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湖旅游区总体规划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8374606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3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莲花湖旅游区总体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莲花湖旅游区总体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莲花湖旅游区总体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莲花湖旅游区总体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莲花湖旅游区总体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莲花湖旅游区总体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莲花湖旅游区总体规划(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莲 花 湖 旅 游 区 总 体 规 划(文本)一、规划基本依据(一)部门和行业法规1、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LY/T513295),1995;2、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1999;(二)技术规范1、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修订)(GB/T177752003);2、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4、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ZB 11999)二、规划基本界定(一)规划区范围本次旅游规划划定的莲花湖旅游区界限是:东、北、西三面以海林市界为界线;南面沿柴河林业局施业区边界,向南延伸包

2、含柴河镇区的范围,总面积4220k,比原来的威虎山森林公园的面积(4147.6k)略大。(二)规划的性质按照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中的第1.0.3条的规定,“莲花湖风景区”应该属于特大型风景区。按照风景名胜区规划的要求,莲花湖风景区规划应由总体规划、分区规划、重点地段详细规划的三级规划体系构成。莲花湖风景区与莲花湖自然保护区以及威虎山国家森林公园区域范围在空间上存在着交叉和重叠。本旅游区范围的实际包括了莲花湖自然保护区、莲花湖风景区部分区域和威虎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部分区域。莲花湖旅游区范围涵盖了海林市行政区的北部区片,总面积达到4220km2,约占海林市总面积的40%。考虑

3、各个产业方面的综合性和空间布局上的战略指导性等特点,规划的内容和性质远不能用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概念来概括和包容,更不能用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规划的框架来套。根据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中的有关规定,它应该属于区域级旅游发展规划的范畴,但还兼有部分景区总体规划的特征。(三)规划的期限近期:20032005年;中期:20062010年;远期:20112020年。第一章 旅游区基本情况一、自然地理环境(一)区位条件莲花湖旅游区位于海林市的北部和牡丹江市区的北面。该区的旅游发展主要依托的城市为牡丹江市。(二)地质地貌莲花湖旅游区地处长白山系张广才岭东坡,属于中山和低山丘陵地带,西北

4、高耸,东南低缓,地势起伏较大,山势较陡,海拔多在5001100m之间。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有花岗岩、大理岩及角闪斜长片麻岩等。本区属于中山和低山丘陵地带 西北高而东南低,平均海拔500m左右;最高峰为林业局内奋斗林场的大锅蓝山,海拔1184.8m。(三)气 候莲花湖区属中温带大陆性湿润季风气候,由于库区地处山区,呈现出明显的小区域气候,各部分地区间差别较大。西部属冷凉湿润高山区气候,东部属温凉较湿润浅山区气候,沿湖两岸多属温凉半湿润丘陵漫岗气候。(四)水 系本旅游区属于牡丹江水系,发源于长白山,南北流向,经过几个梯级汇至此,因修建莲花湖水电站而形成莲花湖水库,围绕莲花湖水库的区域构成莲花湖旅游区

5、。东西两侧支流呈羽状汇入干流。莲花湖旅游区境内主要有2条较大的支流,即二道子河、三道子河。(五)土壤植被本区地处长白山系张广才岭东坡,自然植被属长白山植物区系,是东亚温带红松阔叶林的主要分布地带。土壤类型有地带性土壤和非地带性土壤。地带性土壤有棕色针叶林土(约10%)和暗棕壤(约75%),非地带性土壤有草旬土和沼泽土(两项合计约15),各类土壤受地形地势影响呈现规律性分布。(六)动物资源莲花湖旅游区内动物资源十分丰富,有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和黑龙江省地方重点保护动物。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有:东北虎和紫貂(兽类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有:猞猁、黑熊、黄喉貂、水獭、马鹿、原麝等;黑龙江省地方

6、重点保护动物有:赤狐、貂、狼、香鼬、伶鼬、豹猫、野猪、狍、花鼠、普通刺猬等,此外,还有飞龙、野鸡、秋沙鸭、鸳鸯等飞禽。主要淡水鱼有:细鳞鱼、鲶鱼等。二、社会经济背景本区具有典型的东北地方文化特点,而且本地居民具有林户特征。本区有满族、朝鲜族、回族等多个世居地少数民族,独具民俗风情。黑龙江省莲花水电站是本旅游区内最大的水利工程,系国家“八五”重点工程,是一处以发电和调峰为主,兼顾防洪、灌溉、航运、养殖的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电站装机机组4台,总容量550MW,年发电量8亿度。第二章 旅游资源综合评价一、旅游资源类型参照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初步统计莲花湖主要旅游资源

