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手工制作聂建微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8370768 上传时间:2023-11-29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手工制作聂建微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幼儿手工制作聂建微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幼儿手工制作聂建微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幼儿手工制作聂建微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幼儿手工制作聂建微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手工制作聂建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手工制作聂建微(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手工制作幼儿手工制作是幼儿园美术活动的一种,是幼儿使用各种材料(各种自然材料和废旧物品)、工具,对材料实行加工改造,持续发现制作过程中的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进而创造立体的艺术表征形象以及表达自我的活动,是一种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活动。手工制作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项活动,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入,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理解到手工制作活动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它是教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培养幼儿动手、动脑,启发幼儿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手段。对于发展幼儿手眼协调水平,形成立体空间观点,培养幼儿认真观察、有意注意、以及耐心、细致的习惯等个性品质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手工制作的表现形式手工制作是中华

2、民族的传统艺术活动,它有很多的艺术表现形式:捏泥、剪纸、布贴、叶贴、绒贴、豆贴、木屑贴画、草编、毛线编织、金属丝编织、刺绣、泥塑、根雕等等。手工制作还能够利用剩余材料或废旧材料,变废为宝,自制玩具、美化环境。二、手工制作的种类1、从使用材料的物理性质划分:有纸工、泥工、布工、竹木工、金石工、塑料工、废旧品工等。2、从使用材料的形态划分:有点状材料成型、线状材料成型、面状材料成型和块状材料成型。3、从制作工艺上划分:有纸艺、布艺、陶艺、玩具制作、编织、刺绣、缝纫、印染、雕刻、插接、模具、重构等。4、从造型物的空间占有形态划分:有平面和立体两种。5、从手工作品的用途划分:有实用手工、玩赏手工和装饰

3、手工。三、常用工具和材料1、常用工具:在手工制作中,关键是要因地制宜,工具的选择与使用要适用、安全、便利。常用的有:剪刀、尺子、笔、夹子、泥工板、胶带、胶水、订书机,其他的还有:圆规、砂纸、针、钳子、烙具等。2、常用材料:(1)纸。(2)布、线类。(3)泥类。(4)竹、木类。(5)石。(6)金属皮、丝。(7)塑料类。(8)其他材料:自然物的叶、茎、干、根、花、果实;农作物主副产品,如籽粒、棉花、萝卜等;动物加工的副产品和边角料,如角各种贝壳、毛、骨等;无毒无害的废旧物品,如包装电视、冰箱、洗衣机、鞋子、成衣、牙膏、香皂、羽毛球难过的大大小小的各种盒子、纸筒、纸袋等。四、手工制作的表现方法:(一

4、)、纸工造型:纸的平面造型1、剪纸,具有千刀不落、万剪持续的完整性、趣味性、实用性和装饰性特点,工具和材料包括剪刀、刻刀、纸张、衬板等。剪纸的方法步骤:(1)、起稿用单线画草图。(2)、图稿剪纸化。连接、加粗、纹样美化(3)、用深颜色把要剪去的部分图画出来。(4)、剪刻。剪刻的基本规律是:从小到大、从左到右、由内向外、由细到粗、由局部到整体2、染纸,工具材料:吸水性强有韧性的纸,如生宣纸、餐巾纸;水性颜料,用时加入适量水和酒精,如红蓝墨水、水彩颜料;调色盘、扎染线、夹板。方法步骤:(1)、构思(2)、折叠(3)、染制(4)、剪裁修整3、撕纸方法步骤:(1)、折叠(2)、起稿(3)、撕纸,不要求

5、纸边缘均匀整齐4、剪(撕)贴装饰画(1)、剪(撕)贴装饰画是在装饰画的基础上,将剪或撕出的形按主题和构图规律粘贴而成。在形象的处理上追求简洁、概括;在手法上追求夸张、变形;在色彩上要求和谐统一。(2)、工具有剪刀、镊子、胶水、双面胶、乳胶、糨糊等;材料用各色卡纸、吹塑纸、旧挂历、广告单等;底板材料可用泡沫板、白板纸、三合板等。方法步骤:(1)起稿(2)、色块剪裁(3)、粘贴纸的立体造型1、折纸九种基本折法(1)、对折法(2)、对角折(3)、集中折(4)、向中心折(5)、双正方形(6)、双三角形(7)、单三角折菱形(8)、单菱形(9)、双菱形五种纸工常用符号(1)、剪切线: (2)、折叠线: (

