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这条小鱼在乎教学设计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8377583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这条小鱼在乎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3这条小鱼在乎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3这条小鱼在乎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3这条小鱼在乎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3这条小鱼在乎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3这条小鱼在乎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这条小鱼在乎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育才小学个性化教学设计(互动式教案)课题3这条小鱼在乎课型精读课文课时2设计张 帆教学目标认知目标学会12个字;会认3个字。能借助工具书和联系语言环境与生活实际,理解“咫尺”“注视”“拯救”“在乎”等词语的意思。能力目标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3-7自然段。情意目标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小男孩珍爱生命、不轻言放弃的品质,激发学生热爱、保护大自然小生命的真挚感情,进一步树立保护小动物、珍惜生命的意识。教学重点能借助工具书和联系语言环境与生活实际,理解“咫尺”“注视”“拯救”“在乎”等词语的意思。教学难点体会小男孩珍爱生命、不轻言放弃的品质,激发学生热爱

2、、保护大自然小生命的真挚感情,进一步树立保护小动物、珍惜生命的意识。方式运用多种方式朗读,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让学生通过读了解整个事情发展的来龙去脉,通过读体会故事折射出的人文精神。并进行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让学生尽情讨论,自由发表意见,对独特的想法不求全责备。自我调整策略开放互动,合作朗读,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这一课要深入体会小男孩救鱼时的执著与专注,通过演读是最好的办法。要达到演读的程度,得有个从扶到放的过程,于是我引导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尽量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手段字卡、词卡、表演板 书 设 计教 学 反 思个 性 化 教 学 过 程自 我 调 整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质疑导入1、

3、出示鱼的图片。同学们,以前我们听过小鱼说话。今天,我们将一起去看看小鱼在大海里快乐生活的情景!1)课件演示,学生看一段小鱼在美丽大海快乐生活的录像。突然,海底波涛汹涌,小鱼们还没来得及躲进家门,就被无情的海浪冲向岸边的沙滩。没过几分钟,海面上又是风平浪静,似乎什么也没发生过,海浪慢慢退却,留下的只是浅水洼里成千上万的小鱼们。2)出示课文的句子:课文第一段1、2句话。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全班读2、同学们,读到这儿,你想说些什么?(学生自由回答)3、那好,今天我们就要去海边走走,一起去看看被困在浅水洼里的小鱼,看看他们在做什么?4、板书课题这条小鱼在乎,齐读课题。5、引导学生质疑:看到这个题目有什么问

4、题吗?归纳:a. 这条小鱼是谁?B这条小鱼在乎什么?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大声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课后的生字表多读几遍,还可以查查字典。2、同桌互相认读课后的生字,检查字音。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 A认读要求学会的字1) 指名认读生字。2) “放小鱼”的游戏巩固生字。出示一个渔网,里面有许多纸做的小鱼,每条小鱼身上都有一个生字,想要把网里的小鱼放回去,就的读准上面的字。学生读准一个,全班同学鼓掌,老师就把小鱼贴在黑板上画好的河里。 3) 随机跳读。教师拿着生字卡片,随机挑选生字让学生认读。4) 小鱼得救了,他们有自由自在的游起来。我们再叫叫他们的名字。学生齐

5、读生字开火车认读生字。B认读要求会认的字1) 指名学生认读生字。2) 听音找字的游戏。学生读一个字,另一学生把这个字找出来。3) 全班开火车齐读。、带拼音读词 沙滩、水洼、蒸干、拯救、虽然成百上千、忍不住、弯腰、注视、在乎1) 指名学生认读词语。2) 和同桌比比谁认读的词语多,手势告诉大家你认会了多少个。3) 走词语迷宫,表演读词。读准了我们跟读一遍。4) 全班开火车读这些词语。5、字音读准了,词语读好了,放到课文里相信同学们会读得更好。你们再把课文读一读,这次读要求你们默读,不出声,不指读,把句子读通顺,自己试一试吧!6、课文读好了,你知道什么了?三、合作学习课文第一段1、 自读课文第1段,

6、想想你读懂了什么?指名读。(知道很多鱼被困在水洼里)2、 请同学们再读这一段,把鱼儿受困的句子勾画下来。3、 全班反馈4、 出示句子“被困的小鱼有几百条,几千条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尽,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死去。”5、 轻声读读这句话,体会体会小鱼面临的困境。6、指名读。你为什么这样读?(“用不了多久”读出了焦急、怜惜)7、学生自己说说读后的体会。8、学生尝试把自己的体验读出来。体会体会浅水洼里的小鱼的悲惨命运。教师注意在评价中提高学生朗读水平。9、课件演示:太阳出来了,沙子慢慢的干了,开始吸水,水洼里的水慢慢的变浅,鱼儿在里面垂死挣扎,最后将面临死亡。如果我们就是浅水洼里的