7、类型有8个主类,即全国规定的8个主类,莲花湖旅游区全有。全国划分的47个亚类,莲花湖旅游区有26个亚类,占55.3%。莲花湖旅游区有76个基本类型,占全国32.2%。l 地文景观:28处;l 水域风光:7处;l 生物景观:2处;l 自然景象:7处;l 遗 址:3处;l 建筑与设施:17处;l 旅游商品:12种;l 人文活动:11处。特征:l 在数量上,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接近。l 在体量上,自然旅游资源远比人文旅游资源大。二、旅游资源分布莲花湖旅游区旅游资源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分布相对集中、分区明显。莲花湖旅游区旅游资源的分布呈现出如下的规律。l 旅游资源自然分布: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河西区,

8、其次是河东区。l 旅游资源政区分布:在二道子镇、三道子镇,湖面旅游资源不多。l 莲花湖旅游区主要旅游资源相对集中在莲花湖两岸和二道河子沿线,大致呈“T”字型空间分布特征。三、旅游资源评价(一)旅游资源分类评价1、旅游气候45月:这个时段气候舒适,适合户外旅游活动,但是气温还不足够高加之水温很冷,不适宜开展水上活动;由于冰雪已经融化没有开展冬季项目的可能。这个季节冬天已经过去,万物复苏,大地渐渐披上绿装,是一年内由旅游淡季向旅游旺季过渡的时季。68月:呈现出夏季的气候和景象,植被茂盛,景象万千,可以开展除冬季以外的一切旅游活动,尤其适合开展水上旅游活动,是本区的“黄金旅游季节”。910月:这个时

9、段虽然气温和舒适宜人,植被仍然翠绿,水温不高也不低,可以开展亲水活动和水上旅游活动,但不适合开展游泳和漂流等水中活动。1112月:是本区深秋过渡到冬季,是一变化的时季,阔叶落叶树种渐渐地由绿色向黄色和绛色转变,呈现出五彩斑斓的景象,也是另一个观光的特殊季节。由于气温的下降很多户外活动很难开展,尤其是水上活动不能开展。12月:是本区最寒冷的季节,气温最低,水面结冰,银装素裹,分外妖娆,多数户外旅游活动项目受到限制,但是冬季的冰雪项目得以全面展开。3月份:按道理是一个很尴尬的季节,气温渐渐升高,冰雪逐渐融化,冬季项目进入萧条季节,大众的冰雪运动已经不能开展;但是气温较高则是有利于人们活动,不容易冻

10、伤,在一些山区阴坡仍然保持着较好的积雪,更加有利于滑雪运动的开展。对于这些环境较好的少数雪场还是容易形成火爆的场面。3月份是春节刚过,新的一年的工作全面展开,正值会议高峰期,借助一些局部优势条件可开拓会议旅游市场。总之,一年的6、7、8月时本区的“黄金旅游季节”,特色是水体旅游;12月是“银色旅游季节”特色是冰雪项目;45、1112月份是“过渡季节”旅游项目季节性不典型;3月份是“旅游萧条期”。开发建议:l 黄金旅游季节(68月):做足水体旅游的文章,抓住大众旅游市场,开拓高端的避暑度假旅游市场。l 银色旅游季节(1、2月):瞄准冰雪度假的高端市场,积极发展大众冰雪旅游项目。l 过渡季节(45

11、、1112月):深挖森林旅游潜力,积极开展人文旅游产品来补充。l 萧条季节(3月):重点突破少数几个条件较好的雪场,开展舒适的滑雪旅游,做出特色,形成独树一帜的局面。2、湖泊水体(1)莲花湖岸线特征莲花湖属河道型人工水库,是黑龙江省面积最大的高峡平湖。库区拥有优美的湖光山色,被誉为“百里丹江小三峡”。莲花湖为狭长的河道型湖泊,水面较为广阔,除了散放养殖、航运、湖面观光之外,其余可能的经济活动主要沿湖岸展开。在所有的湖岸线中,最具有经济利用价值的是湖湾区(包括半岛)和岛屿,由于莲花湖中岛屿数量少,面积小,不便于大规模开发,半岛数量也比较有限,而且基本上是两个湖湾之间形成的半岛。莲花湖水面狭长,湖

