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百段翻译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8368550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文言文百段翻译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文言文百段翻译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文言文百段翻译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文言文百段翻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文言文百段翻译(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盲苦 有一个盲人过一条干涸的河流。从桥上失足掉下,两只手抓住栏杆,恐惧地握得很牢,心想放手一定会掉下深渊的。路过的人告诉他说:“你不要害怕,只要放开手,下面就是实地。”盲人不相信,抓住栏杆大喊。过了很长时间,力气疲乏了,失手掉在地上。于是自我嘲笑说:“嘻嘻!早知道下面是实地,何必那么长时间辛苦自己呢?”真理的道路本来是很平坦的,但有些人却陷在空想中,抓住某一点而矜持自负,看看这个盲人的故事大概会醒悟了吧! 2贵天 齐桓公问管仲说:“做帝王的以什么为贵?”管仲说:“以天为贵。”齐桓公抬起头看天上。管仲说:“我所说的天,不是苍茫的天地的天。做君主的,要以百姓为天,百姓拥护他天下就安宁,辅佐他国家

2、就富强,认为他不对国家有危难了,背叛他国家就灭亡了。”诗中说:“人主如果不贤良,这一带民众就会怨恨他。老百姓怨恨他们的国君,国家最终不遭到灭亡的,是从来没有的事。” 3陈述古祠钟 陈述古(字密直)担任建州浦城县官时,有一个人丢失了东西,(官府)捕捉到一些不知道是否确实偷盗的人。陈述古于是哄骗他们说:“某庙有一口钟能很灵验地辨别小偷。”(他)派人取来这口钟放在后阁祭祀它,传唤所有囚犯站在钟前,自己说:“不做小偷的人,摸它就没有声音;做小偷的人,摸了它就会有声音。”陈述古亲自率领官吏们很严肃地向钟祈祷,祭祀完毕,用帷布围起来,就暗中派人用墨汁涂在钟上。过了一段时间,带囚犯们一个个让他们伸手到帷幕中

3、摸钟。拿出后就验看他们的手,都有墨,只有一个人没有墨,审问他,于是承认是小偷。原来他害怕钟有声音,不敢摸钟。 4方子振学弈 人们都说方子振年轻时特别喜欢下棋,曾经在月光下看见一个老人对方子振说:“小孩子喜欢下棋吗?确实喜欢的话,明天应到唐昌观中等我。”第二天方子振才去,只见那位老人已经在了。老人生气地说:“难道曾经有与年老的人约好时间却像这样迟来的吗?应该在明天早晨再在这里约会。”方子振心想道:“这是圯上老人的意思啊。”(我莫非像张良一样在桥上遇到一位老人?)方子振第二天五鼓就去了,看见观门还没开,月亮还斜斜到挂在天上,不一会老人步履轻盈地拄着拐杖来了,说:“这孩子可以同他谈论下棋了。”于是在

4、地上摆上棋局,老人同方子振对弈了四十八变,每一个变化不过十多着罢了,从这以后,方子振在天下于是没有敌手了。我路过清源,于是找到方子振问这件事。方子振说:“这是喜欢多事的人所说的。我八岁时就喜欢下棋,当时已经跟从学校中的老师读书。”经常在日常课程先学完后,就对他的老师说:“现在都是我多余的精力,请你教我学下棋。”老师开始也惩罚我打我禁止,后来不再禁止(禁止不了),每天在书桌下设置棋局铺开棋子计算得失。到了十三岁,天下就没有对手了。这大概是专一于技艺掌握自然规律。管夷吾所说的鬼神才能通晓它,看来不一定只有鬼神(普通人也能通晓)。 5仲尼之贤如天高 齐景公对子贡说:“你以谁为老师?”子贡说:“我以仲

5、尼为师。”齐景公又问:“仲尼有道德才能吗?”子贡回答说:“有道德才能”。齐景公问:“他的贤能像什么?”子贡回答说:“不知道”。齐景公说:“你知道他贤能,却不知道像什么,可能吗?”子贡回答说:“现在都说天很高,无论年幼年长,愚蠢还是有智慧的人都知道天高。但高到了多少?却说不知道。所以我知道仲尼贤能却不知道贤明到什么程度(像什么)。” 6君子之学美其身 君子学习,从耳朵进,在心里牢记,表现在肢体上(指举止有威仪),体现在动静之间(指行动合乎礼仪)。君子轻轻地说一句话,小小的一个举动,全都可以用来作为他人的法则。小人学习,从耳朵进去,从口中出来(指不求心有所得和用于实践)。口耳之间才四寸距离罢了,哪

