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生活趣事多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8368589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空生活趣事多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太空生活趣事多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太空生活趣事多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太空生活趣事多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太空生活趣事多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太空生活趣事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空生活趣事多(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太空生活趣事多教学设计(引导探究)教学目标:1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新奇、有趣的语气。3初步了解一些太空生活的常识,激发了解新科技的兴趣。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太空常识。教学准备:1生字、词语卡片,反映太空活的课件或图片。2学生查阅的太空生活资料,彩笔和画纸。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切入举偶:1谈话引入:同学们,在2003年10月,中国航天事业发生了一件振奋人心的大事。回想一下是件什么事?(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上太空,杨利伟是第一个登上太空的中国人。)杨利伟在太空中生活了二十多个小时,那么在太空中生活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9课太空生

2、活趣事多(板题)。(联系生活实际,调动学生认知,激发学习兴趣。)2课件激趣(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宇航员在太空中生活的画面)。教师讲述:这位就是杨利伟叔叔,你们认识他吗?(学生谈话)他从太空中返回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太空中的趣事,你们想了解这些事情吗?那就让他给我们讲讲太空的趣事吧! (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发挥多媒体优势,激发学生好奇心,实现向学文的自然过渡。)对话平台:一、自读。1先自己读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画下来,再向别人请教。2采取同桌互读、小组分段轮读、指名读等形式,引导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推荐精选3重点练读2至4自然节,用自己的话说说太空中究竟有什么趣事?(睡觉、喝水、走路、洗澡)(通过不同

3、形式的读书活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扫除了字词障碍,培养自主阅读的能力。)二、识字。1请小朋友拿出字卡,学生的字卡预先做成各种形状,如飞船等(根据学生的想象自己完成。)自由读字卡、同桌互相指认、小组内识字比赛、全班开火车读。2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交流识字方法,用字扩词。强调重点字的读音,如:塑是平舌音;嗽在咳嗽一词中读轻声等。3教师也可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如下训练:(1)正确读出下列带有生字的词语:舒服、挺好、必须、绑住、普通、塑料杯、咳嗽。(2)去掉词语中熟字开火车读生字:宇、员、舒、服、必、须、袋、失、半、平、网、板、容、易。(3)找出课文中带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小组讨论如何记住这些字。(4)教师

4、念读字词,学生亮出卡片。用必、失、半、平、洗等字扩词。(5)用要想必须、要想得、为了都各说一句话。(本课要求学生认读的生字较多,只有通过多种形式反复朗读,复现生字,才能保证识字效果得以巩固,完成识字任务。)三、写字。1整体指导,发现规律。左右结构的字有哪些?(舒、服、须、洗)后两个字左右大致相等。教师范写。2学生先描红,再临写。师生评议。四、朗读。自己喜欢哪段就读哪段。并向同桌同学说说自己喜欢这一段内容的原因。(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丰富对趣事的感知。)推荐精选第二课时对话平台:一、导入。拿出字卡小组抽查认读情况,给生字组词。二、精读。1小组内朗读:每人读一段。看谁读的好,选拔

5、一名同学参加全班的比赛,比赛要求是:一是要让人听了觉得新鲜有趣,二是让人觉得惊奇。2全班比赛。三、感悟。1小组学习讨论,太空生活怎么有趣?与我们地面上生活有什么不同?2汇报交流,教师板书,加深学生对太空生活的认识。(绑在睡袋里、只能用吸管吸、穿带钩的鞋,走网格地板)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争取能用自己的话讲给别人听。3谁能从课文中找到一句话来说明睡觉,喝水,走路,洗澡都这么奇特的原因?引导学生了解失重现象。(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太空中的趣事,并进一步弄清发生这些趣事的原因,丰富学生认知,激发学生进行科学探索的愿望。)四、扩展。1你们还知道太空生活中别的趣事吗?是怎么知道的,谁来向

6、大家介绍?(把课外搜集与课内学习结合起来,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交流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激发了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2以我要向杨利伟叔叔学习为题,想象在太空中会发生什么事?并说说自己将来想在太空中做点什么?3自由想象太空的奥秘,用彩笔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太空。(树立大语文观念和一切为了学生的思想,体现语文学习综合性的特点,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激发学生对祖国、对科学事业的热爱。)听诊器的由来教学设计(质疑解答)推荐精选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看图复述雷奈克医生发明“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经过。2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

7、从小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爱科学,学科学,树立长大为人类做贡献的理想。3认识1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二、教具准备:课件三、教学课时: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一幅图)同学们,请你们一起告诉老师,图上画的是什么吗?对。这就是医生给病人看病时经常用到的听诊器。(板书:听诊器)2(简介听诊器)听诊器也叫听筒,用它可以听到人体内的各种声音,比如:呼吸声、心跳声。3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0课听诊器的由来。(板书10 听诊器的由来)请同学们把课题齐读一遍。4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些什么?(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1同学们想知道的问题可真不少

8、,老师把这些问题归纳了一下,有这样三个问题:(1)第一个发明听诊器的人是谁?(2)他为什么想到要发明听诊器?(3)听诊器是怎样发明出来的?2老师决定把这些问题交给同学们自己读书解决,大家有信心吗?请同学们看自学提示:(1)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思考:第一个发明听诊器的人是谁?(2)他为什么要发明听诊器?(3)听诊器是怎样发明出来的?(4)完成课后练习“想”,在小组内可进行交流讨论。(三)检查交流上述三个问题。推荐精选1谁来汇报第一题?大家同意他的看法吗?请告诉大家你是从课文哪个自然段知道的?你能读读吗?请同学们一起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板书:创造了第一个听诊器)2雷奈克为什么想要发明听诊器呢?