12、湾众多,大致地有五个最明显的湖湾,从南到北依次如下:渤海湾、群力湾、二道湾、锅盔湾、木兰湾。水体景观资源主要有三大峡谷、五大湖湾和六大岛屿,另配有少量人文旅游资源。峡谷是游客喜爱的水上风光地段。主要有三大峡谷:断石通峡、老道庙峡、槟榔峡。湖中主要有六大岛屿,分别是群力岛、边安岛、四站岛、河口岛、鹰嘴岛和兴农岛。岛屿存在既丰富了湖景内容,又使游客有四面临水之趣,是赏景佳地。莲花湖的突出特点是湾子多。根据主要湾子的位置、朝向、水深、用地条件等进行评价。可以开发旅游的湾子在背风、向阳处考虑滨水度假保健基地和相关设施,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其余湾子暂作观赏之用。(2)莲花湖水体水质l 莲花湖悬浮物超标,

13、不符合对水质的基本要求;l 总磷的含量严重超标,这项指标也是对湖泊水库水质特定要求指标,却不符合要求;l 高锰酸钾指数大多未达到类水质以下;l 其它已测水质指标符合类水质标准。l 上游下游:水质越来越好,上游最差;l 从时间上来看:7月比8月差;l 从实际考察和观察来看,雨后的水质较差,特别是水体的透明度特低,群力等上游段在夏天暴雨后简直就是浑水。莲花湖水体水质多项环境指标达到级水质标准,但是目前还达不到类水质标准,群力等湖湾水体一些指标甚至还达不到类水质标准。莲花湖水体有待于积极的治理,只有水质指标达到类水的标准后才能全面开展旅游活动。(3)水体治理与前景牡丹江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以后能够有效

14、遏制住来自牡丹江市区的污水进入莲花湖,能有效提高莲花湖的水体质量。“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柴河林业局对生态公益林的森林实行严格管护,停止采伐,对一般生态公益林的森林,大幅度调减森林采伐量;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力度,大力开展营造林建设。二道、三道子河和柴河三个乡镇,按照“天保工程”要求逐步实施了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封山育林的计划,使得莲花湖区的整体生态环境能够逐步提高。总之,莲花湖水体的水质环境将会得到逐步提高。建议旅游开发应从湖的两侧山地、峡谷、湾子向莲花湖半岛、岛屿推进,激活整个湖区。湖东交通条件解决后从现代休闲保健的角度加大策划力度,建议近期开展水体观光、滨水休闲,逐步向滨水度假及水上运动方

15、向发展,以此为依托进一步发展休闲保健和大型会议旅游。3、山林资源莲花湖旅游区地处中国东北的北部腹地,张广才岭的核心地带,辽阔的地域阻隔了工业污染对该旅游区的影响,人为活动也相对较少,使莲花湖旅游区自然环境优美,动植物生长良好,山林资源丰富,生态系统良好。莲花湖一带的森林是中国典型的温带针阔混交林,是最典型的原始红松林,具有宣传促销价值。总体特征与评价:总体特征:拥有原始森林,具有东北林海的野趣。本区原始红松母树林3处,有着最典型的原始红松林,红松母树林是这里最有特色的森林旅游资源。保留的林场主要采伐场,现阶段仍为生产区域。由于在现阶段本区域还承担较重的生产任务,所以仍保留生产区域,包括新兴林场、红星林场等。湖岸山坡的风景林带植被良好。莲花湖两岸也是主要的景观带,常绿树与落叶树混交会呈现出浓烈的山野景观。湖西部与西北部天然森林茂密,分布着一些原始森林群落。湖东部和东南部低丘上,多生长着低矮的柞、桦等天然次生林以及苕条等灌木层。总体评价本地为温带针阔混交林,森林具有东北森林的典型景观,具有雄浑、犷野、质朴、季相变化明显,观赏性较好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