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控制习题集详解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8369524 上传时间:2024-01-1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89.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过程控制习题集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过程控制习题集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过程控制习题集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过程控制习题集详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过程控制习题集详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过程控制习题集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过程控制习题集详解(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细心整理过程限制习题集一、判定题 1. 过程限制系统中,须要限制的工艺设备(塔、容器、贮糟等)、机器称为被控对象。 2. 扰动量是作用于生产过程对象并引起被控变量变更的随机因素。 答案:扰动量是除操纵变量外作用于生产过程对象并引起被控变量变更的随机因素。 3. 由调整器输出至被调参数间的全部环节称为干扰通道。 答案:由调整器输出至被调参数间的全部环节称为调整通道。 4. 过程限制系统的偏差是指设定值及测量值之差。 5. 由限制阀操纵,能使被控变量复原到设定值的物料量或能量即为操纵变量。 6. 按限制系统的输出信号是否反响到系统的输入端可分为开环系统和闭环系统。 7. 在闭环限制系统中,遵照设定

2、值的状况不同,可分为定值限制系统、前馈限制系统、程序限制系统。 答案:在闭环限制系统中,遵照设定值的状况不同,可分为定值限制系统、随动限制系统、程序限制系统。 8. 在一个定值限制系统中,被控变量不随时间变更的平衡状态,也即被控变量变更率等于零的状态,称为系统的动态。 答案:在一个定值限制系统中,被控变量不随时间变更的平衡状态,也即被控变量变更率等于零的状态,称为系统的静态,静态是一种相对静止状态。 9. 对一个系统总是盼望能够做到余差小,最大偏差小,调整时间短,回复快。 10. 时间常数越小,被控变量的变更越慢,到达新的稳态值所需的时间也越长。 答案:时间常数越大,被控变量的变更越慢,到达新

3、的稳态值所需的时间也越长。 11. 时间常数指当对象受到阶跃输入作用后,被控变量到达新稳态值的 63.2 %所须要的时间。 12. 对干扰通道时间常数越小越好,这样干扰的影响和缓,限制就简洁。 答案:时间常数越大越好,这样干扰的影响和缓,限制就简洁。 13.放大倍数K 取决于稳态下的数值,是反映静态特性的参数。 14.对象特性放大系数m是动特性,时间常数Tm和滞后时间m是测量元件和变送器的静态特性。 答案: 对象特性放大系数m是静特性, 时间常数Tm和滞后时间m是测量元件和变送器的动特性。 15. 当调整过程不稳定时,可增大积分时间或加大比例度,使其稳定。 16. 比例调整过程的余差及调整器的

4、比例度成正比,比例度越大那么余差越大。 17. 临界比例度法是在纯比例运行下通过试验,得到临界比例度 K 和临界周期 TK,然后依据经验总结出来的关系,求出调整器各参数值。 18. 接受 PID 调整器的条件是对象纯滞后较大。 答案:接受 PID 调整器的条件是对象纯滞后不能太大,否那么应考虑接受其他限制方法。 19. 当生产不允许被调参数波动时,选用衰减振荡形式过渡过程为宜。 答案:当生产不允许被调参数波动时,选用非周期衰减过程为宜。 20. 时间常数越小,对象受干扰后到达稳定值所需时间越短。 21. 化工过程中,通常温度限制对象时间常数和滞后时间都较短。 答案:化工过程中,通常温度限制对象

5、时间常数和滞后时间都较大。应合理选择检测点。 22. 自动调整系统干扰通道放大倍数越大,那么超调量越大;调整通道放大倍数越大,那么超调量越小。 23. 对象特性时间常数越长,那么过程反响越快,易引起较长的过渡时间。 答案:对象特性时间常数越长,那么过程反响越慢,易引起较长的过渡时间。 24. 纯滞后时间长,将使系统超调量增加,干扰通道中纯滞后对调整品质没有影响。 25. 目前国内生产调整阀主要有有线性、等百分比、快开 3 种流量特性。 26. 积分作用可以消退余差,但要求用在对象时间常数较小,系统负荷变更较小的限制过程中。 27. 串级调整系统可以用于改善纯滞后时间较长的对象,有超前作用。 2

6、8. 串级调整系统可以用于非线性对象,且负荷变更又较大的场合,用于改善对象特性。 29. 串级调整系统要求对主参数和副参数均应保证明现无差限制。 答案:串级调整系统一般对主参数有限制精度要求,副回路那么以“先调”、“快调”、 “粗调”的形式起到克制干扰作用,提高串级调整系统的克制干扰实力,所以副参数不能保证无差限制。 30. 但凡有两个以上的调整器相互连接,该调整系统就是串级调整系统。 答案:许多限制系统都是由两个以上的调整器相互连接,只有构造上有两个闭合回路;主副调整器串联,主调整器的输出作为副调整器的给定;副调整器的输出操纵调整阀动作,实现主调整器的定值限制的限制系统才是串级限制。 31.