9、你又是从哪个自然段的哪句话得到答案的呢?老师导读,然后男生读看到的那句话,女生读想到的那句话。(板书:难过)课文第一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雷奈克是法国的一位医生。老师通过上网了解到:1816年,雷奈克发明了听诊器,由于听诊器的发明,使雷奈克能诊断出许多不同的胸腔疾病,他也被后人称为胸腔医学之父。3(演示书上插图)大家看图,课文哪个自然段描写了图上的内容?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来读读这几个自然段。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插图的意思?好,同学们先自己说,然后同座的同学互相讲讲。指名说。说的时候,声音要响亮,吐词要清晰。(板书:吸引试了试)4一块木板真的能传递声音吗?我们来试一试,好吗?请把耳朵贴在桌子上,用脚轻轻

10、地敲一敲桌脚,听到什么了吗?太有意思了。(四)指导朗读。接下来,请同学们轻声的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课文中你喜欢或是你认为写得好的词、句子读一读,并且和周围的同学说一说你为什么喜欢它?老师在读了课文后,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找了出来,看一看:(电脑演示)1只见他们一个站在这头,弯着腰,把耳朵紧贴着跷跷板;一个蹲在那头,用一枚铁钉在跷跷板上轻轻地划着。原来,通过木板能清楚地听到另一头划木板的声音!老师读,你们仔细看看老师划了横线的这几个词,都是表示什么的词?试读。2他高兴极了,马上跑回医院,找了一跟小木棍,一头靠着病人的胸腔,另一头凑近自己的耳朵。啊!呼吸声,心跳声,都听到了。这里为什么要用“!”号呢?

11、推荐精选(五)总结全文。正是由于一心为病人着想的雷奈克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所以才有了发明听诊器的创举。雷奈克身上所有的这种品质,十分值得我们学习。齐读课文。(六)指导课外阅读。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收集那些科学家发明了什么。大家找到了吗?好!我们来交流交流吧。如果大家还想多了解一些有关科学家发明的故事,老师推荐大家看科学家的故事、发明的故事之类的书,下星期五的阅读课上,我们交流评比,比比谁收集的科学家的哪些发明最多,可以吗。最后,我衷心地祝愿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勤观察,多思考,争做小小发明家。奇妙的“眼睛”教学设计(研读感悟)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认“眼、镜”等11个生字。2.

12、知道奇妙的“眼睛”是什么,它们有什么作用。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知道奇妙的“眼睛”是什么,它们有什么用处。教学准备:1.学生搜集、了解有关天文望远镜、显微镜、潜望镜的知识。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引入课题。我们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板书“眼睛”),用它可以看书、看报、学习新的知识。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奇妙的眼睛”(板书完整课题),课文里的眼睛并不是人的眼睛,但也是用来看东西的,所以课文里的“眼睛”这个词加上了引号。它利用科学仪器能够看到人的眼睛不能看到的东西,所以叫“奇妙的眼睛”。“眼睛”到底怎么奇妙?让我们快点走进快乐读书

13、屋,阅读这篇课文吧!推荐精选二、自主读文,研读感悟。1.阅读文前提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遇到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把生字宝宝用笔圈出来,画出不理解的字词等。2.检查学生自主读书的情况。(1)同桌合作,互助互评读文,并互相检查“眼、镜、以、显、微、极、海、军、战、士、敌”11个字的读音。(2)展示自我:你觉得哪句话读得最棒,读给大家听。其余的同学认为他读得好,也可以模仿读,大家共同提高。(3)指名分节读文,师生共评。3.交流讨论,理解文意。(1)小组交流:通过阅读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么?(2)全班交流:奇妙的“眼睛”是什么,它们有什么用处?学生在汇报时,教师抓住

14、关键词语进行深入指导。“遥远”:用“遥远”说一句话。从“遥远”这个词体会望远镜的特点。“极小”:把原句中的“极小”换成“小”让学生比较,体会显微镜的特点。“监视”:让学生结合已有的认识,用自己的话说说“监视”的意思。(3)朗读指导:指导学生在朗读中,突出每小节诗中的重点词语。(4)练习背诵。(允许学生之间有差异)三、交流见闻,深化主题。1.学生介绍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2.你还知道哪些科学仪器能起到“眼睛”的作用?(可以让学生借助自己搜集的资料,了解的知识仿照课文中的语言格式说一说。)3.用课件出示文中的插图,师配乐读课文。学生边看边听,感受一下科学的神奇。四、反馈知识,总结全文。推荐精选学生自

15、由谈在“快乐读书屋”中学到了什么知识。课文中的3种“眼睛”,在天文学、医学、军事上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所以说它们是奇妙的眼睛,是科学的眼睛,是现代化的眼睛。将来,我们还要制造出更多更先进的“眼睛”,为祖国的各项事业服务。五、巩固识字。以各种方式熟练地认读生字。六、拓展、延伸。如果没有电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让学生懂得“电”给我们带来的便利激发爱科学的兴趣。2让学生学会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做到说话完整。3学习与同学合作,对别人进行正确评价。4大胆想象,积极交流。培养收集资料的能力。教学重点:1能将自己的想法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来,说普通话,做到态度自然,语言流利。2能与人合作交流,认真听、评。教学难点:表达流利、完整。教具准备:布置学生收集有关“电”的资料,教师准备有关资料和图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我们都离不开一样东西,你们猜猜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