6、里能够使自己的七尺之躯具有美好的品德呢?古代求学的人为自己成为君子而学,现在求学的人为取悦别人而学。君子求学是用来美化人的修养的,小人求学是用来把它当作家禽、小牛(取悦他人的)。所以别人不问却告诉别人叫做急躁,问你一个问题却答两个叫做唠叨,急躁是不正确的,唠叨是不正确的,君子应如同声音的回音一样(不多不少)。 7运斤成风 庄子去送葬,路过惠子的墓地,回头对跟从者说:“郢都有个人用石灰涂在他的鼻尖上,像苍蝇翅膀(那样薄),让一个叫石的工匠用斧头削掉它。姓石的工匠挥起斧子像一阵风似的,放手砍去,石灰都砍掉了而鼻子一点没受伤。那个郢都人站着面不改色。宋元君听说了这件事,召来姓石的工匠说:你试着替我砍

7、一下鼻子上的石灰。姓石的工匠说:我曾经的确能砍过,不过,我砍的对象已经死了很久了。自从惠子先生死后,我没有用来对象了,我没有跟自己谈论道理的人了!” 8立木取信 变法的命令已经拟订完备,但还没有公布,担心百姓不相信,就在秦国京城市镇的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长的木头,招募有能把木头移放到京城北门的人,奖给他二百两银子。老百姓对这个布告觉得很奇怪,没有人敢移放。(布告)又说:“能移放的人奖给他五十两银子!”有一个人移放了这根木头,(官府)就给了他五十两银子。这才公布变法法令。变法的法令施行了一周年,来至秦国都城诉说新令不方便的人,数以千计。正当这个时候,太子触犯了新令。卫鞅说:“新法不能(普遍)执行,(

8、是因为)从上面的人开始触犯法令。”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是不能施加刑罚的,于是就刑罚他的老师公子虔,对他的傅父公孙贾处以墨刑。第二天,秦国百姓都遵照服从命令。新法实行十年,秦国道路上偶有遗落的东西,也没有人敢捡起私自藏起来,山林中盗贼绝迹,民众为国作战十分勇敢,而对结仇私斗则畏惧胆怯,乡村和城市都很太平。当初说新令不便的百姓,有人来说方便了。卫鞅说:“这些都是扰乱法令的分子!”把他们都迁徙到边地去了。这以后没有一个人敢于议论新法了。 9苏秦引锥刺股 苏秦向秦惠王上书十次,而游说(连横的主张)未能成功。黑貂皮裘穿破了,携带的百斤黄金用完了,生活所需的钱财费用没有了,只得离开秦回家。缠着绑腿布,穿

9、着草鞋,背着书籍,挑着行李,身子又干又瘦,脸色又黑又黄,流露出惭愧的样子。回到家里,妻子不停止纺织,嫂子不给作饭,父母不跟他说话。苏秦叹着气说:“妻子不认我做丈夫,嫂嫂不认我做叔子,父母不认我是儿子,这都是我自己的过错啊!”于是(苏秦)连夜翻出书籍,摆开几十个书箱,找到一部太公阴符的兵法书,伏案诵读,选择重要的熟记,结合当时形势,反复研究它的意义。读书疲倦,想睡觉的时候,就拿个锥子刺自己的大腿,鲜血直流到脚上,说道:“哪有游说人主不能得到他的金玉锦绣、获取卿相尊位的呢?”过了一年,揣摩透了,说:“这回真正可以说服当世的君主了。”于是,苏秦经过燕乌集阙,在华丽的宫殿里游说赵肃侯,两人谈得拍起手掌

10、来,情投意合。赵王非常高兴,封苏秦为武安君,授给相印,还有百辆兵车,千匹锦绣,双百白壁,二十万两黄金,跟在他的后面,去约集六国合纵,拆散连横,来抑制强暴的秦国。所以苏秦做了赵国的国相之后,秦国通过函谷关与各国联系的交通就断绝了。 10乐羊忍食子羹 乐羊做魏国将军,(因此)奉命攻打中山国。他的儿子正在中山国,中山国就把他的儿子悬挂起来让乐羊看,乐羊并没有因此使斗志衰落,反而攻打得更加急烈。中山国于是煮死了他的儿子,并且把肉羹送给他,乐羊吃了一杯肉汤,中山国作战心诚,不忍心再和他战下去,中山国终于被攻下来,乐羊于是替魏文侯开拓了土地,魏文侯奖赏了他的功劳,但对他的心思产生了怀疑,孟孙打猎获得一只小鹿,让秦西巴抱着往回走,那母鹿紧跟在后面鸣叫,秦西巴不忍心,就放还小鹿给母鹿。孟孙很恼怒,就赶走了秦西巴。过了一年,孟孙召回秦西巴,任他为自己儿子的老师,左右的侍臣说:“秦西巴对您是有罪的,现在您将他任命为太子的老师,为什么呢?”孟孙说:“他对于一只小鹿尚不忍心,对我的儿子又怎么能忍心呢?”所以说,机巧诈骗不如笨拙真诚。乐羊因为有功劳而反遭怀疑,秦西巴因为有罪而更被信任,原因在于仁爱与不仁爱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