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通讯会议系统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8370490 上传时间:2024-03-01 格式:DOC 页数:54 大小:605.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IM通讯会议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IM通讯会议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IM通讯会议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IM通讯会议系统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IM通讯会议系统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M通讯会议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M通讯会议系统(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级编程程序设计IM通讯会议系统院 系: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软件工程系 班 级: 软件 08 1班 姓 名: XXX 学 号: 5 号 合 作 者: XX XXX XXX XXX 指导教师: XXX 2010年7月 24日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任务书一、题目:视频会议系统二、设计要求(1组成课程设计小组。(2)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完成。要求每个成员有自己相对独立的模块,同时要了解其他组员完成的内容。(3)查阅相关资料,自学具体课题中涉及到的新知识。(4)采用结构化、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设计,功能要完善,界面美观。(5)所设计的系统应有对数据库操作。(6)按要求写出课程设计报告,并于设计结束后1周内提交。其

2、主要内容包括:封皮、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教师评语与成绩、目录、概述、软件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程序的调试与测试、总结与体会、结束语、程序清单(带中文注释)、参考文献等。三、课程设计工作量由于是设计小组团结协作完成设计任务,一般每人的程序量在200行有效程序行左右,不得抄袭。四、课程设计工作计划2010年6月30日前,指导教师讲课,学生根据题目准备资料,需求分析;2010年6月30日,设计小组进行总体方案设计和任务分工;2010年7月1日,提交软件总体模块结构图和分工方案;2010年7月1日2010年7月6日,每人完成自己承担的程序模块并通过独立编译;2010年7月21日2010年7月2

3、2日,将各模块集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并录入足够的数据进行调试运行,数据必须存储到磁盘文件中,已备验收;2010年7月23日,验收、开始撰写课程设计报告;2010年7月25日前,提交课程设计报告,并将软件的源文件及报告的word文档打印交到老师办公室里。 指导教师签章: 教研室主任签章 高级编程课程设计指导教师评语与成绩指导教师评语:课程设计表现成绩: 课程设计验收成绩: 课程设计报告成绩: 课程设计 总成绩: 指导教师签章 20010年 7月 日 目 录1 概述11.1研究的背景及意义11.2设计的任务和需要的知识点11.3具体完成的设计内容22 需求分析32.1信息需求32.2功能需求33

4、详细设计43.1操作流程43.2部分详细设计104 调试分析、测试结果165 总结186 结束语207程序清单22参考文献50I 1 概述1.1研究的背景及意义C#高级编程课程设计是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性重要环节之一,是学习完C#高级编程课程后进行的一次较全面的综合练习。其目的在于加深对编程的理论、方法和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编程实现机理和各种典型算法,系统地了解编程的设计和实现思路,培养学生的系统设计能力,并了解编程的发展动向和趋势。根据老师的要求:1、 以小组为单位,延续上学期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设分组形式,由李秀鹏任项目经理,臧艳协助工作。2、 以最后一次综合实验QQ程序为基础,进行扩展。要求班

5、长课代表带领同学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目前已有网上会议系统基本情况,结合自己所学加以实现。3、 课设中要充分应用到本学期课程所学知识,必须包含Internet编程、多线程编程、数据库技术、Win Form程序开发等相关知识。4、 可结合已有技术、自查资料等对该系统进行扩展开发,如加入视频、语音功能等。通过自己所学到的课本知识,充分运用Socket,多线程,信道注册,网络编程,数据库的操作等知识实现本组的IM会议系统。1.2设计的任务和需要的知识点一、设计的任务分工:A:负责完成大部分程序的衔接工作,包括语音视频。B:会议架构、模式、重点是数据库的管理、验证操作等。C:实现P2P通讯操作中的各种

6、操作。D:实现传文件功能、整个聊天室会议的建立。E:建立服务器,构建比较完整的服务器。1.根据设计题目的要求,充分地分析和理解问题,明确问题要求做什么。每人都上网查有关WEB会议系统的资料。主要是能够对此次课设的进行扩充内容及要求有进一步的了解,使功能更完善,要求是在上次综合实验的基础上对内容。2.根据实现的功能,划分出合理的模块,明确模块间的关系。3.编程实现所设计的程序。4.程序调试与测试。5.结果分析。程序运行结果包括正确的输入及其输出结果和含有错误的输入及其输出结果。6.编写课程设计报告;二、所需要的知识:通过自己所学到的课本知识,充分运用Socket,多线程,信道注册,网络编程,数据

