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科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8370686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8.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点科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重点科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重点科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重点科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重点科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点科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点科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7重点科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一、门、急诊疫情防控工作指引1防控要点切实履行告知义务,加强健康宣教,内容包括:呼吸 卫生、佩戴口罩、手卫生、社交距离等。(2) 加强病例筛查。门诊出诊医师要加强对患者新冠肺炎 症状和流行病学史的问诊,对需要急诊急救的患者,要在做好 防护的基础上给予治疗。(3) 多途径限制诊区内人流,坚持一人一诊一室。(4) 规范设置门急诊核酸采样点和其他呼吸道标本采样 点。选定通风良好的区域开展核酸采集工作,对其他釆集痰 液、呼吸道分泌物的操作,也应在通风良好的房间内或室外 进行,避免在门诊大厅、候诊区等区域采集呼吸道标本。(5) 落实分级防护。要对门急诊工作人员进行分

2、级分层防 护知识、个人防护用品使用、规范接诊流程等知识培训,完 善分级防护措施;门急诊、候诊大厅、预检分诊点以及诊室 等均应配备足量手卫生和环境消毒用品,预检分诊台和诊室 还应配备足量的个人防护用品;加强针对门急诊工作人员(含 保洁、保安等工勤人员)的健康管理,每日开展体温检测和呼 吸道症状监测,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工作人员应暂停工 作,并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二、住院病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1住院病区的分区和布局(1) 每个住院病区应设置缓冲病区或过渡病房,用于临时 隔离住院患者中可疑新冠肺炎病例或需住院治疗但未获得 新冠肺炎筛查结果的患者。(2) 缓冲病区应设置在相对独立的位置,不应穿

3、插在普通 病区中间。缓冲病区除污染区(患者隔离病室)外,还应至少 设有潜在污染区,用于医务人员脱卸防护用品。潜在污染区 的设置可利用缓冲病区相邻病房,或在缓冲病区外使用物理 屏障隔出独立区域。有条件的病区,还可在缓冲病区内设置 清洁区,用于穿戴防护用品。缓冲病区内清洁区、潜在污染 区、污染区的相对位置应符合由洁到污的流线。缓冲病区与 非缓冲病区之间应设置醒目标识。缓冲病区的病房应通风良 好,关闭房门,开窗通风,通风不良时,放置可人机共处的 空气消毒净化器进行持续空气消毒。釆用集中通风系统时, 应关闭缓冲病区的回风和送风。2科室和医务人员管理(1) 科主任为科室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加强科室内部管

4、 理,确保科室落实新冠肺炎医院感染防控各项要求。严防医 院感染。(2) 医务人员是个人健康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应严格自 律,不聚餐,减少集中开会,杜绝科室间不必要的人员往来, 严防医院感染。医务人员、医疗辅助人员等避免无防护条件 下交谈。医务人员日常工作时均应规范穿着工作服、佩戴医用 外科口罩,并严格落实标准预防措施,强化飞沫传播、接触 传播及空气传播的感染防控意识,根据所在区域及岗位正确 选择和佩戴防护用品,做好手卫生。(4)医务人员进入缓冲病区时,应评估该病区内患者风 险,根据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 南(第一版)(国卫办医函2020)65号)中医务人员防护的相 关内容,釆

5、取相应防护措施。(5)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按区域及岗位防护的规定,禁止 穿戴防护服、隔离衣、护目镜、防护面屏、手套、鞋套等防 护用品离开相应诊疗区域(转运可疑/疑似/确诊病例除外)。(6)各病区要对本院职工、进修生、硏究生、实习生、保 洁员、护理员等所有在岗医务人员加强培训、考核和督查,确 保其正确掌握本岗位相应的医院感染防控措施。3患者的入院筛查和管理(1)病区应适当控制收住院患者密度,床间距应符合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WS/T 510-2016)要求。(2)患者住院期间,原则上全程佩戴符合国家要求的 无呼气阀口罩(患者病情允许时)。(3)加强对住院患者的体温和感染相关症状监测,如 病区发现