6、3)、山线:(4)、谷线:(5)、插接口:2、拧纸制作依据设计意图、造型要求,用纸拧出线、面、体等实行形象塑造。为避免拧后造型松散可用乳胶加以定型。干后,实行装饰、上色会更好。3、纸雕纸雕的造型千变万化,色彩鲜艳丰富,无论应用在环境布置、主题墙饰,或是做成纸雕卡片,都十分适合,将纸雕图案配合需要,加上底色、背景、文字等,就能将纸雕表现出不一样的效果。纸雕的方法步骤:(1)将图案分解,描绘在纸上,描绘时应比原稿的面积稍大,因立体雕塑后,面积会变小。(2)依线稿剪出所需零件。(3)使用调酒棒末端的小圆球在零件边缘轻轻滚压,产生圆弧效果。(4)利用海绵胶或珍珠板将零件局部垫高,产生立体效果。(5)最

7、后将所有零件组合粘贴,即可完成可爱的纸雕造型。4、面具、纸花等方法略。(二)、 泥造型泥的选用:幼儿泥工的材料主要是粘土(黄泥)、白泥、橡皮泥、彩泥或面团。 泥造型的基本技法:团、指揉、搓、切、剪、划、抹、压、染等。(三)、自然物造型 自然物是自然界中各种天然的、未经加工的物种。如,丰富多彩的贝壳,造型奇特的小石头,各种颜色的树叶,五彩缤纷的各类谷物(玉米、红豆、小米、花生),新鲜可口的蔬菜水果以及漂亮的花卉、昆虫等等。自然物的采取和利用1、利用自然物形态和色彩,突出表现天然品质。2、因才施艺,根据材料不同特点加工组合,使设计加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造型方法与要点1、粘贴法,如:利用树叶、种子

8、等粘贴造型。2、标本法,示例:蝴蝶的标本制作(1)、将采集到的蝴蝶整理好外形,用大头针固定在木板上,待干燥。(2)、将制成的标本用热熔胶固定在藤编球体上或其他装饰性物品上。3、编制法4、拼接法(四)、废旧材料造型废旧材料是指,一切可以为造型所用的无毒、无害的、易于加工、重构和便于操作的材料。点状材料造型点状材料可能是一颗豆粒、一粒米、一片树叶、一颗珠子、一颗瓜子皮。点状材料造型要考虑到形状、色彩、质感及造型草料排列的疏密关系。线状材料造型线状材料具有极强的方向感,外形丰富。或曲、或直,或粗壮、或纤细。线状材料形象塑造过程中,混合使用不同的线状材料会更加丰富。面状材料造型面状材料可以是一块纸、一

9、个旧挂历、一块布头等。块状材料造型块状材料制作时,可以直接利用材料的外形、单独或组合均可。必要时,夜课进行切割造型。五、幼儿手工活动的内容、要求比较适合幼儿操作的手工形式有:泥工、纸工、自制玩具即废旧物的制作。(一)小班幼儿手工活动的内容和要求:1、认识泥工的材料和工具,知道其名称(粘土、橡皮泥或面团),知道它们的性质是柔软的、可以塑造的。2、学会用搓、团圆、压扁、粘合等方法,简单地塑造一些物体,并能按自己的意愿塑造。3、认识纸工的材料和工具名称,学会一些简单的折叠方法(比如对边折、两边向中心折、对角折、四角向中心折)。4、把现成的简单图形,粘贴在纸上。小班幼儿手工的组织指导:1、教会幼儿认识

10、工具、材料,懂得其名称和使用方法幼儿泥工主要是徒手搓捏,所需用的工具较少,而且也很简单。一般说来,一个幼儿有一块泥工板,每桌放几块湿布也就可以了。泥工板是放置搓捏材料,塑造物体时需要使用的,它可以用木板、或三合板、塑料板、塑料布等代用。湿布是幼儿活动时擦手用的。当然,为了使搓捏的形象更生动逼真,也需要教会幼儿利用其他一些简单的工具。如,用以切泥和在塑造完成的物体上刻划线条、花纹的塑料刀或竹刀、木棍、竹棍等。幼儿泥工的材料主要是粘土(黄泥)、白泥、橡皮泥、彩泥或面团。黄泥到处都有,经济方便,合好后需用湿布盖好待用。根据塑制物品的需要,可准备一些辅助材料。如做动物,人物眼睛用地小石子等。泥工的材料

