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8374372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执教科目课题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时间项目加入名师工作室前加入名师工作室后对比剖析设计 理念确疋位置在办教版教材中多 次出现过,这个知识点的呈现过程也 是由浅入深,逐步提咼。从最初的认 识前、后、左、右、上、下几个方位, 到学习东、南、西、北、东北、东南、 西北、西南几个方向,以及本节课学 习的用数对确定位置,可以感受到教 材在设计过程中注重学生知识经验累 积的思想。在这节课的设计中也是充 分利用了学生的知识经验完成教学 的。对比以前 的设计,现 在的设计 更加注重 学生的知 识背景,让 学生通过 已有知识 解决问题。学情分析这部分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 重要,对今后数学坐标的学习开了一 个头

2、。学生已经认识了简单的一些位 置关系,如前、后、左、右、上、下 几个方位,东、南、西、北、东北、 东南、西北、西南几个方向,这对本 节课的教学都有帮助。加入名师 工作室后, 教学设计 从关注教 师的教转 型为关注 学生的学。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认识 列与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 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 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 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2、初步感悟数形结合的思想 方法,培养初步的抽象思维能 力,发展空间观念。3、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 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 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依据前面对教材的分析和对学情 的把握,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认

3、识列与行 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 贝叽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 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到抽 象成用列、行表示的平面图的过程,初 步感悟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培养初步 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3、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 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 的意识。目标增加 了学生由 形象具体 到抽象思 维的发展 过程,把具 体的座位 图到抽象 成用列、行 表示的平 面图。通过课前 交流,拉近 了师生的 距离,为有 效开展课 堂奠定了 基础。其中 一些细节 也是处理 得当的,如 与孩子沟 通回答完 问题自行 坐下、准备 好练习本 和笔、回答

4、 问题声音看似不经 意的安排, 实则为课 堂避免了 许多无效 因素,提高 了课堂效 率。以在图中 找到班长 的位置为 问题,通过 给一个条 件,再到给 两个条件 引导一步 步前进,逐 渐引导明 白确定位 置要用统 一标准来 表示的必 要性。由此 自然揭示教学一、课前交流: 过程 分享图片及班级活动小故 事,以此引发学生端正坐 姿。二、设置冲突,激发需要。1、在图中找到班长的位 置,通过不给条件,到给一 个条件,再到给两个条件引 导一步步前进,渐渐锁定激 发确定位置用统的需求。2、一标准来确定位置三、探求新知。1、认识列和行。(1)介绍列和行以及确定 列和行的规则。(2)通过交流活动理解列 和行

5、的含义。(3)将具体情境图抽象为 平面图形。(4)结合平面图形用列与 行说清班长的位置。(5)通过活动让学生感知 具体情境中的列与行,并用 列与行说说自己的位置。2、认识数对。(1)学生说说自己的位置 在第几列第几行。请学生板 书。引发需求:这样的表达 方式,来不及写清楚,能否 用一种最简便而又最明确 的方式来表示位置。 学生自主交流:引入数对。 女口:班长的位置可以表示为(4, 3 )。(2 )理解数对的含义,介 绍数对的规范读写法。3、知识运用。(1)根据已知条件在平面图上找到相应同学的位置, 并用数对表示出来。(2)根据纸条上的信息把 纸条贴到相应位置。并在活 动中设置疑难,明确每个数

6、对都是唯一的,必须要有2一、课前交流:师:在上课之前,老师想和同 学们做一些约定:1、回答问题的 声音大些,回答是表达自己的观 点,一定要让别人听得见。2、回 答后自行坐下,不需要老师示意才 坐下。3、把练习本打开空白处, 便于需要写字时迅速进入书写状 态。(数学课也需要写字)小朋友们准备好了吗?生:准备好了!师:请用端正的坐姿来让老师 明白你已经准备好了,谢谢!二、课堂引入:师:小朋友们,看大家坐得这 样端正,让我想起了一句古话:站 如松,坐如钟,意思就是站着要像 松树那样挺拔,坐着要像座钟那样 端正。这里有一个班的小朋友,他 们也像你们一样坐得端端正正。(出示图片)三、设置冲突,弓I出课题

