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工罗程阅读答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8369602 上传时间:2023-09-1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8.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乐工罗程阅读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乐工罗程阅读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乐工罗程阅读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乐工罗程阅读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乐工罗程阅读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乐工罗程阅读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乐工罗程阅读答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篇一:文言文阅读(答案版)】,善弹琵琶,为第一,能变易新声。得幸于武宗,恃恩自恣。程既 审上(唐武宗)晓音律,尤自刻苦。往往令妃嫔御歌,必为奇巧声动 上,由是得幸。程一日果以眦睚杀人,上大怒,立命斥出,付京兆。 他工辈以程之艺天下无双,欲以动上意。会幸苑中,乐将作,遂旁 设一虚坐,置 琵琶于其上。乐工等罗列上前,连拜且泣。上曰:“汝辈何为也?” 进曰:“罗程负陛下,万死不赦。然臣辈惜程艺天下第一,不得永奉陛下,以是为 恨。”上曰:“汝辈所惜罗程艺耳,我所重者高祖、太宗法也。”卒不赦程。 注审:明白,清楚。眦睚:怒目相视的样子。借指小的怨恨。 付京兆:押付他到京地城衙门依法处治。他工辈:其他乐工

2、们。幸苑:皇上 到皇宫花园。9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4 分)(1)程既审上晓音律( ) (2)罗程负陛下() (2)以是为恨()(4)卒不赦程()10用现 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2分) 必为奇巧声动上,由是得幸。11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 分)()a. 得幸于武宗 于厅事之东北角 b. 果以眦睚杀人独以跛之故c置琵琶于其上其真无马邪d程之艺天下无双下车引之 12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2分)(1)乐工为罗程求情的原因是 。(2)宣宗不赦免罗程的原因是 。13文中写他工辈替罗程求情有何作用? (2分)9. (4分)(1)已经 (2)辜负 (3)遗憾(4)最终10. (2 分

3、)必定演奏出新奇巧妙的乐曲使皇上动情,因此罗程得到 了皇帝的宠幸。11. (3 分) b。12. (2 分)(1)程之艺天下无双。(臣辈惜程艺天下第一,不得 永奉陛下)(2)“重”高祖、太宗之法13. (2分)侧面表现了罗程的弹奏技艺之高超。侧面表现了武 宗会以国法为重,不会因偏爱和人情而废法。乐工罗程译文演奏音乐的乐师罗程,擅长弹奏琵琶,技艺成为天下第一,能够变 换创作出新颖的乐曲。他们唐武宗时得到了皇上的宠爱,凭仗着皇 上的恩宠,自己骄横放肆。罗程已经深知皇上通晓音乐的曲调韵律, 自己研习音乐尤其刻苦。时常皇上命令罗程依照格律为妃嫔作歌伴 奏,罗程必定演奏出新奇巧妙的乐曲使皇上动情,因此罗

4、程得到了 宣宗皇帝的宠幸。一天,罗程因极小的怨恨终究杀了人,皇上大为震怒,立即命令赶 出宫廷,押付他到京地城衙门依法处治。其他乐工们因罗程的演奏技艺天下无人能比,便想要以此触动皇上 怜悯的心意。适逢皇上到皇宫花园中去,音乐将要演奏,乐工们便 在乐队席座的近旁安设了一个虚设无人的座位,把琵琶放置在座位 的上面。乐工们排列成队,走上前来,连连叩拜并痛哭流涕。皇上 说:“你们这些人干什么呀?”众乐工向前来说道:“罗程对不起皇上 您,他犯的罪无论怎样都不能赦免。然而我们这些臣民们怜惜罗程 天下第一的技艺,不能得以永远侍奉给皇上,因此把这件事,当成 为内心的遗憾。 ”皇上说:“你们这些人,所怜惜的不过是

5、罗程的技”最终,艺罢了,我所注重的是唐高祖、唐太宗时代所制定的法律啊。没有赦免罗程的罪。羲之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 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 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 群相赠耳。 ”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其任率如此。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 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 (节选自晋书?王羲之传有删改)注会稽:浙江绍兴地名。下文“山阴”“蕺