6、可疑新冠肺炎患者时,应立即启用缓冲病区,将可 疑患者隔离收治。4住院患者陪护及探视管理加强探视和陪护管理。陪护人员应按医院相关规定进行 筛查及健康监测,并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无呼气阀口罩,原 则上不出病区,不串病室,不聚集。5空气及环境物体表面清洁消毒空气及环境物体表面清洁消毒按照本指引中“清洁与消 毒指引”执行。加强病区各病室、医疗辅助用房及值班室/休息室通 风换气,通风不良的应辅以可人机共处的空气消毒器或紫外 线辐照消毒(室内无人状态下)。加强病区环境及物体表面清洁与消毒,适当增加清洁 消毒频次,保持病区环境清洁无污染。(3) 加强对环境清洁消毒效果监测,监测结果符合相关要 求。(4) 隔离

7、病区患者转出或出院后,隔离病区应进行终末消 毒,终末消毒方案按照本指引中“清洁与消毒指引执行。6医用织物及医疗废物处置住院病区中的医用织物及医疗废物的处置按照本指引 中“清洁与消毒指引执行。三、手术部(室)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指引1本指引遵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关于落 实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感染防控工作 的通知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13) 和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WS/T 368-2012 )的要求。2手术部(室)感染防控要点(1)手术安排: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或不能排除新冠肺 炎的患者的手术应尽可能安排在负压手术间进行。若无负压 手术间,应将患者安置于具有

8、独立净化机组且空间相对独立 的手术间,术中关闭层流通风系统且增加手术间的排风,或 将患者安置于配有空气消毒设备且空间相对独立的手术间, 并关闭中央空调。不能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全麻患者的 复苏应安排在手术间内进行。(2)为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或不能排除新冠肺炎的患者 进行急诊手术时,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和安全操作原则,限制 手术间内人员数量及频繁的开关门,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工 作。固定一名护士在手术间外进行物品传递工作;使用后的 可复用器械、器具的清洗与消毒遵循“清洁与消毒指引”执 行;终末处理要点如下:空气消毒:空气净化系统自净时间至少30分钟,宜适 当延长自净时间;无空气净化系统的手术间应使用空

9、气消毒 机进行消毒。排(回)风清洁消毒:空气消毒后,操作人员按要求 做好个人防护,先更换排(回)风过滤网,再用1000mg/L 含氯消毒剂或75%乙醇消毒剂擦拭消毒排(回)风内表面, 换下的过滤网按医疗废物处置。物体表面清洁消毒:使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进行物 体表面、地面消毒,作用30分钟。使用后的手术单、床罩等织物建议按医院医用织物洗 涤消毒技术规范处置。手术中产生的废弃人体组织应置于双层黄色医疗废物 袋,分层封扎,做好标识,按病理性废物处置;产生的医疗 废物均应釆用双层黄色医疗废物袋,分层封扎,做好标识, 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置。(3 )工作人员防护要求为非新冠肺炎疑似或确诊患者进行

10、择期和限期手术时: 手术相关人员穿洗手衣、戴一次性工作帽、戴医用外科口罩、 戴乳胶手套、戴护目镜/防护面罩(若有体液喷溅风险时), 术者穿无菌手术衣。为不能排除新冠肺炎的患者进行手术时:手术相关人员 穿洗手衣、戴一次性工作帽、戴医用防护口罩(或正压头套)、 戴护目镜/防护面罩、戴乳胶手套;术者穿防护服,外穿无菌 手术衣;非术者穿防护服。四、消化内镜中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1内镜中心合理布局,分区管理:根据具体情况将内镜 中心划分为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分区进行管理。 严格控制医务人员和患者流向,防止交叉感染。2. 全员掌握防控知识,落实工作人员防护标准通过各种形式对内镜中心全体工作人

11、员进行培训。新冠 肺炎疫情期间内镜中心进行分级防护。确诊新冠肺炎或疑似 感染者诊疗区应穿戴工作帽、医用防护口罩(N95)、工作 眼 防护服、全面型呼吸防护器(有条件时)、手套(双层)、 鞋套、防护靴套,并建议在负压操作间完成操作。对于已排除新冠肺炎的患者,医务人员在诊疗区应穿戴 工作帽、医用外科口罩、工作服、隔离衣、手套、鞋套;对 未排查新冠肺炎的患者,医务人员在诊疗区防护要求同确诊 新冠肺炎或疑似感染者。3内镜及诊疗附件管理和消毒流程应尽可能选择一次性使用咐件,一人一用一丢弃。必须 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严格遵循先消毒,再清 洗、消毒的原则。内镜诊疗结束后不在床旁进行预处理(防止气