7、库的操作等知识实现本组的IM会议系统。1.3具体完成的设计内容由于人员分工问题,我们组5个人各有不同分工,但是都是在一起讨论研究,怎样去实现,怎样实现是最好最简单,最快速的。设计的主要内容涵盖:1、登录服务器-数据库验证-返回 :正确-进入主窗体 错误:重新登录2、主窗体里的Form_Load 开启监听,接收用户列表、上线、下线、会议创建。3、创建会议成功传入服务器-保存到数据库-参加会议-登录验证-服务器4、验证- 数据库验证-返回。5、聊天-悄悄话-群聊广播-保存-消息据路漫游。6、消息记录-调用-反馈服务器-数据库反馈-窗体显示。7、主窗体双击单聊-主要是开启不同的端口号,协调好不同单聊

8、个数的端口。8、发送文件-同步异步、现实进度条。9 、视频控制、多人视频群发,接受视频和发送视频。10、 语音聊天-实现从录音中 把 缓存字节发送到客户端 并成功接析。而我在这里面讨论中主要负责语音、视频的开发研究工作,对大家的连接要求做好规定。2 需求分析2.1信息需求这个IM会议系统信息需求要5个步骤:(1)安装软件客户端安装,服务器断开器。(2)运行,注册或登录,填写验证信息进行数据库验证。(3)正在登录窗体,联系到服务器并有服务器验证,正确的话进入主窗体。(4) 在主窗体中可以P2P聊天各种操作,然后可以建立会议室,参加会议(5)在会议中进行视频、传文件、查看消息记录的功能。2.2功能

9、需求整个IM会议系统分为服务器需求、和客户端功能需求:首先是服务器:(1)服务器需要监听并时刻把所要连接的客户端加进来,并更新所有客户端的在线列表、会议列表。(2)服务器要执行数据库的操作:根据验证信息进行数据库验证、显示所有注册人员信息、保存会议信息、保存会议记录、查看会议记录等功能。其次是客户端:(1)客户端要建立起有好的界面关系,使用户一接触便能使用的功能。(2)登录窗体要做好是登录以及在登录途中退出的各种信息设置、添加各种调制信息,以免bug的出现。(3)主窗体要实现和QQ同样的双机私聊功能,设置在线人员列表图片,并添加修改个人信息的功能。(4)增加来电提示、上线提示、消息提示等提示功

10、能。(5)会议创建参加要有密码进入,一个用户只能同步参加一个会议,其他的必须排队等待,(6)在会议中要显示创建人员,参加人员,会议内容,并对消息记录进行保存。(7)在会议中添加传送文件,发送视频功能,参加人员可以传文件,但是只能接受视频,不能开启视频。3 详细设计3.1操作流程(1) 首先是服务器的启动:如图所示,图 1 服务器显示。(2)客户端登录界面,如图所示,图2 客户端登陆界面(3)系统登录验证界面,如图演示,图 3 系统登录界面(4)登陆后的主窗体显示,图 4 登陆后的主窗体图 5 私聊窗体显示(6)会议室的建立,如图显示, 图 6 创建会议窗体 图 7 会议列表显示窗体以及参加会议

11、输入密码提示窗体, 图 8 参加会议人员进入会议窗体(7)整个会议室主窗体的显示, 图 9 会议室窗体(8)消息记录显示按钮功能, 图 10 显示消息记录功能(9)传送文件显示功能 图 11 创建人发送文件给参加人员(10)视频聊天显示功能 图 12 视频会议图片3.2部分详细设计1、发送文件部分:发送文件的操作其实还可以在扩加功能,共享文件,对参加会议的人员进行内容共享。其方法就是把文件传至服务器,保存到服务器硬盘中,参加会议人员可以下载,其形式和查看消息记录差不多。在发送文件的时候,先是把 文件的名字,文件的大小传至接收人员客户端,等接收人员客户端解析以后,开始传送,在传送的时候,用Beg

12、inInvoke()方法进行异步界面更新发送进度。接收方法和发送的差不多主要是先开始监听,代码就不说了。主要代码如下:private void 发送文件ToolStripMenuItem1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if (listBox1.SelectedItem = null) MessageBox.Show(请先选择指定对象!,提示); return; b = new Thread(new ThreadStart(this.send); b.IsBackground = true; b.Start(); this.Donghua(); private void send()/发送文件的方法 string host = listBox1.SelectedItem.ToStrin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