发展?哪些有一定的困难?老师在推进这

7、些动作发展中的方法和策略有哪些?在实践中,还需要哪些方面的帮助和引领?进行分析和研究。_月我们通过小组和集体对研究中的问题和经验进行梳理,先在小组中进行汇总,再到大组中进行交流。开展本学期“运动达标”测试。_月我们通过大组交流、质量分析与汇总,之后做好课程文本的积累和整理工作。(三)队伍建设重在关注与支持规范化见习基地内涵发展通过课题立项研究、课程方案架构、带教特色梳理、带教成果展示等,我们在“回顾、交流、分享、反思”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和推进见习教师规范化工作的进程,让工作做得更有效,让培训变得更实在。区域骨干教师了解和关注我园参加区域层面各类工作室学员的学习动态,充分发挥她们的示范和榜样作用

8、,丰富我们幼儿园的教师队伍建设。本园中青年教师青年教师和新教师,依据见习规范化培训的经验和做法开展实训,帮助其建立规范实施课程的意识和基本能力。中年教师则依托各级组的资源和力量开展实训,形成个人的专业特色。通过组内听课,对_年及以下的新教师的现状进行了解和分析,并借鉴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的要求与做法,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和帮助。二、下学期工作设想:1、进一步对幼儿园的运动环境进行研究和调整,结合指南的发展要求,满足幼儿的运动需求和运动能力的发展。2、进一步加强对一日课程的质量监测与反馈,从课程的四大板块的落实以及孩子的发展,凸显健康教育的理念。以上是本学期保教工作总结,如有不当之处,谢谢指正。幼儿

9、园保教部工作总结(二)针对学期初制定的保教工作计划,并结合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对本学期保教部工作作以下总结和反思。一、落实情况综述(一)课程建设重在实践、研究和提升以项目研究“情绪”活动实践验证为载体开展实践研究本学期,我们根据区教研室关于对“情绪绘本活动的现场调研”,同时也结合实幼开展情绪活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开展了实践研究。1、研究中的举措:首先通过对实幼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篇中的“情绪活动”进行解读,提升教师对“健康情绪”类活动的实践与认识,对健康教育下的“情绪活动”有所理解,学会价值判断,能够实践操作。通过观摩研讨,引导教师从实践入手加以改进。我们通过小组教研、部门教研等多种形式,多

10、次对各班老师们的情绪绘本教学进行了观摩与研讨。每一次的观摩研讨,我们结合实幼健康教育课程领导篇中关于对“情绪活动”的研究与提示,通过“深入课堂、品味内涵、打磨技术、创造精品”等程序和途径,促进教师在价值把握、专业认知、教学技术上提高和发展。我们从教师对于情绪线的把握拿捏不准,常常出现没有理清情绪线,而导致环节的设计与提问、回应效果不明显和教学实践中,以老师说的多,幼儿说的少,老师高控制为主以及教学组织形式单一,多以观察与谈话为主等方面鼓励教师一起发现这些问题,一起讨论并解决这些问题。发现和讨论的过程,就是我们研究和改进的过程。通过专业引领,帮助教师把准方向学会取舍。在我园开展“情绪绘本学习活动

11、”的实践研究中,特级教师、特级园长邵乃济老师带给我们的专业引领和专业思考成为每一个老师成长的阶梯。尤其是邵老师对问题的发现和研究,对研究现场的带动和组织,从参与每一个教研活动到每一次非正式的问题讨论,都蕴含了她对“情绪学习活动”的思考与理解,为我们的实践研究“听诊把脉,指点迷津”。为了了解情况、查找问题,搜集课程实施过程中老师们的困惑与困难,我们通过现场调研,鼓励教师学会思考把工作做细,对此我们进行了“情绪绘本教学活动”的现场调研,通过现场调研了解本园“情绪课程”的实施情况,将现场调研结果与课程计划制定的调研结果相结合,以更全面、客观地了解现状。2、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通过教研,理清每一个情

12、绪活动的情绪线,在找到绘本活动中的情绪线,如何通过幼儿的已有经验推进对绘本情绪的理解?对幼儿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在观摩研讨后,应及时分享“情绪精研”组的研究经验,带动更多的教师进行实战和研究。“大班幼小衔接”课程方案的研究与调整1、调查问卷,家长反馈,修改实施通过对家长和幼儿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幼小衔接”的想法和困惑,形成调查报告,并对之前实施方案中的课程设置进行修改。对家长和幼儿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幼小衔接”的想法和困惑,形成调查报告。对原来的试行方案进行分解,结合实幼健康教育课程的理念与实施,讨论修改意见,细化实施方案。对目前实施方案中的课程设置(包括作息、内容、指向等)进行修

13、改,通过家园各种渠道,鼓励家长、幼儿一起参与,完善课程文本。2、专家指导聘请不同层面的小学校长进行专题讲座与辅导。根据讲座中谈到的“入学前的5大准备”,结合家长的实际困惑开展讨论。通过框架解析、活动实例等方式,介绍我园幼小衔接课程的相关内容,疏导家长的担心和顾虑。3、实施课程我们根据安排,实施幼小衔接课程。在田野活动课程中,我们邀请家长和幼儿参观附近小学(包括公办、民办),短短几个小时的参观,让孩子们受益匪浅。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全面深切地感受到小学生活与幼儿园生活的不同,激发了孩子们争做一名光荣小学生的向往之情。同时,也为我们幼小衔接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田野活动,大班幼儿了解

14、小学生活,向往小学生活,从健康心理和习惯养成方面,帮助幼儿和家长建立自信,积极过渡。根据上学期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本学期我们对器械运动方面继续推进和深化,分析和梳理各年龄段幼儿“器械运动”中的动作发展和指导策略,形成研究文本和实践案例。_月我们通过小组和集体互动深入实践,进行实地观摩和研讨_月我们通过个别和小组形式对每个教师对研究过程中的问题和策略进行整理,形成实践案例。_月我们通过小组和集体研讨进一步对过程中的问题,例如孩子喜欢玩这个器械吗?哪些动作得到了发展?哪些有一定的困难?老师在推进这些动作发展中的方法和策略有哪些?在实践中,还需要哪些方面的帮助和引领?进行分析和研究。_月我们通过小组

15、和集体对研究中的问题和经验进行梳理,先在小组中进行汇总,再到大组中进行交流。开展本学期“运动达标”测试。_月我们通过大组交流、质量分析与汇总,之后做好课程文本的积累和整理工作。通过课题立项研究、课程方案架构、带教特色梳理、带教成果展示等,我们在“回顾、交流、分享、反思”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和推进见习教师规范化工作的进程,让工作做得更有效,让培训变得更实在。区域骨干教师了解和关注我园参加区域层面各类工作室学员的学习动态,充分发挥她们的示范和榜样作用,丰富我们幼儿园的教师队伍建设。本园中青年教师青年教师和新教师,依据见习规范化培训的经验和做法开展实训,帮助其建立规范实施课程的意识和基本能力。中年教师则依托各级组的资源和力量开展实训,形成个人的专业特色。通过组内听课,对_年及以下的新教师的现状进行了解和分析,并借鉴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的要求与做法,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和帮助。1、进一步对幼儿园的运动环境进行研究和调整,结合指南的发展要求,满足幼儿的运动需求和运动能力的发展。2、进一步加强对一日课程的质量监测与反馈,从课程的四大板块的落实以及孩子的发展,凸显健康教育的理念。以上是本学期保教工作总结,如有不当之处,谢谢指正。幼儿园保教部工作总结(三)针对学期初制定的保教工作计划,并结合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对本学期保教部工作作以下总结和反思。一、落实情况综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