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试卷200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四校联考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8377667 上传时间:2024-02-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试卷200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四校联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二语文试卷200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四校联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二语文试卷200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四校联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二语文试卷200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四校联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二语文试卷200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四校联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试卷200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四校联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试卷200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四校联考(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四校联考高二语文试卷命题人:韦淑枝 何琼诗 谢燕兴 审题人:阮维亮本试卷分两部分,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卷和作文纸的相应位置上。 2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不能答在问卷上,必须写在答题卷的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答题卷和作文纸一并交回。第一部分阅读鉴赏(共76分)一、古诗文阅读鉴赏(共40分

2、)(一)古诗文默写(8分)1补写出下列古诗文中空缺的部分。(每组只选1小题,共可选4小题。8分) ,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陶渊明归园田居)(1)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 ,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 。(陆游书愤)(2)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 。(杜牧题乌江亭) 但以刘 , ,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李密陈情表)(3)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而人之所罕至焉, 。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 ) 予独爱莲之 , ,种通外直,不蔓不枝。(周敦颐爱莲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 (孔子论语述而)(

3、二)古诗阅读(9分)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23题。宿甘露寺僧舍 (宋) 曾公亮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要看银海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1前人评价这首诗中“放入”一词最显气魄,你同意吗?请作简要分析。(3分)答: 2这首诗在表达技巧的运用上很有特色,请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作出评价。(6分)答: (三)文言文阅读(2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5题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

4、豪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4.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君安与项伯有故 安:怎么 B.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谢:感谢C.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通“背”,背叛 D.臣活之 活:使活命5.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3分) (2)所以

5、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赵绰)每有奏谳,正色侃然,上嘉之,渐见亲重。上以盗贼不禁,将重其法。绰进谏曰:“陛下行尧、舜之道,多存宽宥。况律者天下之大信,其可失乎!”上欣然纳之,因谓绰曰:“若更有闻见,宜数陈之也。”迁大理少卿,故 陈 将 萧 摩 诃 其 子 世 略 在 江 南 作 乱 摩 诃 当 从 坐 上 曰 世 略 年 未 二 十 亦 何 能 为 以 其 名 将 之 子 为 人 所 逼 耳 因 赦 摩 诃。绰固谏不可,上不能夺,欲绰去而赦之,固命绰退食。绰曰:“臣奏狱未决,不敢退朝。”上曰:“大理其为朕特赦摩诃也。”因命左右释之。 (节选自隋书

6、赵绰传)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上嘉之,渐见亲重 重:器重 B. 多存宽宥 宥:饶恕C绰固谏不可,上不能夺夺:勉强 D. 臣奏狱未决 狱:案件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A上欣然纳之 有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B欲绰去而赦之,固命绰退食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C大理其为朕特赦摩诃也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D因命左右释之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8把文段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上以盗贼不禁,将重其法。(3分)译文: (2)况律者天下之大信,其可失乎!3分)译文: 9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用斜断句。(2分)

7、故 陈 将 萧 摩 诃 其 子 世 略 在 江 南 作 乱 摩 诃 当 从 坐 上 曰 世 略 年 未二 十 亦 何 能 为 以 其 名 将 之 子 为 人 所 逼 耳 因 赦 摩 诃二、现代文阅读鉴赏(36分)文学作品阅读(18分)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 徐迅那是一块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冬天,父亲还坐在那里。低矮的屋檐,背后是红砖土墙。黑灰色的瓦片垂着耳朵,仿佛倾听着什么。父亲通常一个人不会说什么,只是静静地沐浴着阳光,取暖。一个人是会老的。皱纹宛如屋檐上生满绿锈的青苔,上面摇曳着荒草。老人头发花白,牙齿脱落,身边斜靠着一根锃亮的竹拐杖。那样子像是一部接近尾声的黑白电影里的旧镜头。阳光不老,新鲜

8、的光束里尽情跳跃着生命的尘埃。但父亲不见了。如今,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空落落的,如我空落落的心。泪水爬出我的眼帘,阳光使它格外的晶莹,如针芒般的阳光深深刺伤着我。阳光无影无踪地裹走了父亲,又依然照亮那里,如泻地的一摊水银,成为我面前不会消逝的最坚硬的事物之一。“来!晒晒太阳!”在乡村,尤其是冬天,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窝聚的老人们也最多。冬天里,阳光以一种最温暖、最明亮的姿态涂抹大地。树上尚没有凋零的叶片,通体金黄,兴奋得直打哆嗦。地上,一条狗蜷缩在阳光的被窝里,懒洋洋地,像一只泄了气的皮球或是让太阳烤干的牛粪。老人们开始在阳光里打捞着明灭的往事,交头接耳:谁家的猪养得最肥,谁家今年的收成很好,谁

9、家的闺女腊月里要出嫁,谁家的小子又有出息了他们大口大口饱食着阳光的盛宴,咀嚼阳光,毕毕剥剥,满嘴流油。通常,他们都以为这儿是离太阳最近的地方,是人间的天堂。他们的笑声、叹息声、诉说声像是无数把叮当当的小郎锤,把阳光敲成了金子般的碎片,然后乐呵呵地捂在怀里,俨然一个个财主佬。我想父亲,包括一些老人们,在他们的人生的暮年喜欢坐在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太阳底下倾诉,肯定隐藏着某种心灵的秘密:一定是额头皱纹里隐逸着的生命的苦涩需要在阳光下抚慰;内心经历太多,那阳光照耀不到的地方或许往事已经堆积得发霉,必须在阳光下曝晒一番;抑或身上流动缓慢的血液必须与阳光勾兑与打通,才会使他们更加舒展、坦荡、明媚。也可能

10、他们想得更远,无边无际的黑正在向他们拥来,他们得赶紧拾掇起一些太阳的金枝,燃烧生命因为,不仅一颗晦涩的心需要阳光的照耀;一颗纯净的心,也同样需要阳光的映照。最后,阳光收拾走了许多谜底,父亲肉体生命的消逝正如阳光的消逝一样。“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世上。”这是一位俄罗斯诗人的诗句。写这诗的巴尔蒙特这时仿佛就象一个婴儿,在春天里降生时一睁眼,就看到了温煦的阳光。他身上泛着金黄的绒毛。的确,阳光可以渗透所有的语言,但无法谛听;阳光像一块黄金可以让人贪婪地攫取,但无法永远占有;阳光像一朵鲜艳的花朵,却无法为一个人永远开放。剩下的你只有看看的份了!阳光照耀的日子,生活明净得一览无余,纤毫毕现;阳光进入土地所有事物的内部,使其发酵、膨胀、疯狂和生长。这些人们都可以看到,因此也体会出阳光本身充满的慈祥、温暖、仁爱和平静。果然,在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又少了一张熟悉的面孔,又多了一张陌生而嘶哑的喉咙。那陌生的嘴角牵动乡村的最后一缕阳光,仿佛是在向阳光做着永别。我想,一个阳光铺就的舞台,父亲和他的乡亲裁剪着一块阳光的绸缎,然后紧紧地包裹住自己,就幸福地睡去了。但丁说:“我曾去过那阳光最多的地方,看到了回到人间的人无法也无力重述的事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