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颈椎病康复-案例教学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8374794 上传时间:2024-02-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3章-颈椎病康复-案例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13章-颈椎病康复-案例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13章-颈椎病康复-案例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13章-颈椎病康复-案例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13章-颈椎病康复-案例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3章-颈椎病康复-案例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3章-颈椎病康复-案例教学(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赣南医学院教学案例案例名称: 颈椎病康复 适用课程: 肌肉骨骼康复学 作者姓名: 胡超华 系室名称: 康复医学 康复学院 2018年3月2日一、案例正文:颈椎病康复1、 患者:男,61岁。2、 主诉:颈部疼痛10余年,加重伴左上肢麻木1个月3、 既往史:既往体健。4、 检查:神志清晰,心肺均未见明显异常。颈椎生理曲度变直,颈椎棘突及两旁侧压痛阳性,伴左上肢放射性麻木,颈椎活动稍受限。压头实验及臂丛神经牵拉实验阳性。5、 MRI片示:颈椎病6、 附件:患者颈椎MRI片二、案例使用说明:(一)教学目得与用途 1本案例主要适用于康复治疗学、运动康复学专业肌肉骨骼康复学课程。 2本案例就是一篇关于颈椎

2、病康复得教学案例,其教学目得在于使学生掌握颈椎病得临床特点、康复评定与康复治疗方法。使学生学会“以病人为中心”这个角度来分析问题与提出治疗及康复方案,学会正确得沟通方式。(二)启发思考题1、您作为该患者得诊治医师,请您写出诊断结果及鉴别诊断(颈椎病分型鉴别及与其她疾病鉴别)。2、您作为该患者得诊治医师,该患者得康复评定内容有哪些。3、 您作为该患者得诊治医师,请问您进行康复治疗过程就是怎样得?(三)分析思路问题1:通过该问题分析,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使学生掌握颈椎病临床特点、分型与各型颈椎病诊断及鉴别诊断。 问题2:通过该问题分析,使学生掌握骨关节炎康复评定内容,熟练掌握颈椎病患者脊髓功能

3、评定表。问题3:通过该问题分析,使学生掌握骨关节炎康复治疗措施与方法。使学生学会“以病人为中心”这个角度来分析问题与提出治疗及康复方案,学会正确得沟通方式。(四)理论依据与分析 1、 概 述 1、1定 义 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就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变以及由此继发得颈椎组织病理变化累及颈部肌肉与筋膜、颈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组织结构而引起得一系列临床症状与体征。1、2命名1、3颈椎得解剖特点1、4颈椎得功能特点2、解剖学基础2、1寰椎、枢椎2、2、颈椎骨间得连结2、3颈部脊髓及神经根2、4椎动脉与颈部交感神经3、病因病理3、1、 椎间盘退行性变:最基本得原

4、因3、2、损伤: 急性损伤; 慢性损伤3、3、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矢状径1416mm4、临床特点4、1各型颈椎病特点4、2、影像学及其她辅助检查4、3、鉴别诊断4、4免疫学因素 5. 康复评定5、1、症状评定1、疼痛2、麻木 3、头昏、耳鸣 4、颈椎活动受限5、2运动功能评定 1旋 转 2伸 展 3屈 曲 4侧 屈5、3 1以徒手肌力评定法(manual muscle testing, MMT)2握力测定3、颈椎病患者脊髓功能评定表 6、康复治疗6、1康复治疗原则:1、颈型颈椎病:以非手术方法治疗为主。牵引、按摩、理疗、针灸均可选用。2、神经根型颈椎病:以非手术治疗为主。牵引有明显得疗效但要掌握

5、牵引角度、时间与重量。药物治疗能缓解疼痛与减轻神经根水肿,疗效也较明显。推拿手法应用得当,可明显减轻神经根压迫症状,但切忌操作粗暴而引起意外。3、脊髓型颈椎病:对于症状与体征较轻者主张以非手术治疗为主,若出现脊髓受损得体征时,应尽早手术治疗。该类型较重者牵引与手法治疗多视为禁忌。 4、椎动脉型颈椎病:以非手术治疗为主。90%得病例均可获得满意疗效。具有以下情况者可考虑手术:有明显得颈性眩晕或猝倒发作。6、2治疗方法(1) 非手术疗法1、围领及颈托 2、药物治疗 3、注射疗法4、颈椎牵引治疗5、物理治疗 6、针灸治疗 7、推拿与手法治疗 8、运动疗法 (2) 颈椎病得手术治疗(一)手术疗法适应症

6、(二)手术术式:颈前路与颈后路7、健康教育与颈椎病预防7、1、明确认识7、2、卧床休息7、3、医疗体操7、4、良好姿势7、5、避免颈部外伤及风寒、潮湿7、6、重视健康教育 8、颈椎病得预后(五)关键要点 知识点:熟悉各型颈椎病诊断,掌握颈椎病得康复评定与康复治疗 能力点:医患沟通能力,具体康复治疗技术得操作能力。(六)课堂计划课前计划:提出启发思考题,请学生在课前完成阅读与初步思考。课中计划:简要得课堂前言,明确主题(2-5分钟) 分组讨论(20分钟),告知发言要求 小组发言(每组5分钟,控制在40分钟) 引导全班进一步讨论,并进行归纳总结(15-20分钟)课后计划:如果见习科室有类似病人,请学生在见习中踊跃发言给出具体得康复治疗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