12、溶胶在空 气中过多暴露),内镜及可重复使用附件放入双层黄色医疗 废物袋并密封,专人转运至洗消间。内镜送到洗消间后,立 即全部浸泡于浓度为0.2%0.35%的过氧乙酸或有效氯浓 度为5070mg/L的酸性氧化电解水溶液中消毒(注射器向 内镜各管道内充满消毒液),加盖密闭5分钟。之后进行常 规清洗、酶洗,清洗液一人一更换,清洗槽和漂洗槽一用一 消毒。最后在干燥台干燥,蓝色运镜袋打包,消毒打包好的 内镜放入指定位置备用。4.环境清洁消毒流程患者诊疗结束后,诊疗区域应用含氯消毒剂(1000 2000mg/L )进行桌面、墙面和地面消毒,所有可能接触物 品(包括内镜主机、操作台、监护仪、电外科工作站等)

13、表 面使用含氯消毒剂或75%乙醇擦拭,保持30分钟后再用清 水擦拭干净。诊疗间空气交换采用全程新风开放,自动空气 消毒机或紫外线消毒30分钟以上。5应急处理流程:对于需急诊内镜但未排查新冠肺炎的 患者,相关科室病房按照预设转运路线将患者转运至内镜中 心,内镜中心应设置相对独立的诊疗操作间进行操作,有条 件的建议使用负压操作间。诊疗操作间在患者进入之前做好 相关准备工作,患者送至后立即手术,尽量缩短操作时间。 手术尽量安排内镜中心非工作时间,当日内镜手术尽量减少 相关人员,尽可能减少暴露风险。急诊内镜诊疗过程中工作 人员防护级别按确诊患者标准进行。五、感染性疾病科病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1设

14、置要求:应设置三区两通道,清洁区、潜在污 染区和污染区之间有缓冲区,缓冲区之间有物理隔离。在病 区末端或相对独立区域设立23间缓冲病房,用于隔离不 能排除新冠肺炎的患者。2工作要求非定点医院对所有患者和陪护人员开展新冠肺炎相关筛查,排除新 冠肺炎感染后方可收入住院,如不能排除,可安置在缓冲病 区,要求单人间隔离;原则上不安排陪护,特殊情况可固定 1人陪护,陪护人员也需行新冠病毒感染相关排查和个人防 护培训,排除新冠病毒感染后方可进入病区,与住院患者共 同实行封闭式管理;患者住院期间如发现新冠肺炎疑似症 状,要立即报告医院主管部门,由主管部门组织会诊,并进 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如果不能排除的,按

15、照要求转送定点 医院隔离治疗。定点医院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原则上直入病房,由医务 人员协助办理入院手续,优化入院流程,减少患者等候时间; 疑似病例安置在单人间,确诊病例可安置在多人间;应安排 充足的医疗力量,根据防护用品更换时间合理安排班次;住 院患者原则上不允许陪护,确需陪护者需对其进行新型冠状 病毒核酸等相关筛查及个人防护培训;加强病房24小时门 禁管理。患者及陪护住院期间除必要的检查和治疗外,不得 离开病房。同时,加强患者及陪护人员宣教,使其了解新型 冠状病毒的防护知识,指导做好手卫生、戴口罩、咳嗽礼仪、 注意如厕卫生等。3医务人员个人防护要求医务人员应当遵循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相关

16、法律 法规的要求,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及手卫生规范。(2) 进出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要严格按照要求正确穿脱 个人防护用品。在穿脱隔离衣/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等个人 防护用品时,有条件的应有专人监督或二人一组互相监督, 避免交叉感染。(3) 医务人员应根据医疗护理操作可能感染的风险,釆取 合适的个人防护。非定点医院医护人员日常查房时戴工作 帽、戴医用外科口罩、穿工作服、必要时穿隔离衣。定点医 院,如接诊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医用外科口罩更换为医用 防护口罩,穿医用防护服,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或排泄 物时,加戴乳胶手套;在釆集患者咽拭子标本、吸痰、气管 插管等可能发生气溶胶和引起分泌物喷溅操作时,加戴护目 镜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