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教学设计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8377178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牧童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牧童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牧童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牧童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牧童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牧童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牧童教学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牧童教学设计 ?牧童是唐代吕岩的诗歌,传说中的“吕洞宾就是吕岩。为方便教师更好的教学,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牧童教学设计,其教学环节之精彩、教学设计之精致、教学问题之精当,令人耳目一新,回味无穷。下面一起来学习下吧!牧童教学设计由查字典小编整理,仅供参考:牧童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背诵课文,默写?牧童,能用自己的话叙述诗词的意思。2.体会诗词的意境,丰盛学生情感,从诗句中感受童年的高兴。3.认识本课4个生字,会写7个认识的字。理解“弄、“怪生、“相媚好、“亡赖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学习重点体会诗词意境,练习感情朗读。课时安顿2课时课前准备配乐磁带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学习?牧童(一)复习?所见,

2、范读导入师:有一首题目为?所见的古诗大家十分熟悉的,我们一起来背诵一遍。1.全体同学齐背?所见(清 袁枚所着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2.交流?所见一诗中的牧童形象。3.过渡:听同学们背?所见这首诗,仿佛看到了一个活跃可爱的牧童骑在牛背上的样子,现在,我也给大家读一首题目就叫?牧童的诗,看看诗中的描写敢一个什么样的牧童。4.师配乐范读。5.生猜大意,交流诗中描写了一个怎样的牧童。引导学生用一些词来描述,如:悠闲、舒适、自在、自得其乐等。(二)自主合作,探究诗意1.生自由读全诗,要求读通,注意“牧、蓑的字音、字形。2.借助工具书、注释、与同学合作,初步理解诗歌大意,并在小

3、组内练习诵读全诗。3.指名诵读,正音。提示学生按一定的节奏来读。全诗节奏可以这样划分,“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傍晚后,不脱/蓑衣/卧月明。4.师生互动交流对诗歌大意的理解。5.师:请同学们再次诵读全诗,发挥想象,在脑海中把诗歌的语言变成一幅画面,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茫茫原野,一眼望去,尽是长势茂盛的青草,晚风中,牧童吹奏的笛声悠扬悦耳。傍晚时分,吃完晚饭,连蓑衣也不脱,就悠闲自在地躺在月光下观赏月夜的美景。)6.指名生配乐朗读,其他同学可闭起眼睛听读,想象画面。交流听后所感,师生互动评议。(三)设身处地,感悟诗情1.师:想象一下,如果是你,在月光下又会想些

4、什么做些什么2.生互动交流。师小结:学习这首诗,使我们体会到田园生活的乐趣。我想,大家一定会记住这个牧童,记住他在风中吹奏的曲子,让我们再次齐读这首诗,去感受田园生活的诗情画意。3.诵读全诗。结束本诗学习。二、学习?舟过安仁(一)借助画面,导入新诗1.察看图上的两个小朋友在做什么看一看,诗歌是怎么描写他们的2.生自由读诗。“遮,注意要读翘舌音。记住字形。读通、读顺全诗。3.通过读注释或借助工具书,根本理解诗歌大意。(二)检查自学,深入探讨1.指名读诗,正音,注意“篙、棹两个生字的读音。2.再读全诗,并想一想,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没有读懂。3.师生互动交流诗歌大意,可以先交流自己读懂的语句,也可

5、以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共同交流探讨。(全诗大意:一只不再扬帆划桨的小船中间,坐着两个小男孩,很奇怪的是,没有下雨,这两小孩居然撑着伞,仔细一看,原来他们撑伞不是为了遮风挡雨,而是舞动着伞柄起到类似扬帆的作用。)4.说一说,这两个小男孩留给你怎样的印象你喜欢他们吗为什么5.边读边在头脑中想象两个小童张伞使风的样子。通过朗读把两个小童天真、调皮的样子表现出来。6.指名读、齐读。读后点评。(三)布置作业,延伸拓展背诵两首诗。预习?清平乐 . 村居第 二 课 时一、课题导入,介绍知识1.出示课题,引导学生察看此课题与其他诗歌题目的区别。 (中间有个分隔符号,前者是词牌,后面是词的题目。)2.师生互动

6、介绍有关“词的知识。3.师小结:词原是配乐而歌唱的一种诗体,起源于唐代,宋代是词鼎盛时期,句的长短随着曲调而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一般分为高低两阙,也就是高低两段。宋代的苏东坡、李清照等都是驰名的词人。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课题入手,想象内容。师:课文描写的村居生活是怎样的一幅场景诗人是怎么描写的2.练习朗读,读准生字音,读顺诗句。3.边读边划出不理解的地方。教师巡视,发现学生的困惑,或板书黑板,或与学生个别交流。提倡组内合作,借助注释以及工具书,初步理解词的大意。4.指名读文。其他同学正音、评价,特别提醒学生注意“亡、剥两个字在本课的读音。5.交流比拟生僻、不易理解的词。如,醉里、相媚好

7、、亡赖。6.指名说大意,其他同学补充或纠正。(距离农家低小的屋檐不远处,是一条清澈流淌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绿色的青草,屋檐下,有两个头发发白的老头、老太正借着酒意说着悄悄话。大儿子十分勤快,在溪边的田间地头种豆,老二呢,正忙着编织鸡笼。最顽皮、可爱的莫过于最小的那个孩子了,瞧,他趴在溪边剥莲蓬,正忙得不亦乐乎呢!)三、发挥想象,加深理解1.师:这一家子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能想象得出老两口正在说什么悄悄话吗2.生各抒己见。只要想象合理,都应该给予肯定。3.这一家子的其乐融融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则怎样通过朗读把这样的一家子带到我们面前呢请同学们边读边在头脑里产生相应的画面,看看他们各自在忙

8、些什么4.生自由练读。展示读,集体评议,纠正。再读。提醒学生在读的时候是否表现出乡村自然环境的优美,“醉里吴音相媚好的温馨、和睦,以及“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的轻松、活跃、愉快。四、改编歌曲,激发兴趣1.师:词本身就是为一种配乐歌唱的诗体,倡议学生自己尝试配乐演唱。师可范唱苏轼的?水调歌头,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2.生练习试唱。众评议。五、总结谈话,回归整体1.师:关于词、关于辛弃疾,我们才刚才有了很浅薄的认识,希望同学们课外多阅读些经典文学作品,吸取更多传统文化的精华,丰盛我们的内心世界。2.诵读全词,结束本课时学习。六、布置作业,积累升华1.背诵课文。默写?牧童2.收集、背诵其他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词,发展一次背诵比赛。以上就是小编分享的牧童教学设计的全部内容,如果对你有帮忙,请继续支持查字典,并提出您的珍贵倡议,小编会尽最大的努力给大家收集最好最实用的教学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