6、山”也是绍兴地名。 姥:老妇人。固:坚决,坚持。任率:任性、率真。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 分) (1) 但言是王右军书() (2) 固求市之( ) (3)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 ) (4)姥初有愠色()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 分) (1) 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2) 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11选文中王羲之的三个故事,都能表现出他性格的“”。文末句中的 “此。(皆用文中词句回答)(2 分)8(4 分)(1)天性(生性) (2)买 (3)曾经 (4)生气(发怒) (每 处 1 分) 9(2分)b10(4分) (1) 老妇人听说王羲之即将到来,就把鹅宰了煮好来招 待他。 (

7、2) 王羲之高高兴兴地抄写完,用笼子装着鹅回来了。(每句2 分,画线部分为得分点)11(2 分)任率 人竞买之(每空 1分) 译文:王羲之生性喜爱鹅,会稽有一个老妇人养了一只鹅,鹅叫得 好听,王羲之想把它买来却没有买到,就带着亲友动身前去观看。 老妇人听说王羲之即将到来,就把鹅宰了煮好招待王羲之,王羲之 为此叹息了一整天。又有山阴的一个道士,养了些好鹅,王羲之前 去观看,心里很是高兴,坚决要求买了这些鹅去。道士说: “只要你 能替我抄写道德经,我这群鹅就全部送给你。 ”王羲之高高兴兴 的抄写完道德经,就用笼子装着鹅回来了,觉得很快乐。他就 是这样的任性率真。王羲之又曾经在蕺山看见一个老妇人,拿

8、着 把六角扇在叫买。王羲之就在老妇人的六角扇上每面各写了五个字。老妇人开始有些不高兴,王羲之于是对老妇人说: “你只要说是王右军书写的,就可以卖得一百钱了。 ”老妇人照此一说,许多人都争着来买这把扇子。 又一天,老妇人又拿扇子来,王羲之笑而不作声。王羲之的书法被世人所推崇,就像这样啊!骂鸭邑西白家庄居民某,盗邻鸭烹之。至夜,觉肤痒。天明视之,茸生 鸭毛,触之则痛。大惧,无术可医。夜梦一人告之曰: “汝病乃天罚。须得失者骂,毛乃可落。”而 邻翁素雅量,生平失物,未尝征于声色。某诡告翁曰:“鸭乃某甲所盗。彼甚畏骂焉,“谁有闲气骂恶人!”卒不骂。某益窘,骂之亦可警将来。 ”翁笑曰:因实告邻翁。翁乃骂

9、,其病良已。 宜戒也:一骂异史氏曰:“甚矣,攘者之可惧也:攘而鸭毛生!甚矣,骂者之而盗罪减!然为善有术,彼邻翁者,是以骂行其慈者也。 ”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注雅量:宽宏大量,不斤斤计较。窘:尴尬。良:的确。 异史氏:指蒲松龄。攘: 偷,窃取。 10.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 分) (1)大惧 (2)卒不骂 (3)未尝征于声色(4)某益窘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 分)1)天明视之,茸生鸭毛,触之则痛。翻译:(2)而邻翁素雅量,生平失物,未尝征于声色。翻译:13.作者以荒诞的手法向我们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10(4 分)(1)害怕,担心(2)最终,终于(3)于是,就(

10、4) 应该,应当(每小题 1 分)11. (2 分)a12(4 分)(1)天亮了一看,浑身长出毛茸茸的鸭毛,一碰就痛( 2)可是邻居老翁平时很文雅大量,一辈子丢了东西,从来不在话语脸色上表现出来。(每句 2分, 对即可)13.(2 分)一个人有了缺点或做了坏事,只有把它揭露出来,并痛 加批评,才能真正改掉缺点和错误。(或“要用适当的形式惩罚偷窃者”“偷窃财物没有好 处,对偷窃 者我们不能一味仁慈”等。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译文: 本县(淄川)县城西的白家庄有一个人,偷了邻家的鸭子煮着吃了。到 了夜里,觉得皮肤很痒。天亮了一看,浑身长出毛茸茸的鸭毛,一 碰就痛。他心中害怕,又无有办法医治。夜里梦见