11、可以就地取材,但要注意安全卫生。泥工用的彩泥、橡皮泥是一种柔软的、可变化的、有体积的材料,极适合于立体造型。它可以揉成一团,搓成长条,可以分成小块,也可以把小块粘连成整体,还可以捏成任意形状的物体。由于彩泥具有这样的特性,因此,它特别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通过有趣的泥工练习,让幼儿自己去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把视知觉感受到的形象塑造出来,物象会在他们头脑中形成极为深刻的印象。2、教会幼儿简单的泥工技能幼儿学习泥工的技能,主要是搓条、团圆、压扁、粘合等。搓条是把泥放在手心上、双手前后运动,或是将泥放在泥工板上,用手前后运动做成长条形。如,搓“小棍”、搓“面条”等。在此基础上稍加变化与刻划,便可塑

12、成具有一定特性的某些实物的形状。如,萝卜、辣椒、黄瓜等。团圆就是将泥放在手心上,双手合拢,手掌不断地来回做划圈揉动,逐渐做成球体。用这种方法可以团城小汤圆、苹果、糖球等。压扁也就是在搓条或团圆以后,用手掌用力向下压,使之变成扁平状。如,圆饼干、花卷等。幼儿学会压扁技能后,只要把扁平状的泥团的边沿部分,用手指捏成薄边,一个盘子也就呈现在眼前了。如果把圆球形泥团稍稍压成扁圆,再在上面添加一些辅助材料,那就是裱花蛋糕了。利用泥粘连的性质,可以教给幼儿粘合的技巧。如,将长条形粘接起来做成“面包圈”、“车轮”,将扁圆重合,可捏成“饺子”等。小班幼儿园塑造的物象必须是他们熟悉的、能理解并非常感兴趣的单个物

13、象,包括日常使用的食品、水果,经常使用的玩具和用品等。(二)中班幼儿手工活动的内容与要求1、泥工:学习捏的技能,能塑造出物象的主要特征,会用一些简单的辅助材料,表现简单的情节,能大胆地按意愿塑造。2、纸工:学会一些简单的折叠方法(如,集中一角折,双正方折,双三角折等),较平整地折叠简单的玩具。3、能把现实的图形或自然材料,按顺序粘贴在适当的位置上。4、认识剪贴的工具、材料,知道其名称,学习正确的使用方法。中班幼儿手工的组织指导:1、泥工教学到了中班就可以学习塑造各种形体的水果、蔬菜等,表现物体的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可以引导幼儿塑造由几个部分组成的较为复杂的物象,如先让幼儿用两个大小不同

14、的球体做成小鸡的总体形象,再把小泥条粘在小的球体上,并捏尖做尖尖的小嘴,最后再做个托盘,把塑造成的小鸡放上去,中班后期,幼儿可以学做一些更为复杂的动物。当幼儿完成一个主题塑造后,教师还可以启发引导幼儿添加一些比较简单的物体形象,构成简单的情节,如,塑造几个萝卜,放在小兔的前后左右。在教学时,在没有搞清楚物体的构成之前,幼儿对物体的各部分之间的配置会感到很困难,因此,教师应尽可能为幼儿多提供一些用以观察的实物,引导他们认真观察并弄清其各部位之间的配置及其相对大小的关系。为了帮助幼儿更好地塑造,必须提供必要的泥工工具以及辅助材料。如,雪糕棍、竹签,以及赤豆、小石子、羽毛、小树枝、色彩纸等各种辅助材

15、料。2、纸工教学活动(1)粘贴 粘贴是指幼儿把教师事先准备的现成材料,用糨糊或乳胶粘贴在整张纸的适当位置上的活动。粘贴的材料,主要是色纸,自然物和废旧物品等。粘贴主要分为如下几种:a、几何形状粘贴 教师准备好各种大小不同、颜色不同的方形、长方形、圆形、半圆形等形状的纸,让幼儿自由拼摆成具体形象,然后粘贴在纸上。由于教师提供的几何形状纸比较丰富,幼儿用它们既能摆成植物、小动物、人形等,又能拼成抽象的色块。b、图形粘贴 教师事先剪好各种图形,如苹果、柿子、萝卜、电视机、洗衣机、小动物等,然后让幼儿自由摆在纸的适当位置上,分别抹上糨糊粘贴,细小部分还可用彩笔添画。这种粘贴,有助于发展幼儿的构图能力,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因为这种粘贴比较简单,即使是能力较弱的幼儿也容易完成。c、自然物粘贴 教师可以指导幼儿搜集各种树叶,把树叶擦洗干净后,压扁整平,然后根据树叶的不同形状加以剪修、加工粘贴成不同的形象。还可以指导幼儿利用米粒、瓜籽壳、蛋壳等,粘贴成各种各样的图形。 一般说来,粘贴前,应该首先让幼儿欣赏一些大班幼儿或成人的粘贴作品,熟悉粘贴材料的性质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