7、。1、层层设疑,激发需要。(1)师:有困难,找班长, 我有件事正好要请这个班的班长 帮忙。大家帮我把坐在第4排的班 长找出来吧!(生:猜想班长是谁,或者质 疑条件不够不能确定)(2 )师:那我再补充一个条 件:班长坐在第4排第3个。(生1:班长是第四竖排的某 个人;生2:班长是第四横排某个 人;生3:要坐左往右还是从右往 左?生4:要从前(下)往后(上) 数呢还是相反方向数?生 5:条件 还是不够2、提示课题。类似用第几排第几个这样的 方式来描述班长的位置是不够清个数即同时知道列和行才楚的,也比较麻烦。怎样才能准确、课题,使课能确疋物体的位置,数对中清楚地表示出班长的位置呢?这堂很快切的两个数

8、不能交换顺序。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共同解决的问入主题。4、知识提升题:确定位置。(1 )完成练习十五第二题。(理解表示在同一列或同一行的物体位置的数对四、共同探究,学习新知。的特点)1、介绍列与行的含义,以及(2)通过比较发现,理解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这连续的当物体所在的位置发生变(1 )利用场景图进行说明:三个过程,化后,数对中相应数子变化人们在确定位置时,通常把竖排叫把确定位的特点。做列,横排叫做仃。一般情况下,置的“列”5、将平面图变为方格图,确定第几列要从左向右数,确定第与“行”两让学生试着在方格图上确几行要从前向后数。个要素完定位置,初步发展学生的空(2 )师任意指场景图中某一成了

9、从提间观念。竖排,问:这叫什么?是第几列?出到运用,四、全课小结任意指场景图中某一横排,问:这利用一张叫什么?是第几行?简单的场并相机板书:景图使学竖排列从左生集中注向右意力,顺利观察者解决了问横排行从前题。向后2、找出班长位置。师:通过上面列与行的认识,现在老师再提示一下看看小朋友们能找到班长吗?班长在第四列第三行。(生顺利找出班长的位置,强调先列后行的顺序及观察者)3、利用场景图任意指出某个同学的位置,让学生用第几列第几仃来表示位置。4、在平面图形上确定位置。把场景图(1 )将具体情境图抽象为平换成平面面图形。图,这是对师:如果把图上每个同学的座学生空间位都用一个圆圈表示,第一列要画思维的

10、一几个圆圈? 一共要画几列?你能个提升。转动手在练习本上画一画吗?化后的平要求:把圆圈画稍大一点,并面图让学整齐排列(请一个学生上台用磁珠生再确定排列)出副班长、(2 )结合平面图形用列与行 说一说副班长、学习委员的位置。(3 )通过活动让学生感知平 面图形中的列与行,并在练习本上 表示出相应同学的位置。5、认识数对。(1)(师:我们把这个班的 位置顺序都掌握了,现在让我们来 到我们班这个教室,你能说一说自 己的位置吗?)让学生说说自己的 位置在第几列第几行,并请其他同 学写一写。引发需求:这样的表达方式, 来不及写清楚,能否用一种最简便 而又最明确的方式来表示位置。学生自主交流:引入数对。女

11、口:班长的位置可以表示为(4, 3)。(2 )理解数对的含义,介绍 数对的规范读写法。3、知识运用。(1 )根据已知条件在平面图 上找到体育委员、生活委员、文娱 委员的位置,并用数对表示出来。(2 )根据回答写出数对并观 察,明确每个数对都是唯一的,必 须要有2个数即同时知道列和行才 能确定物体的位置,数对中的两个 数不能交换顺序。(3 )以讲台为观察点,用数 对记录同学的位置。五、巩固提升,学以致用1、将平面图变为方格图,让 学生试着在方格图上确定位置,初 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2、数对在生活中的妙用。学习委员 的位置,这 个设置恰 到好处。这个部分 的设计引 发了需求: 第几列第 几行这样 的表达方 式,来不及 写清楚,用 一种最简 便而又最 明确的方 式来表示/、 、八亠、 位置,这就 是数对。知识运用 这个部分, 把刚学习 的数对立 即进行了 巩固。平面图变 方格图,这 对确定位 置的知识 做了进一 步的抽像。从场景图 到平面图, 再到方格 图,学生的 学习不知 不觉中得 到了提升。六、全课小结数对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还 有许多妙用,请大豕课后翻阅资 料,做好记录,带到课堂来跟大家 分享。数对在生 活中的妙 用,是激发 了学生对 数对知识 的兴趣。作为本课 的结尾,让 学生课后 查资料并 交流,紧扣 了上一个 知识王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