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流域调水的利与弊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8369084 上传时间:2023-12-0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跨流域调水的利与弊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跨流域调水的利与弊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跨流域调水的利与弊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跨流域调水的利与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跨流域调水的利与弊(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跨流域调水的利弊得失因为气候的原因,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是不均衡的,有的地区雨量充沛,水资源极其丰富,有的地区却常年干旱少雨,水资源极其匮乏,于是人们尝试将水资源丰富的地区的水导引到水资源缺乏的地区,这就是跨流域调水工程。在我国古代就出现了这种工程,例如吐鲁番人例用地下暗井将天山的雪水引入吐鲁番,俗称坎儿井,是一个中国古人的伟大工程,再比如京杭大运河,也是一个中国可以引以为豪的巨大工程,泽被后世上千年。在世界各地,跨流域调水工程也很常见,这些工程大多给水资源引入地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但也常会伴有一些不利影响。澳大利亚就有澳大利亚雪山跨地区调水工程,其主要目的是将东部的水调至西部干旱地区引水灌溉和发

2、电。其每年平均向内陆输送水量11.3亿m,不仅在于水量,更重要的是通过大型水库的调节,可保证在最严重干旱期间,调水量不低于平均流量的85%干旱期间,通过电站的保证下泄量和拟定的灌溉水量,经过调蓄,每年平均可为马兰比吉河和墨累河下游增加23.6亿m3的灌溉水量。但在带来好处的同时,也有许多弊端显现。引水后,各个坝下游的流量已大大减少,枯水期时必需放水以维持沿河居民生活用水。河流水量减少影响了两岸树木的生长,原来规定在这些河段要大量种树。另外,由于这些河流上游调节大大减少了洪水,下泄流量仅为十年一遇。且由于担负峰荷使水电站的泄水波动极其激烈,同样也使较小调节池的水位变化也激烈起来。以色列北水南调工

3、程是以色列最大的工程项目,也是以色列国家输水工程,将以色列北方较为丰富的水资源输送到干旱缺水的南方,起始水源地位于以色列东北部的太巴列湖。该工程既改善了以色列水资源配置的不利状况,缓解了制约南部地区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也改善了严酷的生态环境,带动了南部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该工程把大片不毛之地的荒漠变为绿洲,扩大了以色列国的生存空间。虽然它耗费巨资,但是得到的回报是不可估量的。加利福尼亚州(简称加州)调水工程是美国为解决加利福尼亚州中部和南部地区干旱缺水及城市发展需要而建设的4项调水工程之一,其部分目标与中央河谷工程相同,并把调水范围延伸到加州南部的洛杉矶地区。加州调水工程调入南加州的水量占整

4、个工程供水量的59%除保证城市工业用水外,还具有防洪、灌溉、水力发电及旅游等综合效益。加州调水工程很大程度地改变了区域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以及水资源的使用方式和状况,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对水源地区、沿途输水区以及受水区产生一系列正面或者负面的生态环境影响。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是对鱼类和野生物及栖息地的影响;二是水源地及调水工程沿线河流水质的影响。由于中央河谷工程和加州水道工程都以加州北部的萨克拉门托河为取水水源,而且调水量又比较大,大大降低了南部三角洲河口处淡水的入流量,造成了河口海水倒灌现象,不仅导致对旧金山湾的水质和鱼类资源产生不利影响,造成海湾水质恶化,影响海湾水生生物,而且使得旧金

5、山湾地区的土地盐渍化,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不良影响。过量的取水和淡水出流的减小,使得圣华金河数次出现倒流,在这种情况下,溯河产卵的鱼类很难跟正常情况下一样回到海洋或者是源头河流。由于地表水资源供给不足,亚利桑那州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大规模超采地下水。为有效解决地下水超采问题,同时促进亚利桑那州经济和社会发展,美国政府于1973年开始了中央亚利桑那调水工程。其主要目标是为亚利桑那州中南部地区提供农业、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同时兼具防洪、发电、泥沙控制等多项任务。在该工程供水之前,亚利桑那州每年抽取大量的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并引发了地面沉陷等地质灾害问题。而自该工程开始从科罗拉多河饮水后,大大缓

6、解了该州地下水的开采压力,超采区的地下水位已经开始明显回升。与此同时,通过修建大坝、沿渠构筑堤防等工程措施,获得6170万立方米的防洪库容。据统计,1950-1999年期间,累计创造了1410万美元的防洪效益;此外,该工程在泥沙控制、娱乐、鱼类、环境及野生动物保护、减少地下水开采和发电等多方面也发挥了显著的效益。总之,该工程的成功建设,给当地的工农业和居民带来的经济效益是难以估计的。利比亚南部沙漠地区蕴藏有丰富的地下淡水资源,其储存量相当于尼罗河200年的总流量。为了解决人口饮水和工农业用水问题,发展农业生产,实现粮食自给,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决定开采地下水,计划投入250亿美元巨资修建大人工河

7、项目。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将撒哈拉大沙漠的地下淡水抽上来,再用累计全长4000公里、直径4米的巨型钢筋混凝土管道,输送到全国各地。这就是有名的利比亚大人工河项目。大人工河项目工期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要到二十一世纪初完成,是一项跨世纪工程。目前,项目的一期和二期工程已经完工,三期工程正在进行。前两期工程已经把水输送到了班加西、锡尔特、的黎波里等沿海中心城市。项目全部完成后将充分保证利比亚粮食自给并有富余粮食可供出口。目前该工程每天可运输大约650万立方米的水用于农业及人类消耗,折合起来,每人每年可消耗2.37立方公里的淡水。如果这种消耗速度维持不变,利比亚的含水层理论上可以供应这种“化石”水长达1000年。大人工河”项目的最后两阶段还是会按计划在今后的20年内完成,连接之前已铺设好的各个子系统以及剩余城市,整个系统建成后能为382850英亩农田提供灌溉水源,这将使卡扎菲许下的将沙漠变绿洲的宏伟誓言变为现实。以上所举几例跨流域调水工程只是世界上许多跨流域调水工程的缩影,尽管不同地区的工程之间千差万别,但总有几点都是一样的。它们都给水资源引入地地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使当地居民生活变得更加便利等等。也许在实施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但每个工程都在努力地将弊端最小化。总而言之,跨流域调水所带来的利益远远大于其带来的弊端,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将持续造福于人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