11、一个人告诉他说: “你的病本是上天对你的惩罚,必须得失主骂,那毛才能脱落。”可 是邻居老翁平素很文雅大量,一辈子丢了东西,从来不在话语脸色上表现出来。那人说慌告诉老翁说:“您的鸭子是某甲所偷,他特别 闲力气骂坏人。”终于没骂。那人更觉难办,便把实情告诉了那老翁。怕骂。你骂他也可以警醒他,使他将来不敢再偷。”老翁说:“谁有老翁这时才肯骂,老翁一骂,那人的病就好了。异史氏说:“厉害呀!偷东西这件事,可怕呀:一偷,就长鸭毛!厉害 呀!骂人的人,应该警戒:一骂,就减掉盗贼的罪过!然而行善有办 法,那邻居老翁,是一个用骂人来行善的人啊!”【篇二:2016 年上海市宝山(嘉定)区初三二模语文卷word 版

12、带答案】ass=txt (满分1 50分,考试时间1 00分钟)考生注意:1 、本试卷共 27 题。2、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卷的指定位置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一、文言文( 40 分)(一)默写( 15 分)1 、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2、,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3、关河梦断何处, 。(陆游诉衷情)4、,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5、?,而吾蛇尚存, 。(柳宗元捕蛇者说)(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6-7题(4分) 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6、“孤蓬”喻指的是 ,这和“”喻指的是同一人。

13、(2 分)7、下列对诗的理解,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本诗描写了城外凄迷而美丽的景色。b本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惜别之情。c诗中寄托了作者难掩的悲哀。d诗的情感基调是缠绵悱恻的。(三)阅读下列文段,完成 8-10题(9分) 王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 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 日:“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 王曰:“已之。 ”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 王顾左右而言他。8、 与本文不是出自同一本书的篇目是、(2分)a.天时不如地利b公输c.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为学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

14、义。(3 分) 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10、 (1)孟子的三个问句的共同点,是都用了 句式。 (1 分) (2)孟子的三个问句不能换序,其理由是 3 分)(四)阅读下文,完成 11-14题(12分) 乐工罗程,善琵琶,自武宗朝已得幸;上素晓音律,尤有宠。程恃 恩横暴,以眦睚杀人,系京兆狱。诸乐工欲为之请,因上幸后苑奏 乐,乃设虚坐,置琵琶,而罗拜于庭,且泣。上问其故,对曰:“罗 程负陛下,万死。然臣辈惜其艺天下绝艺,不得永奉陛下,是以为 恨。” 上曰:“汝辈所惜罗程艺耳,我所重者高祖、太宗法也。”()() ()()。1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1)程恃恩横暴 恃: (2)罗程负陛下 负:12

15、、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这样,我们可惜罗程演奏技艺天下第一,再也不能永远侍奉陛下 了,所以非常恼怒。b这样,我们可惜罗程演奏技艺天下第一,再也不能永远侍奉陛下 了,所以非常遗憾。c然而,我们可惜罗程演奏技艺天下第一,再也不能永远侍奉陛下 了,所以非常恼怒。d 然而,我们可惜罗程演奏技艺天下第一,再也不能永远侍奉陛 下了,所以非常遗憾。13、罗程敢于“恃恩横暴,以眦睚杀人”的原因是用自己的话回答, 不超过 15 字),乐工们“乃设虚坐,置琵琶”的目的是(用原文回答) (4 分)14、推测故事的结局填入文末的括号处。选择 2 分) a以程为友b乃逐乐工c卒不赦程d遂释罗程二、现代文(40 分)(一)阅读下文,完成 15-19题(18分) 说说“古已有之”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确有许多堪称人类文化优秀遗产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