7、一条小鱼,这时候我们会怎么想,又会说些什么呢? 生可能回答:我会在那里用自己最后的一点力气蹦跳到有水的地方。我回喘着气说:“救救我吧救救我吧!”过渡:同学们,浅水洼里的小鱼这时候是多么希望能有人来救救他们了,后来又怎么样了,下节课我们继续边看图边自由读读2-7自然段。四、指导学生自主写字1、 请同学们自己观察,请小老师提醒大家,要注意什么。(指名由学生提出需要注意的地方,教师归纳总结)2、 对比识记“极、吸”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能记住这两个字?3、 师范写生字“吸”,指导学生写字。4、 生书写练习,老师巡回指导。第二课时一、温故知新。1、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呢?、浅水洼里的小鱼这时候

8、是多么希望能有人来救救他们了,后来又怎么样了,这节课我们继续边看图边自由学习2-7自然段。二、合作探究学习课文27段。(我采用的方式是:演读27段,体会小男孩救鱼时的执着与专注。安排小组和全班分角色朗读和表演性朗读。引导学生重点读好小男孩的话,演好小男孩的一系列动作。“我知道”要读得干脆些。文中出现了六个“这”,都要读得重一些,以表现小男孩救小鱼态度的坚决和专注。)1、后来怎么样了?(小男孩救了小鱼) 2、你们自由读读课文27段,看看你有什么疑问?引导学生质疑,启发思考与想象。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教师注意归纳:1)小男孩明明知道捡不完,可他为什么还要一个劲儿地捡?2)“我”听了小男孩的话和看到

9、小男孩的表现后,会怎么想,怎么做?3)读了课文后有什么想法?说说自己的心里话。3、是呀,水洼里的鱼成百上千,怎么救得完呢,谁在乎呢?(小鱼和小男孩) 4、你从哪里读出小男孩在乎的?大家再读读故事的2-7段,边读边勾画从哪看出小男孩在乎小鱼的句子?小组交流 5、安排小组演读: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由小组长分工,一人读“我”的话,一人读小男孩的话(要边读边辅以象征性的动作),一人读作者叙述的话。几个人轮流交换角色反复试读、表演。读演“我”和小男孩的同学要争取背记各自的对话。6、检查小组演读情况:找两三个小组分别上台演读,同学进行评议。7、在全班学生中挑选三名学生进行演读。8、通过反复演读,学生都已进入

10、“角色”,并一定为小男孩的行为所感动,这时教师相机启发学生回答提出的问题。学生汇报出示: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指导朗读“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1)听了“我”的话,小男孩停下来了吗?2)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或者有什么不清楚的提出来,在小组里讨论。“头也不抬” 说明回答的时候不愿停下来。(对课文中的人物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3)在评价中领悟朗读的语气。指导朗读 “这条小鱼在乎!”男孩一边回答,一边拾起一条鱼扔进大海。“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1)小男孩边捡鱼扔鱼,心里边想着什么?(看图想象)2)是啊,小男孩非常在乎小鱼的安全,那你们在乎吗

11、?老师要听你的朗读才知道。3)应用多种形式朗读,读出在乎的感觉。指导朗读“用力地把它扔回大海”。9、这些就是我们刚才勾画的让我们感动的地方,我建议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来读读这几段,想先读哪段都可以。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1、分角色朗读全文。2、出示一首儿歌:蓝天是白云的家,树林是小鸟的家,池塘是青蛙的家,大海是小鱼的家,谁都有自己的家,谁都离不开自己的家。3、你觉得小男孩是个怎么样的人?小鱼会对小男孩说些什么?4、除了课文中的小男孩,还会有谁在乎小鱼,如果你看见了,你会怎么做?你想说什么? 5、你的家乡有哪些常见的小动物,走近这些小动物,谈谈自己和小动物的故事或者在生活中、电视中看到的有关动

12、物的故事。看它们是否受到什么威胁,它们生活的环境是否遭到破坏。如果是,想想应该怎样保护这些小动物。(进一步帮助学生树立爱护小动物、珍惜生命的意识。)五、指导学生自主写字1、 同学们自己观察,请小老师提醒大家,要注意什么。(指名由学生提出需要注意的地方,教师归纳总结)2、 教师范写“扔”字。注意右边部件的写法。3、生书写练习,老师巡回指导。教学建议:这条小鱼在乎是一篇略读课文,叙述简洁、语言平实。在教学中,建议老师营造教学情趣,注重情感交流和个性发挥,通过自学辅导,使学生历经听、读、演、辩的学习过程,潜心会文,悟出真情,悟出灵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听听出故事梗概 读读出文字精华 演演出人物形象辩辩出思想光芒 课堂争议可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课堂上,还可以引导学生质疑,学生思维活跃,可能还会提出“那个男人是不是就没有爱心”、“成百上千的小鱼究竟能不能都救活?”等问题。在教案中,我没有设计,但我想还是可以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开展“小小辩论会”,把问题引发为中心明确的争议。争议的过程中,学生会将课文中的词句重新组织,其实是现学现用、活学活用的过程。争辩,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老师们可以试一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