7、 前馈限制是遵照干扰作用的大小进展限制的,如限制作用恰到好处,一般比反响限制要刚好。 32. 前馈限制是依据被调参数和预定值之差进展的限制。 答案:前馈限制是按干扰量大小进展限制的。 33. 比值系统中,两个需配比的流量中选择主受控变量是随意的。 答案:两个需配比的流量中,一般以生产中的主要物料量为主变量。 34. 串级限制系统中主调整器以“先调”、“快调”、“粗调”克制干扰。 答案:串级限制系统中主调整器以“慢调”、“细调”作用,使主参数稳定在设定值上,副调整器那么以“先调”、“快调”、“粗调”克制干扰。 35. 串级限制系统起主导作用的参数是主参数,稳定主导参数的帮助参数叫副参数。 36.

8、 工业限制中,常常接受单纯的前馈限制。 答案:工业限制中一般不接受单纯的前馈限制,常常接受前馈反响限制系统,前馈限制只是对大的干扰进展超前限制。 37.接受前馈-反响限制系统的优点是利用了前馈调整的刚好性和反响调整的静态精确性。 38. 前馈限制系统是开环限制系统,不能用PID限制,它是一种特殊的限制规律。 39. 串级限制系统两步整定法是主、副回路分别整定,第一步先整定副回路,其次步再整定主回路。 40. 单闭环比值限制系统对主物料来说是开环的,而对从物料来说是一个随动限制系统。 41. 串级限制系统对进入主回路的扰动具有较强的克制实力。 答案:串级限制系统对进入副回路的扰动具有较强的克制实

9、力。 二、填空题1. 自动调整系统是具有被调参数 反响的 系统。它及其它系统的本质差异就在于调整系统有 2. 调整阀的流量特性有 、 和 流量特性。3被调介质流过阀门的( )及阀门( )之间的关系,称为调整阀的( )特性;假设阀前后的压差保持不变时,上述关系称为( )特性;实际运用中,阀前后的压差总是变更的,此时上述关系为( )特性。4加热炉的燃料油系统应选用 式调整阀;锅炉液位限制的冷水阀应接受 式调整阀。5直通双座调整阀的不平衡力较直通单座调整阀 ,泄漏量 。6某调整系统接受比例积分作用调整器,先用纯比例调整到相宜的调整输出,在参与积分作用的过程中,应 。7自动调整系统常用参数整定方法(

10、),( ),( ),( )。8气动执行器由 和 两个局部组成。9.对象的总滞后包括 和 二个局部。 10.生产过程对限制系统的要求可以归纳为 、 和 三个方面。11.国际电工委员会引荐的统一电信号标准,现场传输信号为 ,限制室联络信号为 ,信号电流及电压的转换电阻为 。12.过程限制系统的设计包括 、 、 、仪表调校以及调整器参数整定等主要内容。13.串级限制系统主、副调整器参数的常见整定方法有 、 、和 。14、集散限制系统三个根本组成局部为 、 和 。15.选择限制方案时,总是力图使调整通道的放大倍数增益 干扰通道的放大倍数增益。16限制对象的调整通道的动态特性对过渡过程的影响是:调整通道

11、时间常数愈大,那么响应 ,但调整通道时间常数过小,易产生 问题;调整通道的纯滞后使过渡过程质量 。 17串级调整系统,一般状况下主回路选择 或 调整规律调整器,副回路选用 调整规律调整器。18、定值限制系统是按 进展限制的,而前馈限制是按 进展限制的;前者是 环限制,后者是 环限制。前馈限制一般应用于扰动 和扰动 及扰动 的场合。 19、过渡过程的品质指标有 、 、 和 等。20、描述被控对象特性的参数是 、 和 。21、常用热电阻有 热电阻和 热电阻。22、差压变送器可以用来测量 、 、 ,和 配套运用,可以测量 。 23、调整阀的志向流量特性有 、 、 和抛物线特性。24、串级限制系统中,

12、副回路具有 的特点,主回路起着 的作用,主副回路相互协作,大大提高系统的限制质量。它的主回路是一个 ,而副回路那么是一个 。25、集散限制系统是一种分布型限制系统,其特点是信息管理 ,而限制 ,其限制规律的运算是通过 实现的。26调整器的P值愈大,表示比例作用 ,Ti值愈大,表示积分作用 ,Td值愈大,表示微分作用 。27简洁限制系统由 、 、 和 四个环节组成。28检定01.6kgf/cm2的标准压力表,发觉其最大确定误差为0.0056kgf/cm2.因此,该表的根本误差为 ,仪表实际的精确度等级为 。三、选择题1. 以下限制系统中, 是开环限制系统。 A. 定值限制系统 B. 随动限制系统 C. 前馈限制系统 D. 程序限制系统 2. 设定值是确定的时间函数,即设定值按预定的时间程序变更,被控参数自动跟踪设定值。 A. 定值限制系统 B. 随动限制系统 C. 前馈限制系统 D. 程序限制系统 3. 不是典型过渡过程的根本形式。A. 发散振荡过程 B.等幅振荡过程 C. 随机振荡过程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